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青涩情缘 > 第3章 花开凡尘(一百一十六)

第3章 花开凡尘(一百一十六)

书名:青涩情缘 作者:酆行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6:56

一百一十六

初一过去了,初二照例就该走亲戚了,因为小根要参加高考,所以亲戚都由大根去走。这时候,舅舅家这边,大根共有五个舅舅,大舅年轻时候就已经失踪;三舅闯关东流落到沈阳,在那里工作;五舅十二岁去闯关东,一去不复回。所以家里就只剩二舅和四舅。二舅和姨母都已经去世,而二舅母和姨父早就去世了,所以二舅家里也不用去,但是因为要去四舅家,顺便也就去二舅家了,二舅家只有一个表哥,就照着这个表哥亲戚。姨母家也是只有一个表哥,但是他在外地工作,一家人都在外地,过年时候也不回来,所以一般情况下去不了。母亲这边的亲戚也就是这些。父亲这边的亲戚有不少,姑姑和姑父也是早已去世,不用去走,而是表哥应该来看他的舅舅和舅母;还有父亲的姥姥家,即大根的舅爷家,当然舅爷舅奶也早就过世了,父亲有一个表哥,多年来关系很好,是必须去走的。还有一位表姑,也就是父亲的表姐,即舅爷的女儿,也就是奶奶娘家的侄女。还有来认亲的一位堂姑,也必须去走。

佩轩一早就骑车去了侯家屯的四舅家,也顺带去了二舅的儿子家,吃饭自然是在四舅家里,二舅家的表哥也来叫他去吃饭,他说就在四舅家吃了,在哪里吃饭都是一样的。他从小就崇拜四舅,觉得四舅是个敢作敢当的人,非常有男人味。所以他喜欢跟四舅说话、请教。在四舅家吃过早饭后,就回了家。上午又去马庄的表伯家(即舅爷家),这个表伯跟他父亲很说得来,是个算卦先生,但是给别人算卦从来不收钱,佩轩也很喜欢和表伯聊天。表伯老来得子,他儿子比佩轩小一岁,因为年龄差不多,从小跟佩轩在一起玩的很好。佩轩每年到表伯家都要让表伯算一卦的,主要问一下父母的身体状况,问一下自己的运气。佩轩问过卦之后,就告别表伯和伯母,回到贾庄。

初二文秀也去走亲戚了,至近的亲戚今年都由二哥带着二嫂去走,因为他们新婚嘛,要去姥姥家,姑姑家,姨妈家,这都是最亲近的亲戚,初二大哥大嫂照例要回大嫂的娘家,家里只有两辆自行车,所以趁大哥不用的时候,文秀一早就骑车去了姑奶家,吃过早饭回到家,不耽误大嫂上午回娘家。快到中午的时候,有几个舅舅家的表哥表弟来走亲戚,文秀就骑了他们的车又去了舅爷家走亲戚,舅爷家都知道她定亲的女婿考上大学的事,都夸她有眼光,她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在舅爷家吃过饭,告别了舅爷一家,她就回家了。回到家又跟表哥表弟们在一起说话,都是年龄相当的伙伴,有说不完的话。一直说到下午四点多,大哥二哥都回来了,表哥表弟们才走。

文秀看家里没事了,就去跟爸妈说:“爸、妈,我去贾庄一趟,晚上不在家吃饭了。”爸笑着说:“去吧,多穿点衣服,别冻着。”妈认真地说:“去吧,你和佩轩能在一起的时间没几天,没事的时候你就去找他,让他来咱家也中,不过咱家人多,他可能不好意思。”文秀多心了,说:“妈,那你是说我去婆家是不知道害臊了?”妈不满地说:“你个秀秀,谁说你不知道害臊了?妈好意支持你去找他,你就多心了,妈说的不是实话吗?妈也希望让佩轩来咱家,只是他肯来不肯来妈管不了。你现在哪来那么多心眼啊?”文秀看妈生气了,赶忙说:“妈,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说。不过人家也没有埋怨妈的意思。嗯,妈说得对,他是有点不好意思来,咱家人多,大哥二哥都灌他酒,他有点怕,嘻嘻。”爸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佩轩最能喝,前天在咱家他喝的就不少,那天他在贾庄喝了没有?”文秀随意说:“他在贾庄喝了有四两。”爸吃惊地说:“他喝的太多了,有一斤多了,”妈责备文秀说:“秀秀,你别说你哥,你还灌了佩轩好几杯呢。”文秀辩解说:“那是大哥让我跟佩轩喝的,都起哄让我跟他碰杯,我只好跟他喝了。”妈嘱咐说:“你赶快去吧,一会天就黑了。天黑回来注意看路啊。”文秀笑着说:“我知道,妈,你放心吧,他会送我回来的。”说着,就骑上车走了。

