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 第708章 海盗与文明

第708章 海盗与文明

书名: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9:49:05

"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说晚上祖大寿要在王宫举办庆功会,,因此为保证安全,王宫的防务暂时交给京营负责,,"王宫守卫将领说道。

"一派胡言,,我大朝鲜国再差劲难道连王宫都没办法护卫?王城防务被外人替换,,这是奇耻大辱!"一个大臣恨恨的说道。

这件事,,就连朝鲜国王李宗也有点面色不善,

虽然明朝是自己的宗主国,,明军来了也出了大把子力气,,可这样也有点太欺负人了吧?

朝鲜国王李宗虽然没有说话,可是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向大明皇帝告祖大寿一状,

大明最讲究脸面,,自己把祖大寿的做法写的过分一些,然后提前秘密派遣使臣去大明熟络的大臣家走动!细数祖大寿在朝鲜的黑料!

这祖大寿回了明朝有的是御史弹劾他!够他喝一壶的!

"哎,如今形势比人强,大家都稍微忍耐一些吧!估计用不了几天,明军就要走了!

崔璨,你去王城府库挑选一些古玩字画给祖大寿送过去,并再次表达本王对他的感谢!"李宗说道。

一听这话璀璨懵逼了,,,

"大王,,王城府库的财富,已经被鞑子席卷一空,,如今府库空荡荡的都能跑老鼠,,再找不出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崔璨哭丧着脸说道。

李宗这才想起,二鞑子曾经攻破了京畿道王城的事,,,

"哎,,,朝鲜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百年前的荣光!"李宗感慨的说道。

而在第二天一大早,祖大寿已经神清气爽的起床。立即召集了京营师团长来大营开会。

如今鞑子已经撤退,,祖大寿已经默认了鞑子对于平安道的占领,,

现在是时候考虑朝鲜其他几道的问题,,,

首先京畿道王城作为朝鲜的政治经济中心,肯定是要优先控制的,,

虽然鞑子劫掠了朝鲜王宫的府库财富,,,不过当时为了表达亲善,,鞑子并没有掳掠平民,,因此京畿道王城除了城防工事以外,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毁坏,,

"大帅,,您的意思是说要占领朝鲜?"满桂不可思议的说道。

"没错,如今当务之急是把京畿道拿下,,,

朝鲜王室如今只控制着京畿道以及他东边的江原道,,,李氏对朝鲜的控制经过这次朝鲜之战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东南的庆尚道由海匪控制,,不过我收到消息,,他们已经是属于大明的武装,,,

全罗道由高迎祥控制,,暂时就交由他管理,,京畿道南边的忠清道由张献忠占据着,,

我打算占领京畿道全境后就向张献忠动手!"祖大寿说道。

"哼,我踏马早就看张献忠不顺眼了,,是该收拾这老小子,让他知道明军的厉害!"黑云龙气愤的说道。

"此事一定要保密,如果李氏狗急跳墙,也会给咱们造成一些麻烦,,最好兵不血刃的控制朝鲜王城。"祖大寿说道。

"大帅,,如今朝鲜王宫已经由我师控制,,,那王城外围的防务只要顺利接防,,,那京畿道王城就可以唾手可得,几乎不会发生什么伤亡!"满桂说道。

"可是,,,那朝鲜王城的防务,那守将金统领也不是饭桶,,,岂会让咱们接手防务?

王宫被换防,,外围城墙也被换防,那傻子都能看出端倪,,,"黑云龙提醒道,,

不过祖大寿突然笑着想到了办法!

"海州牧的明军已经打垮了鞑子的水师,,他们起码有万余人,,他们以前以海盗的身份进行掩护,,

如今再让他们扮一回海盗就行!"祖大寿笑着说道。

祖大寿也是这几天才知道占据庆尚道的海匪原来也是陛下的人,,

皇太极能够仓皇撤退,一方面是满桂断了皇太极的后路,,另一方面怕是与这伙人打垮鞑子的水师有莫大的关系,,,

祖大寿与郑氏兄弟建立联系后,为了顺利接管京畿道朝鲜王城,,第二天就让郑氏兄弟带领着人马向着京畿道进发,,

而此时的朝鲜国王李宗一心想知道明军的撤军时间,,三番五次派人以问候的名义旁敲侧击了解明军的撤离时间!

