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11章 年10月12日 公安部一局局长办公室

第11章 年10月12日 公安部一局局长办公室

书名: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以德服人915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2:32:50

第十一章

1962年10月12日

公安部一局局长办公室

郭、陈二人走进位于主楼三层的一局局长办公室时,凌祥云已在办公室等侯他们了。凌祥云站起身,紧紧地与二人握了握手,热情招呼围坐在沙发上。他们是同一战线的老战友了,几个月前,受公安部委派,凌祥云还曾在广东呆了一个多月,负责协调组织广东省厅反偷袭、反空降、反骚扰的对敌斗争。

凌祥云对正在倒茶的王秘书说:“去食堂打三份饭来,我们边吃边聊”。

不一会儿,小王端着个托盘回来,上面是六个馒头和三碗豆腐白菜汤,“局长,去晚了,就剩这些了。”

凌祥云歉疚地说:“你们来自美食之都,我在广东时蒙二位盛情款待,你们来北京了请你们吃这个有点对不住了。”

陈振忠忙说:“凌局长,困难时期大食堂里能吃到白面馒头已经很不错了”。

凌祥云又说:“你们知道吗,最困难的时候,连奇清同志家里都是一天三顿稀呢,好在这两年慢慢好起来了。”。

吃完饭,小王进来收拾好碗筷,离开时轻轻把房门带好。

三人轻啜茶水,一时陷入短暂的沉默。郭、陈二人明白,在目前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凌局长找他们谈的显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通气。

凌祥云沉稳而缓慢地开了口,他的博闻强记和条理清晰在公安部是有名的。

“有几个事情向你们通报一下,有些是你们知道的,但不知其所以然的;有些情况是你们还不掌握的。

第一、在蒋介石亲自指令下,台湾军方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光计划”,包含敌前登陆、敌后特战等5大类几十个作战计划;台湾的海陆空三军司令部也分别成立了‘光明’、‘陆光’、‘擎天’作业室,细化任务,协助完成‘国光计划’。

你们也知道,你们的老对手郑介民【注1】59年死了,叶翔之【注2】当了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最近又兼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也就是“中二组”的主任,统管对大陆的情报工作;那个到过延安的沈之岳【注3】当了叶的副手。

叶翔之这个人好大喜功,现在又是蒋某人的红人,当然会竭力搞些事情。他也炮制了个号称“海陆空三面反攻大陆”的计划,在台湾淡水搞了个训练班,训练武装特务。去年在你们广东惠阳、海丰、电白等几个地方偷渡登陆的那几股武装特务,还有在海南陵水、阳江空投的特务都是从这里训练派来的。这几股武装特务全部、干净、彻底地被歼灭,你们功不可没。”

郭、陈二人都点了点头,他们亲自指挥过这些战斗,还审讯过被俘的特务,对情况很了解。

凌祥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继续说:“现在国内外形势严峻,隐蔽战线的斗争尤其尖锐复杂,对海峡对岸的情况要格外关注,既要粉碎武装特务骚扰,还要严防潜伏敌特的蠢蠢欲动;春节快要到了,我们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高高兴兴地过好节,尤其保证中南局和广东省党政军领导同志的安全,提防敌人搞暗杀、搞爆破。中央的要求很明确,刚才奇清部长在大会上也说了,就是‘不让一个特务进入北京城,也不让一颗炸弹流入北京城’!