妈笑着说:“这个秀秀,一心想着女婿,想着婆家,哈哈。”爸郑重地说:“这才好,比人家那些一到城市里就变心的人好多了。”妈认真地说:“是啊,就这我也经常敲打她,怕她闹出笑话,收不了场。”爸胸有成竹地说:“不会,秀秀是个懂道理、重情义的人。”

文秀骑车飞快往贾庄走去,到了汽车站,她朝大奎的店里瞟了一眼,看到好像是大奎和佩轩在一起说话,就过去,到门口一看,果然是他俩,大奎也看见她了,说:“嫂子,快进来。”佩轩也看见了她,说:“来吧。”文秀直率地说:“你们俩说话吧,我还有事,去家里了。”佩轩走出门问:“有啥事?”文秀随意说:“没你的事,我去就中了,你在这吧。”大奎笑着说:“哥,你也去吧。”文秀要走,佩轩喊住她:“我也回去,等一下。”于是,佩轩带着文秀回了家。

到了家,文秀去跟婆婆打招呼,问婆婆有啥活需要干,婆婆说没啥活,有了会跟她说的。这样文秀就与佩轩去了佩轩的房间,一进门,关上门,两人就拥吻在一起。文秀问道:“这两天你干啥呢?”佩轩随便地说:“还能干啥?昨天早晨和上午是拜年,下午和几个初中同学在一起玩,今天自然是走亲戚。你这两天干啥呢?”文秀拉着佩轩脱了外衣,钻进被窝里,说:“我也是和你一样,昨天早晨拜年,上午跟两个嫂子聊天,下午和二嫂聊天,晚上又跟大嫂聊天。”佩轩疑惑地说:“怎么聊了一天呀?有什么好说的?”文秀解释说:“嗨,当然有好说的,两个嫂子轮流找我,想方设法让我屈服,使他们的目的得逞。”佩轩不明地说:“啥事呀?好像你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文秀直率地说:“我当然受委屈了。哼,你理解不了。”佩轩追问:“啥事?”文秀“嘿嘿”笑了两声,说:“我不想戴手表,一家人给我做工作要我戴手表,爸妈要给我买手表,二嫂要送给我手表,大嫂扬言如果我不听话,就把她手上的表塞给我。总之,是迫我就范。”佩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同意了吗?”文秀不忿地说:“我不同意中吗?一家人恨不得吃了我。”佩轩笑着说:“就该吃了你。”文秀气得伸手就打佩轩,说:“让你也气我,非打你不可!”打了几下,她把手腕上的手表摘下来给佩轩,说:“你看看,这是二嫂非要给我的。”佩轩边想边说:“记得你信上说过,二嫂早就要送给你手表。”文秀点头说:“是的,二嫂结婚的时候就要送给我,她说她爸妈给她买了一块新表,她用不着旧表了,就要送给我。”佩轩仔细看了手表,说:“秀秀,你这块表好,是瑞士生产的,是名表,而且越旧越值钱。”文秀惊讶地说:“真的?这么名贵啊?”佩轩点点头说:“是的,这样的表也许有收藏价值。总之,不会贬值。”文秀叹口气说:“二嫂把这么名贵的手表送给我,让我实在过意不去。”佩轩点点头说:“是啊,不过你也没有其他选择,也只能接受啊。”

