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青涩情缘 > 第1章 两地牵挂(二十二)

第1章 两地牵挂(二十二)

书名:青涩情缘 作者:酆行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6:56

二十二

佩轩忙着读书,还兼职做家庭辅导老师,他觉得,人家请他当老师,他就要负责任,要把这事当成正经事做好,不能敷衍了事、误人子弟。于是他就找卢煜借了一些中学的数学课本和复习题解,认真看看。他感到欣慰的是,他都能看懂,即使比较难一点的题,他也能看懂。这样就不会因为他做不出来题出现冷场的情况了。他想起来贾庄高中魏老师给他看的数学习题集要比这个习题集难度要大一些,他就释然了。他也只是看解题思路,不去解题,因为解题太费时间,对他来说也没有必要。

这个学期的课程也不少,低年级都是这样的。他慢慢适应所学功课,不懂的地方就慢慢啃,直到搞明白。主课就是哲学原理,还不算难。他有时间还是去读一些名着,但是深奥的他读不懂,只好读一些容易读懂的着作。他已经读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又读了洛克的《政府论》和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这些着作一开始看起来觉得不是很难理解,但是慢慢地就觉得这些书里的思想回味无穷,值得沉思。同时,他读了卢梭的《忏悔录》,感觉对卢梭很敬仰,但是对他与华伦夫人的关系感到迷茫。他又看了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卢梭的评价,觉得对卢梭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一开始他对卢梭的激进思想很是赞赏,但是慢慢地感觉还是孟德斯鸠的思想更加实际一些,后来又回到洛克。他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兴趣,读了不少的书,佩服之余,也去了解马克思早期的激进思想,感觉受益良多。

他这学期花的伙食费比第一学期稍多一点,也就是一个月多花一块钱左右。只是上学期他去买饭票和菜票的时候总是先计划好,这学期就比较随意地买了,不再计划那么严格,去买饭也随意了一些,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不过他的总体生活标准并没有多少提高,每天中午买的菜依然是在两毛到两毛五之间徘徊,三毛钱以上的菜很少买。他一想到爹娘在地里辛辛苦苦劳动的样子就感到心痛,他去买饭的时候总是想,爹娘能吃上这样的饭菜吗?这样想着,自然就不敢买贵一点的饭菜了。尽管他手里有一百多块钱,他仍然是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点钱。不过,因为他开学时候从家里带来了两套军装,经常轮换着穿,倒是不觉得缺少衣服了。文秀在寒假的时候还给他做了一件衬衣,里里外外都有穿的了。不像上学期,他只有一件的确良衬衣和一件粗布衬衣,只有这件的确良衬衣可以外穿,天热的时候只能中午洗一洗,马上晾干,下午接着穿。

又到周六了,他中午吃过饭就休息一会儿,下午就去程老师家里,为程君曼辅导数学。这是他第二次为她辅导了,这次他提纲挈领地给她讲了她最近所学的基础知识,然后又给她讲解题思路,引导和启发她自己去做题。她做完一道题,他给她说一下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让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让她的视野更开阔了,做题也更轻松了。佩轩急着给君曼辅导完回去,因为他不想在她家里吃饭;可是君曼似乎是有意要留他吃饭似的,故意磨磨蹭蹭,问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他也只能认真地回答。从三点到五点,已经两个小时了,但是君曼还有一些题没有做出来,到了五点半,佩轩就有点心神不定,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心不在焉的样子,也只能耐心地为君曼辅导,即使时间早超过了两个小时。当然,佩轩不是在乎时间,而是不想到吃饭时候还没辅导完,这样就只能在程老师家里吃饭了,他觉得在人家家里吃饭是一件非常不自在的事。他急中生智,就悄悄对君曼说:“君曼,你稍等一会,我有事出去一下,大约二十分钟吧,我回来继续给你辅导,好不好?”君曼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说:“好的,酆大哥,你去吧,不过妈说了,做了你的饭,等你回来再一起吃饭。”君曼这么一说,让佩轩不知所措,他本来是想出去到食堂打饭吃,造成既成事实,就可以推掉在程老师家里吃饭了。但是君曼这一说,佩轩再这么做就有点不近人情了。这让佩轩心里很窝火,但是也不能表露出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君曼故意问他:“大哥,你怎么了?”佩轩苦笑着说:“没什么,没事。”他犹豫了一下,说:“算了,我就不去了。”君曼笑着说:“大哥,我喜欢听你和爸爸妈妈吃饭时候的闲聊,觉得很有意思。”佩轩笑了,他是想掩盖内心的痛楚。不过,他想,既然推辞不掉,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从容应对吧,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他又摇摇头笑了。君曼追问他:“大哥,好像你两次笑起来的意思有点不一样啊,是不是?”佩轩只好说:“没什么,咱们继续做题吧。”君曼很高兴地说:“好。”

君曼知道这位酆大哥只能默认在家里吃饭之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一改刚才磨磨蹭蹭的态度,高高兴兴又开始做题。佩轩也认真地为她讲解,直到把最后的题做完,她高兴地说:“谢谢大哥!”佩轩摇摇头说:“不用谢,不该客气。”他知道,君曼是很聪明的一个小女生,对于人情世故一点就透,读书也很有天赋,毕竟有家庭的熏陶嘛。

