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96章 冒昧

第96章 冒昧

书名: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作者:一堆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22:32:08

李承乾到崇贤馆,房遗直和魏叔玉一众人都围了上去,可他浑身跟散架了一样,大略嘱咐几句,便踱步到内室睡下。

尉迟宝琳道:“殿下这是怎么了,看着好累的样子。”

李景恒摇摇头,道:“不知道,反正我现在很难受,我们兄弟几个,都被我家那老爷子赶去睡书房了。”

众人不约而同投过去同情的目光,皇帝选定了江夏郡王之女为和亲公主,江夏郡王心里头不痛快。

女儿没了,儿子又“不成器”,基本能想到李景恒兄弟几个的日子过得有多难受。

翌日三更左右,宫人进去叫李承乾起身,昨日太极殿跟皇帝动手,剧烈运动之后,浑身酸疼,李承乾动都不想动,遂遣了人去太极宫向皇帝告了病假。

李世民收到消息,不禁疑惑,对张阿难道:“朕昨天没下狠手,太子今天告了病假。”

张阿难伺候李世民用膳,道:“太子殿下不曾习武,陛下神威,稍稍动手也够殿下的苦头吃。”

李世民心下直喊冤枉,道:“朕只是反绞了他的双手,其他的什么都没干。就他那个小胳膊小腿,朕都不敢用力,就怕把他弄折了。”

张阿难笑道:“殿下挨了打,闹些小脾气,也在情理之中……”

“朕再说一遍,朕没打他。”

张阿难道:“那大概是给什么事情绊住了,要么就是真的病了,早朝结束了陛下召来御医问一问就知。”

李世民叹气,昨日一步棋走的实在险,前几次攻心以观音婢为突破口,引入苏氏和李象都失败了,失败的经验总结,无论是母亲还是妻儿,都不是李承乾绝对的痛处。

他不清楚李承乾到底经历了多少,但从李承乾的表现看,他能断定,李承乾对脚下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他试着从责任下手,没成想直接破了李承乾的防线。

他不愿意李承乾毁在父子猜忌之中,又怕李承乾受不住那个刺激,就此一蹶不振,浪费了一身机缘和那满腹学识。

“去太医署跟御医说一声,好生照看太子,太子若有万一,朕饶不了他们。”

早朝提出预算和决算,支持的大臣仅有魏征、马周、房玄龄等少数大臣,萧瑀、阎立德、刘泪等人直接明确反对,另有高士廉、岑文本等人态度不明。

李世民扫视殿内大臣,他的每一条政令都是深思熟虑过后的,既然决定施行,谁反对都没用。

皇帝退朝,大臣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被贬官的萧瑀憋了一肚子火,道:“这什么预算和决算,也不知道是谁向陛下上疏,简直是胡闹,以前都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啊!”

魏征道:“没有先例,那就创造一个先例,一但可行,那就是可供后人沿用的惯例。早朝陛下提出的预算和决算,能够精简国库支出,国库充裕,朝廷强大,治理的能力就更强了,是好事。”

高士廉道:“我这《氏族志》都还没编完,又要我主持调阅地方县志,总结水旱洪涝的规律。还有那个什么区域性、连锁性……乱七八糟的,我听得是迷迷糊糊,到底是跟陛下进言,进言就进言,还不把话说清楚,存心为难人吗?”

岑文本道:“可不是,我现在看到那堆密密麻麻的字,头都疼了。朝廷有十道一千多个县,一想这《氏族志》结束了一口气不得歇,还要调阅这么多的县志,我……到底谁给陛下上的疏,存心要人老命吗?”

高士廉叹气道:“我这把老骨头,是真的经不起折腾。说到这里,我是真的佩服太子那个干劲儿。早朝参加听政,结束了就去两仪殿排版典籍,咱们去两仪殿参加朝议一心多用,议政的同时还排版典籍。朝议结束,回东宫还整理当天翻出来的字句释义,汇编成册。到底是年轻,年轻就是好啊!”

韦挺道:“你们就别抱怨了,御史原本只负责纠察百官德行,监督税政等,现在我不仅要做好御史本职工作,还要配合吏部跟那一堆县志打交道,我说什么了吗?”

