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攀金枝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刺史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刺史

书名:攀金枝 作者:萨琳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8 12:55:30

我、这是被亲爹嫌弃了?

嫌弃我胖?

不是个绝色美人儿?

不能被他带去京城,继而卖个好价钱?

王姮心底冷笑连连。

她就知道,亲爹是个唯利是图、自私凉薄之人。

所谓父女亲情在他那儿一文不值。

他要的,永远都是升官发财、家族荣耀。

原配嫡妻,可以拱手送人。

亲生女儿,亦可以拿去攀附权贵。

王姮就是了解到王廪的卑劣与无耻,所以才一直吃、吃、吃,只为自己不那么容易的被“牺牲”!

这计谋,看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却也真的有效啊。

这不,渣爹看到她一身的小肉肉,都忍不住的要嫌弃了。

王姮禁不住的想,若不是自己自损了容貌,此刻渣爹就不是询问她“如何打算”,而是直接下命令:收拾东西、随我进京!

兴许啊,在渣爹看到她与阿母相似的绝色容颜时,脑海中已经开始罗列“女婿”的名单。

王姮不愿被人当做案板上的肉,任人秤斤注两。

偏偏在大虞,父为子纲,作为儿女,她不能忤逆父亲,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自救。

感受到了王廪对自己的“嫌弃”,王姮就知道,自己这些年的饭没有白吃!

暗自庆幸的同时,王姮对王廪再次生出了怨恨。

为人父者,不说给女儿遮风挡雨,却还总想着算计。

父不慈,也就真的不能怪她这个女儿不恭不孝。

原本,王姮还想着,自己要不要提醒王廪一二——高升回京,可能是个坑。

但,此刻,王姮却什么都不想说。

她没有出手,就已经非常的孝顺了。

“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王姮的行事准则。

她看着乖巧、软糯,仿佛没有脾气,也从来不记仇、没有怨怼。

事实上,这只是她用来自保的伪装,她内心的阴暗,未必就比楼彧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姮若真的圣洁如白莲、善良如圣母,她不会跟楼彧相处得这般融洽!

“耶耶,阿玖自是想要与您一起!”

王姮暗自冷笑,脸上却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她看向王廪的目光,更是充满了孺慕与不舍:“只是,先生要出版第二部书,我正在为先生整理书稿。”

“还有王师兄,他的族人带了族谱等,正在北上的途中!”

王姮直接抬出了沈度和王衍两个大杀器。

既然王廪看中利益,王姮就要用实在的利益告诉他:阿耶,我还不能走!

一来,我要为名士先生筹备第二部书,先生的着作畅行天下,我这个弟子也能跟着扬名。

二来,王衍作为琅琊王氏的正宗,手里有着王廪觊觎又忌惮的族谱。

王廪这个自称琅琊王氏的后人,却只有一本族谱残卷。

不说王廪了,就是王廪的父、祖等先人们,一百多年来,做梦都想补全族谱。

唯有这般,他们这一支琅琊王氏才会“名副其实”,不会再被人诟病冒名顶替、鸠占鹊巢。

果然,听了王姮的话,本就犹豫着“要不要”带王姮进京的王廪,瞬间有了决断。

沈度也好,王衍也罢,都是王廪十分在意的人。

尤其是王衍!

话说当年王衍刚刚抵达河东的时候,王廪在沂州收到消息,便亲自写了拜帖,想要拜会这位“族弟”。

然则,王衍根本不给王廪面子。

或许在王衍这样真正的琅琊王氏子看来,他没有跑到王廪一个“欺世盗名”的山寨货面前,直接拆穿他的身份,就已经非常厚道,是看在了可爱小师妹王姮的面子上。

王衍最大的让步,就是无视王廪。

至于王廪想要的“相亲相爱”、“亲如一家”,王衍表示:抱歉,某做不到!

王衍厌恶王廪,除了“历史”原因,还有王廪其人的做派,严重玷污了琅琊王氏的清名——

献妻媚上!

寻常庶民都做不出来的恶心事儿,王廪一个世家子,打着琅琊王氏的旗号,却堂而皇之的做了出来!

