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138章 军情会议

第138章 军情会议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我要打第二次好水川之战!!!”

韩明平静的声音传荡在整座营帐之中。

而下首的众将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毕竟从景喻送情报给薛向的同时,也将一封密信带给了驻守京兆府的英国公张文弼一行。

他们日夜兼程,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从京兆府出发,穿越凤翔府、陇州直抵渭州致胜关,这一路都靠着薛向以及陈晗二人费尽心力隐瞒的结果。

现在,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股生力军,早就埋伏在致胜关,堵住了西夏军队。

从进驻致胜关的那一天,整个军队上下都猜出了韩明的意图和下一步的进军方略。

那就是距此以北百里外的六盘山,以及六盘山下的好水川。

韩明要复刻当年好水川一战的战局,代替或者说帮助他祖父韩章来战胜张元,这一当初劲敌,来完成复仇之战。

不过在看向面色平静说出这话的韩明时,众将心底还是流露出了同一个评价——睚眦必报。

这就是如今韩明给众人的印象,毕竟能将一件十几年前的仇怨记到现在,甚至现在能够亲自坐镇前线,施展手段和对方对弈,除了韩明,没有第二人。

“这个问题依老夫来看问题不大,毕竟在你们抵达这里之前,前方退下来的兵马表示西夏已经连破定川、三川两寨,兵锋直指固原。”

“按照你之前给的信息来看,对方明面上虽为西平府翔庆军统帅没藏悉陵,但实际上则是当初叛宋投夏,鼓励李元昊独立的西夏前国相张元。”

“如此一来,以张元本人骄狂的性格,必定也想要复刻当年好水川之战,一战聚歼宋军各地前来支援兵马。”

英国公张文弼身为此次援军实际统帅,对于前方的各项情报,都了如指掌。

对于韩明想打这一战,他也是有着心理预期,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

毕竟想要报仇雪恨的不止韩明一个人,整个大宋西军上下,都是抱着这个想法,甚至朝野上下都有这种思想。

以前被辽国欺负也就算了,毕竟跟人家比,大宋确实不算个。

但是你一个中原王朝的附庸,都敢翻身起来胖揍老东家,这个仇,没的说,必须往死里削你。

“不过照当前局势,即便是双方都想在此地做一场,以对方的老辣程度,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摆开阵容,来一场兵对兵、将对将的公平之战。”

杨文广轻轻抚须,道出此次计划的困难点。

“老将军觉得他们不会轻易踏入好水川这个地方?”

韩明摩挲着下巴,盯着面前桌案上的德顺军、渭州、镇戎军三方的交界处六盘山,陷入了沉思。

“这个是肯定的,明知道这里是决战点,对方绝对不会简单钻进来。”

杨文广信誓旦旦的看着韩明说道。

不过杨老将军这话一下子让韩明的脑子闪过道光,似乎冥冥中抓住了什么。

“等等,老将军刚才说什么?”

听到韩明的问话,在场所有人都不解的看着他。

“老夫是说,明知好水川是决战点,对方绝对不会简单钻进来...”

杨文广说着说着,似乎也察觉到什么问题,连忙闭嘴细细思索起来。

“对了,就是这个,老夫真是糊涂了!哈哈哈。”

杨文广猛拍一下大腿,从椅子上站起,在营帐中小声喃喃自语。

“老将军,您和经略在打什么哑谜?”折克柔低声询问道。

“经略刚才的问话提醒我了,好水川是我们单方认为的决战点,当然对于张元他们来说也差不多。”

“不过我们为什么只从我们角度出发呢?”

“张元要在好水川聚歼宋军,但不代表宋军也要这么顺着对方想法来啊?!”

杨文广几句反问,更加让众人糊涂起来,只有张文弼瞬间反应过来,不由得暗暗点头。

“只要我们宋军假装不知道好水川是西夏方面的决战点,孤军深入,对方就不可能放弃如此大好局面。”

“接下来张元一定会全军出动,效仿当初一战,偷袭我军,一战定乾坤。”

杨文广耐心解释一句,算是解开众人的疑惑。

“将计就计!”

陈晗有些惊异的看着杨文广,随即转头略有深意的看着韩明。

“不过还不够,西夏军如果偷袭不成,自是知道我军早有防备,那么就需要人将其堵住。”

张文弼立马知道这个将计就计的漏洞所在,连忙说道。

“所以就需要两支军队,向西进驻隆德寨,向北绕道西夏背后抢占得胜寨,我们在南钉死中安堡,如此一来对方绝对就会被困死在好水川!”

