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攀金枝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二郎

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二郎

书名:攀金枝 作者:萨琳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8:38

王家庄子。

崔载被收监的第二天,楼彧就亲自将封条全部撕毁。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有被封存的产业,物归原主。

没有被染指,崔载等人连院门都没有进去,楼彧却还是命人重新打扫了一番。

王姮自己住在楼氏坞堡,却将奴婢、护卫等分出一部分,安置在庄子等地方。

所以,现在王姮带着谢太夫人等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到王家庄子,庭院干净、奴婢环绕……一切都准备的妥妥的。

谢太夫人、王廪全都不省人事,分不清好与坏。

而那几个早已被吓得瑟瑟发抖、六神无主的孩子们,原本是慌乱的、不知所措的,但进入到一个处处妥帖的院落,有热水、有新衣,还能在最快时间内吃上热热的、美味的饭食。

他们的心,竟慢慢安定下来。

几个孩子,有男有女,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个十二岁的少年。

他在王家诸子中排行第二,人称王二郎。

“二哥,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一个七八岁的男童,洗漱完毕,换了新衣,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他跑到王二郎,热切的询问着。

“不!这里,是阿姊的家!”

王二郎已经不是孩子了,作为王廪儿子中,实际上的“长子”,才十二岁的他,就经历了起起伏伏、人情冷暖。

他的生母是谢太夫人身边的丫鬟。

当年姜氏有妊,谢太夫人为了儿子有人伺候,更是为了给儿媳妇添堵,便想要把自己的丫鬟赏给王廪做通房。

姜氏先下手为强,将阿朱送到王廪身边。

但,还是没能抵挡住谢太夫人的算计,也没有防住王廪。

王廪将母亲、妻子送来的丫鬟,全都“笑纳”。

有一有二就有三。

姜氏怀孕、生产这一两年,王廪那原本干净的后院,快速的变得热闹起来。

侍妾一个接一个,庶子庶女也宛若一茬接一茬。

在王二郎之前,还有个庶长子,只不过其生母自以为生下了王廪的长子,便有些轻狂。

不懂得收敛,反而处处招摇。

姜氏都没有出手,只后院的那些姬妾,就一拥而上、各种手段。

那姬妾死了,孩子也夭折。

王二郎便成了王廪实际上的长子。

王二郎的生母吸取了教训,即便背后有谢太夫人撑腰,也不敢张扬、放肆。

对姜氏这个主母,更是无比的恭敬。

谢太夫人都有些生气,觉得她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还有一些受宠的姬妾,也都觉得这人不识抬举、上不得台面。

然而,随后的事实证明,“烂泥”才能获得长久。

王二郎母子,不但安然在姜氏手底下讨生活,姜氏“和离”后,王家有了恶毒、不容人的继室,这对母子更加谨小慎微,又勉强在崔氏的霸道下,艰难的活了下来。

后院夭折了那么多的孩子,王二郎这个“庶长子”,平日里也会中招,可终究还是长大了。

当然,这其中,不只是王二郎母子俩足够聪明、足够隐忍,也有王廪、谢太夫人庇护的原因。

王二郎可是“长子”啊,容貌肖似谢太夫人,人也聪慧、情分。

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这般优秀的庶子,就是王廪母子的心头肉。

虽然王二郎没有像楼彧那般,受尽宠爱、尊荣,他的日子,却是诸多庶子庶女中的头一份。

哦不,更确切的说法是,在姜氏离开王家后,王二郎便成了王廪所有儿女中最受宠、最体面的一个。

毕竟那个时候,王家唯一的嫡出血脉,王姮这个嫡长女,都被“发配”到了庄子上。

崔氏算计王姮,谢太夫人和王廪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

轮到王二郎的时候,还不等崔氏动手,谢太夫人就先把孙子接到了自己身边。

就是王廪,嘴上不说,却也每日询问王二郎的生活、学习等情况。

……直到崔氏生下王五郎,还安然出了月子、过了周岁,俨然“立住”了,王二郎才慢慢失宠。

谢太夫人以“孩子大了”为由,将他送出自己的主院,命人在外院安排了住处。

王廪公务繁忙,稍稍有空闲,也要去关注嫡子的成长。

庶长子?