虽然王廪是先与姜氏和离,然后姜氏才“二嫁”入杨家。

姜氏服侍杨翀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王家妇,勉强给盖上了一层遮羞布。

但,懂的都懂啊。

王廪,根本不配姓王,他更是将琅琊王氏弄成了一个笑话!

对于这样的小人,王衍实在生不出一丝一毫的好感。

偏偏王廪恬不知耻,还试图与王衍攀关系,还妄想得到正宗嫡支的认可。

王衍:……我若认了你这个族兄,我王氏千年的清誉将毁于一旦。

另外,王衍心底还有些许私心,让他更加不愿与王廪“联宗”。

所以,面对王廪的示好,王衍根本不理不睬。

王廪:……哼,傲慢什么?你是琅琊王氏,我也是。

当初王氏阖族迁徙,几百上千人口,总有少数族人掉队、走散。

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就是与大部队失散,不得不退回祖地的王氏子。

他们手中亦有族谱,只是在战乱的时候,惨遭遗失,这才残缺不全。

他们还有王氏的些许藏书……

怎么就不能证明他们的身份?

偏偏南境的嫡支,自诩高贵,看不起他们这些旁支。

但,那又如何?

如今南境都灭亡了,北境一统天下,北境的琅琊王氏就是正宗!

王廪面对王衍的冷淡,甚至是鄙夷,羞愤交加,暗地里不知骂了多少回。

私底下他能够理直气壮,还敢嘲笑南境王氏没落。

然而,若真让他与王衍面对面,哪怕那个小子,年龄只有自己的一半,王廪也忍不住的心虚、胆怯。

比如此刻,王姮只是提了提王衍,王廪的眼底就闪过不自在。

随后,王廪听懂了王姮话里的暗示,他的眼睛倏地一亮:“你是说,王衍的族人携族谱北上?”

那、那是不是可以跟王衍的长辈协商,南北王氏并入一家?

再不济,也可借族谱一看。

王廪手中的族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确实透着那么一丢丢的“不正宗”。

远不如南境王氏那绵延千年的族谱,更为尊贵、更为有底蕴啊。

为此,王廪愿意付出足够多的代价。

“也对,南境灭亡,南境的世家纷纷北上。”

“或是进京,或是回‘祖地’。”

尤其是南境的侨姓世家,他们祖籍本就在北境。

时隔二百年,终于能够回归。

比如琅琊王氏,祖籍就在沂州啊。

王廪的坞堡,就是一百多年前,在琅琊王氏原有的祖宅上,重新修建的。

南境王氏回归,不管是回沂州,还是进京,他们都没有房子、土地。

而这些,王廪有!

王廪觉得,只要南境王氏愿意松口,哪怕只是让他补全族谱,他都愿意把王氏坞堡送给对方。

还有新城长安的豪宅!

咳咳,王廪这些年在沂州,收敛了不少财货。

朝廷议定迁都长安之后,王廪便派人提前去长安,花重金买下了一块地皮。

朝廷迁都,王家也跟着大部队迁入了长安的新宅。

占地几十亩,或许比不上王府,当权世家的豪宅,却也算是不错的宅院。

要知道,长安新城,随着皇帝、宗室、权贵、世家们的纷纷进入,地价水涨船高。

尤其是靠近皇城的几个坊,寸土寸金。

王家的宅院,就在堪称黄金地段的崇仁坊,这里王公权贵云集,妥妥的贵人区。

除了崇仁坊的宅院,王廪还让家人在其他坊,购置了地皮,兴建了宅院。

那些院子,比不上崇仁坊的“祖宅”,却也不算太差。

至少比南境王氏这些后来者,能够购买到的地皮强太多。

没办法,就算南境王氏有钱,他们来得晚,还没有官职,根本就买不到真正的好地皮。

那些靠近皇城,或是地理优越的坊,基本上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王廪能够抢占先机,除了有钱外,也是借用了齐王府的威名。

南境王氏作为亡国的落魄世家,就没有这样的人脉喽。

王衍倒是名士弟子,可他还没有入仕,就无法成为家族的助力。

南境的琅琊王氏,真的今非昔比,甚至连他王廪都比不上呢。

他有钱有房,还得了工部左侍郎的官职,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

王廪觉得,自己绝对有跟南境王氏谈判的资格!