韩明做了此次计划的最后部分,这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按照韩明的这个先以一支孤军深入好水川,引出西夏军马后,后再抢占三处堡寨围困对方大军的做法,这是要打成歼敌战啊!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然后以合围之势,聚歼西夏军在好水川!”

陈晗一介文臣出身,也有些心生动摇,因为这套战术,就是当初西夏军队在好水川打败宋军的战法。

现在被韩明完完全全的复刻过来,就是要告诉对面的统帅张元,一样的战术,老子也会,甚至打的比你还要好!

韩明的构思让所有人都觉得这小子是个狠人,不但要在好水川雪耻,还要用当初张元的战术羞辱对方。

“既如此,老夫没什么意见,请经略下令,开启此战吧!”

张文弼知道韩明的全部想法后,起身抱拳一礼,将此次援军指挥权交付给了对方。

见到张文弼的示意,杨文广等将领纷纷肃穆抱拳,齐声喝道:“请经略下令出兵!”

“好!众将听令!”

韩明一甩官袍袖摆,猛然起身,拿起帅案上的军令牌,开始发号施令。

“高遵裕、刘昌祚听令!”

“末将在!”

一名魁梧将领越众而出,此人乃是大宋初期名将高琼之孙,他自己也是神宗朝的一员大将。

同时其堂侄女高滔滔,是未来英宗宣仁圣烈皇后,神宗之母。

可以说是未来皇亲国戚不为过,不过现在这位悍将还是中央禁军的一名能较为突出的将帅。

毕竟现在的禁军可以说是武将世家的三四五代的培训集中营,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大宋朝有名的将门虎子。

不过说起这位爷,韩明倒是想起有一段有趣的往事。

曾经神宗朝五路伐夏,鉴于高遵裕在西部守边多年,数立战功,乃命他担任一路军马主帅。

神宗之母宣仁高太后闻知,向神宗说:“我伯父高遵裕报国忠心,不后于别人,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气度太小,虚荣心强,不容别人之功高于他。”

“攻城守地总想把功劳归于自己,不许他将所得。”

“这短处易致失败,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能作副将,不能命他作主帅。”

而神宗刚愎自用,不听母劝,仍命高遵裕为一路兵马主帅,率步兵主帅。

刘昌祚率步骑五万,于磨移隘破夏军十万之后,带兵到达军事要地灵州城下,四面攻城,指日可待。

高遵裕得报后,顿起嫉心,决意抢立此功,命令刘昌祚停止进攻。

三日后,高遵裕率军到灵州时。西夏军已做好准备,从灵州城南面,决开黄河七级大渠,刹时波涛汹涌,灌进宋营和数十里平川,淹死者千万。

时值隆冬,大雪纷飞,给养又绝。

西夏十万骑兵从三个方面紧追围攻,宋军无力抵抗,四路溃败。

高遵裕、刘昌祚两路仅存万余残兵败归,宋神宗十分气恼,撤去高遵裕的职务,将之贬为郢州团练副使。

另一位刘昌祚,就是上边故事的另一位主角,稍微年长一些,看起来接近四十左右,容貌英伟。

也是未来神宗朝的将领,精通兵法,尤善骑射,有百步穿杨之能。

此人得父亲勋功,被朝廷录为右班殿直主,后迁为西路都巡检。

出使辽国回朝后,神宗亲自考试其驰射,只见百发百中,即授其通事舍人之职。

“末将在!”高遵裕和刘昌祚立马抱拳出列。

“着你二人领一万兵马转道六盘山北进,一路偃旗息鼓,不得声张,待西夏兵马出动,迅速抢夺得胜寨,不得军令,不准南下杀敌!”

韩明将令牌递给高遵裕,眼神严厉看着这二人。

“是,谨遵军令!”

听到自己二人竟然是做那功劳最大的敌后阻击任务,高遵裕和刘昌祚感觉自己的春天终于到了。

不枉费自己在中央禁军蹉跎这么些年,立功的时机终于到了。

而现在的高遵裕和刘昌祚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即将在韩明手里改写。

未来的顶缸二人组,在日后将会成为大宋戍边组里边的强悍搭档,甚至被后人冠上了宋代‘高仙芝、封常清’的荣誉称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