王家哪有什么庶长子,那可是乱家之源呢。

两位主子都开始忽视王二郎,上行下效的,奴婢们也就开始见风使舵。

更不用说,还有个看王二郎碍眼的恶毒嫡母。

王二郎在王家的日子,其辛苦、其艰难,可想而知。

所幸王二郎的生母,还有谢太夫人这个靠山。

她很聪明,利用谢太夫人与崔氏婆媳间的矛盾,给自己母子在夹缝中争取到了一丝生机。

她总算保住了王二郎的性命,顶多就是日子艰辛些。

人生有了大起大落,亲身体会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王二郎痛苦、绝望,却也在最短时间内成长起来。

谢太夫人不再独宠,王廪不再关注,王二郎还是利用各种机会读书、学习。

王家的资源,绝大多数的朝着王五郎王昶倾斜。

王二郎就收敛锋芒、掩藏实力,甘心给王昶当“陪衬”。

王昶作为嫡子,确实身份贵重,可没有同母的弟弟啊。

日后,不管是学业还是仕途,都需要有人帮衬。

再不济,王家的庶务,也需要有人打理。

王二郎母子对崔氏母子百般谦卑、万般恭敬,崔氏内心快慰的同时,也禁不住想:

儿子身边需要有王二郎这样的“狗”。

读书的时候,帮儿子铺纸磨墨、挨打受罚。

长大后,还能帮儿子料理庶务、当牛做马。

王二郎母子成功让崔氏认定王二郎足够安分,能够成为儿子的小跟班,这才好歹容下了他。

如果没有王廪被罢官、王家被抄没的变故,王二郎大概会继续伺候着嫡出弟弟,一直到自己长大。

王二郎曾经无比庆幸:大虞朝开辟了科举选士的制度。

只要好好读书,只要努力考试,就有机会入仕。

王二郎知道,自己算不得天纵奇才,也没有什么逆天的天赋。

但他也不笨,还足够刻苦。

又有王家的藏书、师资等资源。

虽然他只能捡王昶手指缝里漏出来的残渣,但,聊胜于无啊。

就这些“残渣”,也比许多寒门、庶民强太多。

那些人、那般艰苦,都能成功。

他,应该也可以!

只要长到十五岁,他就去参加科举。

只要入仕,他就有资本跟王廪谈判。

复杂的生存环境、大起大落的经历,王二郎十分的早熟。

他更是看清了亲爹的真面目——

自私凉薄、唯利是图。

他看似重视嫡出,疼爱王昶,实则不然。

他真正看重的只有利益,真正爱的只有他自己。

王二郎知道了亲爹的秉性,也就知道,只要自己能够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就能够从王廪那儿得到好处。

王二郎并不贪心,并不觊觎王家的产业。

他只想分走属于自己的一小部分,再把生母接走。

他不会跟王昶争夺,也从不敢妄想自己取而代之的成为王家继承人。

他,可以靠自己!

