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母子 > 第30章 出门的人回来了

第30章 出门的人回来了

书名:母子 作者:凡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5 09:47:36

一个人怎么那么容易能从伤感中走出来呢?有些人一个月甚至一年也都走不出来,只能用时间慢慢的磨平着心中的忧伤。娟正在经历着。

安排好娟和孩子,我就着急忙慌的往家里赶,这次出来已经五六天了,家里只有大爸一个人,不知道一切都好不好?

我沿着公路一直往县城的方向走着。忽然想到县城的母亲和父亲,正好顺路去看看,

一进门就看见建平蹲在地上,沙发上母亲和父亲,还有妹妹,我惊奇的问,

“你啥时候回来的?

妹妹说,回来两天了,哥,我嫂子那边的事办的咋样了?

“办好了,

“我嫂子现在咋样?

我说,“每天难过的不行,慢慢熬呗

你今天咋没上班呢?我问建平,

他说,这几天下来到城里办点事,明天就去单位了。

母亲则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她们肯定有啥事瞒着我,我心想。

关于弟弟建平,我还是了解的,他如果没有事不会到这里来看爸妈的, 再加上我妹妹突然回来,我母亲现在的表情,肯定有事,我想问,但现在问肯定都不会说的,

于是我就问我母亲,妈,林林回来了,你咋还不高兴呢,

回来好,天冷了,出去一年了,回来缓着,母亲低声的说着,

肯定有事,我脑子里不停的想着,会是什么事呢,但就是想不到。

然后我就给妹妹林林说,要不过完年再去读说书,有些人打一年工就后悔了,回来就继续上学去了。

我读书不行,迟早要上班,还不如早点上,妹妹笑着说,

我又问,你到上海啥厂里上班着呢,

“在电子厂上班,

“你能干动吗?

“能,咱们县上的人多,

“你一个月多少钱,够用吗?

“够了,一个月六七千呢!

我说能干就好,不管在哪里都要注意安全,把自己照顾好。

此时母亲突然叹了一口气,这时候气氛就有点尴尬了,懂事的林林问我,哥,你一会回去不,我给大爸买了一套衣服,你回去的时候稍上,我说回去呢,

妹妹从箱子里取出来一套中山装和一顶帽子,随后又说,哥,我给你也买了一套,小时候你给我买,现在每年我给你买,说着拿出来一套羽绒服,

我笑着说,现在能穿上你买的衣服了,

妹妹一边拿衣服,一边给母亲说,妈,你去做饭,我哥吃了还要回去呢,

妹妹感觉到气氛有点紧张,怕我怀疑,一直不停的缓解尴尬的气氛。

母亲起身就朝厨房走去,这下我就能确定肯定有事,我太了解母亲和这个家了,我想,既然不想让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只能从母亲嘴里能问出来。

我来到母亲身旁,给母亲说,妈,有啥事你可别瞒着我,以后出事了就迟了,谁也没办法,我故意这样说,母亲胆小,肯定在没人的时候会给我说。

吃完饭,我就拿上衣服回家了,在路上我一直琢磨今天怪异的现象,就是不知道啥事,

到家后,我提着给大爸买的油饼,大爸一辈子最爱吃的就是油饼,他只要到集上去,啥也不买,10个油饼他肯定要买,一边从集上往回走,一边吃,回来也就吃的差不多了,来到牛场,一切都正常,只是大爸的头和胡须有点长,

大爸迫不及待的吃起了油饼,一边吃一边给我说,他小的时候有一次看大队刚榨的油,他就偷偷的喝了一口,结果拉了几天的肚子,就被人知道了,那时候确实馋的受不了了。

吃完了,我就给大爸把头剃了,胡子也刮了,一下感觉轻松多了,我把他戴了一年的帽子换了下来,戴上了妹妹买的新帽子,衣服说等过年的时候穿。

大爸就坐在牛槽边上,一边看牛吃草,一边拧着绳子,他已经拧了两大捆了,

我问大爸,你拧这么多干啥呢,

家里买来的草上捆的绳子太多了,扔了可惜,我多拧点,牛的缰绳坏了就可以换了,就不用出钱买了,买的绳子好看,但是不结实,

老一辈人的节俭,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他们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深知生活的不易,因此对每一分钱都格外珍惜。

在日常生活中,老一辈人总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任何东西。他们会把旧衣服缝缝补补,继续穿好几年;会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从不轻易倒掉;会把用过的塑料袋、瓶子等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我和大爸正聊着天,母亲打来了电话,我接通电话,

“妈,你是不是给我说啥事”

“就是,建平把你妹妹叫回来贷款里”,

“贷上了吗,贷了多少钱

“贷上了,贷了10万,你妹妹不让我们给你说,怕你操心。

我愣了一下说,现在已经贷上了,说啥也迟了,我知道了,你也别给林林说你给我说了,你也别操心了,林林大了,她也是想着帮忙还些。

母亲说,贷那么多,林林啥时候能还清,

我帮着还,你就别管了,我说完就挂断电话,

我一听到这些,又气又急,恨不得给他脸上重重的扇一耳光,

这个贷款肯定以后要妹妹还了,建平现在连自己都顾不了,还能指望他还,都是亲人,帮着还倒是没问题,可这段时间建平做的事让人气愤。

起初,弟弟还会偶尔打电话给我,聊聊他的工作进展和生活近况。他在电话中常常提到自己的感激之情,说我对他的帮助,每次听到他这样说,我心里都感到一阵温暖和满足,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随着后来时间越来越久,我们之间的联系却逐渐减少了。他的电话变得越来越少,偶尔见面时,他也显得心不在焉,总是匆匆忙忙的样子。每当我试图与他深入交流时,他总是以工作忙碌为由推脱,仿佛我们的关系不再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

心想,弟弟建平变成这个样子,我现在不管了,也懒得管,只是就委屈了我这个妹妹了。

妹妹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幸好被我们家收养,这么小的年龄,就背上了这沉重的负担,按说,她是家里最小的娃,再说就这一个妹妹,应该娇惯一些,可……!

