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 > 第26章 给三嫂设计衬衫

第26章 给三嫂设计衬衫

书名: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 作者:奶油公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13:54:59

红旗大队分粮按工分贡献来分配,基本能保证每个人三百斤口粮,能干的人家还会分的更多。

加上自留地的苞米,高粱、糜子等作物贴补,大队里负担最重的人家也基本饿不着肚子。

不饿肚子不代表吃得饱,用后世的标准看,一个人一天吃一斤碳水简直是糖水炸弹。

没有蛋白质的饮食结构,干的还是重体力活,吃得多,饿得也飞快。

项海澜看过的知青回忆录里,描述饥饿的内容不要太多,半夜用搪瓷洗脸盆煮白菜根加餐的壮举不少人都干过。

给家人量三围也能看出来,她的家人都偏瘦。

绿皮火车里倒是有一些熟肉和鲜肉存货,项海澜没法凭空变出来,顶多烙饼的时候稍稍添点没有异味的玉米油,还不能放太多,项家人各个火眼金睛,嘴巴也有数。

火车里的东西只能她一个人偷偷吃了。愧疚吗?不会。

分粮是个好日子,项大诚索性放大伙一天假,就当是庆祝今年的大丰收。

新麦子下来,必须第一时间尝个鲜。大队的磨坊打不开点,好些人推着自家的三轮车去六里地外的兵团团部加工厂磨麦子。

项海河把麦子磨回来,海澜的配菜也准备好了,地里摘的黄瓜擦丝,昨天生的嫩豆芽,泡发好的黄花菜和木耳丝,还有辣椒丝和配面的蒜瓣。

今天吃炸酱面,没有猪肉,那就吃鸡蛋卤。

王春花饭做得一般,下大酱的手艺却得了家族真传,酱缸里的豆酱发酵充分,酱质细腻,鲜味十足。

也跟现在大豆的品质好有关,项海澜好久都没吃到这么正宗的东北农家大酱。

卤子作了干湿两种,除了鸡蛋酱,还用泡香菇的水,炒了菜码子,放了二哥寄回来的海米提鲜,开锅勾个欠,如果再来点猪肉就是正宗的津味三鲜打卤面。

爱国和爱民唯爱鸡蛋酱,疯狂吸溜面条,小脸又吃出一圈胡子。

大人们爱三鲜卤,新下来的小麦一口下去满嘴麦香,筋道滑溜,配上鲜味卤子,内里的黄花菜和木耳丝又有不一样的脆韧口感,这吃法新鲜又带劲,一人造了两大海碗。

农家人没有闲着的时候,饭后王春花接过洗碗,喂鸡鸭的活,项大诚带着小儿子倒腾偏厦,给新分下来的粮食腾地方。

项海澜则拉着三嫂,商量她要做的衬衣的样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甚至也没有完美的人。

服装作为人的另一层皮肤,起的就是扬长避短的作用。

爱国和爱民长得像妈妈,苗倩圆脸,圆眼睛,身材也挺圆润,年龄还不到三十,放现代还是个老少女的年纪,属于可爱那一挂的。

缺点也有一些,偏胖,头身比一般,溜肩,脖子有些短,显得头有点大。 。

项海澜决定在设计上做一些调整,不过现在风气还没完全放开,也不能太出格。

她用铅笔在旧草纸本的背面简单勾勒两下,就画出了样衣的模样。

“三嫂你看,外翻领我想给你做个小圆领,领口不封,抠一个小点的鸡心领,肩膀掐一点褶子出来,显得肩宽,对了咱们的布幅不够宽,后背反正都要拼接,索性弄个掐腰,显腰身,你放心,不会掐太多,看不出胸大。”

夭寿啊,后世的女同胞恨不得拥有36d,现在的女孩要长个大胸,走路还得含胸勾背。害得她都不敢做收腰设计。

项海澜连画带比划,把苗倩听迷糊了都,她原本以为就做个简简单单的衬衫,咋还这么多讲究呢?

反正崇拜就对了,“老妹儿,你说啥就是啥,三嫂没想法,全听你的。唉呀妈呀,真不得了,你咋才上手就这么厉害,莫非是天上织女下凡来啦?”

她比公公文雅,越过狐仙,给小姑子升格成人仙儿。

项海澜冲嫂子俏皮地眨眨眼,“三嫂,还是你火眼金睛。”

姑嫂两个笑作一团,临了,苗倩还是提了个意见,“穿白的穿腻了,海澜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给布染个色,我喜欢淡粉色的,淡粉抬脸色,还娇嫩。”

二孩妈也有颗少女心,有条件谁都想美一美。

红旗大队背靠小兴安岭,进山仔细找找,能找到很多天然植物染料,棉布是容易上色的布种,但固色没有植物纤维那么牢靠,过几遍水就掉色了。

“三嫂,听你的意思是见过有人染布?如果认识,你问问有没有固色的东西,咱们弄点回来试试,染坏了也不怕,弄点消毒粉就能重新白回来。”

苗倩家里有亲戚在汉达县的煤矿上班,是化验员,成天跟瓶瓶罐罐打交道,染布的事就是听那亲戚说的。

“行,我正好要回趟娘家,要是有,我就弄些回来,实在不行咱就搞点白矾,小时候用指甲花(凤仙花别名)染手指甲混点白矾颜色能维持老长时间。哎,什么世道啊,这年头连个手指甲都不让染,要是能穿大红的,我天天穿。”

苗倩的懊恼把项海澜听乐了,咱东北人对大红大紫的热爱也太坚挺了。

一天假转瞬即逝,大家继续上工,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国庆,给大豆除草将是重中之重。

豆腐和大酱能不好吃才怪,杀虫剂还没有大行其道,黑土地上的每一粒大豆都是纯有机的老品种。

项海澜对植物染料上了心,早上送走家人,站在鸡窝旁望着后山出神。

小兴安岭群山针阔叶林交互生长,红松、冷杉高耸入云,杨树、椴树、桦树、黄菠萝树的阔叶在夏日微风下沙沙作响。

生在大山下,长在大山旁,农人对大山取之有道,应季而为。

夏季是山里动植物的生长期和繁殖期,气温高,山里湿气格外重,蚊虫也多,因此这个季节很少有人上山,孩子们也被反复叮嘱,别往里走太深,别的不可怕,被毒蛇咬了,是要死人的。

穿过来一个多月了,项海澜一次山都没上。夏天山上的产出没有春天和秋天多,不过有种植物或者说果实她很想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