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仙侠 > 从开封府磨刀人开始 > 第二百八十章 大艮朝第一权臣!

第二百八十章 大艮朝第一权臣!

书名:从开封府磨刀人开始 作者:光暗之心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02-02 12:14:05

汴京城外十里亭,这里有相送的离愁,也有相迎的喜悦。

今天的十里亭上喜气洋洋,朝中诸公话里话外都少不了的主角便是开封府包大人;趁着包大人未至,将各种好话以极度谄媚的语气说出来,就算完成了他们今日的功课。

夸人从来都是个大学问,必须要在背后夸,还得当着旁人夸,最后才被包大人于偶然间听到,这才是最完美的。

都是些千年的老鬼,谁还能瞒的过谁?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嘛......

太子赵冕端坐在十里亭中,面前的茶水已经换了三次,他却完全没有喝茶的心思;面上的笑容都快僵了,还得拼命维持,因为这才是监国太子对待功臣应有的态度。

就算再如何不肯面对,赵冕也知道包正如今是连他也要拼命巴结的人物。

梁山一行,包正重炼八百里梁山,亲手斩杀五云老祖,消息传来的时候,赵冕忽然很想哭......

那可是连八王叔他们都要闻之色变的万年老妖啊,至少都是妖仙境界的妖界巨擘!

包正这是吃了什么药?不久前才刚刚突破一品境界,得到两位皇爷爷嘉奖,这才过去几天,就把妖仙给斩了?

那岂非是说,包正如今已经是真仙一流的人物?

一想到包正很可能是老六的支持者,赵冕就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太子?老赵家的太子也能算是太子吗?父皇的权谋手段可不比两位皇爷爷温柔到哪里去,一面让他做太子,一面却将开封府尹的职位给了老六,这分明就是在养蛊啊!对自己的儿子都这么恨,也就是姓赵的才能干出来!

怪不得皇爷爷会支持包正去招安梁山呢,只怕就连这场北伐之战也是对包正寄望甚深,赵冕虽然脑袋不算太灵光,也能想到包正日后在朝堂的地位,再看看身边的庞太师,感觉自己简直就是明珠暗投。

一个二品大儒而已,还要靠女儿庞贵妃才能保持如今地位,奸诈倒是够奸诈了,却哪里比得上包龙图阵斩妖仙、重炼八百里梁山来得风光?

想着想着眼圈儿又红了,时任工部侍郎的范仲淹就站在庭外的石阶下,正琢磨包正这小子可以啊,我老范都差点看走了眼,以前就知道你牛,没想到你一出手就惊天动地啊?

以后看看谁还敢说老范我性格孤直不擅交友?包文直就是我老范的好朋友呢!

得意之下四面环顾,只见无数官员个个都是讨好的目光,老范更开心了,无意中看到太子泫然欲泣地模样,心中不觉暗笑,‘这位监国老太子也是时运不济,只怕等到迎回官家,这个太子位就要换个人了......’

包正去招安梁山原本没多少人看好,当初就连范仲淹都认为这是包正一时糊涂走错了路;梁山妖众就是一个白素能控制的?别扯了,只怕所谓的替天行道也不过是梁山妖众的瞒天过海之计罢了。

至于‘先皇’支持,有道是天威难测,皇家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赵家的亲父子、亲兄弟都能为了利益反目为仇,更何况是对外臣?

范仲淹是个‘糊涂人’,却也是个聪明人,包正离京的这几日发生了多少事?号称皇都的汴京居然出了盗匪,十三家官派的金银铺被抢了个精光,龙襄卫的高手查办案子,结果竟有四位三品武者修为的副将被盗贼反杀!

就连街道司的官员都被人打了闷棍,凶手之猖狂,乃是大艮立朝之来所无!

教坊司的花魁姐儿可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不说在汴京能够呼风唤雨,那也是头面人物,结果却被人劫了色,多少恩客怒发冲冠,叫嚣着要寻找凶手,结果还不是不了了之?

包正离京去梁山不过三日,汴京就乱了三日,已经有不少朝臣上了折子,说什么如今官家被困,战局难料,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应当机立断继位大统,如此万一官家有失,大艮可保安定,若是官家归来,太子再归还帝位不迟......

