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106章 年7月1日 台北圆山饭店金龙厅

第106章 年7月1日 台北圆山饭店金龙厅

书名: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以德服人91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2:50

第一百零六章

1963年7月1日

台北圆山饭店金龙厅

天刚刚擦黑,吴荣坤和于从非陪着陈明远步入金碧辉煌的台北圆山饭店,这里是台湾达官贵人招待贵宾的顶级场所。

下了车,陈明远打量着大酒店那丹朱圆柱、七彩画梁的豪华装饰,对二人说:“弟兄们薪水又不高,何必如此破费呢。”于从非忙赔笑说:“这是学生们的一片心意。”

走过长长的走廊,远远听见金龙厅里一片热闹的谈笑声。吴荣坤抢先两步打开房门,大喊一声:“立正!”屋里霎时安静下来。

陈明远走进屋,偌大的包间里一张大圆台已摆上丰盛酒菜,十几个军装笔挺的军官围台挺胸垂手肃立,金星与梅花在水晶吊灯下熠熠生辉,大部分扛着上校肩章,还有两个少将和个别中校,有一多半陈明远都很熟悉,曾经当过他们的班主任或直接教过课,在工作上还有接触;其余的也都看着脸熟。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陈明远,眼神尊敬而亲切。

陈明远围着桌子一一握手寒暄后,吴荣坤请陈明远坐在两名少将之间的主位,回到自已的位子上,举起酒杯,朗声说道:“各位同志,各位师兄弟们!今天我们尊敬的老师回台公干,借此机会,我们聚集一堂为老师接风洗尘,共叙师生之谊。在座的都是情报局副处长以上干部,也是陈老师不同时期的学生。陈老师不仅是我们当年进入军统局的恩师,更是我们革命的领路人。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最尊师重道,最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诸位都成长为党国的栋梁,更加要不忘师恩。陈老师是复兴社时期的老前辈,抗战之初便已是少将之尊,于今仍不计名利,屈尊在海外兢兢业业为党国工作,实为我等之楷模。我提议我们大家一起连敬老师三杯,以谢师恩!”

“干!”

“干!”

“干!”

大家齐声呐喊,共干三杯酒。

一个小时以前,陈明远还为前途未卜而心怀忐忑,如今却置身于富丽堂皇众星捧月之中,巨大的反差,加上被众多弟子的热情所感染,内心激动不已。

放下酒杯,吴荣坤又说道:“老师因公废私,与诸位分别已久,又不常回台北。我提议,每个人按照辈分自报家门,向老师汇报。”

“好!”“好!”下面一片赞同声。

坐在陈明远身边的一位少将率先起身,立正站直,手端酒杯,大声说道:“教官好!情报局督察室少将主任贾墨君,1937年庐山军官训练团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毕业。”说罢一饮而尽。

陈明远对他很熟悉,曾经做过他的情报教官,41年在军统局西北区当少将区长时还做过他的顶头上司,那时他还只是个小上尉。

另一个少将也站起来,双腿并拢,左手规规矩矩地紧贴裤缝,右手端杯,挺胸抬头,“老师好!情报局心战处少将处长熊修章,1938年军委会临酆特训班毕业。”

陈明远对这一个学生更熟悉,不仅亲自授过课,还当过他的班主任。现在学生的军衔已经追上老师了,他内心不禁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

“老师好!情报局布建处上校副处长周江华,1941年中央警官学校兰州特种警官训练班毕业。”

“老师好!情报局行动处上校副处长郭敬德,1939年军委会黔阳特训班毕业。”

“老师好!情报局研究室上校专任研究员裘剑华,1939年黔阳特训班毕业。”

“教官好!情报局训导室上校训导专员夏隋民,1943年兰州特训班毕业。”

“教官好!情报局总务处上校副处长于从非,1944年兰州特训班毕业。”

“老师好!情报局司法处上校副处长卢少钧,1945年中美合作所训练班毕业。”

“老师好!情报局驻泰缅边区中校特派员史如华,1945年息烽训练班毕业。”

……

看着成为情报局中坚的学生们一个个志得意满的样子,陈明远心潮起伏。他知道这才是叶翔不敢把他调回局本部的原因,也是他最好的护身符。他原来的担心看来是不必了。

他站起来,拿过一支红酒杯,往里面“咚咚咚”倒满高粱酒,高擎酒杯,动情地说:“各位同学,我感谢同学们的深厚情谊,明远不才,从复兴社到情报局工作年头不短,但建树乏善可陈,幸有在座的诸位传承革命精神,奋斗不辍。我满饮此杯,一祝诸位同学前程似锦共同进步;二祝我们师生之谊天长地久!干!”