第二、明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诞生九十七周年纪念日,国民党将在台北召开所谓‘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种种迹象表明,台湾军方及情报部门为了给他们的 ‘九全大会’献礼,一定会大肆行动,叶翔之不会甘于寂寞的。你们要有充分的预案,尽可能地提早掌握动向,粉碎敌人的图谋。

第三、台湾情报局驻香港和澳门的情报站是敌特对大陆及东南亚地区派遣特务的桥头堡,经营多年,有着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交通联络线。台湾50年代的白色恐怖,使我们的很多同志和特情关系遭受了损失,一些核心的情况送不出来,长此以往,对工作开展很不利。你们广东地处对敌斗争最前线,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状况,把对港澳的敌情作为主要工作对象。战争时期,在总理的亲自指挥下,我们党的隐蔽战线斗争卓有成效,在城市工作、策反敌军、学生运动、军事情报等等方面都取得过伟大的成绩,受到过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从事隐蔽斗争的系统和部门也很多,有中央的,也有各省市的;有军队的,也有地方的。如今虽然是和平时期,但对敌斗争仍然尖锐复杂。为了适应斗争形势需要,中央对广东的同志寄予厚望,授权广东统一进行对港澳及境外的派遣工作,便于攥紧拳头,这是对广东公安工作的高度肯定。从解放后到现在,连续几任广州市公安局长的人选都是由公安部调配的,可见南大门的重要性。”

凌祥云顿了顿,看了二人一眼又说:“第四、据其他渠道转过来的可靠情报,你们公安厅内部还有一个潜藏很深的军统特务!”

听闻这句话,饶是久已从事隐蔽斗争多年的郭、陈二人心里都不禁“咯噔”一下,脸上却未流露任何异样。

凌祥云喝了口水,又接着说:“这个人代号:西江一号,曾屡次向台湾方面传递情报,从情报内容来看,涉及你们厅里的一些核心机密,应该有一定的职务级别,但是,对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职务、年龄、情报传送渠道等等情况均不了解,你们厅里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秘密排查,争取尽快挖出这个潜特。”

说完这些,凌祥云又陷入短暂的沉默。郭曼国是192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曾参加过广州起义,长期在香港和南洋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在多地任公安政保工作负责人,温文尔雅,心细如发,他知道凌局长一定还有什么要说的,便静静地望着凌祥云。

果然,凌祥云加重语气又说道:“还有一个重要情况要告诉你们,这是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交待下来的关系。你们先看看这一份材料”。说罢,凌祥云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的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个卷宗递给郭曼国。

郭曼国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薄薄的两张纸,是一个人的简历,右上角却醒目地标注着猩红的“绝密”字样

绝密

简历

姓名:陈明远

性别:男

出生日期:一九〇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籍贯:广东省香山县

主要经历:

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贫苦侨工家庭。

1924年到上海,在汽车公司当学徒。

1926年在上海闸北光明电器厂做修理工,参加工人运动,期间加入**,随后参加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10月经党派遣去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受米夫、王明等人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被开除党籍。

1930年秋回到上海,与**闸北区委恢复联系,开展工运活动。后与闸北区委切断联系。

1932年经留苏同学、时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兼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邓文仪介绍,加入调查课,任军事组少校组员,正副股长皆为其留苏同学。

1933年冬,南昌行营调查课与南京复兴社特务处合并,先后任复兴社特务处华南股中校股长、华东组中校股长。

1934年兼任南京宪兵司令部特高班情报教官。

1935年任参谋本部谍报参谋人员训练班情报教官。

1936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专任情报教官。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任复兴社特务处苏州特别组中校组长。