王廪一边说着,一边快速的思考着。

想到即将北上的南境王氏,以及他们手中的族谱,王廪的一颗心,瞬间变得火热。

他看向胖乎乎的女儿,啧,这小肉肉还是那么的碍眼。

但,女儿没有姜氏的绝色容颜,却有极好的际遇——先生是沈度,与王衍是同窗。

王衍对王廪不假辞色,对王姮这个小师妹,却还算和善。

王廪想着,或许可以通过女儿与王衍的同门情谊,与南境王家取得联系,继而——

只要拿到族谱,只要能够将自家族谱补全,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琅琊王氏子!

这、是大事,王姮的婚事,反倒可以放一放。

再者,就王姮这一身的小肉肉,也需要时间清减。

王廪迅速权衡利弊,然后做出了决定:“既是如此,那阿玖就先留在河东。”

他一个人先进京。

进京后,王廪再选个严厉的阿媪,送到河东,监督王姮减重。

嗯,这需要以谢太夫人或是崔氏的名义。

唉,九娘毕竟是女子啊,管教女儿,是女性长辈的责任。

他一个大男人,哪怕是嫡亲的阿父,都不好直接教训女儿:要戒口腹之欲,要减重,不可继续痴肥下去!

王廪再一次感叹,自己时运不济,续娶的妻子如此的靠不住!

否则,九娘不会变成这幅模样。

都怪崔氏!

崔氏:……人在京城坐,锅从天上来啊。

王姮不知道王廪的打算,却能猜一猜——

唔,渣爹会留她继续在庄子,只是暂时的。

渣爹应该会借用谢太夫人、崔氏等的名义,给她送来“傅母”,管教她、监督她。

最快半年,最迟一年,渣爹会责令她减重,至少减掉三十斤。

待她成功瘦身,渣爹就会立刻安排她进京,然后将她“卖”掉。

王姮:可惜了,阿父!您啊,大概撑不到一年!

顶多三五个月,您可能就要——

咳咳,不可说!不可说啊!

一旦成真,反倒像是被她“诅咒”的一般。

“是!儿谨遵命!”

王姮压下心底的吐槽,恭敬的行礼。

王廪有了决断,便继续整理河东、沂州等地的产业。

王姮冷眼看着,并不插手。

与其关注渣爹的琐事,还不如读读书、画画画儿呢。

再不济,也可以找楼彧说些八卦。

呃,好吧,现在的楼彧,无比“高冷”。

面对杨睿等“外人”,他还能说出几个字儿。

面对王姮这个胖丫头,两人心意相通,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楼彧完全不用开口。

王姮:……再熟悉,也不能一个字都不说啊。

两人相处,总是她一个巴拉巴拉的说,楼彧则高冷的端坐,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尴尬。

若是让不熟悉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定会觉得楼彧不喜王姮,而王姮却还要上赶着巴结。

“阿兄,世子大兄要离开了?”

“……”三日后。

楼彧伸出了三根手指。

王姮:……明白!三日后,杨睿离开河东!

“我阿父也调任京城了,工部左侍郎呢!”

王姮暗自吐槽,嘴上却没有闲着,主动的讲述自己知道的消息。

楼彧微微颔首,他已经收到了京城的密报。

他不但知道王廪“高升”,还知道姜侧妃“省亲”。

楼彧便冲着海棠院的方向指了指。

王姮瞬间明白:“我阿母?她也有情况?”

楼彧点头,终于吐出了两个字:“省亲!”

王姮略迟疑,“阿母要省亲?她早与娘家失去了联系啊!”

王姮长到十三岁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外家还有什么亲人。

姜氏都没有娘家了,省得哪门子的亲。

但,很快,王姮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陡然一亮。

她定定地看着楼彧:阿兄,是我想的那般吗?

楼彧再次颔首:是!

王姮:果然,“时机”到了。

之前猜测王廪的升迁是个坑,现在听到姜氏“省亲”的消息,王姮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只是这个话题,不宜多讨论。

王姮便换了个话题:“阿父走了,继任的新刺史是谁?”

楼彧还真知道,他用手指,沾了些茶汤,在地板上写下了三个字:陆怀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