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310章 幕僚团与叙旧

第310章 幕僚团与叙旧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05:21:12

正在挥斥方琼的韩某人察觉到自家老爷子的动作,转头看着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兴奋莫名的众将,点头示意。

“都来了,那就坐吧,不要干站着。”

韩某人没有和众将叙旧,接着回身和老爷子聊起进军的方案。

“董毡比起其父唃厮啰来说,亲宋的立场和获得的利益更大,因此没必要让王韶看的太死。”

听到祖父的想法,韩明眼神在军事地图前不断扫视着。

“李侍制,你怎么看?”

韩明此次在神宗皇帝的安排下,偷偷潜入西北前线,就是为了整合西北的军事力量,一举拿下西夏。

因此神宗皇帝给他配备了不少的军事参谋方面的人手,其中就包括李师中和窦舜卿。

李师中(1013年-1078年),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中国宋代词人、大臣。

其于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授并州推官,知洛川、敷政县,改管干鄜延路经略机宜事。

嘉佑三年(1058年),提点广西刑狱、权经略事。

嘉佑七年(1062年),知济州。历知兖州、凤翔府。

神宗熙宁初,擢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

熙宁二年(1069年),西夏入侵,改秦凤璐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后因与王韶意见不和,降知舒州。

熙宁四年(1071年),徙知洪州。历知登州、齐州。

熙宁七年(1074年),知瀛洲。以上书言事忤执政,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稍徙单州。复右司郎中,分司南京。

元丰元年(1078)卒,年六十六。着有今《珠溪集》一卷等。《全宋词》据《过庭录》录存其词1首。

李师中是陈晗推荐的给朝廷的军事参谋,主要这二人是老乡,都是山东人,看在七拐八拐的关系上,外加神宗皇帝的授意,就被韩某人带在身边。

而另一位窦舜卿 ,字希元,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宋朝将领。

凭借门荫,起家三班奉职、监平乡县酒税,迁府州兵马监押。

抵御西夏入侵,平定山东海盗,出使契丹,平定彭仕羲叛乱,迁邕州观察使,历任邠宁路、环庆路副都总管。

宋神宗熙宁年间,弃武从文,授刑部侍郎、提举嵩山崇福宫,再转金紫光禄大夫,去世于任上,享年八十八,谥号康敏。

这位就不用说了,在历史上,因为王韶和李师中不和后,被朝廷和王介甫安排接替李师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他和韩某人是老乡。

这俩人一文一武,构成了此次韩明灭夏的幕僚和下属团,他们不隶属陕西路的任何一方,只听从韩某人的指令行事。

“下官以为大相公所言有理,王副使所辖会州军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没必要浪费在看守青唐吐蕃上面。”

听到李师中的话,韩明的心思已经开始活络起来了。

“窦侍郎的意思呢?”

还是要听听每个人的意见,主要韩某人对于青唐吐蕃是真的不放心。

虽然未来大宋与青唐的关系闹僵出自王韶的‘熙河开边’的政策,但是也不能保证这些吐蕃人的异心。

从他们接受辽国联姻开始,这个梁子就不是那么好解得。

“属下也认同大相公和李侍制的想法,抽调王韶军北上灭夏。”

“同时也能牵制惟精山一带的西寿保泰军司,以及兰州一带的卓啰和南军司。”

看到自家老爷子和手下的幕僚都同意征调王韶军团,韩某人沉思良久,立马有了想法。

“董毡既然有当先遣军的想法,就让他们表达诚意。”

“卓啰城和凉州两地,让董毡带领自家部族解决。”

“会州方面,让会州参将景思立领兵继续驻防,记住一点,不允许青唐方面以任何理由和借口进入大宋境内。”

“同时让王韶开始整备军需,等候经略使司的下一步指令。”

韩明最终还是没有让会州兵力全出,因为他怕那位辽国公主借机生事,趁董毡北征,在后方搞小手段。

身后默默听令的郭逵起身抱拳回应:“属下明白,等会议结束立刻给王副使传令。”

“剩下的问题就交给祖父与郭帅了,接下来我要亲自走一趟兴庆府。”

韩明似乎很急,开完战前会议就要走了。

“不要着急,这仗真要打起来也要等小半个月,马上就要开春了,后勤方面还要准备一番。”

“你日夜赶路也不轻松,况且还有李侍制和窦侍郎两位上了岁数的。”

“你不休息难道还不让他俩休息?”

韩老爷子拦住来去匆匆的韩明,跟他念叨两句。

这话让韩某反应过来,看着两位都五十多岁的幕僚,这放在古代确实岁数不小了。

“祖父说得对,是孙儿有些急昏头了,所谓张弛有度,方能做到行稳致远。”

“那孙儿就叨扰祖父几日了。”

听到韩明要留下休整,连续赶了十数日路的李师中与窦舜卿心里一缓。

他们是真怕了韩某人这小年轻,为了尽快展开战略部署,那是紧赶慢赶,日夜兼程。

两个五十来岁的人了,跟着韩某人一点没休息,这古代的道加马车,差点把俩人的腰间盘都颠出来。

“二位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好好休整一下,过些时日我们需要潜入兴庆府,到时候可就不好过了。”

韩某人还是提前给两位幕僚点心理准备,别到时候在兴庆府露了馅,可就麻烦了。

“侯爷放心!”x2

李师中与窦舜卿微微行礼,然后在韩章的安排下休息去了。

等二人离去,众人也谈笑开了,尤其是种谔、姚兕几人,那是恨不得抱着韩某人亲两口。

毕竟有着韩明在,接下来的军功那可是大把大把的拿啊!

这些旧部可是盼望良久了,升官发财这种事儿,他们可不嫌多。

“行了行了!一群大老爷们儿,别磨磨唧唧的,让人笑话。”

看着把自己簇拥起来的种谔等人,不由得暗自发笑,这帮憨货。

“不能那么说,你来了,这仗才有底气嘛!”

种谔混不吝的一出口,就把韩老爷子给气的须发皆张。

“怎么滴?子正是觉得老夫不会打仗?”

哎呦我去!完犊子了!

种谔立马感觉背脊发凉,然后又看到自己大兄种诂似笑非笑的目光,瞬间觉得天都塌了。

韩某人自然乐得落井下石:“看样子大质的话你是没听进去多少,挺好,挺好。”

种诂竟然教训种谔不要总是仗着和韩明有几分情谊瞎嘚瑟,总有一天会祸从口出。

这不,第一次军前会议结束,就当着韩章祖孙俩的面,把人得罪了。

“大相公赎罪,末将不是这个意思。”

看着汗流浃背的种谔,韩明实在想不到未来的‘老种经略相公’竟然有如此憨憨的一面。

“屁话真多,大质你把他带下去好好管教,这次的先锋就不让他当了。”

韩某人也算是拐着弯给他开脱,当然他也知道自家老爷子不在乎这些,无非都是玩笑话。

但是现在的西军有不少新将领,这不得杀鸡儆猴一番。

种谔最后在姚兕等旧部的偷笑下,被种诂拉着后脖颈拖出了会议大厅。

看到对方欲哭无泪的表情,姚兕心里爽翻了,这回先锋官的活该是他的了。

“行了,你们这帮家伙什么心思当本侯看不出来,该怎么分配都是经略使司说的算,你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就行。”

韩明敲下了会议的结束键,然后拉着韩章和郭逵接着商讨后续的一些具体细节。

既然要休息几日,也不能干杵着,看看能不能完善一些战略部署,让宋军打的更轻松一点,同时降低伤亡。

时间随着风雪的消逝下,悄然流动,军需后勤的到位,也即将拉开宋夏之战的终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