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矩阵:新纪元 > 第六十一章 世卫组的谴责

第六十一章 世卫组的谴责

书名:矩阵:新纪元 作者:弦短离长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25 23:07:17

几辆重型卡车将E国船舶上的火箭发射平台全部拆卸拉回了新基地内,随后建筑机器人对火箭发射平台进行改装。

由于地球磁场以及大气的原因,导致宇宙中的尘埃物质在穿过大气的时候就被灼烧殆尽,有些则是因为地球磁场的缘故很难达到地球的表层。

例如氦三以及一些稀有矿物,在地球上几乎寻找不到,但是像月球这样没有大气和弱磁场的环境,月球的土壤中蕴藏着大量的氦三以及稀有矿物。

除了月球,水星和火星这些距离太阳更近行星的土壤表层,同样富含稀有的矿物原料。

而距离太阳更加遥远的行星,例如土星和木星这样的巨行星,因为巨大的体积而具有强引力,同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宇宙尘埃,在这些星球表面上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目前的航天科技还无法支撑探索月球以外的地外星球。

首先是距离的阻碍,就算是火星这样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以目前航天器的航行速度,即便能安全着陆一个来回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李明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火箭发射的首要目标还是月球,殖民月球的主要目的就是氦三。

能源是制约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大量获取到月球的氦三,那么可控核聚变就可以提上日程呢。

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都是现成的,只要有足够的氦三作为燃料,甚至几十台大型的核聚变发电装置就可以带起整个亚洲的电力。

而一旦能源的掣肘被解开,那么生产力将会进一步的提升,整个社会可以更快向星际航行时代迈进。

除了氦三以外,李明宇还想要看看月球上是否有另外的稀有矿物,例如高品位的钛矿、晶格硅等。

钛和硅在地球上广泛存在,是航天火箭重要的制造材料,但是地球上的钛分部太过于分散,单矿石的品味非常低,所以冶炼成本很高,这也导致了钛的价格更高。

而航天工业中需要大量应用钛矿,一艘几亿吨的星际运输舰甚至要使用几百上千万吨的钛矿,按照目前地球的产量以及冶炼成本,要想把星际运输舰造出来仅仅是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

即便是李明宇再能吸金,如果社会的生产力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想要制造出这种庞然大物仍旧很不现实,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无法和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相提并论的。

除了钛矿以外,晶格硅也是太空航行的重要材料,在星舰制造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电子元件,同时因为宇宙的各种特殊环境,所以对这些电子元件也有极高的要求。

而晶格硅则是制造太空电子元件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使用晶格硅制造的电子元件对真空和失重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同时耐高温和耐磨损,但是地球上很少存在丰度较高的硅矿,单纯依靠从砂石中提炼纯硅很难满足航天器材的要求。

如果能在月球上大量开采钛矿和晶格硅,那么先建造一艘小型的宇宙飞船或许不会那么难。

另外更加重要的是,李明宇想要捕获一些小型陨石。

这些小型很多都是从太阳系以外形成,在流浪宇宙的过程中被太阳的引力捕获的,说不定里面就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宝贝,这东西就跟飘在天上的盲盒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些盲盒里藏了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里面一定有李明宇想要的东西。

火箭发射平台因为长期没有使用,很多的组建已经老化了,甚至可以说只剩下一个铁架子,李明宇看着面前锈迹斑斑的大家伙,有点明白为什么约瑟夫答应得那么爽快了。

这堆破烂丢在别人手里基本上只能当做废铁卖掉,处理掉的成本都不少,更别说能卖出一亿元的高价了。

工业机器人将发射平台所有的组件一一拆卸下来,随后对其进行改造处理。

首先是控制部分,原本老旧的控制单元需要全部替换掉,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控制,之前王志山请李明宇训练航天工业集团使用的人工智能,所以李明宇有火箭发射人工操作的全套原始数据,有这些数据让小玉再训练一个应用于航天发射领域的人工智能并不难。

其次是火箭发射平台稳定性的改造,东北部军工厂打印的新式火箭马力很大,而且采用了等离子体燃料作为动力,以现在发射平台固定支架的强度,肯定无法承受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庞大推力。

目前因为材料的限制,等离子体引擎还没有研制成功,所以发射的火箭基本上都是采用一次性使用的结构,无法做到火箭舱的循环使用。

等离子体做功时产生的能量太强了,目前已有的材料根本无法长时间承受如此强大的能量,只能像是射能炮一样低频率的做功,但是火箭的引擎不一样,升空的推力需要持续不断,否则就无法摆脱强大的地心引力,以目前材料的强度,最多坚持到使火箭进入月球的引力轨道,随后整个发动机引擎就会完全瓦解。

最后是发射平台回收仓的装置。

李明宇发射的火箭与其他国家发射的常规火箭不同,其他国家发射的运载火箭基本上是单程票,也就是说无论微信也好探测器也好,一旦发射升空之后是不会再进行回收的,要么任由其流亡宇宙,要么主动接受地球引力的牵引,在进入大气层后主动焚毁。

