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三四七章 要干大事儿

第三四七章 要干大事儿

书名: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作者:楞个哩嗝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4 02:15:26

年关将近,又是丰收的一年,村里热闹的气氛已经上来了,除了又闯祸挨揍的孩子,谁都是一副笑脸。

看着朱传武进了家门,王言打马带着手下向对面的小山坡上,高挂着许多大红灯笼的宅子跑去。

进了大门口,透过二门子,就见里面老朱媳妇往外走,后边是两个抱着大肚子的女人俏生生的向这边看着。

“老远就听见马蹄声,老二回来了?”

“回来了,进家门了。”

“行,不打扰你们夫妻亲热,我走了啊。”

“慢点走,嫂子,不送了啊。”

看着摆手远去的老朱媳妇,王言迈步向院子里走去:“走了,回屋了,这么冷还挺着大肚子出来干什么。”

“这不是当家的回来了吗,就是要生了,也得出来接呀。”柳芝笑呵呵的说。

刘芳兰跟着搭茬:“姐姐说的对,要不然也得送嫂子嘛。”

“行了,左一句右一句的,赶紧进屋。”王言一手一个搀扶着进屋。

他是雇了人照顾生活的,不过马上过年了,除了少数没有家的,多数人都拿着他给的红包回家过年了。他从来都是好老板,一帮人又都是干了大半年的,过了十五才陆续回来呢。

没用二女伺候他换衣服,让她们两个坐在特意用实木打制而出,铺了兽皮软垫的舒适沙发上。从怀里掏出折腾的小不点儿,放在了大茶几上。

“看看,我给咱们孩子找的玩伴。”

“这是猫吧?还挺好看的。”柳芝摆弄着面前故作凶狠的小不点儿。

还是刘芳兰有生活,迟疑道:“不是吧,猫崽子不这样,你看它额头上的纹路,猫可没有这个,而且它也比猫崽子壮实。当家的,这是小老虎吧?”

“嗯。”王言拖着外面的毛皮大衣:“手下巡山找到的,以后咱们就养着吧。”

“真是老虎啊?长那么大的那个?”柳芝瞪大眼睛:“那要是训不住,它长大了不吃人嘛?要我说还是找个笼子给它关起来。”

王言哈哈一笑:“放心吧,我都弄回来了,还怕它这个小东西翻天不成?我还等着咱们孩子长大了骑着玩呢,没事儿的。”

柳芝看了眼边上对王言信心满满的刘芳兰,对着王言撇嘴:“那你可得好好训训,要是出了事说什么都晚了。”

理所当然的,伺候小猫咪的事儿到了王言头上,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为生活添了一丝乐趣,挺好。

两个孕妇当然也不成问题,他伺候孕妇那是相当拿手,这么多年过来,他那些媳妇都是他照顾的,都好的很。

这也是两个女人得意的地方,这年月,像王言这么牛还在家里伺候媳妇的,没听过。尤其柳芝给娘家去信的时候,说这些事,他们都不信,一家人特意找时间过来呆了两天才走的。

转眼,到了年三十,村里张灯结彩,酝酿了许久的喜气一朝爆发,一大早喧闹起来。

作为村里最有威望的人,也都知道王言早年间上过学堂,平日说话也是透着文化气息,一帮孩子早早的被家里的大人打发过来讨对联,混糖果吃。这是捧王某人,虽然他可能会很累。

这么喜气的事,王言当然不会拒绝,两个媳妇在一边指挥着孩子们自己拿糖果,喝蜜水,他在书房里的大实木桌子前挥毫。各种笔法,各种吉祥词是信手拈来,还挺痛快。

写完了对联,给吃好喝好的孩子们送回去,让近卫贴好了对联,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王言带着裹的厚厚的两个老婆,慢悠悠的出门下坡去了不远处的老朱家。今年过年,他们一家三口,跟镇上的夏元璋一家三口,都到老朱家过年。都不是外人,离的也不远,索性就一起了,更热闹一些。

他的那些近卫则是跟着宅子里没有家的人一起忙活,热热闹闹的喝酒吃肉。至于元宝镇、冰城、老金沟山上的那些人,当然也是大吃二喝的,放假肯定是不可能放的。以前这帮人当土匪的时候,也没见着想家,跟他手底下就嚷嚷想家?那是活腻了,提都没人提。

