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285章 弥天大网

第285章 弥天大网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05:21:12

大宋治平三年三月十日,由大宋境内最强称号的西军领衔,河东军东北六军寨加盟,共计七万大军,进驻平型关。

所谓的平型关,是指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与忻州市繁峙县的分界线的平型岭上,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

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

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城堡。

现在所说的平型关,多为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也就是上述正德年间修筑的明长城之一。

而在大宋,虽也偶尔叫平型关,但其实指代的是瓶型寨后的平型岭。

此地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俱在1500米以上。

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

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通道。

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岭而过,东连河北金坡关,西接山西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明清时代京畿重要屏障。

而这条路也成为辽军南侵时常规划的路线之一,故此大宋方面在以南数十里的地方修筑有一座瓶型寨用于阻拦骑兵南下。

三月十日这一天,久违的太阳从迷蒙的天空中跃然而出,照亮了平型关一带山岭,也照亮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十日下午,在平行岭的一处平缓之地,郭逵将中军帅营立在此处,随即发布命令——召开军前会议。

这里边除了跟随西军出动的将领外,其余六位是驻守代州东北六军寨的将军。

他们在此次代州之战中,因为得到吴旬和郭逵的提前命令,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雁门关被破后,支援代州城。

反而在此期间一直加固各自营寨,不断北上出击骚扰辽军边境,这种奇怪的现象也在今日得到很好的解答。

“你们是不知道啊,俺当时接到吴宣抚使的军令时有多惊讶,竟然让俺固守军寨,不用管代州内部情况。”

“结果七日后雁门关破,俺老张还想率军南下救援,结果又接到郭帅的命令说是北上出击骚扰辽边境军。”

“好家伙,这军令一个比一个离谱,搞得俺以为来送信的士兵是地方间谍呢,差点拖出去砍了!”

麻谷寨的张世勋一脸横肉在大帐中当着前来的几位军寨将军,以及西军将领侃侃而谈。

“说起来我和老张的想法很一致,但是接到命令的第一想法就是胡闹。”

“怎么能让辽军在代州腹地随意驰骋而不管呢?”

“现在看来,我和老张对吴大人和郭帅的战略谋划还是了解不深啊!”

梅回寨的将领于文光不由得摇头苦笑,满腹的牢骚随着这场平型关战役的打响而烟消云散。

“若说这盘大棋的根,还是在韩侯手里,若不是他胃口大,怎么会想到要引萧易南下,吞了这八万大军呢?”

瓶型寨主将段成抿抿嘴,说出了这次战役的主策划人。

“侯爷啊...”

提到韩明,大帐之内,短暂的安静了一瞬,然后笑声此起彼伏。

“跟着侯爷吃喝不愁,就是这仗打的都是完全抓瞎,根本不知甚解!”

折继世忍不住调侃了一句,下一秒众人纷纷鼓掌大笑,很是赞同。

“让你好好读兵书非不读,以后少拿‘折家将’的名头出来忽悠人。”

姚兕故意一个后仰头,露出嫌弃的表情。

这一幕,激起了众人的哄笑声,营帐的氛围很好,这也是多亏了韩某人对于军队素质文化,以及政治思想的改革。

“大帅、参军到——!”

随着一声大喊,众人立马收拾表情,神色严肃的起身,整理一番形象,昂首挺胸的等待郭逵的检阅。

结果帐门掀开,郭逵和种诊二人就在那里端着一封信件,边走边小声讨论。

“这么看,这场战役倒是好打不少...”

“现在萧易的情况属实不好,这一战,侯爷的大致战略方向是对的...”

“也不能不提防灵丘一带的辽军西进救援,一定要断了萧易最后的援军...”

“我看可以,就这样吧,等会后我亲自整理一份文书呈给侯爷...”

“。。。。。。”

众将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安静的听着郭逵与种诊的小声讨论。

等到声音渐小,二人才发现众人还在等着他们,不由得尴尬一笑,挥手让他们坐下。

“都坐,都坐,几位将军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不必拘束。”

听到郭逵的发言,众将立马会心一笑,抱拳行礼:“是!属下等谢过将军!”

众将落座后,郭逵清理一下嗓子,开始主持军前会议。

“各位此次随本帅兜这一大圈都不容易,尤其是代州的几位,怕是想骂娘的心思都有了吧。”

郭逵的玩笑话,将有些寂静的营帐点燃,众人纷纷咧嘴大笑。

“不过到了这会儿,想必大家都知道朝廷和侯爷的战略意图了。”

众人纷纷点头,没有打断郭逵的话。

“接下来的仗好打,也不好打。”

郭逵说起来轱辘话,让众将相视一笑,他们发现,只要是跟韩某人待了一段时间,这个发言都有点韩言韩语起来。

“好打是因为萧易所率领的辽军在经过一系列战斗,如今的战损严重,能够完全活动进入战斗的,估计只剩下五万余人。”

“这一点,大家可要好好感谢来自中央禁军的兄弟们,这可是捧日天武军军改后的第一战,打的属实不错。”

郭逵扬了扬手里的军报,然后递给下手的种诊,种诊看都没看,直接交给探头的姚兕和折继世。

军报传了一圈,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对于狄谅狄谘兄弟俩的埋伏战打的如此之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葫芦谷一战辽西路军折损近三万人,俘虏包括西京大同府副留守耶律牙里果,以及两员辽将悉万丹裕罗和羽陵移剌。”

“萧易等人率军仓皇而逃,先是进驻代州城附近休整,随即向东北方移动。”

“目前应该越过繁峙,往泰戏山一带行动。”

郭逵迅速整理了一番敌情,然后有些感慨莫名。

“辽军如今已成惊弓之鸟,另外缘边安抚司的‘刺事人’拦截了数封从东路军传来的情报。”

“大致就是要求萧易翻越泰戏山一带,进入蔚州,那边有灵丘的驻军接应。”

种诊开始分析辽军的后续动向以及所属情况。

“走泰戏山?这事儿挺有谱的。”

姚兕摩挲下巴开始回忆代州东北的地形图。

“可惜,似乎这个萧易中了咱们侯爷的**香,竟然转道向东,反而直勾勾奔着瓶型寨而来。”

种诊忍不住发笑,不明白萧易怎么就突然脑子短路了。

“估摸着是泰戏山难以翻越,准备从瓶型寨打通道路,然后突围回国吧。”

折继世随口的一句,道出了萧易等人的想法。

因为萧易也自始至终觉得在如此紧急突围情况下,耶律洪基和萧伯玉不可能给出翻越泰戏山的指令,这完全就是把辽军性命交给老天来掌握。

而走瓶型寨,却能让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轻松打通北还的道路。

殊不知,耶律洪基等人就是推测出韩某人可能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才选择荒无人烟的泰戏山。

这样能够打一个宋军措手不及,说不定能将八万...哦不是,现在是五万辽军带回国。

同时也怕宋军察觉出来乘胜追击,他们让蔚州灵丘驻军在泰戏山东麓口时刻准备接应。

可惜萧易和他们的想法完全没重合,以至于如今面临一头扎进宋军包围网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