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清明上河图史记 > 第69集传承之约

第69集传承之约

书名:清明上河图史记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4 23:48:22

传承之约

北方的冬日,寒风凛冽,吹得街边的枯枝瑟瑟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乱世里的诸多无奈与沧桑。在一座名为临渊城的地方,城里的百姓们都裹紧了棉衣,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只为了能在这艰难的世道里讨一口生计。

钱万贯,这位曾经在江南富甲一方的商人,如今也逃到了这北方,躲避那连绵不绝的战火。他身着一袭略显陈旧却仍看得出质地精良的长袍,头戴一顶厚实的毡帽,眉眼间虽藏着往昔的富贵痕迹,却也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沧桑落寞。

一日,钱万贯如往常一般,来到城中一处颇有名气的茶馆。茶馆里人声嘈杂,有赶路的客商在谈论着各地的局势,有本地的闲人在唠着家长里短,还有几位文人墨客正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着诗词书画。钱万贯寻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热茶,默默地听着周围人的话语,思绪却飘到了远方,飘到了那幅被他藏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上,也不知它如今是否还安然无恙。

就在这时,茶馆的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一位身姿挺拔、气质儒雅的年轻人。他便是李逸尘,面容清秀,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腰间束着一根同色的丝带,更显风姿卓然。李逸尘一进茶馆,便被那几位文人墨客的谈论声吸引,听到他们正提及一些书画名作,不禁也凑了过去,想要一同探讨一番。

众人正说着,不知是谁提到了《清明上河图》,言语间满是对这幅画的赞叹与神往,说那画里描绘的北宋汴京之繁华,简直就是人间盛景,只可惜如今这乱世,也不知这样的宝贝流落到了何处。李逸尘听着,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他自幼痴迷书画,对《清明上河图》更是早有耳闻,只恨自己无缘得见真品,每每想起,都觉得是一大憾事。

而坐在角落里的钱万贯,听到众人谈论《清明上河图》,心中一动,下意识地抬眼看向了那群人,目光恰好与李逸尘对上。李逸尘见钱万贯的眼神中似有深意,便微微拱手,礼貌地问道:“这位先生,看您神色,莫不是对《清明上河图》也有所了解?”

钱万贯先是一愣,随后微微一笑,起身回礼道:“略知一二罢了,只是这幅画太过传奇,任谁听闻,怕都会有些感慨。”

李逸尘见钱万贯谈吐不凡,心中更生好奇,便邀请钱万贯一同入座,想与他好好聊聊这幅画。钱万贯也不推辞,欣然应允,两人就此相谈起来。

一开始,只是简单地说着《清明上河图》的传闻,比如那画里人物众多,形态各异,各行各业都在那画卷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那汴京的街道、桥梁、店铺,仿佛让人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可随着交谈渐深,钱万贯发现李逸尘对书画的见解独到且深刻,并非只是泛泛而谈的门外汉。

李逸尘引经据典,从古时的书画技法说到不同朝代的审美风格,又谈及《清明上河图》对于后世研究北宋民俗风情、城市布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言语间满是对书画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尊重。钱万贯心中暗暗赞许,不禁多问了几句李逸尘的过往。

原来,李逸尘出身书香门第,家中长辈皆是饱学之士,他自幼便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对诗词书画有着极高的天赋与热情。奈何生逢乱世,家道中落,如今也只能靠着给人写写书信、教教孩童读书识字勉强维持生计,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下过对书画的钻研。

钱万贯听着李逸尘的讲述,心中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难得。再细细打量他的神情举止,只见他眼神清澈,说话诚恳,一举一动间都透着一股正直善良的气息,心中便认定这是个品德高尚之人。

两人这一聊,竟从午后一直聊到了华灯初上,茶馆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们却还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直到伙计过来提醒,两人才回过神来,相视一笑,都觉得今日这相遇实在是难得的缘分。

自那日后,钱万贯与李逸尘时常相约,或是在茶馆,或是在城中的湖边漫步,谈论的话题也越发宽泛,从书画渐渐延伸到了人生抱负、世间百态。钱万贯越发欣赏李逸尘的才华与品性,而李逸尘也对钱万贯的见多识广、豁达胸怀钦佩不已。

一日,两人又相约在一处静谧的庭院中,庭院里有几株梅花正傲雪绽放,暗香浮动,为这萧瑟的冬日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景致。两人坐在亭中,品着香茗,看着那梅花,话题不知怎的又回到了《清明上河图》上。

钱万贯沉默了片刻,深深地看了李逸尘一眼,缓缓开口道:“逸尘啊,其实我与那《清明上河图》,有着不一般的缘分。”

李逸尘微微一惊,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却也没有贸然追问,只是静静地看着钱万贯,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钱万贯叹了口气,将自己在江南时如何得到《清明上河图》,又如何遭遇土匪抢夺,而后历经艰难找回,最终为了躲避战乱将它藏于秘密之处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李逸尘听得是又惊又叹,心中对钱万贯的经历感慨不已,同时也对那幅《清明上河图》愈发向往,只恨自己没能早一些结识钱万贯,说不定还能亲眼看看那画呢。