况且平日里也有假期,又不是一年到头都不能回家,王大当家还是非常近人情的。一开始土匪臣服摄于威,但到今日,至少半数的人都该感谢他,让他们只要训练,只要打仗就好。虽然有可能没命,但是活着的时候待遇够高,死后的抚恤也够厚,比当底层土匪,看着上层人喝酒吃肉好太多。

至于剩下的那一半,就是怀念以前无拘无束日子的,说白了就是活够想死了。这样的人在王大当家手下活不长,不是打仗被崩死,就是犯事被处死。没有人可以装的那么长久,早晚露马脚。

一点点的,这支纯粹由土匪组成的暴力军队,会蜕变成纯粹的为了一些伟大而战的无畏斗士。如果他们不能,王言会帮助他们……

到了老朱家,夏元璋带着女儿还有他爹已经到了,老爷子还能活个十来年,是夏元璋听朱开山说医术高超,会养生,求着给治了一下。原剧没有表述,但是到朱传杰长大那会儿,老爷子已经没了,算是王言又改了把剧中人物的命。

“快上炕,快上炕,我两个妹妹可得注意,炕头太热,咱们几个在炕梢坐着。他们老爷们屁股厚,让他们在那边煲着。”

见着王言带着俩媳妇进来,老朱媳妇热情的招呼。

算上还没长成的夏玉书,三家人一共才四个女人,老朱媳妇还得主掌饭菜,就剩三个在那说闲话。夏元璋他爹,老骨头一个,也不掺和事儿,自己咪在一边,听着王言他们说话。朱传文可能是要饭要过来的关系,对食物、食材看的挺重,顺便可能还激活了他的做菜天赋,跟着老朱媳妇一起操办饭菜。朱传杰看着沉稳,到底还是没长大,一会儿跑夏玉书那听听话,一会儿跑王言他们跟前,一会儿又到外面帮着亲娘做饭。朱传武简单直接,拿着个木凳子趴在炕沿上,就硬听。

王言、朱开山以及夏元璋三人聊的开心,根本就没停过。

聊的也没啥重要的,就是夏元璋大致说了一遍过去一年各项产业的发展,而后再畅想一下明年的目标,最后一番感慨。毕竟他干的都是新兴的买卖,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干这些的,再不就是一些官员什么的。能够感受到现在愈发紧张的时局,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动乱并不难。难免的感慨安宁生活之不易,并对未来的动乱表示担心。

朱开山不是傻的,经此一聊,也明白了他的好兄弟这两年是在干什么,肯定是早有准备。他也没担心,反正跟他关系不大,毕竟有好兄弟在,不论怎么样都能护得他们周全。

不怪他如此想,实在兄弟太好。这一年过来,他的好烟好酒压根就没断过,俩人没事儿就喝,都喝没话了,但往一起那么一坐,就自然,舒坦,安心。而且他们老二跟着练武,那些轻易学不到的高明的秘传功夫不说,光是这一年喝药补身体的钱那都多少了。虽然老大对他不亲近,但是那也给配了药,给他媳妇也配了,说是能长寿,反正不便宜。老三更别说了,小小年纪,基本都成了夏元璋那个铺子的大掌柜了,而且这才是起点。

真要说起来,他对好兄弟也是有很大帮助。他的金脉图没说假,好兄弟有今天,他是居功至伟。要不然养那么多人,开销那么大,夏元璋那铺了老大一摊子,说是都亏着钱呢,没他的金脉可真不好使。

当然,好兄弟即使不这么待他,他也挑不出什么来。但好兄弟没有,还是依然如故,那就是真感情,那就不该掺太多,算什么你帮我我帮你的,没甚意思。

念及此,朱开山瞥了眼没精打采的朱传武,清了清嗓子说道:“兄弟,你看他这孩子怎么样?”

看着一边激灵一下子,离开军姿正坐,眼珠里滴溜转的小子,王言喝了口茶水笑着点头:“老二不错,过了年才十七,就能跟着走过三个月的军训,老朱大哥你也知道我那军训多要命,更何况这一次还是冬天,他硬是一声没吭坚持下来了,骨头硬,随你了。而且在那些人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枪法、兵击、格斗都不差,是个好兵。这是想通了?要让他跟着我?”

