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 第二百五十八章:要拆迁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要拆迁了…

书名: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作者:快穿狂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05 22:40:12

出门的高天养并没有抱着那些书回自己家,而是很快骑上自行车,载着那些书,前往与好友们约定好的图书馆。

在那跟他们说了下高芸的建议。

“如果通过卢教授他们的考核就能跳级,迅速毕业,然后继续跟原先项目的话,那我觉得这个高考是能参加的。

更别说学习期间好像还有补贴。”

“我还是有些纠结,我不像你们都没有结婚,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我媳妇现在没有工作,怀着三胎,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前些年也没攒下什么钱。”

“哎呀,你怕啥?都是朋友,还能饿着你孩子不成,或者实在不行拜托天养,看着给你媳妇找个轻松点的工作。

孩子送到托儿所去就是了。

也就是你跟你媳妇非说孩子要自己养,现在其他人家,谁不是孩子送托儿所去,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候接回来。

厂里有厂办托儿所,街道有街道托儿所,回头大学可能还有校办托儿所。

在里面照顾孩子的还都是熟人。

不是邻居就是工友媳妇。

有啥不放心的。”

“养老院也不错,我爷爷奶奶他们都住进养老院了,就在家附近,中午和晚上还能把他们接回来吃中饭或者吃晚饭,晚上要有人在家,就让他们在家里睡觉,上夜班则把他们再送回养老院。

我也是不懂,你妈放着孙子孙女不来照顾,非去照顾你爷爷奶奶,还说送养老院不孝顺,我爷爷奶奶在养老院住的挺开心的,有时晚上都不想回来睡。

要跟院里几个老头决战到天明。”

“唉,他们是觉得送养老院不但需要花钱,同时也容易被大队里其他人说三道四的,你们也知道,现在咱们这养老院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城里人把家里老人送过去,有几个村里大队出来的。

把家里老人送到养老院去的。

真送去,不但老人可能不愿意,回大队都得被亲戚邻居指着脊梁骨说。”

“这个我知道,我姐前段时间有想过在各大队搞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名义上叫这个名字,实际上也是养老院的一种形式,把村里的老人都聚到一起,找几个照顾一下,再提供些娱乐消遣啥。

晚上有家人的各回各家,实在没有家人的,就留在老年人活动中心睡觉。

不过因为最近事情太多。

好像可能要耽搁一段时间。”

“天养,你姐是真没话说,这年头让我衷心敬佩的没几个人,你姐绝对算一个,真的是养老养小全都弄齐了,出去上班干活啥,是一丁点顾虑没有。”

“现在还要加个高考念书没顾虑。”

“我觉得大家也别太有信心,好像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考上似的,你们看这些个书,好多知识我们都已经有五六年没有碰过了。咱都不是什么天才,过目不忘啥的,还是赶紧考虑好到底要不要参加高考,如果真的决定要参加高考。

得抓紧时间复习啊!

回头那些实在自学不会的,还得趁相关教授老师有空,抓紧去请教下。”

“大家自己考虑吧,我只是稍微转述一下我姐的看法,你们具体是个什么想法还得你们自己判断,回头自己别后悔就行,我先拿几本回去复习,你们要是要参加高考的话,自己也挑几本回去复习吧,过半个月咱们来这交换下。”

高天养肯定是已经做好决定,是要去参加高考的,所以也懒得在这跟大家继续废话了,很快从自己带过来的那一大堆书当中挑了五本出来,就先走了。

这么多书,他不可能同时复习,只能先挑一部分复习,剩下的慢慢来呗。

而他姐虽然印刷了好多,准备分到各大图书馆当中,但相比较于可能想要参加的高考人数而言,应该还是杯水车薪。因为据他姐说这,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未来几年的总发行量达到了七千多万,上万份与之相比,简直连个小水花都溅不起来,所以他手里这一套十分完整的复习材料,无疑还是相当珍贵的。

