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首辅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 > 第154章 外交策论

第154章 外交策论

书名:首辅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 作者:仟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7:46:26

等宋群青三人站在他书桌面前,赵夫子捋了捋胡须:“这次院试你们的成绩确实出人意料,不过这也是你们努力的成果,尤其是宋群青。”

他的视线投向宋群青:“能拿下衢州院试的案首,这可是万群书院一直以来的目标,却没想到有朝一日居然真的能实现。”

衢州下有好些个县,清河县在其中也只占个居中的位置,以往的院试案首基本都是衢州城内的人,偶尔的几个例外也出自更加富裕的县城,根本轮不上清河县的份儿。

如今宋群青得了案首,那可真是开天辟地来的头一回,估计于县令也要找他去问话。

“夫子,说实在的,我倒是觉得宋兄拿下案首是意料之中的事。”孙韶华轻轻拍了拍宋群青的肩膀,颇为自豪,“你都不知道当时他的策论写得有多精彩!”

考完院试之后三人便寻了个机会聚在一起,边喝酒边讨论试题,当提及到院试策论题时,孙韶华和林水程都无力扶额,似是回想起了当时在考场之上看见题目那一瞬的揣测不安。

好在几人都不是沉溺于过去感受之人,孙韶华便提议让大家将考场上写的策论重新默写一遍,之后再交换着看彼此的,好找出问题所在。

即使这一次考砸了,也能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他的提议很快被宋群青和林水程两人接受,不到半个时辰,三人便一起将考场上写的策论完整地默写了下来。

策论从构思到草稿再到最后落笔在答卷之上,中间耗费了无数心血,可以说真正用心的考生是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策论内容的。

等几人互相交换策论看完,孙韶华和林水程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宋群青这份策论写得实在太过精彩,凭借这一篇至少也能拿到前五名。

孙韶华讲故事讲得正上劲,整间屋子的夫子如今都屏息听着。

听到这儿,终于有夫子忍不住发问了:“究竟是什么样的策论,竟让你们都如此钦佩。”

刚搭好戏台就有人点戏,孙韶华从怀中掏出几张纸来,在得到宋群青的默许之后便将其双手递给了赵夫子。

几个心急的夫子见状,忙凑去了赵夫子的身边,任凭他如何用眼神示意他们离开,这几人都嵬然不动。

赵夫子服了他们的厚脸皮,于是也放弃了驱逐他们。

而是让他们安静待在自己身后,让他们跟着自己的阅读节奏,一字一句将这篇策论慢慢读完。

其他的夫子们见这几人紧盯着卷子半晌没有说话,都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你们这几人都是怎么了,难道这篇文章竟已经优秀到让你们说不出话来了?”一看热闹的夫子忍不住调笑道。

却发现那几人没一个被逗笑,反而都是一脸严肃,蹙着眉在思考些什么。

钱夫子见状也忍不住了,直接一个上前从赵夫子手中抢走了早就被看完的卷子,拿到卷子后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一开始还是草草浏览,之后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慢。

等到全部看完,他长叹了一口气,看向宋群青的眼中满是欣赏:“不愧是衢州的案首,这策论确实是上上佳作啊……”

“到底写了什么呀?”一夫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从大扬朝如今和周围众小国之间的形势入手,分析了大扬朝和众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同时以西部地区为例,提出‘以夷治夷’,让众小国无法生出反抗之心。”

钱夫子将这篇策论的内容概括了出来。

大扬朝西部地区由于多是戈壁和荒原,那一片区域地广人稀,官府无法做到像在上阳府或者上杭府那样,建立州和县区有效控制每一寸土地。

再加之那片地区小国林立,民族更是多不胜数,若是强制给它们安排汉人首领说不定还会激起他们的抗拒。

因而宋群青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以夷治夷”的方法,即在西部地区实行羁縻统治的方法。

所谓羁縻,就是挑选那个民族或者小国中的一人,将其扶持成为其首领,同时他们的首领册立需要经过大扬朝的同意,这样便能更好地控制这片地区。

大扬朝一直为无法控制这些小国和少数民族头痛,如今这篇策论倒是让夫子们一致认为此法说不定真的行得通。

难怪他能够成为案首,想来新到的学政大人必定对其十分满意。

“你说的倒是没错,只凭这一篇他便已经预定了案首之位。”赵夫子摇头感叹。

别人都还在纸上谈兵,唯独他已经跳出纸张转为现实。

他作为举人都尚且写不出来如此实用的策论,这样的策论水平放在秀才堆中都已经是乱杀的存在了。

钱夫子将纸递回给孙韶华,颇有些垂头丧气地落座。

赵夫子所言不虚,这篇策论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曾玉翰输给他倒也很正常。

讨论完策论相关事宜,宋群青拱手回应了各位夫子们止不住口的赞扬,和孙林二人对视一眼才道:“夫子,我们此次前来一来是为了感谢夫子对我们的耐心栽培,二来则是来跟各位夫子告别。”

“告别?”赵夫子严肃的脸庞裂开了一道缝隙,他刚到手没几个月的天才弟子如今就要离他而去了?

宋群青拱了拱手:“正是,衢州府学已邀请我们三人前往进学。”

院试红榜公布的当日,三人得知自己都已上榜,尤其是宋群青拿下案首的消息,相邀着一起去青竹轩喝酒庆祝。

在当时三人互相分享彼此经历之时,宋群青得知原来上榜之人都可以前往府学进学,去准备乡试。

赵夫子又何尝不知凭借万群书院的师资,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参加乡试所需要的知识,之前考上秀才的学生大多都选择离开万群书院,去更高一级的学府求学,宋群青几人会提出离开也很正常。

衢州府学,确实是个好地方,府学内的夫子虽少但无一不是贡士或者名列前茅的举人,对准备乡试的秀才们来说正需要这样的夫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