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312章 会不会太多了?

第312章 会不会太多了?

书名: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作者:房车齐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2:42:02

无意间,陈浩在杨艳的身上留下印记。

不。

确切的说,是在杨艳心里留下了标记。

这个标记,即便是杨艳的男人,也从未触及到,也没有其他人触及到杨艳的内心深处。

或者说精神深处。

让全国人民都喝上茅台!

这会儿的茅台,还属于特供,要票,价格还贵,无论是茅台厂,还是管理茅台厂的部门,又或者是人民群众,都不认为茅台是给普通人喝的。

就不配!

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工资,甚至一年才只有三四十块钱的纯收入,喝的起茅台吗?

就是杨艳,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做宣传工作的时候,也是以宣传茅台得了国际奖,领导人喜欢喝,创造了外汇,等等为主,与群众联系的,也是这酒创造外汇,给人民争气。

至于群众喝这酒,这一茬,她就没想过。

可如今,陈浩却说要让全国人民都喝的起茅台,这个理想真崇高!

“可现在一瓶茅台要8块钱,就是在产地,也要7块5毛钱一瓶,别说普通群众,就是我们自己茅台厂的职工也喝不起。”苏小娟说道。

“等后面产量起来就好了,价格贵,是因为产量低,周厂长在想办法,打算引进新的设备,上面的领导也关注着这件事,茅台厂的设备更新后,产量提升了,价格会低不少,到时百姓就能喝的起了。”杨艳道。

苏小娟点点头。

陈浩笑了,“产量上升,价格可不一定会降低下来。”

产品的价格跟产量有关,但最终决定其价格因素的,其实还涉及到多个方面。

比方品牌价值,品牌价值高,会导致产品有品牌溢价,再比方市场炒作和投资行为,这会让产品具备投资属性。

再还有控量,控价,等等行为。

随着市场越来越放开,8块钱一瓶的茅台算是便宜的了,往后会越来越贵。

“不降低,难不成还会继续涨?”苏小娟看着陈浩,“8块钱一瓶已经够吓人的了,再涨,谁还会买啊?就是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肯定也会心疼。”

“这个价格不低了。”杨艳也点头。

“你俩说的也有道理。”陈浩道。

他没分析原因,也没过多的解释,还指望后面能加大进货量,再不济,如果能一次送几个月的茅台过来,对自身也划算的很。

自己将茅台未来的价格趋势,分析给杨艳和苏小娟听,这两人回头给茅台厂的领导讲了去,恰好领导听进去了。

肯定会对自己有影响。

给两人的洗脑才刚刚开始,这两人目前不止是专卖店的职工,也是茅台厂那边安排过来的眼线。

话不能全都说透了。

“我给你们带了点菜,放在外头的卡车里了,走吧,跟我一起过去拿过来。”陈浩跟两人道。

菜用蛇皮袋装的。

蚕豆,豌豆,竹叶菜,鸡蛋,还有两条腊肉,再有些青椒,还有一搪瓷盆的猪油。

“好多猪油。”苏小娟看到搪瓷盆里装的猪油,很高兴,“陈老板,你真好,给我们带了这么多的菜过来,猪油太及时了。”

专卖店的地位有些尴尬。

不属于国营单位,两人到这边来,能带现金,能带介绍信,能带粮油票,可粮油关系却不能转过来。

也就是说,户口还在茅台厂,在仁怀县。

买菜,买粮,买油,只能让刘英帮忙,可总让人帮忙也不太好意思。

这一大搪瓷盆的猪油,太需要了!

“别喊我陈老板,老板是资本主义的叫法,喊我陈队长,或者喊我陈哥,浩哥,都行,先前不跟你们说了吗,职务上,我们有上下,可私底下,我们是兄弟姐妹。”陈浩道。

两人先前喊他陈浩同志,生分的很。

苏小娟这会儿改了口,喊他陈老板。

他干脆更进一步。

关系的亲疏,先从称呼上开始。

“那喊你陈哥吧,听着亲切。”苏小娟道。

三人拿着东西,又回了后院。

“这院子里就你两个女同志住着也不方便,主要是不安全,安排一个男同志进来,也不好,回头我再过来,给你俩带条土狗,养在院子里,有个啥情况,能叫唤,提个醒,长大了,还能帮着咬人。”陈浩看了一圈,说道。

“大米,菜,还有油,后面我跟孙苗苗说声,让她每次往帅府大酒店送菜的时候,给你们捎带过来。”

“你俩户口都在茅台厂,有些地方的确不方便,不过凡事有我,我肯定会想办法解决。”

在村里也有方便的地方。

大米,油,菜之类的,更好解决,只要有钱,总归能买到,别管是偷偷摸摸,还是怎么样,肯定能找到解决的地方。

城里的居民,想要解决这方面问题,有钱可能还不行,还得找关系。

粮油被控制的死死的,从粮店才能买到,一些小巷子,偏僻地方的地下黑市,卖的也多是粮油票,手表等之类的。

有面条,大米偷偷卖,量也少的很,几斤了不得了。

“你留下来吃个饭吧,这么多东西,我们在茅台厂的饭菜都没这么好。”杨艳说道。

陈浩考虑的的确周到。

人还大方。

她和苏小娟两个人,才来就被陈浩安排到帅府大酒店接风,这又没过多久,陈浩特意提了2条腊肉。

“这都四月了,年前的腊肉差不多吃完了,就这2条腊肉,还是我问村里人买的。”陈浩道。

“后面集上有哪个生产队卖猪肉,我让孙苗苗给你们买了送过来,不过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新鲜的肉不像是腊肉,放不了多久,得赶快吃了。”

“生产队杀的年猪,肉主要分给队里的队员,有缺现金的,才会拿部分到集上卖,量很有限。”

“隔3天左右就给你俩送1斤过来。”

杨艳和苏小娟很惊讶。

3天左右送一斤过来,一个月就是10斤左右,一个人有5斤的猪肉量。

“这会不会太多了?”杨艳道,“在仁怀县,我们一个月的猪肉标准就人均8两。”

每个地方的粮食,包括肉食的标准不太一样,像是江城市,每个月城镇居民的人均猪肉定量是1斤半。

仁怀县县城居民的月人均猪肉定量只有8两,几乎是江城市月人均猪肉供应量的一半。

这还不是最低的,河南省月人均猪肉的供应量只有2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