与同学分享也算是他的一片好心。

之后已经明确有复习想法的,当然也是赶紧分别拿了几本,至于太过于犹豫的,不管他们最终有没有下定决心。

反正也没书分了。

只能把书单给他们抄一份,然后如果他们想复习,自己回去设法购买呗。

东西就这么一份,过时不候。

与此同时,本省很多已经跟着教授导师参加工作,或者做项目研究,又或者说成家立业有好几个孩子的那些知青们,大多也都纠结的讨论打听了起来。

他们不同于那些下乡干活,只能拿工分,一分钱工资都没有的知青,那些知青哪怕已经在大队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也肯定选择参加高考,想回去。但他们有工资有收入的,同时日常福利也不差,要不要放弃参加高考很难抉择。

好在高芸送走她弟弟后,便猜到了不少知青纠结为难的地方,所以很快通知了一下各大教授,由他们往下传达。

就是说,高考结束后,如果他们报考本地新建的大学,并且成绩足够得以录取的话,那么他们只要保证学业能正常完成,便可以保留工作。也可以在停职留薪,拿大学生补贴的情况下迅速跳级毕业,然后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于最终选择外地大学的。

只要签份保证书,保证毕业后还会回到他们这边工作,也可以给他们在保留职位的同时,发放一半数额的薪水。

回来工作之后再每月稍微扣点。

实际来讲肯定是划算的。

毕竟货币往后必然贬值。

总体来讲就是,高芸已经竭尽全力的让那些知青们,尽量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参加高考。经济收入问题,包括担心离开之后职位被顶替等问题全部都有帮他们考虑到。就连不想报他们本地新建大学,想去其他大学的,也给予帮助。

当然了,这些都有个前提。

只有理科有这些优待,文科方面的话是没有的,比如说什么历史音乐,影视戏剧或表演之类的,肯定是没有的。

他们只是国家的一个省,没有必要各方各面十全十美,十全十能,反正高芸目前主抓的是经济和科技发展,文化娱乐不着急,也不差他们一个省,况且她只是没有给予帮扶,又没有去限制。

想搞这些的还是可以搞嘛!

……

晚上,高天养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心复习,高芸则是前往快递驿站阁楼那。

一晃十六年过去。

两具身体融合后的她,也再次迈入了三十大关,成功达到三十二岁,而她母亲杨琴则是已经年近七旬,甚至于按虚岁算的话,今年都能过七十大寿了。

这把年纪高芸当然不放心他们老两口再继续出去旅游乱跑啥的,所以他们都快一年没有出去了,正好去年楼上那户人家大儿子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要把他们接过去,或者说要把楼上的房子卖了,换一线城市的首付,高芸得知消息,当即便出手,把楼上那套房拿下。

之后杨琴高虎夫妻俩旅游回来。

就搬到了高芸楼上居住。

彼此来往走动也方便了许多。

至于活动范围,即便高芸把楼上那套房子落在了自己名下,她也依旧无法离开快递驿站,更无法上楼,只能她父母下楼找她,可见限制应该是固定了。

不会因为房产等因素出现变化。

回来之后,高虎和杨琴两人也没能彻底闲下来,最近一年一直都在帮高芸打印过去十几年收集到的那些个资料。

没错,是打印。

虽然七七年已经有电脑存在,但主要存在于科研和特定领域,并未广泛普及到普通家庭或者日常办公。直到八七年往后,国内互联网才正式开始发展。

全面普及更是要到二十一世纪。

再者就是,高芸即便能在七七年找到电脑来使用,很难在二十一世纪四十年代,找到可以匹配七七年电脑的数据盘,怕是可能得去电子博物馆里面找。

而且七七年的数据盘。

真的装不了多少数据。

所以想把相关资料带到七七年那边学习,只能用古早办法,也就是打印。

实际来讲,对于搬运一些体量十分庞大的数据,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四十年代,最简便的方法也不是用数据传输的形式进行数据转移,而是直接把装有数据的设备转运过去,更加快捷方便。

高虎和杨琴夫妻俩虽然能帮高芸打印那些资料,但对那些资料进行后期的整理分类,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们最多能按文件夹的名称,那些打印出来的资料装订好,按顺序放到不同纸箱里。

后续的细致整理搬运工作之类。

还得高芸自己来。

有时忙不过来还会将这些东西搬到七十年代的世界,把高天养叫来帮忙。

今天高芸刚到驿站阁楼。

就看到她妈杨琴拿着张纸,站在客厅那边焦急的来回徘徊着,一看到高芸现身就赶紧快步上前,把纸递给高芸:

“小芸,不好了,要拆迁了……”

“你看,通知都下来了!!”