"崔大人,,实不相瞒,这平安道还让鞑子占据着,他们随时有可能再次南下,本帅的意思是在王城休整一段时间,,

大明天兵将继续北上,,一定要把鞑子彻底赶出朝鲜的领土!"祖大寿义正辞严的说道。

一听这计划,,崔鸣吉也没了办法,,人家明军说了会撤离,,而且是准备妥当继续攻打鞑子,说的冠冕堂皇,,

朝鲜除了做好东道主,,提供好吃好喝招待着,貌似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而在第三天,,随着一伙武装远远的逼近朝鲜王城,,

李宗一时间慌了神,难道又是鞑子打来了?

李宗带着几名大臣急忙去求见京营统帅祖大寿!

"祖将军,到底是哪里来的人马?"李宗急切的问道。

"大王放心好了,,是一群海寇,,不过他们人马众多,而且装备精良,,我京营官兵一定会打退他们的!,"祖大寿淡淡的说道。

"那就好,,多亏了天朝天兵,,朝鲜今年真是多事之秋!"李宗感慨道,,再不提让京营撤军的事情!

"大王,如今海匪来势汹汹,,京营前段时候刚刚经历了与鞑子的大战,,已经元气大伤,短时间不宜出去与海匪硬拼!

我建议京营这两天暂时接管王城城墙的防务,,待打退海匪再让朝鲜士兵换防,,

不然一旦城墙被海匪攻破,海匪大量入城,,后果不堪设想!"祖大寿说道。

李宗考虑了一下,凭感觉他觉得这样不合适,,不过如今海匪大军压境,,非常时期他也没了办法,只能勉强同意!

于是,,京营四师十一团、十二 团顺利接手了朝鲜城墙的防务,,

虽然金主将坚持让朝鲜士兵一起守城,,可是京营士兵已经牢牢占据了城墙核心工事位置。

夜晚,,朝鲜王宫内,,

几名李宗的心腹大臣在与李宗商量着,,,

"大王,,这情况不对啊,,这祖大寿他们的庆功会都过完一天了,,,大明京营第十团的士兵怎么还在王宫赖着不走?臣来觐见陛下,,这些人甚至还进行了阻拦,,真是岂有此理!"李宗的宠臣璀璨恨恨的说道。

一听璀璨这么说,众人也回过味来,,总觉得这事情其中透露着邪性,,

"这大明军队,,不会想占据王城吧,,"一名大臣冷不丁的说道。

听着这名大臣提出的猜测众人皆是心中一惊,,

不过崔鸣吉立即驳斥道:"大明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讲究仁义礼智信,又岂会做出这样的事?"

李宗也点点头算是认同崔鸣吉的说法,,

"爱卿,本王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升起,东方落下。也不会相信大明会打我朝鲜的主意,,"朝鲜国王李宗笑着说道。

而李宗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也与大明与朝鲜两国的渊源有关。

没办法,,朝鲜自从立国起,,就跟大明是友好关系,,几百年来双方关系越来越深,,,

朝鲜君臣打死也不信大明会做出吞并朝鲜的事情来。

而对于大明来说,,与朝鲜交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大明与朝鲜一衣带水,,

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初期之所以实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是基于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困境:

经过元末社会的长期战乱,大明开国时候百废待兴,急切需要与民修养生息,

同时北面逃到草原的北元政权一直对明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正因如此,明朝必须放弃元朝那种以武力压迫对方臣服的对外政策,转而实行以德服邻、睦邻友好的对外策略,争取创立一个有利于大明自身恢复重建发展的外部环境。

由于朱元璋打了太多的仗,用他的诗句来说就是"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

为了告诫后世子孙,朱元璋甚至将将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写入《皇明祖训》。

而他以后的历任皇帝也大都遵循这个祖训,,

而朝鲜之所以从众多藩属国里脱颖而出,受到明朝的青睐,,也与朝鲜开国的前后两任君主有极大的关系!

