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清明上河图史记 > 第68 集乱世藏画

第68 集乱世藏画

书名:清明上河图史记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4 23:48:22

乱世藏画

明朝末年,天下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看似平静之下,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那曾经繁华一时的王朝,如今已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各地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每一寸土地,百姓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钱万贯,这位江南有名的富商,历经波折才从土匪手中夺回了挚爱之物——《清明上河图》。此刻,他望着那幅画,心中满是忧虑。这幅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与艺术价值的传世名画,在这乱世之中,就如同一块熠熠生辉却又引人觊觎的宝玉,随时可能再次陷入危险,甚至永远消失在世间。

钱万贯深知,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万无一失的办法把画藏好。经过多日的寻觅与考量,他终于在自家宅邸后山一处极为隐蔽的山谷中,找到了理想之地。那山谷四周皆是陡峭的山壁,树木丛生,藤蔓交织,平日里鲜有人至,若不仔细探寻,根本发现不了此处还有一片小小的空地。

钱万贯召集了家中最为信得过的几位工匠,皆是手艺精湛且忠心耿耿之人。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工匠们听闻是要为保护那稀世名画出一份力,也都纷纷应下,愿全力以赴。

他们先是在那山谷的空地上,小心翼翼地开始挖掘,一锹一铲下去,泥土被慢慢翻起,地道的雏形渐渐显现。随着挖掘的深入,地道变得越来越宽阔,足以容纳数人并行。为了防止地道被雨水倒灌或是因时间久了出现坍塌,工匠们还精心挑选了坚固的石料,沿着地道的壁面一点点砌上去,每一块石料之间的缝隙都用特制的泥浆填得严严实实,力求做到固若金汤。

地道挖好后,便开始着手建造地下室了。地下室的空间不算太大,但足够安置下《清明上河图》以及一些必要的防潮、防虫的器具。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块打磨光滑的木板,这些木板皆是用珍贵的香樟木制成,有着天然的驱虫功效。地面则铺上了厚厚的石板,石板之下还铺了一层干燥的木炭,用以吸湿,确保地下室始终保持干燥的环境,让那脆弱的画卷不会受到丝毫损坏。

然而,光是这样的隐蔽和防护还远远不够,钱万贯深知人心险恶,在这乱世之中,万一有贼人寻来,普通的藏匿根本挡不住他们的贪婪。于是,他又请来一位精通机关术的奇人,为这地下室设置重重机关和陷阱。

从山谷入口进入,刚踏入那看似寻常的草丛,便会触发第一道机关。那是一些巧妙隐藏在地下的绊索,一旦触动,周围的草丛中便会弹出数支尖锐的竹签,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若是侥幸躲过了这一劫,继续往地道深处走去,墙壁上会时不时地射出一些细小的毒针,这些毒针皆是淬了麻药,一旦被射中,不消片刻便会浑身瘫软,失去行动能力。

而地下室的大门更是机关重重,门面上看似只是普通的木质门板,实则内部镶嵌了精钢打造的锁芯,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转动门上的几个暗钮,才能将其打开。若是顺序不对,触动了错误的机关,门上方的暗格中便会倾倒下滚烫的热油,任谁也难以招架。

这一切布置妥当后,钱万贯怀着无比虔诚又谨慎的心情,将《清明上河图》放入了特制的檀木匣子里,匣子内部铺着柔软的绸缎,画卷被轻轻地放置其中,仿佛被安置在了最安全的摇篮里。他亲自将匣子放入地下室的暗格之中,又仔细地检查了几遍周围的机关和环境,确认无误后,才缓缓地退出地下室,将入口处用伪装好的石板和泥土重新掩盖起来,让人丝毫看不出这里曾被挖掘过的痕迹。

做完这一切,钱万贯站在山谷外,望着那片藏着他心中至宝的地方,久久不能回神。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心血和期望,他只盼在这乱世之中,《清明上河图》能安然无恙,等待着天下重归太平的那一日。

可如今,江南之地已愈发不安全,战火随时可能蔓延到此处,钱万贯虽对这片生活了多年的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但为了自身安危,更为了《清明上河图》不会再因战乱而陷入危机,他毅然决定离开江南,前往北方躲避战乱。

临行前,他将家中的产业尽可能地托付给了几位可靠的亲友,交代他们若有机会,定要时常来这山谷附近查看一番,确保那藏画之处没有异样。亲友们也都知晓这幅画的重要性,纷纷点头应下,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不舍钱万贯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更担忧那乱世之中,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与凶险。

钱万贯简单收拾了行囊,只带了些细软和必要的衣物,便踏上了北上的路途。一路上,所见皆是战乱留下的凄惨景象。官道旁时不时能看到饿死的流民,衣衫褴褛的孩童坐在路边哭泣,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村庄大多破败不堪,有的甚至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只剩残垣断壁在风中诉说着曾经的不幸。

钱万贯心中满是悲凉,他本是养尊处优的富商,何曾见过这般人间炼狱般的场景。但他也庆幸自己提前藏好了《清明上河图》,否则这幅画若是落入那些烧杀抢掠的乱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越往北走,天气越发寒冷,钱万贯身上的衣物渐渐显得单薄起来。有时,为了避开交战的区域,他不得不绕路而行,走进一些偏僻的山间小道。山林中时常有野兽出没,夜晚宿营时,他都得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生起的篝火也不敢轻易熄灭,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野兽的盘中餐。

