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336章 ‘忠肝义胆\\’李常杰

升龙皇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开,彻底让交趾人陷入了恐慌之中。

尤其是位于南方征战的李常杰军队,更是面临着前方的占城、真腊两军,后方还有随时扑上来的宋军。

一时间,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最为重要的是,许多士兵的家眷位于后方的都城和京畿地区,他们很担心家里的情况。

以至于在和占城、真腊的作战中,屡屡遭受失败,他们连边境线都快维持不住了。

而李常杰也在考虑是否要答应占城、真腊的要求,割让清化路和演州路来平息南部战端,自己好提兵北上。

结果还没等他考虑好,北边就派来了人员和他洽谈,包括投诚一事儿。

李常杰原本不想和大宋虚与委蛇,直接就打算将来人乱棍打出去。

可惜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此次宋军派来招降的乃是监军李宪,和李常杰同为阉宦出身,而且都有着两把刷子,相互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

虽然李宪本人是不太想来的,但是奈何遭了瘟的韩某人画的饼太大,让他遭不住。

宣庆使!一个宋代宦官官名,为高级官称。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置,宦官的高级官称另有内客典使、延福官使、宣庆使、昭宣使等。

这是韩某人给李宪画的饼吗?不是!

这是神宗皇帝借韩明的嘴,给李宪画的饼,想要往上爬,你不得付出点什么怎么行?

为了宣庆使这个位置,李宪义无反顾的前往南边的李常杰大营,会见这位和自己同样有着生理与心理问题的‘同僚’。

再看到北边派来了一位阉宦,李常杰以为宋军这是在侮辱自己,气的差点暴走,顺便提兵北上决一死战。

“难道李太保想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

李宪见他的第一句话,就让李常杰瞬间火气全消。

随后二人静下心来,开始了好好的谈判拉锯。

毕竟对于李常杰这类阉宦来说,能够青史留名,那简直就是对他能力和地位的认可。

而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中,李常杰在越南不但留下了历史的记录,还收到了不小的评价。

在李朝本代,李常杰就获得甚高评价。

当时碑铭资料称:“唯公(指李常杰)辅君,国家殷富,多历年所,可圣臣遗千古之熙绩也”;“而公三朝弼政,兼御定边乱,于其数年,而八方宁谧,其功盛矣。”

20世纪初,越南史学家陈仲金在其所着的《越南史略》中评价他“具将才,精韬略,北伐宋,南平占,实为我国的一员名将。”

越南1971年出版的《越南历史》宣称李常杰一切的军事行动,尽属是合理而高明的“自卫”战略。

“李常杰的积极自卫的进攻战略,也体现了民族的这种精神和意志。李常杰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把天才的韬略与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结合的杰出的军事家。”

很明显,在越南人民的眼中,能够抗击大宋的征伐全身而退,并且正式宣告了交趾越南的独立,李常杰无愧于民族英雄之名。

但是在大宋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对于李常杰则是负面评价居多。

中国学者郭振铎及张笑梅则认为,李常杰在宋朝境内的邕州、钦州、廉州所进行的屠杀,是“对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血腥大屠杀,在中越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所仅见。”

另外,又批评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所编撰的《越南历史》里对李常杰的高度赞扬,“实令人发指,这是对历史事实的大嘲笑。”

不过,同书也肯定了李常杰的才干,称他“具将才,精韬略,北侵宋朝,南犯占城,为李朝一名野心勃勃的将军”。

中国学者戴可来在翻译陈仲金的《越南史略》时,亦称李常杰攻打北宋是“**裸的侵略行径”,“作者和其他越南史学家于此多方辩解,是错误的”。

反正站在中越两国的人民角度,李常杰的正负面评价可谓泾渭分明。

但是不能否定的就是这位李太保能够以一介阉宦之身,留名青史,受到中越两国的史书记载和历史评价,还是有几分本事。

这就让大宋方面起了想法,就如同现在帮助韩章、韩绛管理凉州的李秣陵一般,交趾也需要一个有名望威望的人站出来挑大梁。

可惜升龙城一战打的过于惨烈,李朝皇室的人基本没留下,也是让人无奈。

听到李宪的一番话,李常杰终于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什么了,脸上不由得拉了下来。

“想让本太保帮助宋人去稳定交趾?岂不可笑!”

李常杰现在表现的强硬和‘忠肝义胆’,无非是战败后想要获得一个体面罢了。

知晓大宋不会轻易杀他,那岂不是可以漫天要价,坐地起价,抬高自己的身价。

说来说去就是两个字——加钱!

李宪立马听出对方的深意,笑了两下后,将神宗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了他。

“内侍判升龙押衙、行殿内外都知事、清化路节度使、检校太保、辅国上将军开国侯...”

这里边多数都是都是虚职,最为重要的两项,一个是清化路节度使,一个是开国侯。

前者被赋予了清化路地方的军政大权,后者是一个可以传家的爵位,这才是李常杰有些动心的。

比起大宋内部的节度使,李常杰的这个实权节度使可是在朝廷内部引起大的争论。

他们认为不应该授予一个敌国降将如此有实权的位置,而且是位于交趾最南边的边境地带。

说不得未来李常杰就会裂土分疆,成为前唐时期的边境节度使一般。

但是神宗皇帝和韩明看重李常杰的军事能力,并且按照对方对于中南半岛的熟悉,会成为大宋未来开拓整个西南的关键人物。

因此不留余地的支持李常杰手握大权,坐镇西南,为后续的中南半岛开发扎下一根钉子。

听到这里,李常杰心里流过一阵感动,原以为自己身为一介宦官,在交趾李朝走上高位已属不易,他也很是感恩李日尊等李朝皇帝。

但是没想到,隔壁大宋皇帝更是对自己客客气气,不但名头上保留了‘太保’一职,还加封节度使和开国侯,这是真的厚待他啊。

这里边虽然‘检校太保’成了虚职,但也是太保啊,对面大宋哪个太保级别的不是赫赫有名之人。

现役宋军第一人的郭逵郭帅,就被赐封‘检校太保’。

至于传家的开国侯啊,这可不小了,大宋有几个勋爵是能够传家的,太少了,基本可以说是趋近于零。

自己这还没怎么表忠心,就拿下了大宋朝开国以来寥寥无几的传家爵位,该知足了。

只见咱们‘忠肝义胆’的李常杰,李太保,端着神宗皇帝的圣旨,反复看了许久,立马起身双膝跪地面朝北。

“臣李常杰感念大宋皇帝陛下厚恩,愿意投诚,望此身能为大宋永世镇守西南、开疆拓土。”

“此心天地为证,人神共鉴!!!”

李常杰捧着圣旨,‘哐哐哐’三个响头落地。

这也让李宪的一颗心落了地,不由得掏出绢帕,擦了擦满头的冷汗。

唉哟个亲娘啊!这种进出敌营谈判的活是真不好干啊!下回官家和韩相再说什么也指定不来了!

至于后续有没有‘真香定律’呢?那就谁也说不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