朝鲜曾经是高丽王朝统治,,而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大明与北元之间的战争举棋不定,,,

有时支持草原的北元政权,有时又支持大明,,

在大明与北元之间反复横跳!

朱元璋恨透了高丽人的反复无常,,

朝鲜当时的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赶跑了高丽国王的统治以后,干脆自己当起了国王,,于是建立了李氏朝鲜,,,

李成桂一建国就全力倒向大明,,甚至出兵帮助大明征伐北元,,因此朝鲜获得了当时朱元璋的青睐!

而李成桂病逝后,朝鲜第二任国王李芳远,,更是做的一笔好买卖!

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争夺皇位,,,

朱棣胜利后,天下各地的势力对于要不要承认朱棣的合法身份而陷入了犹豫,,,

中央的大臣方孝孺甚至被灭十族也将朱棣视为乱臣贼子,这让永乐大帝朱棣非常被动。

各藩属国更是不动如山,,而李芳远主打一个机灵,,直接提前派人前往南直隶表示祝贺,这雪中送炭的行为获得了朱棣的青睐!

朝鲜王朝立国之初李成桂、李元芳两代君主都与大明皇帝结下情分,,使得朝鲜成为大明藩属国当中最特殊的存在!

历任皇帝都对朝鲜恩宠有加,,

另外朝鲜李氏王朝的国王鉴于前朝崇佛带来的统治弊端,

因此建国初期,就仿照大明确立以儒立国的统治理念。

将儒家文化作为制定内外政策的官方指导思想,非常重视以儒学文化的纲常伦理来规范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故朝鲜官方对从明朝引入的程朱理学推崇备至,,,

而随着儒学的传播,,朝鲜也以小中华自居,,

仁义礼智信成了朝鲜君臣的道德标准,,

而作为文明的国度,,最擅长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

向鞑子以及草原胡人那样迷信武力,,动不动就劫掠吞并其他国家,,那是野蛮人做的事情,,

太过掉价!

因此李氏朝鲜在立国后,强盛的很长时间里,,,从来没有想过去侵略吞并日本,,

在朝鲜士大夫看来,,那样的行为太掉价,,那样做岂不是把自己等同于日本那样的野蛮人?

而大明,,作为文化输出的宗主国,,那更是了不起,,,

又怎么会做出吞并朝鲜这样掉价的行为?天朝上国的脸面不要了?

因此打死朝鲜君臣,,都不愿意相信大明会对自己动手!

"陛下,,,朝鲜直属王城的四万军队在此次战役中几乎消耗殆尽,,如今王城只有不到万余兵马,,

不仅没办法单独赶走盘踞在平安道的鞑子,,

就连忠清道、全罗道的流民随便来一支,以王城现在的防备,都没办法抵抗!

大王需要立即募兵了,,不然大明军队更有理由赖着不走了!"崔鸣吉忧虑的说道。

李宗也深以为然,,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与其看大明脸色行事,还不如靠自己!

如今朝鲜八道有着几百万的人口,,京畿道更是人口最密集的道,,

户籍册显示光王城就有三十万人,,,

想到此李宗立即有了决策,,

"崔爱卿,明天接本王的命令,,在王城大规模征兵,,立即招募五万青壮出来,,

此次战役明军缴获很多武器,,咱们甚至可以购买一些,,"李宗说道。

"大王,老臣一定把事情办好!"崔鸣吉斩钉截铁的说道。

而在明军大营,,满桂高兴的向祖大寿汇报了顺利接管朝鲜王城的消息,,

"非常好,,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今晚召集团级以上军官开作战会议,,明天就动手,,否则夜长梦多!"祖大寿说道。

"大帅,,这真的是陛下的意思?"满桂问道,,

满桂虽然是武将,,,,可他对于占领朝鲜还是有着不小的顾虑,,

这可是大明的藩属国啊,,,没有任何缘由,占领朝鲜,,可以说是变相灭国,,这事情太大了。

"满师长,,实话告诉你,,我手中并没有陛下的圣旨,,,"祖大寿说道。

"啊,,,,大帅?那你这是擅作主张?"满桂踉跄后退一步不可置信的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