上奏者倒有六成并非太子一党,而是昔日在太子和六皇子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真是好手段啊,老范差点都要击股喝彩了,这是看准了包正此去招安多半不成,官家早晚失陷北国,是要提前做皇帝啦?

两位‘先皇’自己都是一身屎,才没心情去管儿孙们争夺皇位这种闲事,能在这个非常时期下此决断的显然非庞太师莫属,太子就是个傻孩子,人家说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

只可惜还是小看了包文直和六皇子啊,连老范都没想到升王府的反应竟有如此之快,六皇子一反昔日老实人的作风,果断以开封府尹身份联动龙襄卫、内侍司,开封府斩妖郎、仙师尽出,就连龙襄卫和内侍司也派出了十几名高品修士,昔日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峰手执丈二银枪犹如杀神附体,一夜间斩杀‘乱匪’百名,捕获数百!

三法司一审,发现扰乱京师的竟都是些北地魔国秘藏的高手,这似乎很合理,只是没过多久这些活口不是自杀就是在狱中莫名其妙死去,这就很不合理了吧?

范仲淹悄悄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寇老西儿,见老寇正一脸深意地望着太子和庞吉,唇边连连冷笑;不愧是三世老臣啊,寇老西儿这是早就看出不对了?

老范微微叹息一声,瞥了瞥坐立不安的太子,心中暗暗给他判了死刑......这位监国太子的做法不能说错,他的祖父当年也是这样做的,只可惜错误估计了包正的实力,算计来算计去,竟没想到包正居然能够阵斩妖仙,尽收梁山妖众之心。

包正已经低调了很久,如今实力足够强大,已经没心思继续苟下去了,这次梁山之行并没下什么封口令;为日后大行法家之道,就是要借此机会,做一位权倾天下的权臣!

十里亭内人心各异,自有悲喜,不觉已是日上两竿,只见空中云遮雾障,隐隐有无数人马喧闹,太子赵冕和群臣抬头看去,只见一片玉光扫开云路,空中旗帜招展,绣带飘扬,无数妖兵妖将中托出一方云上官邸,包正站立其上,面带微笑。

“臣,开封府权知、大艮一等威武侯包正,见过太子与朝中诸公!

此去梁山,幸不辱命,今有五万大军在此,可入京师大营!”

......

赵冕心中很是不悦。

以臣见君,哪有站立云端的?包正虽然也行臣子之礼,却是身在空中,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臣在君上,朝廷礼仪何在?

望向朝中群臣,包括八贤王寇准这样的忠直之臣在内,竟无人呵斥包正,甚至还有不少臣子满面微笑的向空施礼,说什么,‘包大人此行辛苦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

“太子殿下不可发怒......”

站立在赵冕身旁的庞吉看出他面色有异,连忙小声道:“包正如今已非寻常臣子。

梁山一行斩杀五云老祖,俨然已是真仙一流;我大艮虽然国势昌盛,又有两位‘先皇’武帝,并不惧真仙,可这真仙身份一样非同小可。

天波府佘老太君和八王不过一品巅峰,已为镇国仙师,可以上殿不参,若遇君王昏聩,甚至可以龙头拐和瓦面金锏上打君王,更何况真仙?

太祖曾言,若有真仙入朝,当得超然地位,只不反叛,当视为国之供奉,后代子孙皆需行。

太子殿下,如今这包正已是大艮的第一号权臣了,您笼络巴结还恐不及,哪里还可怪他无礼?”

“真仙入朝啊......”

哪怕包正如今明面上还只是一品境界,既然能够斩杀妖仙,那就是实打实的真仙了!赵冕脸色一变,先前那一丝愠色迅速消散,起身望着空中笑道:“包卿此番为国建立大功,待父皇归来,孤当亲为包卿表奏。”

“呵呵,包正为国威民,倒是不介意什么封赏。

若太子当真有心,包正只有一个要求。”

包正率众自空中缓缓落下,吩咐白素率军径投京师大营去了,走到赵冕面前道:“这八百里梁山乃是为臣花费心血方才重炼成功,一时难以割舍,就请朝廷将此作为封地给臣罢。

不知可使得?”

