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207章 博弈

第207章 博弈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臣以为此言不妥!!!”

唐介与赵拚对视一眼,知道此时要是不能遏制住韩明的思路,那么他们这些人可就要被这厮给分化瓦解了。

“两位觉得哪里不妥?”

英宗皇帝嘴角含笑,看着这俩人和韩明打擂台。

“陛下,臣以为韩侯所言,皆是为新政找的借口。”

“归根究底,一条鞭法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都是在对我朝做贡献的天下读书人身上动刀子!”

“太祖太宗曾有训示:对文人士大夫应当礼遇有加,不可轻易责罚。”

“如今韩侯新政第一件事就是攻讦众多读书人,岂不是有违祖制。”

“何况韩侯也是文人出身,莫非要不顾体面,过河拆桥,将自己的根子断了吗?!”

“小韩相公这是要以文人士大夫为踏板,满足一己私欲,成全个人的万世之名,陷陛下与百官于不义吗?!”

赵拚的质问声音传遍整个朝堂,所有人都有些惊讶于对方切入的观点。

同时不由得看向好不容易用‘已读乱回’的方式逃过弹劾的韩明,接下来这小子还有什么话要讲。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想必二位大人知道这是出自哪里吧?”

韩明将玉笏先是别在官袍的腰带上,然后双手轻轻搭在腰带两侧,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

看着如此气势逼人的韩明,所有人都不由得眼前一亮,暗暗感叹这位小韩相公现在也是养出了威严。

“此乃《易传·文言传·坤文言》中所记述的一句话,韩侯这是想表达什么?”

唐介挺直身板,眼神灼灼的盯着对方。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

“它所阐述的是一种事物由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

“同时也是警示人们,一些微小不良现象的萌生,应尽早看到及早警惕和采取措施。”

“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的危害和后果十分严重,必定会酿成无端的祸患。”

韩明简单的解释一遍后,不由得停顿一下,扫视了群臣一眼。

“同理用之于大宋更是如此,国家二字乃是不可分割之物,大宋无非是一个更大一点的家罢了。”

“陛下、臣子、百姓,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若是我们不修德行,肆意妄为,不能有效的规避自身的错误和恶意,那么这个进程就是在积累祸乱。”

“大宋开国百余年来,除开天灾以外,大部分酿成叛乱的罪魁祸首就是人。”

“朝中各位大人皆是从地方一步步走上来的,自是知晓地方的情况到底有严重。”

“财政不足只是其一,更多的是各地官府不能有效管理和制约地方的士绅。”

“甚至于反过来受制于这些士绅的压迫,同流合污,一起压榨百姓,并吞农民的土地。”

“如此种种,以至大宋百年来从未有过哪一年是和平安稳的时候。”

“难道各位就打算蒙着双目,坐困在这繁华汴京城,而不睁眼看看这天下吗——?!”

“就算是不看这天下,难道各位就想要自己的后代子孙被这积累的无尽祸患压在身上吗——?!”

“亦或者是要百年之后,让后世之人指着这破碎的江山骂祖宗吗——?!”

韩明暴喝一声,让所有心里有鬼的人都哆嗦一下。

位于文武官员首位的韩章看到自家孙子的表现不由得深感欣慰,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政治主张,往后的日子里,估计自己也给不了这个孩子庇护了。

“说回新政,韩某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

“之前介绍‘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方案,也是一种想法。”

“诸位若都是‘积善之家’,这个政策自然就是形同虚设。”

“但若是哪位大人心里打怵,觉得自家有问题,那韩某觉得还是早些规劝为好,省的到时候被人检举出来,可是又丢人又丢份!”

韩明嗤笑一声,将玉笏拔出,向着上首的英宗皇帝躬身一拜,随后退回队列之中。

满堂寂静!!!

所有人都在思考韩明的说法,以及偷偷瞄着英宗皇帝的神态。

“诸位臣工,朕自禹州而来,对于当地之情况可谓心有感触啊。”

“韩侯之言可谓字字珠玑,让人发自肺腑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我。”

“所谓新政,明明是利好国家的政策,为什么就是有人不满意呢?”

“归根结底,无非一个‘利益’二字。”

“有的人在新政中获得好处,他自然开心支持;有的人在新政中受到损害,他就要持反对意见。”

“所谓的立场无非是‘利益不均’的体现罢了。”

“朕今日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新政的推行是必须要进行的,没有人可以阻拦。”

“诸位若是觉得哪里困难,不妨尝试转换一下‘立场’,也许会有更多‘受益’也不一定。”

英宗皇帝眼神冷淡的看着朝臣,说出了有些前后矛盾的话。

前边刚说‘立场多出自于利益不均’,后边又来一句‘转换立场,有不同受益’。

这是在给保守派一个机会,一个进入新政变法领域切割蛋糕的机会。

同时这也是在提醒的韩明和韩党,事情没必要做的太绝,‘有钱大家赚’岂不是更好?!

韩明轻笑一声,看着平衡手段玩的飞起的英宗皇帝,不由得暗暗点头。

“陛下之言,实乃至理名句,臣定当牢记于心。”

韩明主动站出来给英宗皇帝捧了一下。

而唐介与赵拚二人面面相觑,这话都说到这里了,他俩要是还顶风上,就是不给官家面子了。

“臣等谨记陛下训示,自当勉之。”

看到谏院的两位大佬松了口,卸了劲,剩余的旧派之人也只能躬身一拜。

唯有吕宝臣一脸苦瓜相的盯着眯缝着眼睛装死的韩某人。

“既如此,那就按照小韩相公的意思,将一条鞭法、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意见文书提交中书门下。”

“诸位大相公们也辛苦一段时间,讨论个章程出来。”

“另外,关于‘庆历重宝’的整合也要尽快,从今往后,大宋市面流通货币除了此种外,一律不允使用。”

“度支司要加紧收拢市面的其余货币,返炉重造,新的一批‘庆历重宝’必须在年底之前完成!”

“清丈土地后多出的户籍人口等,户部司方面要抓紧时间核查,提交一份文书,与中书门下合议。”

“同时,对于禁军方面的改革也要提上议程,张大相公和韩侯你们需要多盯着一些枢密院。”

英宗皇帝大致将各个新政问题全部抛了出来,这也是给朝廷信号,变法开始了!

“诸位,改革变法是先帝遗愿,也是朕之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希望诸卿能够与朕同心协力,继先帝之遗愿,开大宋之太平盛世——!”

英宗皇帝大袖一挥,从龙椅上站起,目光有神的看着众臣。

“臣等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