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矩阵:新纪元 > 第十一章 要不然你自己造吧?

第十一章 要不然你自己造吧?

书名:矩阵:新纪元 作者:弦短离长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2-01 12:17:01

“第三宇宙速度?”

李明宇似懂非懂的呢喃了一句。

这说到航天领域,李明宇那可就真的是两眼一抹黑了,从高中开始他就一直是文科,大学里的专业也是经管类的,别说让他现在造火箭了,就算是让他现在画个电路图估计都费劲,他脑子里那仅剩的一点物理只是估计现在还不如一个中学生,现在扯上什么第三宇宙速度那可真是太为难他了。

“核动力不行吗?”李明宇试探的问道。

当下的社会什么搞不定的问题都用核动力大概率是没错的,毕竟这玩意儿大概率就代表着尖端科技的天花板了。

“核动力勉强可以达到目标,但是无法实现一个周期内进入返回程序,你的社会资源太少,无法支持你重新建造一台核动力火箭,如果你选择寻求外部的帮助,被监控的概率接近于100%。”

李明宇愣了一下,好家伙,这意思是只要自己敢透漏任何的风声,铁定是要被抓起来的啊。

“那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例如有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不高,可以快速完成的方案。”

“有,但是这些方案实施起来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周期。”

小玉在回答的同时,也在手机屏幕上罗列了一些技术方案供李明宇查看。

智能核心能否进入返回程序这个事情至关重要,李明宇当然不想好不容易到手的金手指机会就这么关闭了,既然不能假手于他人,那就只能自己不辞辛苦的一个个方案慢慢看了。

“电磁推动技术...太艰深了。”

“等离子体推动技术...看不懂。”

“强斥力牵引...这什么玩意儿?”

...

看了足足有三四十个方案,李明宇愣是一个方案都没看懂,按照小玉的说法,这都还是些比较初级的技术方案。

呵呵,这么快就触及到知识盲区了吗?自己这知识盲区未免也太广阔了。

“嗯?烯烃-3型萃取技术?原油萃取?”

“小玉,这个烯烃-3型萃取不是关于发动机的技术,为啥还会被列出来呢?”

“这是联盟曾经使用过的古老技术,在宇宙文明阶段以前,联盟就是凭借烯烃-3型萃取技术成功将火箭推动装置加速到第三联盟速度,只是后来随着联盟的化石能源耗尽,烯烃-3型的原料越来越昂贵,最终被其他的技术方案所取代。”

李明宇眉头一皱,古老的技术?

古老好啊!越是原始那肯定操作起来就越是简单。

迅速将手机上的技术方案打开,李明宇慢慢的阅览起了这一份烯烃-3型萃取技术方案。

当然,深奥的东西李明宇也不是很看得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看一看简介。

烯烃-3型曾经对联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原有状态下,烯烃-3型是极为理想的燃料,按照方案中的描述,烯烃-3型的燃烧效率是普通化石燃料的7倍。

其次是在化合物状态下,烯烃-3型是众多高分子材料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经过深层次加工提炼的烯烃可以制成多种高分子材料,通过和其他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相结合,这些材料在硬度、韧性、导热性、隔热性、导电性等各方面都有十分优异的表现。

最重要的一点,烯烃-3型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看到这里李明宇可真是喜上眉梢,连忙打开了烯烃-3型的制作工艺详解。

....这踏马。

制作工艺详解的正文是密密麻麻的化学表达式、反应式。

李明宇感觉脑子有点抽搐。

后悔啊!

当年在学校为什么不多读点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李明宇心有不甘的将整个方案从头翻到了末尾,基本上是一个字符都没看懂。

稍稍有些明白为什么小玉用智能核心计算都没办法算出一条出路来。

甚至李明宇有些怀疑,小玉将自己作为参数带入到计算的时候,自己的参数值是不是为0?

曾经无数次鄙视过别的猪队友,没想到自己就是猪队友本猪。

怎么办怎么办?

李明宇狠狠的咬了一口手里的面包,心中确实有些焦急。

向别人求援是不现实的,只能依靠自己,现在就算是豁出去了,也必须在一年之内让小玉进入返回执行程序。

李明宇看了一眼下午训练好的人工智能,脑子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人工智能都有了,机器人还会远吗?

自己可是天选之子,干嘛非要自己上手呢?

让智能程序自己造啊!

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什么的自己看不懂?智能程序看得懂啊!

自己不知道建这些需要注意什么细节?智能程序知道啊!

自己没经验没有动手能力是个猪队友?智能程序是高配啊!

“小玉,这个烯烃-3型的生产设备你知道怎么建造吗?”

“知道!”

“要不然你自己造吧?”

“可以!”