除了一些科研性质的探测器,大部分的卫星都是选择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处理,毕竟这种方式简单省事不说,而且还十分的便宜。

但是李明宇发射的火箭不一样,有小玉这个智能核心的资料库,他不需要发射卫星进行科研考察,发射火箭的目的也和其他国家不同。

他发射的火箭主要是用于货运,如果不对火箭进行回收,那还怎么接收火箭运载的货物呢。

火箭在发射时采用等离子体燃料,是因为地球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月球这种小引力的星球上,不需要太大的推力就可以进入空间引力轨道,所以即便主发动机因为无法承受等离子体的强大能量,几台副发动机引擎产生的推力也足够运载火箭返回地球了。

发射平台回收仓的体积并不大,主要是用于给返程的火箭提供定位坐标,方便火箭在太空的引力轨道上提前调整降落的姿态,最大程度的节省燃料。

对火箭发射平台的改造时间不会太短,毕竟有大量的设备和仪器需要调试和模拟运行,人工智能也需要大量的模拟数据进行参考,保证火箭正式发射的时候一切都按照预期进行。

在李明宇改造火箭发射平台的同时,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一家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却因为李明宇设置在瓦卡巴的救助站而大发雷霆。

这是一家私营的传染病医疗研究机构,其研发的各种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大小医院,尤其是其研发的抗艾滋病药物,抗癌药物等特效药,更是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这家医疗机构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极为昂贵,一些抗癌特效药甚至一小瓶就要几十万美元。

他们的负责人之所以大发雷霆,是因为在瓦卡巴境内的实验所竟然找不到志愿者了。

研发一种新型的特效药需要经过漫长的临床实验周期,在临床实验阶段,研究所会先对动物进行实验,从哺乳动物开始一步步积累临床实验结果,最终在灵长类动物,如猿、猴这些与人类相近的哺乳动物身上实验。

但是猿猴这种灵长类动物再接近人,它们终归不是人。

所以无论这些新型的特效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再怎样契合,一旦应用到人体身上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排异反应,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使人直接死亡。

在人体上进行临床实验是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对这种事情UN不会坐视不理。

但世界上总有漏洞可以钻,尤其是瓦卡巴这种穷得只剩下人的国家。

有些医疗机构打着人道主义医疗援助的幌子,在瓦卡巴大量招收身患疾病的平民或者家境贫寒的人,让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新药品的临床**实验。

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医疗机构甚至没有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会在健康的人身上注射艾滋病病毒或者其他高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主动让这些健康的穷人变成可实验的对象,在通过在这些实验对象身上获取到的医疗数据,改良自己新型特效药的配比,最后高价卖给其他国家的病人。

这些感染了高传染性疾病的人,大部分都会在极度痛苦的排异反应中死去,他们的家人仅仅能得到几百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金而已,有些流离失所的人甚至没有家人可以获得补助,只能在痛苦的排异反应中孤独的死去。

李明宇在瓦卡巴境内各个地方设置救助站之后,大量的难民选择前往新基地去碰碰运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这家医疗机构正在研发一种对抗超级瘟疫的新型特效药品,正需要大量的实验体进行临床实验,现在突然间连一个难民都找不到,一旦别的机构抢先把特效药研制出来,那么他们前期的巨大投入就全部泡汤了。

“混蛋!这个新基地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种神棍一样的规划居然也有人相信?癌症和艾滋病都可以治好?他们真的以为自己是耶稣派来人间驱赶苦难的天使吗?”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把眼前能看到的东西砸了个遍,歇斯底里的怒吼道。

发泄完怒火,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松了松胸前的领带结,对大气不敢出的助手吩咐道:“给我订张去刚金国家的机票,我今天连夜赶去瓦卡巴。”

拿起椅子上的西装,负责人转头再次说道:“另外联系一下世卫组织的人,我不允许这样的神棍在非洲那片神圣的土地上如此猖狂。”

三个小时后,正在UN各个部分游说,希望能争取到更多救助金的乌麻总统被世卫组织的人叫了过去。

乌麻总统刚刚走进世卫组织负责人的办公室,一封谴责信就甩在了他的脸上。

国家总统的身份在这些人眼里如此不值一提,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寒暄都没有,只是安静的等待着乌麻总统弯腰捡起地上的谴责信。

即便受过良好的教育,此时的乌麻总统仍旧保持着应有的涵养,黝黑的脸庞上极力掩藏着内心的愤怒。

打开信件,里面是关于西方国家各个大型国际医疗机构对救助站的谴责。

世卫组织的负责人双手环抱,靠在椅子上冷冷的看着乌麻总统。

站在一旁的白人秘书看着乌麻总统一脸的厌弃,冷厉的说道:

“嘿!黑大个,我们需要一个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