朱开山点了点头,笑骂道:“这小王八蛋天天跟我耳朵边磨叽,都给我说烦了。过年十七了,也不小了,跟你这个叔历练历练,摔打摔打,也是给他找个事做。”

要说军训三个月,朱传武收获最大的,就是闭嘴,那是真踢,一点儿不惯病。疼痛,才是让人长记性进步的原动力。所以此刻尽管他已经高兴的要蹦起来,但还是硬憋着坐在那里。

“你看看这小子,才三个月,简直是脱胎换骨啊。要是搁以前,听见我同意的话,那不得一蹦三尺高?”朱开山指着自家老二,骄傲又无奈。

王言理解他的这种感觉,就是希望这个最像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出去打土匪也是朱传武跟他磨出来的。他同意或许也是发现朱传武是当兵的料子,但是却又担心真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复杂。

“那就跟在我身边做警卫吧,基本也没什么事儿,挺清闲的。”

“我不知道你啊?给你做警卫,那跟在家里呆着有区别吗?”不用朱传武说话,老朱就不高兴了:“兄弟,我知道你想照顾他,也知道你那边的情况。我们老朱家的爷们儿,没有那么怂的。让他打土匪去,必须去。我知道你那边的情况,说不好听的,就是老二让土匪打死了,我还有两个儿子呢。”

“你放心,我绝对不怪你。兄弟,我也知道你的脾气,这要是你的种,早扔出去干仗了。咱们俩的关系在这,你就拿他当自己儿子。他岁数也不小了,该懂的都懂,路是他自己选的,怎么样都怨不着旁人,是生是死全看他自己。”

朱开山说的还真没错,这年月,就是他亲生的儿子,想当官也得从小兵打上来,只能说升的快一些罢了。就好像他王皇帝那会儿,当兵的儿子可都是从小兵的位置上一场一场干上去的,绝对没有躲在后边混资历的事发生。更别说国难当头时候,他王某人的儿子也不多啥,也不是不能死。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早知道传武的意思,那就这么定了。等翻了年,让他到元宝镇吧,虽说轻易还是回不来,但总也是离家近点儿。”

“就这么定了。”朱开山哈哈一笑,看着一边忍不住咧嘴的二儿子,摆手道:“滚外边蹦去。”

朱传武二话不说,起身就跑,不大一会儿外面传来兴奋的喊声,以及老朱媳妇没好气的喝骂。

午饭非常丰盛,热热闹闹的,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夏元璋家的也没走,今天在这住,跟着王言等人凑局打起了麻将,输赢无所谓,玩的也不大,就是无聊打发时间,说说话。两个媳妇精力不济,早提前吃了饺子回去休息了。晚上是众人一起包的饺子,硬是等到十二点才吃的。

给一帮小辈,一人一根小黄鱼的压岁钱,在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王言晃晃悠悠的回了家,年过了……

三月下旬,上午,王言跟朱开山、朱传文父子,排排坐的在正房门口抽烟,耳边回荡的,是女人痛苦的惨叫,生孩子呢。

可能是他前后发动技能,再加上柳芝跟刘芳兰两人整天在一起的关系,俩孩子也相通,昨天临半夜就折腾上了。好在王言早都找了两个经验丰富的稳婆过来住下,准备齐全。

“我说兄弟啊,你媳妇可在屋里生孩子呢,怎么看不出一点儿担心呢?”

王言摩挲着亲昵的趴在怀里的小猫咪,轻轻的吐了口烟:“我给她们两个调养的挺好,也交代了稳婆有什么问题就叫我,没什么担心的。”

一边的朱传文笑问:“爹,当年我娘生我们的时候,你是不是急的上房揭瓦?”

“我可没有,你娘生老三的时候你不是看着了,安稳的很。”注意到儿子暗暗撇嘴,老朱没好气的一巴掌拍过去:“小兔崽子,笑话老子是不是?滚一边去。”

这会儿老朱脾气还挺爆,主要也是还年轻着呢,有精力。当然他这也不是大打孩子,算是闹呢,打的也是不轻不重的。

又过一会儿,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传来。

“生了生了,听着动静还挺有精神呢。”老朱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王言摇了摇头,他听见了,是刘芳兰所在的西屋传来的动静,许是听到了隔壁的动静,东屋的柳芝也是一生惨叫,然后没了动静,接着是同样响亮的啼哭声。本来刘芳兰的孩子都安静了,听见动静又陪着嚎了两嗓子。

不大一会儿,老朱媳妇跑了出来,咧着嘴笑道:“他叔啊,我这两个弟妹是真争气,都是小子,这下你们老王家可是有后了。”

这个年月的朴素想法,老朱媳妇生了仨,全是小子,那出去腰杆子都硬的很。虽然生孩子,是男是女是偶然事件,但是连生三个小子一般人不行,是女人生育能力的最佳展现,骄傲。

王言扔掉怀里的小猫咪,哈哈笑:“麻烦嫂子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行了,你快想想给俩儿子取个名吧。我去给她们两个熬点鸡汤,得好好补补。”