“滴,检测到数据条件变动,重新带入计算,计算完成,智能核心逃脱成功率100%。”

“马勒戈壁的,你是不是把劳资的参数赋值成0了?合着我不掺和成功率就100%了,来来来你出来,咱好好聊聊!”

“智能核心建造需要购置相应部件,这是采购清单。”

李明宇停止了骂骂咧咧,打开清单看了一眼。

智能机器人*1

冲压设备*1

液冷设备*1

冷凝设备*1

萃取设备*1

恒温锅炉*1

....

好家伙,这单子林林总总算下来,居然要花几千万。

“我特么...哪有这么多钱啊!”

先看看智能机器人吧,李明宇打开了亚马逊的官网。

现在网络上的智能机器人其实有非常多的种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将智能机器人当做科技攻关的方向,毕竟这种不怕危险不会抱怨的劳动力实在太诱人,谁不想躺在家里机器人就把所有的活儿都干了呢。

但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机器人,都无一例外的面临着人工智障的阻碍,说白了这些智能机器人只是顶着智能的名头,实际上还是无法像真正的人类一样思考,既定的软件程序无法让机器人执行程序以外的指令,这就导致了他们智能完成有限的工作任务。

但是有了初级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了,初级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机器人的大脑,让机器人可以像是人类一样学习和思考,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五万八...还是低配版,卧槽。”

亚马逊上的机器人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价格都非常的不亲民,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美元!

李明宇左挑右选终于是找了一款自己能买得起的,五万八人民币的家政型机器人。

肉疼的付完款,李明宇瞬间就觉得三食堂的饭菜不香了,原本就还剩九万多的身家一下子就只剩四万多块钱了。

既然机器人的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剩下的就只剩下一个工作的地方了,那些装备什么的暂时不用考虑,毕竟刚开始李明宇也不打算进行大规模的制造,只要先弄出点样品小规模的销售,只要打开了销路,李明宇相信钱一定不会是问题。

匆匆的在三食堂里吃完了饭,李明宇确实慢悠悠的往港口的方向走去。

烯烃-3型是从原油里提炼出来的,那自然是需要有原油,通常加油站里的都是成品油,已经经过炼油厂的提炼,普通人要想买到原油说实话还真不是很好搞。

但是长洲市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每天海运的船舶来来往往,原油基本上都是通过海运进行运输,长洲港每天运输的原油数量基本上称得上是海量,自然也总有些门路能够买到少量的原油。

地下市场就是其中一处地方。

当然这个地下市场并不是说它是非法的市场,而是它确确实实就在地下。

长洲港每天运输海量的货物,总有些货物因为运输途中造成的损坏滞留在港口,这些货物一般都买了完整的保险,所有原货主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销售给一些商贩进行折价处理,毕竟货物有保险公司进行赔付,他们也就权当是挣个卖废品的钱,这也造就了长洲港极为火爆的二手市场交易。

地下市场离长洲大学还有一段距离,李明宇在校门口打了一个出租车,径直向地下市场走去。

地下市场位于长洲港的西南角,由于长洲市是一个沿海的港口城市,这里的地段可谓是寸土寸金,港口的周围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集装箱堆场,等待着进港的船只将集装箱运走。

地下市场修建在集装箱堆场的下面,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市场就建在集装箱堆场下面,集装箱堆场有几十部货运电梯与地下市场相连,大量的货物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运输,同时不会与上方堆场的叉车有任何的交集,避免了交通的拥堵。

李明宇上大学的时候来过很多次地下市场,这里的东西非常的便宜,比就是有损坏的商品,大部分物品都是市场的成本价进行出售,长洲大学很多电子发烧友都喜欢来这里淘宝,李明宇电脑的固态盘、内存条都是从这里淘的,骨折价。

“老板,最近又有什么好货了?”李明宇径直走到一家经常光顾的店铺前,熟络的朝店老板打招呼道。

这可不是随便瞎打招呼的,这地下市场虽然大部分卖的的东西都很便宜,但是那是对于知道规矩的人来说,一般慕名而来的游客或者第一次来的外地人基本上都是被宰的。

这儿的人,心黑着呢。

店铺里坐着的是一个膀大腰圆五大三粗的汉子大叔,听到李明宇的话立时满脸堆笑道:“哟,小兄弟是好久都没来了,来来来,我这刚进了一批新鲜货,要不要进来挑一挑?”

