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302章 出使西夏和韩老爷子

第302章 出使西夏和韩老爷子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05:21:12

随着没藏讹庞及其党羽的覆灭,西夏国内持续近七年的动乱平定。

在李谅祚通传天下的圣旨内,没藏讹庞作为党项的罪人,承担了自李元昊末期到现在一切问题的责任。

原本明眼人能看清的真相,偏偏对于西夏民众来说,选择了视而不见。

西夏的混乱和衰败,李元昊、李谅祚和没藏讹庞,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

偏偏皇帝推出一个足够分量的替罪羊,整个民间就都心满意足的释怀了,接着过起自己的日子。

殊不知,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是更加艰难和痛苦的日子。

李谅祚在正式清除没藏讹庞的势力后,扶持了大将漫咩和梁家进入权力中枢,共同执掌军政大权。

漫咩,西夏大将,党项族。宋庆历八年(1048年)李谅祚继位为夏毅宗,年仅两岁,政权皆落入没藏一族手中。

随着年龄增长,毅宗对没藏族人专权日益不满。漫咩支持毅宗擒杀没藏讹庞,处死没藏皇后,夺回政权。

而原历史中本该在嘉佑六年发生的‘剿灭没藏氏’的事件,由于韩某人挑起的第二次宋夏战争,足足拖了七年之久。

西夏在这七年时光里,深陷无尽的党争和混乱,而这恰恰就是当初韩某人埋雷的后果。

他要的就是西夏常年处于政局混乱,没有时间精力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大宋在有朝一日腾出手来解决这个西北的‘老朋友’。

而李谅祚虽然也察觉到了韩某人的这一手,奈何他和没藏讹庞确实关系恶劣,实在没有可能联手共抗大宋。

至于被他一手提拔的梁家,这个就要说回他和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的一段邂逅。

简单总结就是:李谅祚走了自己父亲李元昊的老路。

他与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私通,后来讹庞父子密谋欲杀李谅祚,梁氏告变(这是真爱啊!)。

李谅祚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杀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没藏讹庞的女儿),结束了没藏氏族专权的局面。

一个是和臣属的妻子勾勾搭搭,一个是和舅舅+国丈的儿媳私通。

李氏父子的口味之独特,实属辽宋西夏时期的‘魏武遗风’,而且这种事儿还不背人。

李元昊在废后杀子后,将老情人没藏氏扶上了后位;而李谅祚在铲除没藏族人后,也将与自己私通的梁氏推向了皇后大位。

这就是后世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夏梁太后。

在李谅祚早逝后,临朝听政,以太后身份掌控西夏政权达18年之久,更是在“永乐城之战”中大败北宋,瓦解了神宗朝‘五路伐夏’的攻势。

可以看做是一个西夏版的小号‘萧太后’,可惜梁氏身为汉人,在执政18年间,多次受到党项旧部的非议。

不过这些在韩某人看来,反而是一个能够交流的标志,若是大宋能够拉拢到梁氏出卖西夏,那么这一战就好打不少。

不过大家都不是傻子,你韩某人想空手套白狼,人梁氏凭什么和你合作。

而缺德带冒烟的韩某人,直接把这份艰苦的任务,交给了苦大仇深的司马君实,同行的还有被生拉硬拽的苏子瞻、苏子由兄弟。

按照某人的话就是:“学史编史最为忌讳闭门造车和固步自封,走出去看,瞧一瞧这个天下到底是什么样。”

“他们会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比起在书本中遨游,更加富有创造力!”

觉得有理的三人,被诓的走出书局,在专人的陪同和保护下,从汴京城出发,前往了刚刚经历内乱,还没恢复的西夏。

一路的舟车劳顿,纯文人出身的他们终于抵达了国界线——盐州!

