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 第810章 温柔乡

第810章 温柔乡

书名: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9:49:05

朱小峰回到了南京,,第一时间召见了范忠。

"都说你是封疆大吏中的封疆大吏,还有人称你为东南王,,

不过朕知道,这一年多时间,你殚精竭虑,苦了你了!"

范忠又不是搞经济出身,,朱小峰把他直接放在南直隶让他开贸易部搞经济捞钱,从专业角度来说,,有点赶鸭子上架,,

范忠能开创如今的局面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陛下,臣万死以报陛下的知遇之恩,陛下放心,,臣一定把贸易部办好,,尽全力给陛下捞银子!"范忠拍胸脯说道。

"朕这几天去下边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触目惊心。

内卫在这边搞得有点跑偏了,正经业务都落下了,为了弄银子搞得很多商人家破人亡,,

贸易部是朝廷七部之一,,朕现在要银子,,但也要脸面,希望你约束好手下,,不要步内卫的后尘!对于安分守己的商人,给他们一条活路,,不可打压的太过厉害。

水至清则无鱼,,办事人员的贪腐不可能杜绝,,但是如果弄到敢跟朕对半分账的程度,,

朕绝不手软,,有多少杀多少,,就算杀绝贸易部所有人员我也在所不惜!"

听到陛下这样的敲打,,范忠冷汗直流。急忙表忠心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约束好下属,,,遇到大贪大恶之徒,,不劳陛下动手,,臣一定亲自惩处!

主要现在贸易部的业务太过巨大,甚至一些京营士兵也不得不投身到业务中。周将军经常会敲打他们,谨防士兵们上下其手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范忠说道。

"没办法,,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过朕这段时间在南京得见闻,,真是大开眼界,,南京可以说是真正的小天堂!

就连朕,,也想在这里多待些时候,希望秦淮河的水不会将你的骨头泡软,把正事耽搁了,

对了,你来南直隶也有段时间了,也去过南直隶很多府县,,对这里怎么看!"朱小峰说道。

范忠一听,,暗暗心惊,,,自己的几个小妾就是从秦淮河妓院中精挑细选的女子,,自己一把老骨头了,前半生没有怎么享受过,,

如今守着金山,尽心尽力办差的同时,,肯定也得对自己小小的犒劳一番这才是人之常情。

这陛下分明是在敲打自己、顺便考考自己功课。

范忠急忙说道:

"陛下,南直隶兴盛冠绝天下,,,单单南京城城内的行业划分非常精细。

比如铁器有专门的造铁作坊;皮市的大多数店铺则是集中在笪桥南;

履鞋则在轿夫营;鼓铺是在三山口街,帘箔则在武定桥之东;

弓箭则在浦口有专门的弓箭坊;纸伞在应天府西街,木品则集中在赛鱼口的木匠营”。

除了这么区域化专业化的作坊,,

甚至许多铺户利用街道两侧的廊道进行商贸,如绸缎廊、锦衣廊、白糖廊明瓦廊等均是如此。

这里的百姓甚至不再按照“黄册”上登记的职业“各安其份”,他们谋生的手段也非常丰富,其中经商在这里不再被视为贱籍而被人鄙视,,相反是非常重要令人羡慕的的行当?

南直隶城内街道纵横,各种店铺数不胜数,商品贸易十分多样化,甚至西红柿、鲜奶在冬季也随处可见,,"这些西红柿就是菜农从暖洞子里培植出来的。

酒楼妓院更是多如牛毛,整个南直隶充满了奢靡之风,,大家以享乐为荣,正如陛下所说,这里是小天堂,,温柔乡!"

