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我能提取副作用 > 第两百三十四章 菲洲寻求医疗合作

第两百三十四章 菲洲寻求医疗合作

书名:我能提取副作用 作者:骑猪去挖坑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1 13:10:40

一架架运输机从机场起飞,装载着农药,飞向了不同的国家。

肆虐了好几个月的全球蝗灾眼看就要进入倒计时。

这次蝗灾给三清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知名度了,一时之间,三清这个名字在第三世界国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清的药物在海外一直以来都走的高端路线,主要以西方国家的市场为主,同时辐射东亚诸国,在菲洲和中亚这一带暂时没有开辟市场,知名度也不算高。

一般都是国人出国的时候,随身医药包里会带上三清的常用药物。

所以大部分菲洲人只是从华人口中听说过三清的药物很好用,但他们自己是没用过的,也用不起。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中东土豪去鹰国和欧罗巴看病的时候,听说过三清的名字,也体验过三清药物的神奇疗效。

现在,当各国大肆采购三清的杀虫药消灭蝗灾之后。

不论是在菲洲小国,还是在巴基和波斯这种穷国,三清之名都已如雷贯耳,成为提及最多的名字了。

这些国家见识了三清农药的神奇效果,又听说这只是三清最不起眼的一个副业,顿时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而他们了解到三清在医药方面的成就后,就更加瞠目结舌,震撼无比。

原来,这么神奇的农药,对三清来说,并不算什么。

抗癌药,ad特效药,基因药,哪个不比农药更神奇,更有技术含量,更能起死回生?

人都有生老病死,面对一个掌握生命奥秘的神奇药物制造者,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向往之心。

这些菲洲联盟的官员们,一个个脑中闪过了同一个念头。

一定要引进三清的神奇药物!

虽然菲洲人民都很穷,但是各国上层还是挺有钱的,完全用得起三清的药物。

更何况,三清药物的价格,跟鹰国药企的天价药比起来,算是良心价了。

至于穷困潦倒的底层人民,他们有世界卫生组织等慈善机构提供的免费药物。

一直以来,世卫组织,全球基金,球盟,以及一些国际慈善机构,都热衷于在菲洲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让处于水深火热的病人都吃上药。

他们动用自己雄厚的资金来运作此事,在全球购买药物,然后免费捐赠给需要的人们。

像菲洲抗疟药采购,70%就来源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金,这也是菲洲医药市场的一大特点。

在这一方面来说,这些国际组织是负责任的,他们本着救死扶伤的目的,想要用好药。

那么什么药才是好药呢?

在西方人心中,只有在西方国家注册上市的药品才能算是好药,才是真正的良心药,放心药,送出去他们放心。

然而,这些药有一个特点,贵,特别贵。

这么贵的原研药,基于几亿人的病患单位,再多的钱也不够往里填!

贵价药既然用不起,那就只能用仿制药了。

但仿制药利润过低,西方药企一般是不愿意做的,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把药品价格降下来。

毕竟药企的终极目的还是捞钱,不捞够钱,哪有钱去搞慈善?

既然西方药企不愿做仿制药,那么,这个伟大的任务就落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头上,而这方面有实力的主要就是天竺和华夏。

世卫组织出台了一个叫pq的认证,利用他们的专家来审评采购的仿制药。

只有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达到了西方原研药的水平,才算好药,才可以被采购,被捐赠。达不到的话,对不起,吹得再牛,也不鸟你。

pq认证非常类似于药品注册,但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不是所有药品世卫组织都受理。

他们一般只受理那些亚菲拉病患急需的,针对死亡率高的药物。

不在他们需求清单里的药物,即便效果再好,也不会被受理,更不会被采购。

这方面来说,天竺药企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早早就布局菲洲,开拓市场,天竺的仿制药产业也非常发达,因此在菲洲的整个医药生态中,天竺人无处不在,已经形成了全产业布局。

以肯尼亚为例,当地的药厂,医药公司,进口商,分销商多数都由天竺人所掌控。

而世卫组织的采购清单里,天竺的仿制药也占据了大头,占比高达65%,华夏仅占8%。

华夏虽然也是仿制药大国,多年来也出口菲洲,甚至还有一些药企在本地投资建厂,但并未形成行业巨头,因此也就缺乏强大的品牌优势。

如此一来,同质化的非品牌仿制药就极易在菲洲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卷。

然而,这个局面目前有望被三清打破。

埃塞国,菲盟总部中心。

杰莫尔率领着菲洲医疗局的官员,对远道而来的三清团队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这次来访的以孙成仁为主,顾闲为辅,还有一些其他员工。

他们此行主要目的就是开拓第三世界市场,然后在菲洲和中亚设立分公司。

杰莫尔上次跟孙成仁签订合同,关系比较熟络,所以这次前来介绍双方认识。

双方寒暄过后,很快进入了正题。

“我们对三清的原研药非常感兴趣,抗癌药,止痛药,还有阿尔茨海默症特效药,都是主要的进口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三清在基因药物领域实力数一数二,不知道可有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药?”

当下就有一个埃塞国卫生部的官员询问。

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疾病,高发于菲洲,主要与当地疟疾的流行有关。

孙成仁面带微笑,信心满满地说道:“当然,我们已经研发出好几种治疗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基因药物,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基因药的研发正在进行中,相信很快就能面世,到时候就能够出口到贵国了。”

杰莫尔心中一阵激动,这个遗传病在菲洲相当高发,致死率也非常高,只有14%的人能够活到30岁,即便是高层权贵也不能避免。

他刚出生的小儿子就有此病,如果三清能够研发出对症的基因药物,不论价格多么昂贵,他都愿意付出。

“我们注意到三清的原研药价格都比较昂贵,但是我们国家物资比较缺乏,不知道有多大的降价空间?”

孙成仁面色一肃,重头戏来了,不过卫康早就做出指示,不能降价太多,因此他也早有准备。

“这几款药物都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公司急于收回成本,恐怕短时间内降价余地不大,而且我们也需要挣钱来进行其他新药的研发,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药物。总之……”

他早就注意到对方对基因药物的关注,于是在这方面加大筹码,一番侃侃而谈之后,双方在价格方面达成了协议。

抗癌药这些原研药没降多少,不过这本来就不是给普通菲洲人用的药物,这个价格只有菲洲的权贵和富豪才用得起。

所以对方在这方面也没有过于坚持,毕竟菲洲贪腐严重,身居高位的官员们并不缺钱。

而且他们还指望三清早点研发出基因药,好挽救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亲友呢。

接下来的是仿制药业务,这一块受众广泛,价格必然要砍下去很多,才能让穷人们都用得起。

“我们需要的药物主要以抗疟疾药物,抗艾滋药物,抗菌素等为主,仿制药物必须价格足够低廉,效果也不能差,这里有一份我们所需药物清单……”

顾闲边听边点头,同时在笔记本上将对方所需仿制药清单记了下来。

这些药物早已过了专利期,对三清来说,仿制的难度不大。

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做到足够廉价,同时还能有一定利润。

目前三清的仿制药都是自己生产的,质量很高,但是利润微薄,很多罕见药甚至是赔本买卖,只为了保障国内患者有药可用。

这在销量不大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若是销量大增,甚至要出口的话,自产药物明显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菲洲可是有十几亿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对仿制药的需求很大。

很明显,必须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了。

比如,将仿制药的生产外包给国内的代工厂。

顾闲一边沉思,一边在纸上比划。

洁白的纸张上,‘仿制药代工厂’六个大字上划了好几个圈,被重重地标记了出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