文秀话锋一转说:“佩轩,你明天干什么?”佩轩直白地说:“还能干什么?还是走亲戚,我还有表姑家和堂姑家没去呢。”文秀奇怪地说:“你家也有这些远房的亲戚啊。”佩轩严肃地说:“是,这些亲戚都是有来历的,而且是很亲的,我给你说一说这些亲戚的来历。”

佩轩接着说:“我先给你讲讲与表姑亲戚的来历。我的表姑是我奶奶娘家的亲侄女,我父亲的表姐,她也是年轻时候就守寡,独自把儿子养大。一般来说,侄女嫁出去以后,是不与自己的亲姑姑亲戚的,一开始我的表姑嫁到李家屯以后,也是不与我奶奶亲戚的。我爷爷和奶奶有三个孩子,即我大伯、我姑姑、我父亲。我的姑姑在生我的表哥的时候,得了产后风病故了,她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龄就走了,自然,我们一家悲痛欲绝,尤其是我奶奶,伤心至极。我表姑来看她的姑姑,就说:“姑姑,以后我就是你的女儿,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女儿吧。”从此,我表姑就与我们家开始走亲戚了,我爷爷、奶奶去世以后,我父亲就说:‘我这一辈人在就要与你们的姑姑亲戚下去。’逢年过节,一般都是我去姑姑家走亲戚,一直到现在。文秀,你说我这个姑姑,跟我们家是不是很亲啊?”文秀听得两眼泪汪汪的,说:“好悲惨啊!你这姑姑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啊。我觉得,跟这姑姑家太亲了,还会亲戚几十年,咱这一辈人也会继续亲戚下去。”佩轩点点头说:“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佩轩继续说:“我再给你讲一讲堂姑来认亲的故事。我的这个堂姑与我父亲是四服的堂兄妹,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堂姑的父母早就过世了,她没有兄弟,但是有一个叔叔,不过这个叔叔有点看不起她,所以不跟她亲戚。这样,堂姑娘家就没有人跟她亲戚了。前几年的时候,堂姑父去世,这是大事,堂姑必须有娘家人来参加堂姑父的葬礼,不然对她家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在堂姑父去世之前,堂姑的儿子们就来到贾庄,找到他们的二姥爷,即堂姑的叔叔,恳求他发话,认下这门亲戚;但是他们的二姥爷严词拒绝了。堂姑的村就是申寨,离你们刘庄很近,离贾庄也不远。堂姑的儿子们与我父亲等也比较熟,于是他们就找到我家,说明了情况,恳求我父亲认下他们这门亲戚,我父亲慷慨地认下了这门亲戚。我们本家门里有六家认了这门亲戚,在堂姑父去世的时候,堂姑终于有了娘家人来参加堂姑父的葬礼,为她家撑了门面,挽回了面子。本来,堂姑的儿子们都很懂事,对他们的舅舅们都很好,所以,这些舅舅们也愿意认这些外甥,只是碍着堂姑的叔叔,不方便认,但是到了有事的时候,堂姑的叔叔依然不认他的这个侄女,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我父亲这样的几个堂姑的堂兄,果断认下了这门亲戚,显示了他们急公好义的品行。我父亲对他的外甥们说:‘我们至少会与你们亲戚到你们的父母过世以后。’我的这几个表哥感激不尽。从此,我家就多了一门亲戚,每年过年和中秋节,我们本家这六家一块去堂姑家走亲戚,堂姑家的大表哥也来他的这六个舅舅家走亲戚,相互之间很亲。文秀,你说,这门亲戚该不该认?”文秀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该认,不认说不过去。”佩轩像是想起来了什么,说:“对了,还要联系一下另外几家堂哥,看看什么时候一块去堂姑家走亲戚。”

文秀听了佩轩说的情况,感到公公是个深明大义、正直善良的人,当堂姑一家急需认亲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认可这门亲戚,急人家之所急,实在是大德之人!虽然公公没多少文化,却深明大义,有情有义,乐于助人,让人钦佩。

文秀再回想起佩轩的表姑,也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的这一举动,给失去女儿的佩轩的奶奶多大的安慰啊!她想,佩轩家的亲戚将来到他们这一辈也要继续亲戚下去,这样的情义永不能忘。而且应该告诉下一代人,让下一代人把这种重情重义的传统继承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