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289章 京城故事多

第289章 京城故事多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05:21:12

说完平型关之战对于大宋的影响,那么对于辽国方面呢?

辽国那边,此战失利后,可以说彻底将耶律洪基多年的政治声望完全消耗殆尽。

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各种问题频频发生,原本被打压和剿除的反对势力也趁机抬头,开始尝试反攻耶律洪基。

而朝堂之上,各种对于大宋的议题也开始甚嚣尘上,激进派主张再战复仇,而保守派则认为应当缓和两国矛盾,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两派在朝会上争得不亦乐乎,却忽视了大宋如今日新月异的实力,以及辽国开始下滑的国力。

但无论如何,这一场平型关大捷确实极大地振奋了宋朝军民之心,让众人看到了大宋的力量,也给大宋带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

也是在平型关大捷的数日后,四月初一的大朝会上,英宗皇帝大手一挥,下发旨意:“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深化强化新政改革之路’。

因此,第二阶段‘全国各领域新政改革’正式开始。

以韩章、曾明仲为首的‘中书门下’,以王介甫为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以张昇、张文弼为首的‘军事制置司’,以及富彦国为首的台谏两院四方联合,全面推进变法。

对,没看错,咱们的富大相公服丧期满,又被英宗皇帝召回朝,权知台谏两院、检校太师、行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祁国公。

原本是准备让富彦国接任枢密使一职,结果张昇在位期间做的实在太好(躺赢),外加够听话这一点,让英宗皇帝没忍心动他。

这样一来,在中枢扫了一圈,除了台谏两院,基本各机构都人满了,只能让富彦国牵头,做了台谏的大佬,而且是一人当两职。

‘全面深化改革变法’的消息明传地方后,一时间,举国震动,虽然从英宗皇帝即位开始,变法改革从各领域都或多或少展开。

但是基于对各个政策的小心谨慎稳妥,大部分都是在州府一级的大地方试行,其中主要是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的改革。

而四月初一的这道‘全面深化改革变法’的旨意,相当于正式确立了之前的新政政策为新的国家方针。

并且要求全国上下,从路一直到乡村一级,全面推进,不留任何死角。

这也是多在于‘平型关大捷’的影响,让举国上下看到了希望,坚定了英宗皇帝‘改革变法’决心。

原本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有心人眼里,总能解读出不一样的意味。

整个大宋都知道某人是英宗皇帝的心头肉,那是恩宠的不得了,凡是所提意见、建言,基本都会过一遍中书门下,然后推行地方。

可是作为曾经的改革急先锋,新政第一人的韩明,却不在此次‘全面深化改革变法’的人员名单之中。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以及以讹传讹中,韩某人竟然被他们给‘踢出中枢’了。

看着下边人收集上来的消息,还在中枢引领朝堂的韩章大相公都是一副‘问号脸’。

“这不是胡闹吗?!”

韩老爷子气的吹灰子瞪眼,一巴掌把管家收集的消息拍在桌子上。

身旁陪同的韩老太太以及韩师朴夫妇则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外界现在扯犊子扯得很大,许多汴京城的官宦人家都不断追问韩家什么情况。

就连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后来在风言风语之下,有点发懵的韩党人员,都开始默默思考起来,是不是官家真有什么想法?

只有身居中枢的各位大相公听到信儿,不屑一笑,嘲讽人言可畏。

他们都看得清楚,别觉得韩某人在朝廷里搅风搅雨,跳的欢,但是根子落下来,还是在韩章身上。

只要官家不动韩老爷子,那韩某人就是无可争议的当朝第一新贵,这谁都比不上。

简而言之,总不可能韩老爷子没退休,韩某人这个小辈先退休了,那这中间不上不下的韩师朴算什么?这不合情理。

只不过这个谣言之所以叫谣言,还是因为说的人多了,以至于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当真了。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平头老百姓可没那么多想法,看热闹嘛。

“嫣然丫头那边什么情况,有没有传来什么口信。”

韩老爷子侧首看着自家儿媳妇,韩吕氏。

“没有,不过侯府那边篱笆扎的很紧,嫣然现在治家也算是锻炼出来了。”

韩大娘子抿唇轻笑,对于余嫣然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学习到了看家护院的手段,很是满意。

“那就好,你让人给她们母子传个信,若是觉得侯府有什么不方便,就直接搬来国公府,家里人都在,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韩老爷子还是有些担忧自家孙媳妇和曾孙子。

之前的仪国公府现在改名了,韩老爷子也算是吃到自家孙子军功政绩的红利,被英宗皇帝进封魏国公。

现在老韩家走出门最没档次的当属韩师朴这个夹在中间,又做儿子,又当老子的。

虽然官家让其擢天章阁待制、进礼部侍郎,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制诰,但是这个枢密直学士隶属枢密院,顶头上司就是韩明。

这让韩师朴这个当爹都无语了,若是之前还好,属于妥妥的恩宠以及权重,但是上边蹲着自家儿子,这个枢密直学士怎么做怎么别扭。

“官家那边有没有透露什么意思?”

韩师朴沉默一会儿,轻声询问道。

“能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明儿不在东京府,官家又想着借着‘平型关大捷’的势头来推进新政改革,这才匆忙下旨。”

韩老爷子可是比谁都清楚韩明在英宗皇帝心里的地位,因为韩某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从龙之臣那么简单。

或者说,赵宗全能坐上那个位置,到底后面韩明扮演什么角色,这些事儿连他这个亲祖父都不甚清楚。

只能说,韩明的胆子大得离谱,英宗皇帝信任他超乎下边臣民的想象。

“那明儿不知道何时返京,儿媳也好提前准备一番。”

韩大娘子也有些想儿子了,毕竟从韩某人高中入朝为官之后,事儿是件件不落,整日忙得前脚跟后脚。

以前没有封侯单独立院,一家人都住在韩府,其乐融融,抬头不见低头见还过得去。

自从离府之后,这个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平日都是余嫣然带着韩端阳往来侯府和国公府。

就算是韩明回家,也是急匆匆和韩章老爷子谈论正事,这个母子之间说起来有很久没说过话了。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韩某人的亲妹妹韩玉,这个曾经跟着余嫣然屁股后面叫着‘嫂子’讨要好吃的小家伙,如今也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只不过现在很少在像小时候一样,黏在韩明身边了,说话也不像小时候随心所欲。

比起汴京城内的官宦女子,韩玉有些行事风格随了自家大哥哥韩明的雷厉风行,好似张桂芬二代一般,在东京府以英姿飒爽、强势而闻名。

其独立坚强性子之强,远超同时代的女子,如果说,盛明兰是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独立形象,那么韩玉就是名副其实的要强。

这些年随着她及笄,也有不少人上门求亲,但都被她一句话给挡了回去:“等什么时候能超过我家大哥哥,再来求亲吧!”

嗯......

感觉基本没有了,同等岁数或者还要小的年纪想要跟上韩某人晋升的步伐,那基本不可能。

毕竟一个普通人,怎么和作弊的人生来比较,这完全就是不对等的。

“快了快了,等北境的事情处理好,就该回京了。”

“估计现在有不少人害怕明儿归来呢......”

韩章老爷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抚了抚白胡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