“不用忙活了,他自己就会做饭,还是药膳呢,一早上就杀了两只鸡咕嘟上了。你去乘两碗给她们俩喂点儿,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先补充一点儿再睡觉。”

王言刚要说话,两边的稳婆都出来了,虽说被老朱媳妇抢了报喜的活计有些不舒服,但是也尽心的恭贺一番,这是有名的财主。

应付一番,一人给了一袋子银元,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让人送走了她们。

进屋看了看两个女人以及两个儿子,王言拿着两个胎盘埋到了后边的花园里,跟朱开山喝了点儿小酒算是庆祝。

至于孩子的名字,不说早都想好,但也是在临盆之前。刘芳兰生的老大叫王文浩,柳芝生的老二叫王文然。

这回是正经按照字辈来的,乃‘文武兴邦,济世强国,天佑中华,万世永昌’十六个字。当然肯定是抡不到后来的,就像他自己,连家里的字辈排位都不知道是啥。根本不指望真能传下去,不过是美好祝愿罢了。

原本脑子里的那些资料他已经复写完了,一小面墙的书架上放的都是,一笔一划写了两年多。现在有了孩子,算是找到了新的事儿干。除了偶尔的去几个老巢里巡查,再不就是去看看夏元璋操持的那些工厂商铺,偶尔的带几个月大的小猫咪上山摔打摔打,感受感受自然气息,练练野兽本能,剩下的基本就是在家跟着两个媳妇哄孩子玩儿。

就在这平常生活之中,他的手下势力在极速膨胀。

淘金客招的一年比一年多,不过人数始终控制在五千左右。这动静就不小了,但是王言也不白给,控制了张义安以及那个县长,往上报的还是四五百个人。大人物听不见,看不着,小人物看的着没办法,中间有野心插一手的全被弄死了,一直很安全。

扫匪的事业一直在进行,跟预计的差不多,扫平了整个黑省,手下战兵数量达到了七千五百余。扫了吉省之后,扩充到了三万多。而在平了奉省之后,他的手下达到了六万八千多人,七个师的人马。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后勤人员,手下吃饭的人差不多八万左右。

养这么多人的花销当然是海量的,他也确实扯着蛋了,即使守着金矿也不好使,那总得挖出来才是。所以在统一了东北土匪之后,他连全员武装都做不到,因为他的生产能力供应不上,只能保证全员还算过的去的生活。当然即使装备上了也没什么用,主要是没有仗打了。

以现在他的实力,打东北的那些官兵跟玩似的,即使是那些编练的新军也是如此,战斗力太差了,跟本不够看。

但是考虑到一些乱七八糟的情况,考虑到袁大头,考虑到北洋,考虑到还没出头的老张,考虑到以后种种,他没有掀盘子。而是只在奉省留了几千人手,剩下的所有土匪全部撤出来,分散到黑省、吉省两地。是要用奉省做一个缓冲,毕竟形势错综复杂一团麻,谁知道会发生到什么地步?还是避免到时候没整好,直接搞出来一次北伐,伐他王某人,那可太操了。

虽然他说着穷,但是也没穷到那份上,要不然他也不会养着那么多人,不会那么快的荡平东北的匪寇。事实上随着时间过去,夏元璋走南闯北,送钱捧臭脚的打开了产品销路,早就开始赚钱了。那些可都是保证军队运转的工厂,全是成本价武装匪军,一来一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背后,是持之以恒的挖掘人才,由这些人不断的改进改良,发明创造。能够自己生产设备,自给自足,前期成本高,但是有了成果,那就足以抵消掉进口设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开支。

普通的工厂这样,军工厂的成果自然更加的大。几年时间过去,一般的打仗所需都搞出来了,手枪、手雷、轻重机枪、大炮、小炮什么的都弄出来了。人才到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这要是靠着王言带着那些专职的铁匠、木匠什么的达到如今的成果,不知道哪辈子才能干出来呢。

不过造出来是造出来了,但是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制造能力、资源等等还是差太多。制造能力慢慢提就好了,毕竟武装七万人的水连珠他都做不到,还要什么自行车啊。不过高端的先研究着总是没错的,相对来说,这些枪炮都不是非常难的,后续搜寻过来的人才已经开始研究汽车、坦克、战斗机、轰炸机了。