但,所有的计划,都在一夜之间被打破——

王廪被罢官,王家被抄家,阖家人等都要被发配回原籍。

王二郎对王家家产没有太大的贪心,抄家什么的,他也不会太在意。

本来就不属于他,是由王昶继承,还是被罚没入官,并无区别。

然而,王二郎却忘了,他的生母是王家奴婢,亦是属于王家的“财产”。

生母也被抄没入官,或是被官卖,或是被充作官奴婢。

王二郎再次意识到了身份的差异,以及强权之下的愤怒、无助。

王二郎为了救下生母,跑去求谢太夫人——

谢太夫人的娘家,就在京城啊。

王家落难后,谢家还命人来探望,并送来了些许钱粮。

谢太夫人身边的一个心腹奴婢,亦是谢家出面,帮忙买了下来。

王二郎便想求谢太夫人、以及谢家,求他们救一救自己的生母。

他的生母也是谢家陪送的奴婢啊,伺候谢太夫人、王廪多年,还生育有功。

如今年老色衰,即便发卖,也不值几个钱。

王二郎知道,人家愿意出手是情分,不愿意是本分。

可、可,道理是这个道理,王二郎还是希望,谢太夫人以及谢家人能够顾念一下情分。

他跪在谢太夫人的脚边,苦苦哀求,并郑重承诺:这钱,是他借的。

他日,他必定加倍、十倍百倍的奉还。

谢太夫人却拒绝了。

她那么多的心腹、得用之人,也只能买回一个。

谢家本就需要王家的资助,王家倒了,他们也自身难保啊。

谢家还要继续在京城,还要为家中儿郎谋得前程,哪里还有余钱去赎买一个并不怎么重要的老奴?

王二郎绝望了,他再也没有见到阿姨,更不知道她被卖去了哪里!

王二郎麻木了,心也、生出了怨怼。

所以,在驿站那晚,听到动静,跑去围观。

亲眼看到王廪被砸破脑袋、昏迷不醒,谢太夫人也被刺激得当场中风,王二郎丝毫没有悲伤,反而满心的快意。

当然,痛快过后,王二郎也意识到了现实问题——

王廪昏迷,谢太夫人中风,崔氏也带着王昶和离回京。

他、以及诸多弟妹该怎么办?

他们还没有成丁啊。

王家在沂州老家,还有些祭田。

但,他们这一家子,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奴婢、护卫、部曲、庄户等,全都没有了。

难道要让他一个半大孩子,带着几个孩子去耕田?

王二郎到底不是孩子,除了这些问题,他还想到了“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等等现实——

王家倒了,没有支撑门户的人,不说官府欺压了,就是那些市井闲人、乡野混混,也会跑来劫掠。

几百亩的祭田,也是一块不小的肥肉呢。

他们几个孩子,根本就护不住,兴许还能因此而引来祸端。

在从驿站前往县城的马车上,王二郎闷声想了许多。

他想到了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很苦、很难,也想到——

“还有阿姊!阿姊她、她——”

对于王姮这个异母姐姐,王二郎并不熟悉。

王二郎的生母是谢太夫人的人,他们母子的存在,本身就是谢太夫人与姜氏这对婆媳斗法的产物。

姜氏倒是没有记恨王二郎母子,却也没有“以德报怨”的优待。

用王二郎生母的话来说,“女君从未把我们放在眼里,不针对,不示好。”只当做是无关紧要的人。

还是姜氏走了,来了个崔氏,王二郎母子才深刻体会到被无视的好。

人家确实不会厚待,可也不会苛待,甚至虐待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崔氏的恶毒、刻薄,愈发映衬得姜氏简直就是个人美心善的绝世好主母(嫡母)。

姜氏走后,王姮就被送去了庄子。

王二郎愈发没有机会跟王姮接触。

几年过去了,王二郎甚至都不知道王姮长成什么样子。

只是听谢太夫人、崔氏等闲聊的时候,曾经嫌弃王姮贪吃、痴肥。

本该纤美娉婷的豆蔻少女,却硬是成了人人嗤笑的胖子、丑八怪。

就连王廪都“耻于”谈及。

王二郎禁不住好奇,这位阿姊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竟、竟被亲人都如此的瞧不上?

今日一见,王二郎才意识到“谣言误人”的道理。

什么痴肥?

什么丑八怪?

阿姊只是略丰腴了些,人却还是美的、可爱的。

虽然不及姜氏的绝色倾城,却也比寻常女子好看。

且,女子最重要的并不只有容貌,还有气质、品性、才能等等方面。

阿姊的气质,华贵雍容。

未语人先笑,眼角眉梢都是天真烂漫、和善美好。

她对谢太夫人、王廪等,似乎也十分亲近,并没有因为长辈的薄待而有任何的怨怼。

以德报怨?

至纯至孝?

当然,似王二郎这般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人,自是不会单蠢、纯良。

他也想到了“阿姊在伪装”的可能。

“……阿姊还愿意演戏,这表明她还是在乎名声、顾及脸面的!”

而这样的人,应该会愿意为了名声、体面等,照拂庶弟庶妹。

如此,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