“干!”老师一番中气十足情深意长的豪迈祝词让在座的学生热血沸腾,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一场酒宴气氛热烈宾主尽兴。

散席时,第四处(心战处)处长熊修章拉住陈明远对大家说:“你们谁也别争,我送老师回住处休息。”同仁们只得纷纷向陈明远鞠躬握手道别。

熊修章上了车才一改醉态,正容说道:“老师,叶先生想见您,他交代吃过饭后直接去他办公室。”并递给陈明远一份新闻稿,说:“这是叶先生让我交给您过目的,说您如果没有意见,就送报馆发表。”

陈明远打开车顶的小灯一看,居然是说郭汉率领的别动队已于六月下旬成功登陆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广东省中山县,并进入神湾一带的山区开展游击,取得丰硕战果云云。他有些哭笑不得,但对熊修章什么话也没说。

虽然是礼拜天,情报局大楼有许多窗户仍然灯火通明。一进局长办公室,叶翔忙从办公桌后起身欢迎,光秃秃的大脑袋在灯光的照耀下更加铮亮。

“哈哈哈,明远兄,咱们多久没见了?”

“这大礼拜天的,局座还在办公室辛苦操劳,真让明远自愧不如啊!”

“怎么样?跟学生们聚会完了?你老兄在情报局可是桃李满天下啊。”

“直接就从机场被拉到酒桌旁了,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咳,我都是快到站下车的人了,难得学生们的一片心意。”

“哎,明远兄你这话可就有点倚老卖老之嫌啊,我也就小你5岁,不也天天加班吗?局里有人背后瞎议论你革命意志衰退,真是胡说八道!你老兄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啊。珠海那个船厂的事香港报纸都登出来了,你还跟我打埋伏。”叶翔转过脸对陪同前来的熊修章说:“你看看你老师,立了功都不说,连我都蒙在鼓里,不像有些人牛皮吹得震天响,干点事情却连连失败。”

熊处长陪着笑道:“是!”

陈明远掂了掂手里那份新闻稿说:“局座,郭汉这件事情可要好好斟酌一下,据逃回来的弟兄说,郭汉他们在磨刀门海面遇到了共军快艇,大部分弟兄英勇殉难,船被击沉了啊?我们站之前曾经给局里发过电报的啊。”

叶翔哈哈一笑:“明远兄,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郭汉他们遭遇共军拦截不假,但你晓得伐?郭汉别动队从高雄东港一出发,就由部队的雷达站跟踪,局里还派了艘护卫船尾随保护,两方都证明郭汉所部突破了共军的阻截,顺利地在神湾登陆进入山区了。你手里这份稿子正是心战处根据雷达站和护送船提供的实情写成的宣传稿,你看看,没意见的话交给四处,送到报馆发表。”

听到叶翔言之凿凿的说辞,陈明远不好再说什么,便不再坚持,把新闻稿顺手交给熊修章,说:“我没有意见,遵照局座的指示交报馆吧……。”

叶翔假装板起脸打断说:“明远兄,这可就见外了啊,你怎么也局座长局座短的,这不是打我脸嘛。小鬼子投降那年,保密局重组时,你老兄从西北区区长调任三处处长,我从重庆特区区长调任二处处长,我们可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再说了,你老兄是复兴社老资格,我是40年才入的军统,论起资格,我可比你差远了。”

陈明远打着哈哈:“此一时彼一时嘛。”他心里明白,这不是叶翔之文过饰非、掩盖失败的问题,往小里说,是他不愿接受接连遭受挫败而给“九全大会”蒙上阴影,往大里说,是整个国民党长久以来无法克服的痼疾。这既让他感到悲哀,又感到欣慰;悲哀的是国民党来台后虽然标榜“改造”、“整顿”、“自新”,但自上而下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依旧欺上瞒下,讳言失败;欣慰的是,他一路上的担忧荡然无存。

陈明远决定趁热打铁。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田之雄准备的那叠登记表,交给叶翔。

“这是遵沈副局长之命,在港澳地区甄选的参加‘九全大会’大陆代表候选人和部分港澳代表候选人的登记表,是香港站罗清泉奉命初选物色的,我复核面试过,比较符合条件的我都做了记号。请局座过目。”

叶翔高兴地接过登记表仔细翻看着,一叠连声说:“好!好!好!这才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还像选女婿一样把照片放在平视的角度一一端详:“嗯,这个形象好!”,“这个气质不错!”

“听说沈副局长被解职了?”

叶翔叹息一声:“是他自己严于律己,主动请辞的。不过,以沈副局长的才干、人脉和上面的赏识、器重,他复出只是旦夕之间的事。”又转过脸对四处熊处长说:“你配合陈站长,提前组织甄选出的代表来台,我一个个都要见,还要配备专任教官加以培训,统一思想,选一两个国语说得好的,最好曾经是**员或当过干部的,重点培养一下,准备做小组发言,接受记者采访。”

“是!局座。“

陈明远见叶翔无意多说沈岳的事情,简单汇报了一些澳门站的情况,便站起身告辞。

叶翔热情地握着陈明远的手说:“明远兄这几天好好休息一下,有时间让你学生领着去看看局里正在为‘九全大会’开幕筹备的展览会,提些意见,做些指示。如果可能的话,再补充点澳门站的工作成绩,比如这次船厂的事。等有空了,把沈局长出事的过程写个报告,交局里存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