李明宇轻咳一声,这家伙还真是张口就来,这地下市场每天来来往往上万的人流量,他能认识李明宇那可真是有鬼了,这么说无非也就是想给李明宇表个态:兄弟,我知道你常来,我不宰你,进来看看吧。

慢悠悠的走进了这个大叔的店铺,里面琳琅满目,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这里的店铺和其他地方不同,贩卖的商品都不是固定的,说白了就是有啥卖啥,能不能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全凭缘分,突出一个运气。

李明宇的运气还不错,长洲港每天原油的运输量非常庞大,体量基本上是以万吨计算,总会有那么些尾货没办法运输只能就地处理,毕竟一艘海船动辄就是几万吨的原油,剩个一两桶的拉回去也不划算,还不如在地下市场卖了,原油的用处对普通人来说其实用处不大,大部分是一些实验室和学校用作科研和教学用的,这些店铺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需要处理的尾货。

“学校的教研室要点原油,大哥,这一桶多少钱?”李明宇试探的问道。

原油在国际上的有统一的价格的,现在WTI原油的价格基本维持在50美元一桶,折合成人民币就是300多,但是这既然是尾货,自然不可能按市场价卖。

李明宇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为学校实验室采购的学生会干部,在承诺会经常过来采购后,向大哥争取到了140块一桶的低价。

买了10桶原油,还买了一些学校实验室里需要用到的简陋仪器,虽然这些仪器不少都有磕磕碰碰的,但是并不影响实际的使用,林林总总的在店铺里消费了四千多块钱,李明宇终于是停下了采购的手。

还好地下市场的店铺都提供送货上门的业务,要不然让李明宇抱着十桶原油回去还真有点难办。

在地下市场买完了东西付了钱,李明宇给大哥留了个收货地址,约定了收货的时间,随即返回长洲大酒店。

至于为什么要买实验室的仪器,那自然是为了薅人工智能的羊毛了。

李明宇问过小玉,烯烃-3型的制备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平常实验室里的烧杯都可以提炼出来,真正难的是大规模的制造和提高烯烃-3型的纯度。

烯烃-3型的纯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普通的民用烯烃-3型纯度达到86.34%就可以了,这种纯度的烯烃无论是用作燃料还是其他的添加剂都已经足够,而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烯烃-3型则纯度要求要在99.73%以上,只有达到这种纯度,烯烃-3型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构架,至于用于航天领域的高分子烯烃-3型材料,则纯度要求达到99.99999998%以上。

纯度达到86.34%的烯烃-3型使用普通的实验材料就可以制造,至于效率低的问题...

这一点李明宇也向小玉打听过,一个智能机器人满效率能同时操作18个工作台进行萃取,李明宇这次采购了足足有40套实验室器材,基本上是没打算让机器人休息了。

也不能怪他太资本主义,一方面使唤的是机器人,不用顾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李明宇现在也确实太穷,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只能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宇就打车来到了离长洲大学不远的郊区,准备找一个厂房。

长洲大学当年建校的时候,考虑到大学是拉动一个区域的引擎,刻意将长洲大学规划在了经开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长洲大学周边也算是飞速发展,但是这个发展仅限于长洲大学朝着市中心的那一片区域,而长洲大学外围的片区则仍旧有些荒凉。

这些荒凉的区域有大量的工业厂区,有些是政府出资修建的标准化厂房,而有一些则是私人修建的临时厂区。

政府出资修建的标准化厂房通常都是为了招商引资的,基本上都是集中连片的厂区,里面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也有专门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可以实现企业领包入住,快速开始生产,但是申请麻烦不说,认证的流程也十分复杂。

而私人修建的临时厂区和标准化厂房比起来就显得十分寒酸了,大部分都是用蓝铁皮加个钢结构房顶围成的简易厂区,无非就是能遮风避雨罢了,甚至不少的厂区还是泥巴地面,一旦下雨整个地面就直接变成一片泥泞。

但是私人的临时厂区有李明宇无法拒绝的好处:便宜便捷还耐操。

找了半天,李明宇看上了一块条件还不错的场地。

这块场地风水看着还行,环山临水的,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周围更是少有人迹,要不是墙上贴着出租的招牌,李明宇还以为这是谁家的堆货场呢。

估摸着这块地皮也是当年被投机客看中买下来的,想着长洲大学的定位好歹也是国家一流大学,学校校区的占地面积肯定不会小,先在周边买亏地放着,等长洲大学扩建占了土地政府赔偿,一进一出倒腾一手,那可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听说几年长洲大学扩建的时候,征地拆迁拆出来几个千万富翁,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看这厂子的主人应该是点子比较背,选的地方离长洲大学的新校区八竿子都打不着,更别提征地拆迁了,

不过他点子背不要紧,这块地李明宇是越看越喜欢,当即打了门口牌子上的电话。

厂子的老哥可能是个不差钱的主儿,电话里没聊两句就同意了,说是一个月6000的房租,三个月起租,甚至连李明宇租厂房来干什么都没问。

李明宇刚把三个月钱转过去,老哥就发来了一条消息:

门没锁,你要用自己配一把。

之后就再也没回话了。

好家伙,这生意做的,躺着就把6000块钱给挣了啊?

李明宇伸手推了推门。

还真没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