朱小峰对于范忠反映的情况,,颇感无可奈何,南京的繁华天下第一,而奢华也是天下第一。

奢华的社会风气,是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

怪不得明末,南明小朝廷空有百万大军,,坐拥富庶的东南,却一再错失机会,,甘于享乐,,最终走向了灭亡,,

当年朱和尚建立黄册制度的初心是想让各行各业的人世世代代坚守本行业,各司其职,,

可现在,,基本在南直隶已经名存实亡,,大家都在挂着羊头卖狗肉

都是什么来钱快干什么,,甚至商人不得入仕的规矩在这里也被打破。

"这里的商贾子弟,,是否也已经能参加科考?"朱小峰问道。

"回陛下,,商贾子弟在南直隶已经可以参加科考,只因朝廷有以“黄册”为基础的户籍制度,不得商贾子弟参加考试,,

东南几省的学政便通过“寄籍”“附籍”的手段,使得商人的子弟获得参加考试的权利。

"东南的商贾,尤其南直隶地区的富商更加注重其子女教育,为了成功让他们的子弟取得功名,甚至重金为他们聘请名师教授。"范忠说道。

"这些铜臭味的商人,,将朝廷科举考试也当成了买卖,当真可恶!"朱小峰恨恨的说道。

范忠懵逼了,,听陛下这意思,难道要整顿南直隶?

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陛下,,南直隶地位太过重要,,就设贸易部开海禁这一项,,已经造成了南直隶甚至东南的动荡,,

臣建议陛下徐徐图之!"范忠说道。

"你去过秦淮河吧,,"

"陛下,,,臣去过,,"

这事情范忠不敢撒谎,,作为事实上的东南王,,在南直隶任上富甲天下的地方没有去过秦淮河这不是把陛下当傻子骗吗?

"你去过,,朕也去过,,

朕看到秦淮河隔壁那条街,都是酒楼!

酒楼上的明角灯,单单那一条街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天,那边走路的人,甚至夜晚都不用带灯笼。

"陛下,,臣前段时候初步摸排过,,

南京城大街小巷,数得上名号的大大小小的酒楼有六七百家,茶社有一千余家。

至于不在官府登记范围内的小茶社,更是不可胜数。

人无论走到哪条街巷,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烹着上好的雨水。

大的茶社里几乎整天坐满了吃茶的人。\"一些富商巨贾、纨绔子弟更是酒楼常客。

而在朱小峰看来,,这些茶馆在传统的商业经济活动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已经不仅仅是休息娱乐的场所,还具有社交、传播小道消息、增进人际关系等多种附加功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个国家,,如果没有朕,,都要到亡国的关头,,,他们这安闲日子又能过多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是朱家的,,可覆巢之下无完卵,,若改朝换代,苦的最终是小民百姓,

朕的政策,,什么时候才可以在东南畅通无阻展开!"朱小峰感慨道。

"陛下,英明神武,,春秋鼎盛,陛下总会看到令行禁止的那天!"

而在东边的日本长崎,,,

有一个人也在心有灵犀的举杯拍着大明皇帝的马屁,

"我大明皇帝英明神武,春秋鼎盛,,大明京营天下无敌,,如今贸易部成立,,海禁以开,,诸位就跟着郑某吃香的喝辣的就行,诸位,让我们满饮此杯。"郑芝龙高兴的说道。

"乾杯"

"乾杯!"

两排的小日本纷纷附和着干杯。

长崎是日本九州岛西岸的港口城市。长崎市位于日本的西端,与大明南直隶海路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国与日本的桥梁。

虽然日本的历代幕府都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可长崎却是日本锁国时代少数对外开放的港口。

古时起,长崎就是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窗口,长崎港是日本在锁国时期唯一准许外国船舶进入日本的港口。

由于与中国有长期往来,这里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日常生活,都保留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而长崎也是郑芝龙发迹的起点。

由于郑芝龙跟着大人物进行跨海贸易崭露头角,受到了前任幕府将军的青睐,郑芝龙给退隐的前幕府将军德川秀忠献药品,秀忠命招待于长崎宾馆,给了郑芝龙很多赏赐。

虽然德川秀忠早在1623年就将自己的接班人德川家光推到了幕府将军的宝座,,自己名义上已经退隐,,

可实际上,这位第二位幕府将军叱咤风云一生,又岂会心甘情愿彻底退出政坛?

