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知否从蒙童开始 > 第38章 县试难乎?

第38章 县试难乎?

书名:知否从蒙童开始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40:50

“你就是卫辰?”

闭目养神已久的卫辰闻声睁开眼睛,只见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年轻小吏正站在面前盯着自己。

“学生便是卫辰。”

“嗯,这是考题,写完放到号舍右面的小几上,等我来取。”

小吏将手中攥着的考题放下,便继续去发题了。

卫辰缓缓展开考题,只见第一道时文的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这时候,试题已经分发到大部分考生手里,原本鸦雀无声的考场中,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倒抽冷气声。

“一上来就是截搭题!”

许多考生面色煞白,如丧考妣,拿卷子的手抖得好像在筛糠一般。

所谓截搭题,就是将经书中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各提取一半,组成了一个全新的题目,这种题目就叫做截搭题,也叫小题。

即便没做过八股文的人也能看出来,小题由于割裂经文,牛头不对马嘴,往往题意难明,破题格外艰难,写出的文章一不小心就离题万里。

因而朝廷颁布法令:“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

也就是说,乡试及以上的考试必须出形式与文意完整的大题,乡试以下的考试则可以出截搭的小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作为题库的四书五经一共就那么点字,全国各地的各级考试都要从中出题,这么多年下来,哪一句没有用过?

因此底下县试、府试这些初级考试的考官们只能变着法子搞创新,弄出一堆变态的截搭题来,把考生们折磨得欲仙欲死。

眼下冯知县出的这道题,便是一道截搭题,而且是变态的“书”、“经”混搭,前半句出自《大学》,后半句出自《诗经》。

如此变态的题目,难怪考生们一看到就哀鸿遍野,甚至有人生出立马弃考回家的念头。

但也有几个例外的。

比如坐在天字第七号考房的王尧臣,他只是微微沉吟片刻便面露微笑,开始提笔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显然是已经成功破题了。

坐在地字第十六号考房的盛长柏,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也开始面色凝重地提笔书写。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几个年纪大些的考生也陆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不过,论起轻松自如的程度,谁都比不上坐在玄字第七十号的卫辰,即便是王尧臣也要比他差一线。

他早已熟背文府,熟悉各种截搭题的套路,考前做模拟题时,更是将经书中的句子截上、截下、承上、冒下、隔章搭、无情搭………,自行折腾出许多小题来。

冯知县这题在旁人看来天马行空,在卫辰看来却是平平无奇,卫辰自己给自己出的模拟题可比这变态多了!

卫辰一看到题目,立马就在心中定位了上句和下句各自的出处,然后只是略一思索,就提起笔来。

“夫人不如鸟,则真可耻矣;耻之,耻之,莫若师文王。”

霎时间,两句原本毫无关联的句子,就被卫辰连缀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这种截搭题看起来很不讲道理,其实最考验考生临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大多数考生畏之如虎的原因。

许多读书人在学完四书五经和相关著作之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到八股文上,不看三通四史,不知秦皇汉武,脑袋如同榆木般僵硬,让他们去随机应变,简直不啻于痴人说梦。

而卫辰之所以应对轻松,就是因为他的脑袋没有僵化,不会拘泥。

一方面他阅读了藏书阁中浩如烟海的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从历代大家的智慧和心得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另一方面,他还有前世的记忆和阅历,有着举一反三的丰富联想能力,头脑灵活、心思通明,比那些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强了不知多少倍。

这就是卫辰与大周其他读书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顺利破题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承题起讲,题比中比,最后成篇大束,不到半个时辰,一篇洋洋洒洒、花团锦簇的文章就落到了稿纸之上。

写完之后,卫辰又从头默读了一遍,确定全文音调和谐、朗朗上口,且没有任何犯讳之处,这才一笔一划地往答题卷上誊写。

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许多读书人文章写得很好,但就是因为字迹潦草被考官直接黜落。

卫辰初入义学时就注意到了自己书法上的缺陷,一直勤练不缀,如今一手馆阁体写得可谓是端庄秀丽,一丝不苟。

待到整篇文章誊写完毕,卫辰这才长舒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这时,堂上击鼓三声,这是中场休息的提示,考生们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吃东西喝水,或者呼唤公差,领他们去茅厕解决生理问题。

卫辰也觉得肚子有点饿了,于是从考篮中拿出食盒,挑了几块糕点和肉脯,就着水吃了起来。

旁边考舍的考生闻见香味,不由地都是心里大骂:这么早就开吃,真把考场当作饭馆了是吧!

有人强压馋虫,捂着鼻子继续考试,有人则是受不了刺激,干脆也拿出吃食,一起吃了起来。

卫辰隔壁有个考生,因为怕考试时尿急,吃饭时不敢喝水,又吃得太急,顿时就噎着了。

几个皂吏见势不妙,连忙上前捶胸揉背,总算把卡在考生喉咙里的异物弄了出来,否则恐怕当场就要出人命。

卫辰在考舍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知道外头的热闹,吃干抹净后,就开始作最后一道题,一首五言八韵的试帖诗。

这试帖诗在考试成绩中占的比重并不大,考官主要还是看第一道时文题,甚至只看破题第一句,要是破题破得狗屁不通,后面也不用看了,直接把卷子扔掉了事。

所以第一道时文题最重要,后面的试帖诗就有些次要了。

不过次要归次要,卫辰好歹也有个十岁能诗的神童之名,这试帖诗要是作得太差,传出去可就是打王学政的脸了。

好在卫辰本就才思敏捷,又研习过藏书阁中《韵诗》、《对类》等书,如今应付寻常的文人唱和已不成问题,临场作一首应制的试帖诗还是不难的。

低头一看,题目是“阴阴夏木啭黄鹂”,卫辰立马就知道这一句是出自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诗》。

卫辰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诗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的意境,转瞬间胸中便已成诗。

这次,他干脆连草稿也不打了,直接在答题卷上唰唰写下十六句诗句。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

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

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

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

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卫辰一气呵成地写完,搁下笔又检查了一遍,再一看时间,才刚刚酉时一刻,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时辰。

即便提前交卷,也不能立刻离开,必须等到考试时间结束统一退场。

反正也出不去,卫辰索性也就不提前交卷惹人恨了,闲来无事,卫辰就闭上眼在考房里继续小憩起来。

不一会儿,玄字七十号考房内就传出均匀的鼾声。

隔壁考房里的考生正在满头大汗地奋笔疾书,听到这声音,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吃了就睡,这到底是考场还是你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