“?”高芸听的也有些懵,什么时候要拆迁了,她怎么不知道?按理讲难道不是她这个房屋主人最先得到消息吗?

手机里也没看到什么通知啊。

低头一看,手里那张纸明显算通知单,不过上面的小区也不是她现在住的这个小区啊,是他们小区对面,学校边上的一个老校区,只有六层高的那种:

“哦,我想起来了。

十几年前楼上那家没有一丁点卖房打算,然后你们俩就是在那个小区买了一套房住的是吧,当时那个小区的房价最低,不过这么多年你们一直没卖吗?

而且要拆应该也无所谓吧。

现在拆迁是不像以前那样能够发财啥的了,但咱们这也不算亏吧,我记得前段时间的政策不是说拆一补一,然后再赔个装修钱,以及两三年的房租钱。

你们那套房当初只是做了简装吧。

怎么也不至于亏啊!咋不好了?”

“哎呀,拆迁能不能赚钱,亏不亏无所谓,咱们家现在也不缺这点,关键是那边那个老小区要拆迁了,咱们这离那边也没多远,就隔了一条街,现在看着好像没拆迁的迹象,可再过几年呢?

要是咱们这边也拆迁了的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时候我们是在这当钉子户还是怎么办?要是真拆了,你又该怎么办?”

杨琴看高芸还没把握住重点。

当即便十分焦虑的说道。

她焦虑担心的当然不是学校边上那套老小区已经好几年没住过,也没租出去的房子会不会亏钱。她担心的是很多时候拆迁都是一片一片的拆,万一她闺女的快递驿站也要拆,那可该怎么办。

不当钉子户,放任被拆。

哪怕不影响她闺女回来,她闺女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方便回来啊。

要是影响回来或无法回来。

那就更完犊子了。

可要是当钉子户,先不提会不会有很多人同意,然后针对她闺女啥的,即便没人针对她闺女,负责拆迁的,肯定也会设法详细调查一下她闺女的情况。

可她闺女的情况明显也禁不住查。

担心的事太多,能不焦虑吗?

“哎呀,妈,不至于,你也不看看咱们这小区的楼有多高,又有多少户人家,三十层高的楼,一个单元就是六十户人家,总共二十八栋楼,一栋楼,少的有四个单元,多的好像有六个单元。

这都拆了,得花多少代价成本。

又得建多高才能回本啊!

我估摸着,是不是附近又有高中倒闭了,或者说合并啥的,都并到这边来了。然后这边的学校要扩张还是啥情况才要边上那个老小区,咱们这都七八年没听说过搞拆迁了,边上还有不少小区好多房子没卖的出去,一直空着闲着。

你等等啊,我查一下,问一下。”

相比较于杨琴的担心,高芸是真不担心,虽然他们小区与要拆迁的那个小区仅仅隔了一条街,但两个小区拆迁的代价,差距至少七八倍,本地财政已经赤字好多年,地产公司也倒的差不多。

不少烂尾楼都是本地城投兜底。

有的兜到现在还没交货。

应该没什么冤大头过来拆迁吧。

相比较于城投公司拆迁建楼,又或者其他地方的地产商投资拆迁,高芸无疑更愿意相信是生源减少,导致一些学校倒闭合并,边上本地最好的学校可能要扩招,地方不够,有钱有资本,斥巨资把左边那个老小区拿下,扩建校区。

说着的同时,高芸就已经拿出手机上本地的一些相关网站上面搜索查看。

并且没一会就了解具体情况了:

“妈,没事的,我查了一下,又有好几个小学初中因为生源不够,准备倒闭合并过来,这边学校教室不够,整体搬迁代价更大,所以就向上申请,把边上占地最大,最便宜的老小区拿下了。

不仅如此呢,后面那个公墓也拿下了,目前正准备整体搬到更偏的地方。

算下来的话,咱们小区对面那个学校总面积至少得扩大一倍有余,短期内应该很难再继续扩张了,即便生源数量再怎么减少,一个地级县也不能就只有一个小学和初中,不可能拆到我们这。

所以您就放宽心吧,没事的。”

喜欢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请大家收藏:(cwzww)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