1938年任复兴社上海区书记、军事委员会临澧特别训练班专任情报教官。

1939年任军统局黔阳特训班专任情报教官。

1940年任中央警官学校兰州特种警官训练班情报系主任、总教官。

1941年任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调查室少将主任。

1945年任军统局上海办事处行动组组长、淞沪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处长。

1946年任交通部粤汉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

1947年任交通部陇海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

1949年任广东省保安司令部视导室主任、广州卫戍总司令部保防处处长。后迁居港澳。

现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澳门派遣组组长、国防部情报局澳门站站长。

凌祥云待二人传阅完,又道:“这个人的名字想必你们也不陌生。他在军统里面辈分很高,不仅是复兴社时期的老资格,而且多次做过军统各时期训练班的教官,门生故吏遍布国民党军警宪特,有许多都是情报局的中高层骨干。他过去曾为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后来,负责单线联系的同志出了意外,就中断了联系,应该也有一层保护他的意思在里面。他的真实身份,不是我这一级干部掌握的,加上又中断联系多年了,现在的政治态度不清楚。我想,中央领导同志在目前这样紧要形势下把这个关系交下来,是有着慎重而深远的考虑的。不管是确系我们的同志还是作为特情关系,就等于在敌人的桥头堡里有了一双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凌祥云双眼射出一道光芒,顿了顿接着说:“你们的任务是通盘考虑一下我刚才说的这几点,尽快制定一个周密而可行的方案,恢复与陈明远的联系,粉碎敌人所谓“向九全大会献礼”的图谋,挖出潜藏的敌特分子,确保南疆的安全稳定”。

凌局长的一番话让郭、陈二人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郭曼国操着一口海南口音的普通话,字斟句酌地说:“关于对岸敌人的动向,我们也有所掌握。原来我和陈处长商量了一个应对方案,本想开完会回去向厅党委汇报后再报到部里来。今天,听到凌局长刚才的谈话,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此事的复杂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和老陈回去再认真考虑一下,根据部领导的要求并结合凌局长刚才谈的几个重要情况,尽快重新形成一个方案报过来”。

凌祥云点点头,又强调说:“方案不要形成文字,口头汇报。此事关系重大,仅限我们三人知道并掌握执行,奇清部长那里我去汇报。你们厅长那边奇清同志会安排。另外,如果,你们需要调查部和部队同志的协助,我向奇清同志汇报后予以协调支持”。

郭、陈二人郑重地点了点头。凌祥云看了看表:“一起走吧,下午开会的时间快到了,我还要讲话呢”。

郭、陈二人一左一右随凌祥云一同下了楼,陈振忠低声问了一句:“凌局长,你刚才提到的那个沈之岳据说曾经潜伏在延安并做过中央政治局秘书,有这回事吗?”

凌祥云一晒:“听他吹牛,他潜伏延安不假,但前后不过两三年,其中还有一年在抗大上学,怎么可能进入我党核心部门,只不过当了个收发员而已。我当时就在延安中央社会部二室做保卫工作,情况最清楚。那时保卫很严密,反特工作卓有成效,军统在兰州办了个训练班,专门训练派往延安的特务,全部都让我们识破了,其中有一些还逆用了,加入了革命队伍。沈后来派往浙江新四军所部,从那里逃回军统后大吹大擂,军统局为了表功自然大肆夸耀。但话说回来,叶翔之、沈之岳这两个老对手现在分任情报局的正副局长,我们在思想上还是要高度重视。”

【注1】郑介民:海南文昌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历任中央军校第六期总队政治教官、蒋介石侍从副官、复兴社干事会干事兼特务处副处长、代理复兴社书记长、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兼军统局主任秘书、军令部二厅中将厅长、军调处国民党方面代表。戴笠失事身亡后,历任军统局局长,国防部二厅中将厅长兼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去台后,先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台湾国家安全局首任局长。

【注2】叶翔之:浙江余杭人,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曾从事国民党军队党务及政训工作。1940年进入军统,曾任军统局重庆特区区长、国防部保密局二处少将处长兼京沪特区区长。去台后,先后任台湾国防部大陆工作处副处长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副主任、大陆工作会主任、“中二组”主任、“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注3】沈之岳:浙江仙居人,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八期、中央警官学校、国民党陆军参谋大学。1933年加入军统,1938年奉戴笠之命潜伏延安,在“抗大”学习毕业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一度到**中央机关担任收发秘书工作。1939年派往浙江新四军工作。后身份暴露,返回重庆。先后任军统局一处科长、军统局东南特侦站站长、保密局苏浙情报站站长、大陈防卫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南方工作组组长、“国防部情报局”副局长兼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副主任、“司法部调查局”局长、“总统府国策顾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