对,就是嘉佑七年之前还是西夏领土,之后就割给了大宋的新领土。

这里边每年自产的青白盐,都够大宋大赚一笔。

说到底,还是韩某人狗气,要知道盐州一开始西夏根本不打算割让。

奈何当时签订‘嘉佑和议’的时候,李谅祚和没藏讹庞都没细瞅,然后韩某人还故意让殿后的种诂和姚兕占着城池不走。

这一来,盐州城就成了双方争议的对象,实控在大宋手里,每年多了不少的税收和物美价廉的青白盐。

加之西夏每年的上贡,大宋现在完全实现了低价盐的市场流通,单这一点,老百姓就念着韩某人的恩情。

看到亲自出来迎接的韩章老爷子,司马君实和苏氏兄弟连忙下了马车,远远就拱手一礼。

“见过大相公!”

“见过大相公!”

“。。。。。。”

“呵呵,老夫现在已经不在中枢任职了,‘大相公’的称谓还是不要叫了。”

老爷子的精神头十足,身子骨硬朗,一看就是在西北这个地方养的很好。

“韩公说笑了,您就算不在中枢,但也是朝廷的‘使相’之一,这么叫很合礼数。”

司马君实是韩家的老朋友了,也不客气的借坡下驴,改成了更为亲近的‘韩公’二字,顺便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哈哈,你这家伙,亏得静远还总夸你忠直严谨,低调淡泊,这一开口,比那小子还滑头。”

韩章老爷子用手指指司马君实调侃道,在场的众人纷纷大笑,气氛很是欢快。

简单的叙旧之后,韩老爷子带头领着众人进入盐州城。

自从奉命前来西北坐镇,统筹‘灭夏’大计,老爷子的这个日子也充实不少。

虽然没有了朝廷内的勾心斗角,但是却有了新的敌人出现,需要他来解决,一出一进,也差不了多少。

而为了更好的统筹前线大局,老爷子直接把经略使司衙门搬到了盐州城。

说实话,在陕西路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老爷子的这个想法,可把西军诸将和有司衙门吓了够呛,纷纷劝阻。

这里边有韩老爷子的旧部,以及韩某人当初‘伐夏’后留下的嫡系,只不过这个嫡系占了西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剩余的还有庞老太师的旧部、狄武襄公的旧部、夏郑公的旧部以及范文正公旧部等等。

这些人还都是拥护韩家一系,就导致西军和陕西路,基本成了韩某人的老巢。

面对自家侯爷的祖父,还是朝廷的贤相之一,他们可不敢让老爷子玩这么刺激的行动。

结果老爷子倔得很,大家都没拦住,人家直接就从京兆府搬走,落户盐州。

而为了更好的保护老爷子,盐州方面的种诂,以及后方总管军事的郭逵加大了在盐州的布防。

“韩公,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司马君实在接风宴上,举杯敬了韩章一杯。

“何时学的如此婆婆妈妈,莫非编史编的晕头转向了?”

老爷子离京后心情开阔了不少,言谈举止颇有年轻时的洒脱不羁,调笑起司马君实也是毫不客气。

“所谓居高位者,不应以身涉险。”

“韩公作为朝廷的‘使相’,更是西北边防的长城,实在不应该亲自坐镇盐州,亲赴险地啊!”

司马君实一开口,众人就明白过味来,这是来劝说韩章不要冲的那么前。

“静远让你说的?”

老爷子一下子就猜到了这是韩明的意思,毕竟论起对西北的关注,韩某人可是下了大功夫的,满朝文武都不能及。

“韩侯也是担忧您在前线的情况...”司马君实微微点头答道。

“无妨,盐州城绝对不会成为战争中心。”

“你想想以那小子的精明,能让好不容易恢复经济生产的盐州再陷入战火中吗?”

韩老爷子的话提醒了众人,确实,以韩某人的精打细算,恢复生产建设的城市,绝对不能拿来当战争的棋子。

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只会让边境百姓遭受苦难,还会让朝廷的维护成本增加。

他韩某人可是属于吃一口都要好好消化的主,怎么可能让边境城市陷入战火。

尤其是盐州城这种产盐大户,更是要把敌人推出去打。

这就是为什么盐州城以北的广阔土地上,在嘉佑七年后,一直不断修筑了大量的军寨碉堡。

依托长城防线,盐州的防御堪称固若金汤,西夏人想收复失地,怕是这辈子都是想屁吃,不可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