钱万贯讲完后,又看着李逸尘,语气变得严肃而郑重:“逸尘,今日我将这些告诉你,是因为我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深知你是个值得信赖之人。我如今岁数渐长,又身处这乱世,实在担心那幅《清明上河图》日后没了下落,埋没了它的价值。所以,我想与你立下一个传承之约。”

李逸尘心中一凛,他明白这传承之约的分量,当即起身,恭恭敬敬地向钱万贯行了一礼,说道:“钱先生,您如此看重我,我李逸尘感激涕零。您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定当不负所托,会想尽办法找到那《清明上河图》,并将它好好传承下去,让它能在这世间继续绽放光彩。”

钱万贯看着李逸尘坚定的神情,眼眶微微湿润,他起身扶起李逸尘,紧紧握住他的手道:“有你这话,我便放心了。我相信你定能做到,那幅画交到你手上,也算是有了个好归宿。”

从那之后,钱万贯将《清明上河图》所藏之处的详细信息,包括那周围的地形、机关的设置以及开启的方法等,都一一告知了李逸尘,还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让这秘密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

李逸尘将这些都牢牢记在心中,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日除了维持生计的活计外,其余时间都在思索着如何在这乱世中更好地守护那幅还未到手的《清明上河图》。他开始四处收集一些古籍,研究古代藏宝之地的防护之法,想着日后若能找到那画,定要再给它加几道稳妥的防护。

而钱万贯看着李逸尘如此用心,心中满是欣慰,他时常会拿出自己昔日收藏的一些书画小件,与李逸尘一同欣赏品鉴,一边给李逸尘讲解其中的精妙之处,一边也在潜移默化地传授他更多关于书画收藏、保护的经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外面的局势依旧动荡不安,战火时不时地蔓延到临渊城周边,百姓们人心惶惶。但钱万贯和李逸尘的心思,却始终围绕着那尚未现世的《清明上河图》,以及他们之间的传承之约。

有一回,城中传来消息,说是有一伙流寇正朝着临渊城而来,看样子是想进城劫掠一番。一时间,城里陷入了恐慌,百姓们纷纷收拾细软,准备找地方躲藏起来。李逸尘第一时间想到了钱万贯,赶忙跑去他的住处,想要看看他是否安好,同时也担心那藏着《清明上河图》秘密的地方会不会被流寇发现。

钱万贯倒是还算镇定,他一边安慰着李逸尘,一边与他商量着对策。两人决定,若是流寇真的进城,他们便要想办法引开他们的注意力,绝不能让那藏画之地暴露。于是,他们组织了一些城中的青壮年,准备了一些简易的防御工具,打算在必要时与流寇周旋一番。

好在,那伙流寇在临近临渊城时,遇到了一支前来剿匪的官兵队伍,双方一番激战,流寇被打得落荒而逃,临渊城这才逃过一劫。经此一事,李逸尘越发觉得守护《清明上河图》的艰难,也更加坚定了要提升自己能力的决心。

他开始学习一些防身之术,跟着城中一位曾经的武师练习拳脚功夫,哪怕练得浑身酸痛,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钱万贯看在眼里,心疼之余,也对李逸尘的这份执着更加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万贯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时常会染上一些小病痛。李逸尘心急如焚,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料着钱万贯。在病榻前,钱万贯拉着李逸尘的手,虚弱地说道:“逸尘啊,我这身子怕是越来越不中用了,只是那《清明上河图》的事,还得靠你了。你可千万要记住我们的约定啊。”

李逸尘红着眼眶,紧紧握着钱万贯的手,哽咽道:“钱先生,您放心,我一刻都不曾忘记,您只管好好养病,我定会完成使命的。”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夜晚,钱万贯终究还是没能扛过病痛的折磨,与世长辞了。李逸尘悲痛欲绝,他为钱万贯料理了后事,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找到《清明上河图》,实现他们之间的传承之约。

此后的日子里,李逸尘一边继续靠着自己的才学维持生计,一边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去寻找那藏画之地。他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局势,盼望着这乱世能早日结束,好让他能安心地去履行自己的承诺。

终于,局势渐渐有了缓和的迹象,天下有了几分趋于安定的模样。李逸尘觉得时机已到,便收拾行囊,按照钱万贯告知的路线,踏上了寻找《清明上河图》的征程。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有时会迷失在荒郊野外,有时会遭遇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打劫,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一次次化险为夷。

当他终于来到那藏画之地所在的山谷时,望着那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小心翼翼地按照钱万贯所说的方法,避开重重机关,一步步朝着藏画之处走去。

在一处隐秘的山洞内,李逸尘看到了一个被精心包裹着的匣子,他颤抖着双手打开匣子,那幅令世人瞩目的《清明上河图》便呈现在了眼前。看着那画卷上栩栩如生的画面,李逸尘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钱万贯的嘱托,接过了这传承的重任。

李逸尘带着《清明上河图》回到了临渊城,他将这幅画妥善地保管起来,同时开始思索着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让它能真正地在世间传承下去,让那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能通过这幅画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在往后的日子里,李逸尘时常会拿出《清明上河图》,与城中的文人墨客、学子孩童们一同欣赏,给他们讲述这幅画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他也在等待着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或许是将它献给一个能珍视它、保护它,并让它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让这传承之约,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下去,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而《清明上河图》,也在李逸尘的守护下,开启了它新的传承篇章,等待着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