因此日本其实还是维持着德川秀忠与德川家光这对父子的二元统治,,

郑芝龙受前任幕府将军召见,日本人之中机灵的大名已经从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纷纷巴结郑芝龙。

长崎平户蕃的大名松浦氏更是对郑芝龙礼遇有加,松浦氏为其在平户蕃附近的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

并介绍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与郑芝龙。田川氏,当时年方十七,便是郑成功与田川左卫门的母亲。

1632年,,,德川秀忠终于去世,,由于郑芝龙这两年一直在大明混,中日两国间夹带的贸易已经无法满足郑芝龙的胃口。

在他看来,自己官运亨通,然后把自己两个儿子培养个进士出来,,这才是正儿八经光耀门楣的大事,,因此郑芝龙几乎将心思都用在了大明朝廷,,

再加上他的靠山德川秀忠去世,,因此他在日本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可是,,人要走运,那是挡也挡不住,

朝廷开了贸易部,开了海禁,,朝廷亲自下场干起了贸易,,

而郑芝龙刚刚当上东南数省的水师大总管,,就有消息灵通的日本大名派人来寻求接洽,,

郑芝龙的权势也已经达到了历史上都没有的高度,

而如今,,郑芝龙更是现在了风口,,成为了那头飞上天的母猪,,

因为大明皇帝已经委任他全权负责大明对日本的贸易,,

这可不是当年自己小家子气偷偷摸摸进行的小打小闹的贸易,

而是一次就几十条大船的超级贸易,,虽然里面的利润大部分是归贸易部,,

可由此带来的巨大威望是钱不能衡量的,,

当年,,郑芝龙花了大价钱才买通了第二代德川幕府将军的亲信,,

获得了德川秀忠见面的机会,,

当时的自己,,在幕府将军的眼里,,那可以说只能是个人,,

而现在,,,自己可是个人物,,是个代表大明朝可以有资格会见幕府将军的人物。

这下子,,不仅是长崎的几个大名坐不住,要来巴结郑芝龙,,

就练日本第三人幕府将军德川家光都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用尽十年的时间熬死了自己所谓退隐的父亲德川秀忠,,

德川家光开始真正大展拳脚。

就在今年,他主持修订 《武家诸法度》,对外地的大名诸侯定期朝见自己做了法律上的规定。这样各地大名定期必须来觐见自己,,如果不来便是冒犯,自己可以师出有名的讨伐!

不过,就现在的各地大名势力来看,曾经与德川幕府敌对的各地大名或被剿灭或已表示完全臣服,自己的统治已经稳固了很多。

曾经趾高气扬的京都朝廷的公卿们也已俯首贴耳,经过紫色社事件,,后水尾天皇甚至因为受不了德川家的强硬而退位。

这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形势,,如今的朝廷,,可是德川幕府将军说了算,,

而德川家光颁布的各种法令也使武士集团内部的等级秩序变得稳固,义务也更加明确,德川幕府将军俨然已取得全日本的统治大权,甚至成为了日本实际上的君主。

德川家光垄断着长崎贸易的利益,可以说是要兵有兵,要权有权,要钱有钱,,

所谓温饱思淫欲,,

德川家光不管是为了开创更大的基业,,还是为了享受,,都使得他的重点关注长崎!

日本是个岛国,,很多战略物资需要从大明或者东南亚,或者洋鬼子手里贸易,,,

而长崎就是重中之重,,

随着大明开海禁设立贸易部,,完全放开跨国贸易的消息传来,,

日本可以说是举国沸腾,,

当年,,大家大老远脑袋别裤腰带上做倭寇去大明劫掠为了什么?

还不是大明不带自己玩,,所以只能理所当然的抢嘛,,

如今大明带自己玩了,,

那意味着,数不尽的大明的奢侈品会流入日本,,

郑芝龙,,这个大明对日贸易的总管就变得无比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