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171章 年1月5日 北京、上海

第171章 年1月5日 北京、上海

书名: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以德服人91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2:50

第171章 1967年1月5日 北京、上海

第一百七十一章

1967年1月5日

北京、上海

这些年,方梅难得回北京过个新年。今年是个例外,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各地搞外调,常回北京,便想着陪丈夫过个年,可没想到丈夫老周却连续十几天都回不了家,元旦都住在办公室。社会的大动荡、大混乱局面让今年元旦变得格外不同。

老周解放前在华北局城工部工作,参加过东黄泥村的接管北京干部集训班,在接管旧北平市警察局的过程中与方梅相识、结婚,以前也在政保处,后来调到三处任处长,处办公室在东四。方梅调到广东省厅,两人长期两地生活,各忙各的,也就一直没要孩子。

今天方梅特意做了几样菜,打电话给老周,让他务必回家吃顿团圆饭。老周中午回了趟家,神情疲惫,双眼布满血丝,满脸辛苦劳累的样子,让方梅很是心疼:

“你看你都累成啥样子了?我不在,你自己要知道照顾自己,不要老是熬夜。”

老周无奈地说:“我都十几天没回家了,天天晚上睡办公室。”

“有那么忙吗?我不信你们比政保还忙!”

“北京现在是风暴中心,我们能不忙吗?全国各地来北京的有几百万人,交通、警卫、劝导,还有这么多人在北京的吃喝拉撒睡,事情能不多吗?连正常的业务工作都顾不上了。”

“哎,你们局里情况现在怎么样?”

“造反组织调门很高,局里干警也分成好几派,老干部们都受到冲击,我估计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呢。”老周显得忧心忡忡,又不愿多讲。

“公安机关可不能自乱阵脚,否则不堪设想。”

“现在谁镇压运动谁就是反革命,我们也无能为力。”

“那总不能把全国都搞乱吧?”

“方梅,你性子直,以后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该说的别说。要不还是申请调回来吧,你在我身边还能安心一些。”

“等忙过这一阵子吧,手头有个重要的案子。”

老周摇摇头:“我估计今后什么重要的案子都没有运动重要了。”看了看正吃饭的方梅,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

“方梅啊,这场运动不同以往,广播里天天讲,要触及灵魂;可哪里是触及灵魂啊,到处乱作一团,现在发展到只要是对立面就刺刀见红,出了人命连我们公安机关都管不了。我们局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不光局长副局长,连我们这些处级干部都可能受到冲击,你可要有精神准备。”

方梅气鼓鼓地说:“说斗就斗,说关就关,简直无法无天了!你再看看那些蹦得高头头,过去都是些捣蛋的二流子嘛,现在都成了新贵了。”

老周忙说:“这些话可别在外面瞎说,回家发发牢骚也就罢了。”

方梅瞪了一眼:“我没那么傻!”

老周又说:“我觉得吧,这么动荡下去肯定不是办法,总有个限度。你我个人都无能为力,只能展望未来,坏人总会受到惩处。我相信那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看着方梅吃得差不多了,老周匆匆离去,方梅看着他关上的房门发了好一会儿怔。

忽然,里屋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吓了她一激灵。来电话的是朱青林,他告诉方梅一个好消息:钟立元被抓住了!已押回上海。

方梅欣喜异常,这个消息太及时了,她正为调查陷入困境而发愁呢,钟立元的口供也许会峰回路转。

可是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人满为患,一票难求,即使买到票也不对号入座。她只好求助老东家北京市公安局,才把她送上飞往上海的飞机。

来机场接她的是顾海滨。方梅一上车,却发现顾海滨丝毫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小顾啊,终于抓到了钟立元,你应该兴高采烈才对呀。”

“方副处长,你不知道,这段时间上海很乱,我们公安局都有些不知该怎么办的感觉。”

“怎么呢?”

顾海滨并不急于向方梅讲述钟立元的事,反而跟她讲起大形势来:

“几天前,上海的两个全市性的工人组织,调集了十万多人,发生了大规模武斗,打伤了九十多人,这可是全国第一起大规模武斗。”

方梅大吃一惊:“那局里还能正常工作吗?”

顾海滨皱着眉头:“您现在到局里,局办公楼里已经没有人了,都抽去执勤了。”

方梅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个钟立元在哪儿抓到的?”

一提到钟立元,顾海滨来了精神:

“这个家伙逃亡途中偶遇了个和尚,就跟着跑到九华山上一个叫松柘寺的庙里去了,还化名陶旺财,剃了个光头,想在山上长期隐藏。多亏了安徽青阳县负责办理暂住人口登记的那个女民警,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觉得陶旺财的登记照片与我们发的协查通报上的人很相似,就通过县公安局把资料发给了我们核实。等我赶到九华山上,钟立元又恰巧逃下了山。我去县公安局时,正巧碰上一桩货郎遇害案,我就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了。地区公安局在青阳县和周边各县布置了许多假扮货郎的侦查员,终于逮住了这个家伙,他正担着死者的货郎挑子走村串户呢。”

“审的怎么样?”

“昨天押回上海的,初审了一次,已经承认是他下毒杀害了黄非,青阳那个货郎也是他干的。”

“他交代毒素的来源了吗?”

“交代了,这个有些麻烦。带毒入境的那个人叫王乾德,香港着名商人,也是我们的高级统战对象,在抗美援朝期间为打破美国制造的封锁禁运,做出过很大的成绩,后来对上海的外贸出口也出过很多力,还曾多次受邀参加庆祝国庆的盛典。这次恐怕也是应市政府之邀来沪的,却为特务组织所利用,真是匪夷所思。为此,我们向局长作了汇报,局长指示,对这个人的调查要先请示市委市政府。”

方梅很是震惊:“王乾德?没有搞错吧。”

“绝对没有搞错,我们专门去静安宾馆查了入住登记,与钟立元的交代完全吻合。王乾德确实在四月十日到十九日入住静安宾馆,十九日下午飞机回的香港。”

“那钟立元是怎么接受台湾方面的指示的?”

“是一封寄自广东的密信,让他四月十一日上午到上海静安宾馆找香港来的王乾德取药,盒内有黄非的地址和将其灭口的指示。”

“那他有没有交代他与黄非的谈话内容。”

“只审了一次,还没问那么细,另外朱副处长的意思等您来了一起再审。”

“朱副处长也不在局里?”

“不在。全都抽调上街执勤去了,听处长说,他们已经连续一周连轴转了。”

车子已经开进了市区,这个远东的第一大都市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高楼外垂下巨幅的大字标语,马路两旁贴满了大字报,一些街道口堆筑着街垒,对立派别的高音大喇叭互相攻击......。

顾海滨从后视镜里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方梅:“北京是不是也变成这样了?”

方梅苦笑了一下,没回答,反问道:“下一次对钟立元的审讯什么时候进行?朱副处长能回局里一起参加吗?”

“应该明天吧。朱副处长让我把这个交给您先看看,我先送您去招待所住下。”说着顾海滨递过一个封口严严实实、盖满骑缝章,正面右上角还盖着“绝密”章的档案袋。

方梅撕开口抽出一看,是昨天对钟立元的审讯记录,心里不禁折服于朱青林的细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