有一次,他在穿越一片山林时,遭遇了一伙山贼。那些山贼个个凶神恶煞,手持利刃,将他团团围住,口中叫嚷着让他交出身上的财物。钱万贯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深知此时若是露怯,怕是性命难保。他强装镇定,说道:“各位好汉,我本是江南的商人,如今家乡遭了战乱,北上避难,身上实在没多少财物了,还望各位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

山贼们却不信他的话,其中一个头目模样的人走上前来,就要搜他的身。钱万贯一边后退,一边想着对策,突然,他灵机一动,从怀中掏出了一锭银子,朝着山贼们身后扔去,喊道:“那边还有更多的银子呢!”山贼们一听,顿时乱了阵脚,纷纷转身去抢那锭银子。钱万贯趁机拔腿就跑,他在山林中拼命地狂奔,顾不得荆棘划破衣衫,划伤皮肤,只想着尽快摆脱这群山贼。

也不知跑了多久,直到身后没了山贼追赶的动静,钱万贯才停下脚步,靠着一棵大树大口喘着粗气。此时的他,狼狈不堪,衣裳破破烂烂,脸上也满是汗水和泥土,但庆幸的是,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经过了这一番波折,钱万贯愈发小心谨慎起来。他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城镇便进去补给些干粮和生活用品,顺便打听一下前方的路况和局势。就这样,在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中,钱万贯怀揣着对《清明上河图》的深深眷恋,一步一步朝着北方走去,那未知的旅程仿佛是一条充满迷雾的道路,但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在这乱世中活下去,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再与那幅心爱的画重逢。

日子一天天过去,钱万贯离江南越来越远,北方的风土人情也逐渐展现在他眼前。北方的城镇相较于江南,多了几分粗犷与豪迈,建筑风格更为厚重朴实。这里的人们也在战乱的影响下,生活得颇为艰难,但依旧有着一股坚韧的劲儿,努力维持着生计。

钱万贯来到了一座名叫清平镇的地方,这镇子虽说不大,但还算安宁,没有遭受太多战乱的波及。他决定在此暂作停留,休整一番。在镇上,他租了一间小院,平日里便与镇上的居民们打交道,听他们讲述着北方的故事,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北方局势的消息。

有一位老者,在镇上颇有名望,见钱万贯谈吐不凡,又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便时常与他闲聊。老者感慨地说道:“这天下大乱啊,也不知何时才能太平。咱这清平镇算是幸运的了,可周边有些地方,那仗打得是昏天黑地,百姓们苦不堪言呐。”

钱万贯听着,心中也是一阵唏嘘,他说道:“是啊,但愿这乱世能早日结束,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在清平镇的日子里,钱万贯偶尔也会想起藏在江南山谷中的《清明上河图》,不知道它是否还安然无恙,那些自己精心设置的机关有没有起到作用。每念及此,他心中便满是牵挂,可如今身处北方,相隔甚远,他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局势也愈发紧张起来,时不时有军队路过清平镇,征调物资,镇上的人们也开始人心惶惶。钱万贯意识到,这里也并非长久的安身之所,他又得继续踏上旅程,去寻找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地方,等待着乱世结束,等待着能再次回到江南,开启那藏着《清明上河图》的地下室,让那幅珍贵的画卷重见天日。

于是,在一个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清平镇的石板路上,钱万贯收拾好行囊,告别了镇上的邻里,又一次踏上了未知的路途。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渐行渐远,那背影透着一股孤独与坚定,仿佛是这乱世中一抹执着的剪影,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那幅传世名画的深深眷恋,向着远方走去,不知疲倦,永不停歇。

钱万贯继续北行,一路上又历经了诸多艰难险阻。有时遇到狂风暴雨,他只能在荒野中寻找一处山洞暂避,浑身被淋得湿透,又冷又饿,却只能咬着牙坚持;有时干粮用尽,他不得不去山林中寻找些野果、野菜充饥,运气好的时候能抓到几只野兔、山鸡,勉强果腹。

在这漫长的旅途之中,钱万贯也结识了一些同样在乱世中漂泊的人。有一位名叫赵山河的书生,本是要进京赶考,却因战乱道路受阻,无奈只能四处流浪。两人相遇后,相谈甚欢,钱万贯被书生的学识和抱负所打动,书生也对钱万贯的见识和经历颇感兴趣。

他们结伴同行,一路上相互扶持,倒也多了几分慰藉。赵山河时常会给钱万贯讲些书中的典故和道理,钱万贯则会分享自己在商场上的见闻以及对这乱世的感慨。

有一回,他们路过一座被战火洗礼过的城池,城墙破败不堪,城门摇摇欲坠,城内一片死寂,只有几只乌鸦在残垣断壁上发出凄厉的叫声。赵山河看着这凄惨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吟诵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钱万贯听着这诗句,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悲凉之意,两人站在城门外,对着那座废城沉默了许久,仿佛在为这乱世中的悲剧默哀。

然而,即便身处这样的乱世,他们心中依旧怀揣着希望,希望有朝一日,天下能够重归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钱万贯也盼望着能早日回到江南,再见到那藏在地下室中的《清明上河图》,让这幅凝聚着无数心血与历史价值的画卷能继续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欣赏,所铭记。

日子在这艰难的旅途中缓缓流逝,钱万贯和赵山河一路向北,继续探寻着那乱世中的一方安宁之地,也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而那幅被藏起来的《清明上河图》,依旧静静地待在江南的山谷之下,等待着它重见天日的那一刻,等待着这个乱世的终结,等待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