我从牛圈里走出来,蹲在地上点燃了一根烟,天已经麻糊糊的黑了,我失神地望着村庄上面的大屲梁,山依然高大,可自己却还是这么的渺小。

我和大爸走出牛场,关好门,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月亮高高的挂在了头顶,大爸前面走着,安静的夜里,能听到大爸的气管炎的声音,从牛场回到家里,躺在热乎乎的炕上,还别说,大西北的冬天还真离不开这牛粪填的热炕。

睡在热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大爸知道我的心思,他给我讲起了我爷当年为了能让家里人有口吃食,不被饿死,偷着贩卖瓦盆,后来被人举报的事,

大爸说,当我家人多,几个孩子都被饿死,爷爷为了换口粮食,白天干活,晚上就把做好的瓦盆偷偷的挑到提前联系好的地方,换成粮食再偷偷的挑回来,

大爸接着说,你爷偷贩瓦盆被人举报后,乡上来了很多人,把你爷关了起来,他到家后,本想瞒着你奶奶实情,可你爷被关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向你奶奶说明。你奶奶听后非常心痛,崩溃的大哭一场…可冷静过后她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让她揪心的现实。 谁也解救不了你可怜的爷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老人家在无尽的深渊里挣扎,他们除了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家时刻不停的祷告,乞求苍天开眼;怜悯一下苦难的你爷,让他老人家少受点罪,平安度过, 你爷为了不让奶奶为他的事担心,嘴上说不会畏惧全队批斗大会,其实心里恐惧到了极点。你爷在无尽的恐惧中度过了三天三夜,那种被绝望,无助,恐惧笼罩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

你奶奶一个女人,护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在“狂风暴雨”中艰难求生,目前还没有看到“曙光”。你奶奶绝望、惊恐的蜷缩在每一个孤独的黑夜里,每一天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熬着。

大爸说着出了一口长气接着说,他担心你奶奶安危一夜未眠,他迫切想去现场保护爷爷,可是你奶奶死活不让他去,万一他一时冲动,打了人, 一时是解了恨了,可“后遗症“却非常严重,所以你奶奶清楚,去只会帮倒忙。

你爷爷被关在农业社的牲口圈里,那些年很多事都是看着干着急没办法,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因为前几天刚落了一场大雪,导致年底的天气异常寒冷,可队里年终批判大会却热得很。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家像比赛似的,斗得一个比一个离谱、狠毒。我们三队因为都是一个姓氏,说到底都是一个祖宗,平常都是走走形式,应付下各方压力。可是年底的这次是躲不过去的,必须动真格;“真刀真枪”干。 我们三队有两个典型,一个是解放前家里有十来亩地的小地主后代,一个是做过汉奸的“老麻子”。他们俩可知道年终大会的厉害,于是头一天夜里纷纷逃走了。可是队里平常对他们手下留情,年底大会却不可能再包庇他们了,因此第二天他们如往年一样;都被一一抓了回来。那个做过汉奸的老麻子藏到黑山的洞里,上午十点,我们大队五个小队,一起在大队部门前如常召开了批判大会,五个队,几百号陪斗人员,押解着几十名“地富反坏右”分子在雪地里浩浩荡荡的沿街游行一圈。有的队为了挣表现,在他们队的四个批头对象脖子上挂着手推磨盘,导致他们脑后脖子上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为了减轻痛苦,他们边走边用手托着磨盘。眼神中充满了恐惧、痛苦。

大爸接着说,他看见我爷也在当中,你爷一辈子受尽了苦,没吃过一顿饱饭,在去世的时候想吃一顿白面,你婆做了一碗白面饭,刚吃进去就吐了出来,当时已经病的不行了,比起那时候,现在咱们家好多了,就是目前有些困难,我虽然年龄大了,身体还行,我还能帮衬你几年,不好的事以后就别再想了,往前看。

想着大爸说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只能顾了这一头,顾不了那一头,好多事不是“想”就能做到的,睡吧,也许只有在梦里一切都能做到。

天麻麻亮,大爸起来了,他每天都是这个时候起来,一直在牛场忙活一天,他习惯了牲口打交道,或许在他心里,只有牛才懂他的心思。

起来后,穿上林林给我买的新羽绒服,我想找建平谈谈,问问这个破罐子破摔的弟弟到底是咋想的,可又一想,算了吧,现在妹妹已经背上了贷款,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事,只会给自己添堵,想到这里,我又脱掉了这件新羽绒服。换上了旧的。

我走出大门,蹲在门前的土块上发呆,

“你咋起这么早”,我回过头来一看,是我碎爷,他口里叼着烟锅,穿着一件手缝的棉衣,一根绳搭在肩膀上,两只手互相穿插着放在棉衣的袖筒里,

我站起来说,“碎爷,我准备去牛场,你干啥去,

他说,建红今天就回来了,车就坐在梁上了,我去把行李背下来,

“嗷,就是,天冷了,工地上应该没活了,

他一边走一边咳嗽,应该是被老汉烟呛到了,一直朝着村头走去,出了村头,

是啊,时间过的真快,再有两个月就过春节了,这时候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是穷人和有烂账的人最怕最难的时候,有钱的,没钱的在这个时候都就回来了,只不过有钱的回来的比较早一点,没挣到钱的在腊月也就回来了,有烂账的大多数在小年之后偷偷的就回来了,着有些直接就不回来,想着想着就心里一阵发烧。或许自己把自己已经划分到了最难的人群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