房玄龄道:“士廉公若有疑惑,不知该如何解释区域性、连锁性,不妨等太子殿下病愈,当面请教。”

刚才该吐槽的众大臣,集体陷入沉默。

“房相的意思,这给陛下上疏的人是太子殿下?”

房玄龄点点头,道:“这大半年,太子殿下给人的惊喜实在太多了,除了他我想不到别人会造出这一堆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词了。”

魏征道:“太子上个月才病愈,这会子又病了。年纪轻轻的,身子骨差的不行,还是好静不好动的缘由。我去写一封奏疏,年轻人还是不要用憋在屋里。”

房玄龄、高士廉等人会心一笑,他们是见过太子和魏征师生对喷的,不禁脑补了一出大戏。

下朝换了衣服,李世民只带了张阿难往东宫去。

日上三竿,李承乾才勉强从榻上爬起来,想到昨天和皇帝动手,他只觉得脑抽了。但凡皇帝真的动手,他就可以重开了。

李世民过来时,李承乾已经用过早膳,在崇贤馆删减整理房遗直、魏叔玉他们抄录下来的字句释义。

众人慌忙放下手里的工作,向皇帝见礼,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都回家去,朕和太子有话要说。”

房遗直、魏叔玉、李景恒等人狂喜,父亲上朝他们居家。尉迟宝琳和程处亮几个很是心酸,他们家老爷子不上朝,天天宅家里。

李世民随便找了个地方落座,道:“朕昨日没打你,你怎么像是挨了一顿打?”

李承乾道:“臣好静不好动,昨日一番剧烈运动过后,身体一时不适应,酸痛的厉害。”

说着,他拿起笔继续低头工作。

“父亲,臣好不容易闲一天,你把臣的人都打发走了。他们一走,臣又要一个人在一堆书里头翻了。”

李世民道:“不愿意刚才你倒是说啊!”

李承乾道:“那么多人看着,臣不好驳您的话。”

李世民道:“朕可不是成心的,昨日的事情,朕怕你想不开,过来看看你。他们都在,许多话不好说。”

李承乾道:“父亲的意思,臣明白。”

李世民道:“你说那个预算和决算的事情,今日早朝已经吩咐下去,吏部尚书高士廉,侍郎岑文本负责整理地方县志,总结水旱洪涝等灾害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连锁性等规律。民部尚书马周,核定各县户籍人口,裁决地方报上来的预算。年末就这六天,初七开朝再给他们六日时间,上元节之前朕必须要知道下一年各县的预算。”

李承乾暗道:皇帝这个办事效率,真是够快啊!

“反对的大臣,应该不少吧?”

李世民笑道:“动了人家碗里肉,人家当然不肯,朕坚持定下了,其中反对最厉害的萧瑀,被朕贬了职,有一个人做例子,他们反对也只能藏在心里。”

李承乾道:“申国公没有问什么是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连锁性吗?”

李世民笑道:“朕动了怒,他就是心有疑惑,也得压下。”

李承乾听罢,默默抽出一张纸来,将几个新名字词的具体释义都写下来,旋即撑着案子起身,上前递给皇帝。

“申国公要是问,父亲把这个给他。”

李世民接过来大略扫了一眼,道:“你学的东西,还真不少啊!”

李承乾道:“是挺多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乱七八糟的一堆。”

李世民来了兴趣,问道:“你挨个同朕说说,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李承乾拿起笔,指了指案上等待删减的字句释义,道:“这就是语文的一部分。”

“你上次造的火器,属于你学的哪一个?”

李承乾道:“从原料成分和爆炸反应看隶属于化学,制作的过程涉及到数学和物理,从用途看算军事,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李世民又道:“有时间,你把这些都写下来,朕慢慢儿看。”

李承乾抬头看向皇帝,道:“写下来?您认真的?”

李世民顿了一顿,道:“算了,不写了,你告诉朕,你精通哪一个?”

李承乾思索片刻,轮回干得职业太多了,似乎都挺精通的,进入最后一世的学习,把他曾经的经验进化到了科学理论层面。

“都还行!”

李世民气极反笑,看李承乾手上落笔动作不停,能独立进行字典编撰的人,说自己学问还行。

“你可真谦虚啊!朕能冒昧的问一句,你到底经历了什么吗?”

李承乾笑道:“那您真是挺冒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