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 > 第692章 治众人

第692章 治众人

书名: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 作者:三寸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2 01:21:02

秋风将尽,寒风已经不远。

不过洛九城自那血色梦境的一日过后,倒是已经逐渐恢复了生机,街道上不再仅仅是有施药的棚子,一些商铺也陆陆续续开了张,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到了正轨。

至于鼎盛至极的江家为何一夕之间人去楼空,成了昨日黄花。

偌大的江家宅邸,都已经贴上了封条。

偶有进出的身影皆是穿着镇魔司衣服的捕快。

洛九城的百姓至今也不知道原因,就如同他们不知道那一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从些市井传言中,大抵知晓江家是犯下了造反的大错,他们每一个人也因为江家的连累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如今算得上是捡回了一条命。

听说是一群江湖上的英雄好汉,无畏生死,从江家的魔爪下救出了洛九城。

“……血虚体弱精气疲敝,天天配的这副药倒是对味了,难能可贵的是在药效和成本中做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取舍,正适合大规模的救治,不然若是为了追求药性而忽略了药材所用的钱财,那就不是谁大发善心就能够施得起的药了。”

洛九城一处施药的棚子门口。

一位腰间挂着个青色葫芦的中年男子在一位身穿灰黑色长袍的俊逸青年陪同下,要了一小口热乎的汤药,先闻后尝辨明药性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那张慈祥和蔼的脸上,满是见到后辈学有所成的怡然笑意。

在施药棚子里忙着分药的汉子,隐约听到了中年男子似乎是在评价药方,在把汤药从大锅中舀出来的间隙不免好奇问道:“阁下是大夫?”

“学过几年,略懂一二。”

“这药没毛病吧?”

“没毛病……呵,何止是没毛病,应该说是极好了。”

“极好就对咯,城里好几家药铺都想改一改这方子用成自己的,但改来改去都不尽如人意还是用回了原版,朝廷也下了死命令,任何人都不准私自改动其中任何一味药材。”

“哦?这般说来,想出这方子的那位才是一等一的名医了,不知是何方神圣?”

“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不过听些药铺里的大人闲聊,说起那位是个小姑娘,所以还有些瞧不起其医术的意思,认为这药方是误打误撞,不过我看这是无稽之谈,发明这副药方的哪可能会是小姑娘?分明是我们洛九城的活菩萨呀……”

施药之人话里话外对于发明了锅里药方的那位都是感激不已。

因为他自己其实也是药铺里的学徒,虽然不知道那一日发生了什么,但却知道他自己以及绝大多数洛九城百姓的身体情况有多么虚弱。

若是没有这一口口大锅里熬着的分发到百姓手里的汤药。

接下来的这个冬天,只要稍微冷一点,洛九城的街头巷尾便要多出许许多多的冻死骨。

一个扎着两条羊角辫,五官精致的小姑娘抱着个毛色火红的小狐狸,脚步轻快地从人群中跑了过来,人还没到,小狐狸已经抢先一步跃起,跳到了灰黑色长袍的俊逸青年肩膀上,亲昵地蹭了蹭脖颈。

小姑娘先是和俊逸青年对了个眼神,眼波明媚笑容更是动人,然后在中年男人面前乖乖巧巧地行了个晚辈见到长辈的礼仪,甜甜地说道:“李叔,我可算是再见到你啦。”

李施诊笑着说道:“数年未见,天天都长成懂事的大姑娘了。”

懂事。

乍一见面,谁能不觉得张天天是个懂事的小姑娘呢?就连旁边棚子里的施药之人也心想这是谁家的女儿生得如此标致可爱。

要是他将来的子女能有其一半乖巧,以后就能颐养天年咯。

张天天微微扁了扁嘴,透露着些许不满:“李叔真是的,也知道数年未见了,怎么也不说来京城看看我?”

“这次要不是有年哥在,我都不知道得什么时候才能和李叔重逢。”

“等李叔再想起我来看我的时候,说不定我都不是大姑娘了,得是牙都掉光的老婆婆咯。”

“到时候牵着李叔见都没见过的小姑娘的手,向她介绍道,这位李叔呢就是你奶奶没娘疼了之后,最疼你奶奶的长辈了,不过也就疼个小时候,大了点人就走啦,到现在才回来看看你奶奶呢……”

张天天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地说着,掐着嗓子演绎着老婆婆说话应有的腔调,但是语气之中的活泼却不是掐着的嗓子能够抑制住的,流露出了她这年纪独有的可爱与灵动。

李施诊哑然失笑,不过他确实是离开京城数年没个音信,再见面时亲近他的小侄女都成了大姑娘了,多少也有点愧疚难言只能回避,转而说道:“天天,你这药汤我已经看过了,很是不错,看得出来师兄他这些年确实是教了你很多东西。”

张天天不出意外地摇了摇头,否认道:“老张他那缺德货能教我什么?还得是李叔教得好。”

“我这几年都没和你见面,怎么教你?”

“李叔以前教得好,底子打得好嘛,而且李叔你忘了你让年哥来京城的时候,除了捎了一封信还有你那本记录着你这些年行医心得的医书?那本医书我可是有仔细认真地看过很多遍了哦,不然可配不出这样的药方。”

“天天你呀,唉……”

李施诊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这样说其实是有心想要修复张天天和他师兄间的父女关系,但显然是没什么作用,况且他也心知肚明张天天这话可不是在信口雌黄。

他和张槐谷虽然师出同门,但之后两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也注定了两人的医术各有侧重。

简单来说。

张槐谷配出来的方子,从来只考虑如何把药效发挥到最好。

但是李施诊在药效之余,往往还会要考虑到药材价格,是否能够推广应用到更多病人身上,如果紧缺其中一两味药材能否找到替代品等等的一系列因素。

李施诊在河竹村留给徐年的信里,曾说过他师兄治一人的医术在他之上,便是这种原因。

不过相对应的。

李施诊治众人的医术,也在张槐谷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