董老师已经做好了饭,都在等着君曼做完题。看到君曼高高兴兴收摊了,程老师就过来对佩轩说:“佩轩,辛苦了!也难为你了,不好意思,来吃饭吧!”佩轩恭敬地说:“谢谢程老师、董老师!”然后去洗了手,到餐桌旁边坐下,暗自叹了一口气。程老师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说:“佩轩,你也不要拘束,咱们这样的家庭是普通家庭,从来不讲究,都很随便,你就当自己家一样。”佩轩笑着说:“好的,我也不会客气,也是很随便的人。”他知道,程老师一家留他吃饭完全是出于好心,也尽量打消他的疑虑,让他从容自在,这样也会对君曼以及君武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董老师专门把上次喝了一点的洹水大曲拿了过来,说:“程老师,你陪佩轩喝几杯。”程老师高兴地说:“好。”佩轩无奈地说:“我实在是不会喝酒,非要我喝,我就喝一两杯,最好是不喝。”程老师打趣说:“佩轩,河南人没有不能喝酒的。我看你喝酒的姿势就知道,你喝酒是个老手了,哈哈。”佩轩笑着说:“我喝酒真的不行,家里穷,饭都吃不饱,哪会喝酒呢?河南人都会喝酒也是谣传,有个笑话嘛,说河南人把救济粮换酒喝了,当然是笑话,其实根本不可能的。”董老师和程老师都笑了。程老师恳切地说:“佩轩,少喝一点,没事的。”这次只有程老师和佩轩两人喝,其他人都不喝了。程老师给斟上酒,举杯相邀,佩轩只好与程老师碰杯喝酒,不过他只喝了半杯,还装作怕喝酒的样子,企图以假乱真。董老师关心地说:“佩轩,酒可以少喝,菜不能不吃,多吃点菜。”佩轩笑着说:“董老师,我不会客气的,不用担心我。”

虽然佩轩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总是谨小慎微的,但是程老师和董老师的开朗大方也感染了他。他本是不拘一格的人,但是也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可随意乱来。他从主要听程老师说话到也接一点话,慢慢说话也多了一些,因为他的经历比起同龄人还算丰富,所以也谈一些事情和看法。程老师和董老师都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毕业的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深,看得更远。程老师满怀希望地说:“现在各方面的政策是三十年来最好的,也是最有希望的,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国家也许会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发达起来,人们也能够住上大房子,开上小轿车,不过现在还看不到这些。”董老师玩笑说:“也许只是做个梦,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十年之后也许才能看出来。”佩轩点点头说:“的确,现在是有这样的苗头,是特别好的苗头。但是也怕来回拉锯,拉来拉去把人们的耐心都拉没了。”程老师严肃地说:“不错,自从五年前那些人陆续走了之后,人们是满怀希望变革的,终于到了三中全会,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了。其实高考的恢复就已经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佩轩你也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是吧?”

佩轩干脆地说:“是啊,恢复高考是最大的一件好事,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我就是直接的受益者。那年我初中毕业,该上高中,可是前一年还是推荐上高中,我家里世代农民,无权无势,上高中根本不可能轮上我。可是突然政策来了,恢复高考!同时恢复中考!这样我就有了上高中的机会,考试当然不怕,我随便就考上了。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我现在早就是广阔天地里的劳动者了,哈哈。”

董老师一边吃饭,一边说:“听说现在农村的政策也在改变,据说安徽和四川有的地方已经把地给分了,原来报纸上铺天盖地地批判说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近一年来也不提了,是不是风向变了?”程老师点点头说:“可能是在酝酿,会有大的变动,现在的确松动了,做小生意不再说是投机倒把了,这都是好的迹象。”佩轩小心地说:“我老家那个公社比较死板,还没有变化的迹象。但是我们临近的滑县和浚县有的地方都已经把荒地给分了,沙地、盐碱地,老百姓都抢着要,他们说,种几年就变成好地了。他们种分得的荒地的劲头比种生产队的地的劲头大得多。听说也没有政策,他们看到别的地方把荒地分了,就要求大队也这么做,大队问公社,公社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百姓又催的急,就先斩后奏给分了。”程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分的好!佩轩,你来自农村,有切身的体会,你说,是分地好,还是人民公社好?”佩轩笑着说:“其实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有人空想出来说集体化好,说实话,我家日子最好的时候是从我出生到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一段时间,农民得到了自留地,可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吃饱饭,也可以做一点小生意,就是后来被大力批判的所谓“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这些政策让老百姓从三年困难中活下来了。我记得,那时候我姐姐经常去到供销社食堂给我买一个鸡爪或一个馒头,那时候一个鸡爪一分钱,一个馒头五分钱。哈哈,本来我在家也是被宠的,我父母中年得子,对我当然很宠,不过条件不好,也没有办法。到了文化大革命,就完全退回到人民公社的集体化了,那十年是最难过的,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红薯成了最主要的食物,许多人一提起红薯就感到恐惧。我还好,有了也能吃一点,没有也不想。那时候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董老师感慨地说:“几十年了,连吃饱穿暖都解决不了,是应该好好反思了,再这样下去,是没有前景可言的。最苦的就是农民,他们种粮,可是他们偏偏就吃不饱饭。该改变了,是改革的时候了,好在已经有了这种改革的苗头,但愿这样的做法持续下去,人们就有盼头了。”

董老师岔开话题说:“你们不能只顾说话,忘了喝酒,佩轩,喝酒。”佩轩只好陪程老师又喝了几杯,然后说什么也不喝了,程老师苦笑着说:“照这样喝下去,这一瓶酒下次也喝不完。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