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 第769章 太子太傅

第769章 太子太傅

书名: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9:49:05

"汝玉,如今各部堂官都出现老龄化的现象,户部的毕尚书,还有这礼部,,包括你接手的吏部,,

老臣们有老臣的优点,经验足老成谋国,,

可是朕还是喜欢任命年轻的官吏,他们年富力强,不会太墨守成规,这样才能打开局面。你担任吏部尚书后,要侧重对年轻官吏的选拔,,,

给朕多举荐一些干才,,朕的京营之所以成为天下强兵,,除了厚饷,赏罚分明外,,从来不论资排辈,,

那八师未来的师长李定国才十几岁,,刘文秀、艾能奇年龄更小,,

当年的曹变蛟、殉国的吴三桂也是十几岁就担当了重任。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倪元路听到这,,

急忙说道:"陛下,臣刚刚担任吏部尚书,按道理说有些事情应该避嫌,不过陛下吩咐臣,,

臣就举贤不避亲了,,,

陛下您知道,最近殉国的登莱巡抚袁可立,是臣的恩师,,恩师名下还有黄道周、刘理顺两人都是有才学之人,,以二人的才能如今的官职真的算是大材小用。

就连臣的学生夏允彝、陈子龙等人,也是饱学之士练达之才,只是二人还没有考取功名。"

朱小峰听到袁可立的名字,,心情无比沉重,,

他还记得几年前跟当时的吏部尚书老王一起去袁可立家拜访,请他出山的情景,,

如今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战死朝鲜,,给自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作为四朝老臣,,战死在朝鲜抗击鞑子的前线,,朱小峰一时间无比愧疚,后悔没有让他提前致仕回乡享享清福。

历史上的袁可立,,受到朝堂的排挤早早回乡,,1633年以七十一岁的年龄郁郁而终。

而现在,,作为老黄牛在登莱多干了两年,,73岁在朝鲜殉国。

"礼卿(袁可立字礼卿)的家眷朕已经提前全部接到了登莱,,朕记得他有一个独子,还有两个孙子。

"陛下,恩师独子名叫袁枢今年以父荫官户部,已经出仕在户部任职郎中。恩师去世后,他已经回乡守孝。"倪元路说道。

"追封袁可立为太子太傅从一品,其子袁枢守孝期满酌吏部提拔其为登莱巡抚,,,"朱小峰说道。

"陛下,,臣替恩师谢陛下隆恩"倪元路跪地说道。

古人,尤其是读书人最要的就是脸面,,

对名分看的非常重,,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傅头衔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荣誉称号,一般是皇帝给重臣或者近臣增加的荣誉称号。

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但是这个名号特别响亮,可以说是读书人出仕后仕途的终极目标。

朱小峰只是愧疚老袁辛辛苦苦给大明卖命,伺候了四代帝王,最后战死沙场,因此提拔了他的儿子,

然而在历史上,,袁可立的儿子袁枢,,也是一个忠臣孝子。

1633年,袁可立病逝,袁枢为父亲在家守孝, 1635年遭遇从归德府败退下来的李自成部流民攻城,睢阳卫所的几千士兵完全没有战斗力,稍微接触,全军溃散。

袁枢散尽家财筹集两千金招募乡勇守城,,并且亲自身披铠甲上阵杀敌,,硬生生在城墙上待了七昼夜,睢州城最终得以保全。

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的杰出代表,,,最后1644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场景,,他不愿给鞑子做顺民,毅然绝食而死。

"你说的那个夏允彝,呵呵,朕已经提前做出了安排,,专门派人去南直隶将他安排妥当,,

只是这个黄道周,,,朕怎么熟悉,,,"朱小峰疑惑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