这方面王言能给的指导比较少,虽然接触过但是不太多。车、坦克,他不行,也就是能哔哔两句。倒是战斗机、轰炸机,他都见过,甚至战斗机也开过,而且他本身还有航天飞机的所有资料,倒是可以给他们借鉴一儿。不过终归是俩玩意儿,用途不一样,多数都不一样,还是要看这些人自己琢磨。时间拉长,总能造出来的。至于海军,他放弃了,相比起提高大炮的口径,加大射程,饱和打击来说,建海军不是最好的选择。

人不能闲着,一闲就废。虽然没有匪寇可扫,官兵不值当动手,也有别的目标可以打,比如控制着铁路的俄国老毛子。

他们控制着春城以北的铁路线路,以南则是在之前日俄战争的时候赔给小日本了。铁路毫无疑问是经济命脉,北方沿线的满洲里、海拉尔、鹤城、冰城等等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无论是运输掠夺的资源,还是行商运货,加快货品流通,全都是好处。

王言眼热许久了,当然硬拼是不行的,虽然说老毛子在边界的驻军只有十万人左右,但是人家背后能调动的是上百万军队,肯定干不过。硬拼不行,智取也取不了,只能是小打小闹的练练兵,保持保持战斗力。

彻底扫平东北的土匪,是零九年秋的时候,休养了一阵子后,散落在黑、吉两地的六万人马化身真土匪。

最开始的是小股人马杀人越货,一点一点的钝刀子刮肉,路段的老毛子管理人员对官府施压,让他们派兵剿匪。日俄战争以后,老毛子的部队撤出了东北,全部都在边境呆着,派兵进来那就不一样了。但是无奈官兵的战斗力太差,被打的根本不敢冒头。而一点点的,其他的路段也有小股土匪劫掠,官兵根本就顾不过来,造成的损失太大了。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已之下,俄国以相助剿匪为名,派兵一万,分作多股在路段附近守卫。一万人被分开,在那么长的铁路上布防,而且本身王言的手下装备就不比他们差,根本就不好使,不出一个月就被打崩了,还死了两千多人,损失反而更大了。

老毛子炸毛了,顶着压力,直接派了五万人进来,分成数股的大队人马,在铁路沿线巡山搜索。丛林战,这些土匪拿手好戏,毕竟一路上就是这么打出来的。虽然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作战经验,但是战线拉长之下,也是好几个小战场。一开始吃了一些亏,死了一些人之后,剩下的就是溜的老毛子满山跑。想要包围,老毛子的兵力不够,追击,一路上陷阱什么的都够喝一壶的,更不要说土匪的枪法都还可以,是对半开的。

王言当然不敢打太狠,能灭了这五万也不能动,干系太大了。所以就是双方十万人在大山里兜圈子,没事儿死伤几个,打的算是有来有往。而且他的都是小股部队,连制式的军装都没有穿,从来没有好几千人开团,那不一样。好多股,是不同山头的土匪,一股,那就是一方势力。

虽然有心人有怀疑,但是局势太乱了,也顾不上东北的事,也就只能感慨正规军竟然打不过土匪,转头就忙活大事儿了。

如此打到了一零年中,老毛子撤走了,一个是外部压力太大,西方国家,包括小日本都不干了,天天开会对喷,再一个也是没有土匪了,可能是没钱撑不住了,也可能是什么,反正就是没有了,他们的铁路也不再遭到破坏,货也不再被抢,人也不再被杀。所以也就那么地了,老毛子撤出了黑、吉两地。

那么土匪都去哪了?一部分在山里藏着,一部分投军,一部分在各地做工,一部分无事四处游弋。

王大大当家要干大事儿了,先准备着。各种人员、物资调动部署,各种情报搜集集中汇总,黑、吉两省都安静了下来。

当然,有土匪还是得灭的。总有想死的,没事儿扯两个人上山抢劫。外围游弋的人听到哪里有土匪,会直接传信,不出三天就给端了。

这还是他们驻扎的地方呢,向奉省,他们已经撤出来近一年的时间,又陆续的有人上了山死灰复燃,虽然没有原本的气象,但是给够时间发育还是一大祸害。但那不是王言考虑的,短时间他没有动奉省的想法……

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时间到了一一年,也就是光绪三年,这一年,农历辛亥……

------题外话------

感谢(飞飞飞飞来了)大哥打赏1500币及月票继续支持。

感谢(爱爱爱不完啊)(大荒之東)(黄吕加银河)(jack8599)(组织三号头目)(能不太监吗)(我是书虫8983)(一个人的天荒地老)(太子修)九位大哥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7017k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