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清明上河图史记 > 第36 集名声远扬

第36 集名声远扬

书名:清明上河图史记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4 23:48:22

第36集:名声远扬

汴京的大街小巷,仿佛在一夜之间都被张逸云和林婉儿的事迹填满了。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照出的是百姓们脸上那敬佩与好奇交织的神情,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热烈地谈论着这两位揭穿神秘组织阴谋的英雄。

张逸云和林婉儿居住的小院外,平日里清净的巷子如今变得热闹非凡。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人,有文人墨客,想与张逸云探讨绘画之道,也有饱学之士,盼着和林婉儿聊聊那些宝藏里书籍与文物的精妙之处;更有普通的百姓,只是单纯想来看看这两位传颂于人口中的英雄究竟长什么样。

张逸云的小院门口,时常聚着一群年轻的画师,他们眼中满是崇敬与期待。一位面容青涩的少年鼓足勇气上前叩门,待门打开后,恭敬地朝张逸云行礼道:“张先生,您的英勇事迹我们都听闻了,您不畏那神秘组织,凭借智慧与勇气揭开阴谋,实在令人钦佩。而且您的画作,我们也早有耳闻,今日特来,一是想瞻仰您的风采,二是想向您请教绘画技艺呀。”张逸云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又满是热忱的年轻人,心中满是感慨,赶忙将他们迎进院里。

他带着众人来到院子中的石桌旁坐下,温和地说道:“绘画之道,贵在用心去观察这世间万物,就如同咱们汴京的市井生活,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揣摩。”说着,他拿起桌上的纸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街边卖货郎的生动模样,那神态、那身姿跃然纸上,让周围的年轻画师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声。

“张先生,您这画功真是出神入化啊!难怪如今您的画作在市面上都成了抢手货,好多达官贵人都争相收藏呢。”一位画师由衷地赞叹道。

张逸云笑着摆了摆手:“不过是大家抬爱罢了,我只是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用画笔呈现出来而已。”

而在皇宫内的藏书阁中,林婉儿正专注地翻阅着从宝藏中整理出来的古籍。她身着一袭淡雅的长裙,发丝整齐地挽起,在那堆积如山的书卷旁,认真的模样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身边的几位老学士也对她赞不绝口,他们本以为这年轻女子只是一时运气好才参与到宝藏之事中,却没想到林婉儿对这些古籍有着独特且深刻的见解。

“林姑娘,你看这卷书中所记载的前朝礼仪规制,与我们如今所沿用的多有不同啊,你对此有何看法?”一位老学士拿着书卷,向林婉儿询问道。

林婉儿微微沉思了片刻,便缓缓开口:“依我看来,这虽为前朝规制,但其中不少理念却对当下文化礼仪的完善有着借鉴意义。比如这祭祀之礼,其中对于仪式流程的细致记载,若能取其精华,融入如今的祭祀礼仪中,想必会更加庄重肃穆呢。”

老学士们听了她的话,纷纷点头赞同,眼中满是赞许。就这样,林婉儿每日都在这藏书阁中忙碌着,协助朝廷的学者们梳理那些珍贵的书籍和文物所蕴含的知识,为北宋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逸云和林婉儿的名声愈发响亮。汴京城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书画雅集,各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皆汇聚一堂。以往这样的场合,都是些成名已久的大家备受瞩目,可这次,众人的目光却都聚焦在了张逸云身上。

雅集的场地设在一处雅致的园林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周围繁花似锦,水池中鱼儿嬉戏,宛如人间仙境。张逸云携着几幅自己近期的得意之作前来参展,刚一踏入园林,周围便响起了阵阵问候声。

“哎呀,张兄,今日可算能一睹你的佳作了,听闻你近来画作更是精进,我们都迫不及待了呀。”一位身着锦袍的文人笑着迎上前说道。

张逸云一一回礼,谦虚地回应着大家的夸赞。当他将画作展开挂在展示区时,周围瞬间围满了人。那画上所绘的是汴京的夜市景象,灯火辉煌中,街头的小吃摊冒着腾腾热气,食客们或站或坐,脸上满是满足的神情;杂耍艺人在空地上表演着精彩的节目,引得周围的人们阵阵喝彩。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那热闹的夜市直接搬到了众人眼前。

“妙啊!这画中的人物神态、场景布置,无一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张兄的画技真是令人折服啊!”一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忍不住称赞道,眼中满是欣赏与渴望,“不知张兄这幅画可愿割爱,让我收入囊中啊?”

张逸云笑着回应:“承蒙您抬爱,若您真喜欢,那便赠予您了,只希望您能好好珍藏,让更多人欣赏到这汴京的市井之美。”

那收藏家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周围的人也都对张逸云的慷慨和才华更加钦佩不已。

而另一边,朝廷为了嘉奖林婉儿在文化整理方面的贡献,特意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文化研讨盛会,邀请了各地的文化名人前来交流。林婉儿站在台上,面对台下诸多学识渊博的前辈和同仁,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

“各位前辈、同仁,今日有幸能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在整理宝藏书籍文物时的一些感悟。”林婉儿深吸一口气,开始娓娓道来,“这些古籍和文物,就像是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前人的智慧、文化的传承脉络。比如在那批文物中,有一件精美的陶瓷,其上的纹路和图案,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更蕴含着古人对于生活、对于美的独特理解……”

台下的人们都听得入神,不时有人点头赞同,或是小声与身边人交流着想法。待林婉儿讲完,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站起身来,感慨地说道:“林姑娘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实乃我北宋文化界之幸啊!相信在林姑娘的助力下,咱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定会更上一层楼。”

在这之后,张逸云和林婉儿的名字更是传遍了北宋的各个角落。各地的画师纷纷效仿张逸云的画风,尝试去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而不少文人也开始以林婉儿为榜样,更加深入地钻研古籍,探寻文化的根源。

就连汴京的学堂里,先生们也会给学生们讲述张逸云和林婉儿的故事,激励着孩子们要做有勇气、有智慧,且能为国家和文化贡献力量的人。

有一回,张逸云和林婉儿一同走在汴京的大街上,沿途百姓们纷纷投来尊敬的目光,还有不少人主动上前打招呼,送上自家做的糕点或是小物件,表达着对他们的喜爱。

一位老者拉着张逸云的手,激动地说:“张先生啊,您和林姑娘可是咱汴京的骄傲呀,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义和担当,希望你们以后能继续为咱大宋做更多的好事呀。”

张逸云看着老人那诚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回应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定会尽自己所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林婉儿在一旁也是微笑着点头,她深知这份名声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两人在这名声远扬之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坚定了要为北宋的文化事业、为这一方百姓继续发光发热的决心。

张逸云开始收徒授艺,将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热爱绘画的年轻人,希望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画师,让北宋的绘画艺术更加繁荣昌盛。林婉儿则频繁地穿梭于各个文化场所,与学者们共同研讨,策划各种文化传承活动,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北宋的传统文化。

日子就在他们的忙碌与充实中缓缓流逝,而他们的故事也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文化的传承不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