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203章 清丈土地!!!

第203章 清丈土地!!!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深夜的安阳侯府内,不时传出三个男人大笑的声音,让把守院落的永曾,以及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加餐的余嫣然等人无奈苦笑。

“大娘子,我去屋内禀告一下侯爷?”

永曾抱拳行礼,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算了,他们此刻也是聊得正在劲头上,我们就不打扰了。”

“他们估计吃的东西不会太够,我让后厨给多预备了一些现成的。”

“若是侯爷和两位大人有需要,你给他们取来就是。”

余嫣然站在廊下,眺望着书房内杂乱的人影,以及喧哗的人声,不由得无奈一笑。

“是,大娘子。”永曾抱拳行礼,表示明白。

“还有,今日侯爷与两位大人的谈话,莫要让不相干的人知道。”

余嫣然有些不放心的提醒一句,然后带着金蕊和鞠草离开此方院落。

身后永曾微微行礼点头,目光警惕的环视四周情况。

书房内,韩明拉着有些微醺的王介甫与司马君实二人,不断指着手中的一条条改革之法,讲解着其中真意。

有不好的地方,或者意见不合的地方,三人也借着酒劲争吵起来,一点点阐述自己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改革想法。

“这么一来,不论是从哪个方向推进改革,都要保证一个基本点——朝廷安定!”

“若是使得整个大宋陷入到动荡不安的境地,那么无论再好的改革都要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这是哪一方都不会希望见到的事情,甚至那些老前辈还会用这些说法讨伐我等,将新政废掉!”

司马君实毕竟是从台谏两院出来的,跟过多守旧派的接触,让他明白对方的手段和心理底线。

“另外也不能说改革的初始没有方向性,依我看,比起在政治制度的举步维艰,不妨从经济或是军事方面先行推进。”

王介甫的这个想法很符合韩明对他的历史印象,毕竟王介甫的变法口号就是‘富国强兵’!

从经济领域到军事领域的大规模改革,给了腐朽的大宋朝一个续命的机会。

在哲宗朝更是开启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取得了对西夏的胜利与压制,拿下了整个青唐地区,这些可谓是‘王介甫变法’的优秀成果。

若是哲宗没有早逝的话,估计大宋也轮不到被金人骑在脖子上为所欲为。

“每一项都要改,每一样都要变,不能说什么难就放弃哪一步。”

“大宋的根基需要重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两样就能解决。”

“看介甫兄的意思,是准备从经济和军事方面率先推进变革,君实兄的想法呢?”

韩明拎着酒壶毫无形象的跌坐在地上,翻找着什么。

“我的想法和介甫兄大差不差,但是唯恐军改容易军心动荡,引发祸乱。”

“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先从经济领域和财政方面入手,解决地方亏空,财政赤字,以及税收、土地等问题。”

司马君实思绪良久,觉得现在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要是在突然转换阵营,搞什么反对主义、守旧主义,怕是连名声都臭完了。

掘根就掘根吧,也不一定是坏事,没了土地说不得也能从其他方面活下去。

这点就是大地主阶级的固有观念,离了土地感觉就不能活了。

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土地作为华夏民族政权内部最为通行的资源,可谓是深得这些贵族世家、豪门富绅的喜爱。

韩家也是大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说到底,韩明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多么高尚。

一方面身为现代人的思维,希望能够给古代的老百姓一个活下去的太平盛世。

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就是指的他这类人。

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寻求一个更好的‘改变’方向,延长王朝的统治力,使得家族能够长治久安,达到与国同休的地步。

韩明既然享受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就很难真的完全做到革自己命的地步。

这一点,不论是仁宗皇帝、太后曹氏、英宗皇帝以及满朝的官员,都能看出来。

比起‘商鞅变法’时的一往无前,以及‘清世宗改革’时的不留余地,韩明终归还是会追寻政治平衡和妥协。

“那第一步呢?二位有没有思虑好从哪里下手。”

韩明仰头灌下一口冷酒,有些平静的盯着王介甫和司马君实。

坦白讲,他是个鹰派,他更想从军事改革起步,然后依仗新军的底气,掀起全国的去‘三冗’这个根子问题。

但是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在韩党内,可以有无数个声音辩论;但是出了韩党,对外整个阵营必须言语一致。

而这,就是韩明驭下的手段和魄力,也是他对整个韩党相关人员的要求。

韩明的问话让王介甫和司马君实精神一振,他俩知道这位韩党领袖是认同了他们先在经济财政领域的改革。

“清丈土地——!”

“清丈土地——!”

二人对视一眼,立马异口同声说道。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是打好了提前量,知道根子在哪里,然后怎么搞。

“看样子介甫兄与君实兄都在这挖好坑等我了!”

韩明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能让历史上两个针锋相对的政敌,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前进,他还是很满意的。

“韩侯估计心里也有考量,只不过可能想着先从军队方面走起罢了!”

王介甫可谓是韩明肚子里的蛔虫,基本只要对方一皱眉,一打眼,他就知道韩明的心思为何了!

“其实你们的考虑的也不无道理,若是先从军队走,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情况。”

“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陕西,韩某人也不可能拿出精力全国各地平叛。”

“。。。。。。”

韩明仰靠在椅子边,陷入深思,一旁的二人虽然喝的有些上头,但是还是定定的看着青年,等他一句话。

“那就按你们的想法来,先全国清丈土地!”

韩明眼底划过一道厉色,整个人气势猛然一变。

随即站起身,一口气把酒壶的冷酒灌进肚子,在原地开始踱步。

“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谨防朝廷内的反对势力给地方通风报信。”

韩明立马进入到工作状态,这句话一出,王介甫和司马君实也回过神来,连忙起身。

“那就需要暗中派遣人手进行了,可是这样一来,也容易打草惊蛇!”

王介甫有些为难的皱起眉来。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此刻桓王殿下等人在全国巡盐,身旁的则诚、梁六郎都是人才,让他们直接暗查各地土地情况不就行了。”

韩明嘴角一勾,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此话一出,王介甫和司马君实立马精神一振,拍手叫好。

“对啊,桓王殿下作为督查大臣,可是有着钦差之名,可以任意清点各地的府库账册。”

王介甫立马知道这一招的妙用。

“不止呢,桓王殿下如今贵为皇长子,被陛下赐予军政任免大权,有这一手,地方上的军政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司马君实这一波想的够远,打算利用桓王赵策英的手,解决地方的‘三冗’问题。

“还有顾副指挥使也在桓王殿下身边,这样子安全也能保证,地方的军队也能有效整顿。”

王介甫也打开思路,跟着讨论下去。

“那就这么办,我明日进宫拜见官家,然后以个人私信的形式给桓王殿下他们交代一声。”

“让他们明查盐税,暗访清丈土地!!!”

韩明最后做了总结,正式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治平变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