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成寡妇,养育十兄妹 > 第189章 新房潮流

第189章 新房潮流

书名:穿越成寡妇,养育十兄妹 作者:公子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6:53

这几日,村里人都在传,陈大牛家也要盖砖房了。村里人知道这消息后,不管是遇到陈大牛,还是干活时碰到张氏,都在相互打听要盖房细节和花费。

虽然盖不起顾财主家,那样气派的大宅院,但是跟陈大牛家相比,自觉好像也没有落后多少!相比陈大牛家,要盖的新房,更加贴近村民们,追求好实现目标的住宅。

在去青峰镇的路上,一同负责做饭的妇人,就已经开始向张氏打听:“张嫂子,我昨晚回家,听孩子他爹说,你家也要盖新房啦!你准备盖几间房?全部都是用青砖黑瓦吗?还是一半青砖一半黄土。”

同坐一车的人,全部竖起耳朵细听。

张氏这人做事爽朗,说话也不藏着掖着。

面带笑意说:“我家准备一次性盖好,全部用青砖黑瓦,图纸也是二弟媳妇,亲自帮我们设计的。

总共有十七间房子,上面的五个儿子,不管是已经娶媳妇的,还是没有娶媳妇的,都分一大一小的套间,就算他们有孩子了,小家庭也能住的下。

我们老俩口住一间,还有五个女儿,都各有一间闺房。

还有一个共用的大厨房,前院有口水井,后院还留有一块菜地。弟媳设计的生活配套,我都非常的满意。”

其中一女人张口就说:“我滴个娘耶!十几间房,这得花多少银子呀!还有闺女迟早是要嫁人的,你家五个闺女,每人都要留一间闺房,这不是浪费吗?”

“是需要花不少银子,基本上掏空了所有家底,还缺少的跟弟媳借些。到时候从工钱里扣除,你看我家都要盖房了,我不是也没有停工吗?

再说了,给自己闺女住的房子,那咋能叫浪费呢?我二弟媳妇可说了,娘家永远是出嫁闺女的底气,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出嫁的女儿留一间闺房,哪怕一年只回来主三两天,那也是独属于她们自己的空间。”

大牛媳妇张氏不客气的怼回去,现在的她简直就是个弟媳控。顾汐说的话都非常认同。

三牛媳妇在车上也帮腔:“我觉得大嫂这样安排没错,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二嫂对小花小草,那简直就是好的没边了。”

起初招娣来娣在养殖场,干完活后回家跟她说,二伯娘家的养兔生意,二伯娘把一半利润,都给了小草妹妹。那时她听到这话,压根就不相信,还认为女儿在胡说八道呢?

几千只兔子那么大的产业,那么大的生意,就交由十来岁的小姑娘。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小草的富裕程度,是她们这些普通人,打马都追不上的存在,她才终于接受二嫂的育儿理念。

本来是想打听盖房花费的,结果变成了探讨女性权益了。

坐着一马车的老女人们,因为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女不如儿,因此刚刚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随着大家的争吵辩论,情绪稳定缓下来后,想到自己做女儿时,受过的苦和委屈,慢慢的也都理解彼此。

生而为人不易,生为女人更难!这世上如果作为母亲,都不能爱护未出阁的女儿。难道还要让闺女,走她们走过的老路吗?

女子出嫁后,就要被迫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等到被婆家人蹉跎磨砺时?再遇到一个丈夫不同心的,还能指望谁给予她们,应有的理解和关心呢?

有开明思想觉悟的人,日后更加顾及女儿们的感受,也对娶回来的媳妇,更加善待和包容了。思想转变的结果,受益的却是自己,媳妇们更加孝顺婆婆,闺女嫁出去多年,依然常回家看看,亲近孝顺老母亲。

陈大牛家能盖的起新房,那村里手上有攒下存银的,当然也想要盖新房呀!

于是没几日功夫,山泉村十几户人家,第一批要盖新房的出炉。

其中就包括陈大水家,大水媳妇在山上,采了两朵灵芝,卖给青峰镇药铺,应该是得了不少银子。还有在山上采红山楂果,加工后卖给药铺的本族婶子。

还有家里劳动力多的,一家有七八口人,都在连日出工干活的,每个月总收入就相当可观。

这大半年来山泉村人,除了做工挣辛苦钱,上山采货卖的钱,包括卖土豆挣的银子。人均收入大大提升。远远领先其它村子。

虽然都是生活在一个村子,大家免不了会攀比竞争。看别人家盖新房,自己家还在住茅草土屋,这谁能受得了呀!于是银子足够的家庭,也动工盖青砖瓦房。

另外还有大一部分人,即使现在没盖房,但是也在着手预备材料,一小群又一小群的人,跑山上选材砍伐树木,预备明年盖房的材料。

对村里人来说盖新房,那是头等的天大事情,不管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姑爷回来帮忙。还是娶回来的媳妇,邀请老丈人家来干活。

一时之间整个山泉村,都忙活的热火朝天。

而陈大负责的砖窑,也终于有进账了。

虽然利润空间低,扣除人工成本后,挣的银子不多。但是也把大儿子乐坏了,毕竟亲自挣回的银子,跟娘亲给的银子是不一样的。

憨厚的陈大,笑眯眯的把村民们,买青砖黑瓦的银子递给她。

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客小而不为。

顾汐鼓励陈大称赞道:“老大,做的很好,有些生意可以赚大钱,有的生意也不可多赚。

事关民生住宅材料,我们努力做好产品的质量,做出口碑赢得大众口碑,薄利多销未必挣不到银子。”

陈大挠着后脑勺说:“娘,我明白了。”

今年从府城请来的工匠们,也真是赚翻了。活干不完,根本干不完。这家活刚结束,那家的活又来了。

有些匠人甚至在想,要不要把家人接到青峰镇。在这里安个家得了,因为看目前这情况,未来几年的青峰镇,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呀!

发展的前景好,挣钱的机会也就多!很明显在青峰镇找事做,要比在府城找事做容易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