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变数终端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变数终端

书名: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作者:爆发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3-13 14:13:40

“编年者吗……”

看着尤特人遗迹中有关的记录,李文渊终于知道曾经于这个漩涡星系中站在顶端的文明究竟叫什么了。

尤特人也有自己的外星考察队,得益于漫长的寿命和发达的冷冻技术,他们有机会在一片文明废墟中花足够多的时间深入考察。

对于“编年者”的考古,尤特人整整花了70万年,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赶路。

三片星系跨度极大的“编年者”遗址群分布在了三片不同的星域内,尤特人最初甚至以为这分属三个不同的文明。

由于一直没能发现“活着”的外星文明,尤特人选择将精力放在考察这些外星遗址上,用以证明这片星河其实并不孤单。

哪怕只是文明的遗迹,也可以缓解他们置身于浩瀚星空的孤独感。

而随着考察的不断深入,尤特人也逐渐对“编年者”有了一定了解。

他们发现那三片遗迹群似乎对应着“编年者”的三个不同时期,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考证才确定那些遗迹实际上都来自同一个文明。

在考察过程中,尤特人认为“编年者”文明应该是一个只存在于他们理论中的“智械文明”。

早期的“编年者”文明遗迹中充满了想象中“冷酷智械”的风格,虽说不至于发现用有机生物压榨而成的有机浊浆,但机械式的纯理性思维在他们的遗迹中处处都有体现。

尤特人曾在这个阶段的“编年者”遗址中找到了一种类似“救助站”的大型太空设施,一切路过的知性生命都可以寻求“救助站”的帮助。

但这种设施只会为身体健康、没有缺陷、有正常繁衍能力的生物提供帮助,至于不满足以上这些条件的生物,则反而会被“清理”。

这个阶段的“编年者”文明似乎奉行着一种“绝对理性”的让生命繁衍的基准,任何有碍生命繁衍的对象都会遭到肃清。

然而到了下一个阶段后,“编年者”又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他们开始封闭自己,以往的星域、建筑都被废弃,“救助站”也不再使用,而他们也不再继续对外的联系。

这个阶段中,尤特人发现“编年者”似乎进入了一种矛盾的状态,从遗迹风格的倾向就能看出端倪。

在同一颗星球上同时出现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一种依然维持着曾经冷漠的状态,另一种则变得“温和”了一些,建造了大量类似“庇护所”的地方,看上去是在收留一些即将灭绝的原始生物。

而尤特人的“极限冷冻核心”就是从这个阶段的“编年者”遗址中获得的灵感,“编年者”似乎计划着将一群生物保存在超低温冷冻场中冬眠,并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唤醒这些生物。

这个阶段的“编年者”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录,所属的遗迹群也是三片之中规模最小的。

至于最后一个阶段的“编年者”,就是一种和尤特人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编年者”一改以往的作风,开始大规模在星河扩张,将影响力延伸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大量帮助其他文明,无论是星际文明还是土著文明。

而在这个过程中,尤特人发现这片星河似乎是可以超越光速的,只不过到了他们这个时代遗失了。

从一点残留的记录中可以得知,“编年者”在这个阶段和其他星际文明创造了一片灿烂的星河,与尤特所处的这种四十五万年找不到一个文明的“黑暗时代”截然不同。

在这之后,“编年者”就进入了“记录”的时代。

尤特人发现最多的“编年者”遗迹是“档案馆”,这种记录了文明兴衰的建筑物在这一阶段的“编年者”中尤其多,可以说尤特人完全是从那些被记录在案的文明档案中了解的“编年者”。

——因为只有这些档案才是保存得最完整的。

“编年者”文明并不关注自身的保存,但是却极为重视这些“历史的记录”,这似乎是他们在经历了多次变革之后为自身设置的“终极目标”。

这也是他们“编年者”名字的由来。

最后一个阶段的“编年者”文明,在尤特人的预估中至少存在了六百万年,这段时间内的所有星河事件,无论巨细都被记录在了“档案馆”中。

而大至文明整体的进程,小到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只要是“编年者”能够搜集到的信息,都是“档案馆”记录内容的一员。

这就是“编年者”一直在做的,保存这些或许并不那么重要的历史。

但是修史者著史,却没有为修史者修史的人。

“编年者”修史的进程最终中断在了一个名为“天行帝国”的文明上,尤特人所找到的档案中,最后一个记录的文明就是“天行帝国”。

一切记录都到此为止,“编年者”似乎就这样突然灭亡了,没有任何的预兆,也找不到任何的原因,只留下一片“他国的历史”。

“编年者”最终没能为自己编纂一部史书,而是成为了其他文明中的“历史”。

尤特人也在此之后,定下了跨越“天堑”的决心。

这条宇宙鸿沟在曾经“编年者”的历史中是不存在的,尤特人认为“天堑”的对面一定有着“编年者”神秘消亡的原因。

之后的故事,就是尤特人继续钻研冬眠技术,试图用纯粹的身体机能去跨过那份距离。

而他们所整理的那些资料,则成为了“编年者”的历史,于今日为李文渊所知。

但是这件事还并没有到此结束,检索了一遍记录之后李文渊并没有在数据库中找到名为“天行帝国”的文明。

现在的“下三旋臂”基本都被他探索完了,却仍然没有“天行帝国”的影子,这种情况要么说明“天行帝国”已经灭亡,而现有的“下三旋臂”文明没有一个发现过他们的遗迹。

要么……就是那个文明在“天堑”的另一端。

李文渊觉得他可能已经大概猜到“编年者”消亡的原因了,而证据多半就在“天堑”的彼岸,为此他需要跨越这份距离。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为“编年者”记录一份档案,他从“编年者”的身上看到了某种精神,也看到了某群人的影子。

那是“编年者”还不叫这个名字时候的事。

尤特人是如何认定“编年者”是一个“智械文明”的呢?那些风格迥异的遗迹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方面,还是“编年者”曾经的名字。

那串尤特人总结的记录中,“编年者”自身最初的“识别代码”,是叫做——变数终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