此番招安妖众、重炼梁山、斩杀五云,可谓大功告成;唯一让包正遗憾的却是依然没有找到白玉堂的下落。

若按展昭所言,那扣住白玉堂的人应该与这梁山大有关连,可是他为破妖阵,曾经深入地心数千里、甚至斩断阴煞绝脉,也不曾有任何发现,索要梁山封地也是为了方便日后继续探查。

而且重炼梁山花费心血不小,就像是自己养出的孩子一样,实在难以割舍。

“包卿立此大功,只是要一个梁山封地值得什么?孤可代父皇做主,即日起八百里梁山即为包卿封地!

日后待父皇还朝,孤再为包卿补报便是。”

“哦,如此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包正心中一愣,本以为自己开口索要梁山为封地,赵冕多少会犹豫一下,没想到竟是答应的如此痛快,就连八贤王、寇准等朝中重臣也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什么情况?莫非是我要的少了?

“包卿啊......”

赵冕壮了壮胆子,满面春风地走到包正身前,亲热地抓住手道:“包卿一路征尘,辛苦啦。

孤已在金殿备下酒宴,今日当君臣同醉,为包卿接风洗尘。”

这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众拉拢包正啊?

众臣皆看向包正,升王赵受益也是一脸紧张地悄悄竖起了耳朵。

不知包正会如何选择,若是寻常走走过场也就罢了,若是借此机会与太子执手欢宴、君臣同醉,那多半就是要选择太子了;有了他的支持,太子日后继承大艮皇位就又多了几分把握。

包正笑了笑,不留痕迹地甩开了赵冕的手。

“殿下,如今梁山妖军虽受招安,却毕竟都是一些乡野之妖,虽有白素在,也难保不会闹出事来。

臣还要与狄大人商议建立新军之事,我看这欢宴就免了罢?

再说如今官家被困北国,朝不保夕,正不知每日还有几餐饭食,我等为人子、为人臣者,怎还有心欢宴畅饮?

臣虽不惧流言,只怕有心人会借此机会非议殿下,说殿下不忠不孝啊?”

闻听此言,群臣不觉面面相觑,赵受益暗暗捏了下拳头,差点开心地大声叫出来。

‘好呀!文直兄果然还是支持我的,可笑太子这番怀柔拉拢的手段算是白用了。’

赵受益很开心,众臣却是面色微变。

包正这番话看似劝谏,隐隐却有斥责之意,在场的个个都是千年的老鬼,哪个听不出来?

只不过包正如今势盛,没人敢出反对之言罢了。

寇准却是一皱眉:“此言不妥!

“包大人,你虽有大功于朝,又斩杀妖仙,从此在朝中地位超然,但毕竟君是君、臣是臣!

如今太子监国,官家一日不回,太子就如君临朝,你适才所言却是破了君臣大防,太失体统了!”

这果然很寇准......

“呵呵,早闻寇大人有孤直之名,今日一见,确是名不虚传。”

包正点点头,法家最尊重的恰恰是寇准这种爱较真的杠子头,不理面对何人,从来都是只谈道理,不畏强权,不行就碰死在金銮殿上什么的。

比起十年如一日的寇准来,范仲淹就未免美中不足,就因为和自己关系亲近,哪怕看到自己斥责太子也没有跳出来抬杠,看来这个大艮第一杠子头的美名还是应该送给寇准才对。

看了一眼太子和庞吉,包正又道:“本官回程之时,便收到开封府传来讯报,我离京不过三日,朝廷便法纲驰废、‘盗贼’乱起?

若不是升王果断出手,此刻的汴京怕是早已变了一副模样?这监国太子怕是也早就在一些臣子的‘拥护’下登临帝位了罢?

寇大人,监国太子维护京师不利,不知该当何罪?

庞太师为百官之首、提领三省六部,又该当何罪?”

“这......”

寇准一时语塞,他也是三朝老臣,如何看不到这几日的汴京乱象和太子一党的手段?而且也曾明确反对此时拥立新君,金殿上几次都差点开了骂腔。

可臣子就是臣子,哪怕太子有错,那也该是官家归来后才去惩罚,他却从未想过身为臣子的可以在这个非常时期问罪太子。

一时被包正问的不知如何回应,想了半天才道:“若按包大人所言,太子与太师确是有过......包大人以为又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包正淡淡一笑:“我大艮自有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今既然是太子和太师皆有不察之罪,令得汴京生乱,祸及官民,依律自当法办!”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