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122章 捷报传京

第122章 捷报传京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韩明参与的这一次宋夏大规模冲突,被后世誉为第二次宋夏之战。

同时也让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察觉到了重重疑点。

其中最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神秘事件,就是韩明领导的‘橐驼口伏击战’。

根据当时参与者以及后续在上报朝廷的捷报中,都反复提到一件事,那就是西夏降兵大规模暴乱的现象。

以至于导致‘没有任何安排’的宋军,迫不得已展开了‘自卫反击’,‘消灭’了部分降兵,并走脱了一部分人员。

自此对外昭示的‘橐驼口伏击战’可谓是空前胜利,可让后人诟病的,却是没有收缴多少俘虏。

因此很多后来人都怀疑这是韩明假传捷报,隐瞒朝廷的做法。

而只有回到当初时代下,才明白这件事到底是有多么的震动人心。

嘉佑六年十月二十,从前线奔袭近千里的报捷人员赶到了如今繁华似锦的京师——汴梁。

城防部队看着不算久违的场景,立马习惯性的召集人手疏散百姓人群。

而同时接到这个消息的还有不少官眷子女,他们也是较为关心前线军情的一帮人。

甚至因为宋夏莫名其妙的开战,邕王和兖王之间的储位之争,都被压了下去,不再外显于人群。

大内皇宫文德殿,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已经来到生命最后几年的老皇帝,此刻却满面笑容,精神抖擞的等待着观看捷报的众臣。

随后只见一副欢喜莫名的枢密使曾明仲惊叹道:“哎呀,哎呀,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此次‘橐驼口伏击战’打得太好了,竟然在损失不超一成的情况下,全歼敌军,可谓用兵如神啊!”

曾明仲不得不开心,因为这是他任内军改后的一场实战,不得不考虑很多。

原本军改就受到朝廷内外的巨大压力,结果韩明还整出了一场对夏之战,这让老爷子很是操劳啊!

现在好了,一场大胜完全可以消除自己的压力,还能让自己身披莫大资历功劳,冲击最高宰相之位。

老爷子头一次发现,这个韩家小子虽然是个事逼,但是这个好处也是不少。

军改后的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就预示着自己铁板钉钉进入政事堂,成为宰执天下的人物了。

对此,曾老同志毫不吝啬的夸赞韩明起来,似乎这是他家孙子似的。

而富彦国和韩章则是对视一眼,隐藏在白胡须下的嘴角悄然抽动数下。

至于上首的仁宗皇帝很是爱听这番话,不断呵呵直乐,多年弥漫在心口的阴霾一扫而空。

“都说说,都说说...”

仁宗皇帝现在就想听赞歌,就想多听点大臣们的奉承话。

“韩经略乃不世出之天才,可谓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此战大获全胜,全赖其指挥明断。”

“不止如此,孙大人,观此战前后调配和分布,可见韩经略的战略眼光之高,本朝无人能出其及。”

“李大人,您还有一点没说,就是韩经略对于没藏思羽等人心的把握也是极高的,原本对方谨慎都要北上转道定边,结果因为盐州城下种诂和狄谘的强力破城,导致只能钻进口袋,可谓阳谋之最!”

“周大人说的在理,讲到这里,最为重要的在我看来,是韩经略对于火器的改良和再应用,堪称神来之笔,直接打乱了西夏人的步伐,因此才能出现最小战损比。”

“嗯嗯,还有掐头去尾斩腰间的战术,更进一步扰乱地方军势,使其瞻前顾后,不能更好的支援前中后军三处。”

“妙啊!!!”

“真乃艺术啊!!”

“不愧是师从武襄公和英国公,这算是集二位大家之所长了吧?!”

“。。。。。。”

一时间,文德殿内你来我往,不断大吹特吹,简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菜市场现场。

看到此情此景,身为宰辅的韩章自然不可能没皮没脸的出来吹嘘自家孙子,只能眼神示意老友富彦国吹几句。

富彦国品行端方,正人君子,哪里能干出来阿谀奉承这种事,立马翻个白眼,假装看不见。

结果下一秒就被仁宗皇帝点名,富彦国秉持着端方人设,拱手行礼:“陛下,韩经略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冠绝寰宇之姿,也是要有陛下的赏识才行。”

“若没有陛下外判其出镇地方,怎会有如今这场大胜利,可见是陛下用人有方!”

富彦国这话一出,韩章、曾明仲、以及过来打卡的包希仁等,都愣在原地,有些暗戳戳的看着他。

好你个老帮菜,平日里一副正派的样子,结果内在是如此...有趣!o(* ̄︶ ̄*)o

反正今日这个捷报大会,彻底成为了吹牛聊天打屁的情景。

上到政事堂大相公、枢密院枢密使、三司衙门三司使、台鉴大佬,下到普通人员,都纷纷发表感言。

“韩卿,你们家给朕生了个好孙子啊!”

仁宗皇帝看着韩章这老头子,也是越发顺眼起来。

“为陛下、为朝廷,韩家满门必肝脑涂地、报效社稷!”

韩章躬行大礼,语气肃穆道。

“韩大相公此言,深得朕心,那就老规矩,有功必赏,政事堂牵个头,议论一下,该怎么奖赏咱们得小阁老啊!”

官家此话一出,不少人脸色微变,然后立马恢复正常,心里想着陛下乐意怎么叫就怎么叫,反正他韩明也不可能一辈子都这么顺,总有失利的一天。

“还有对于此次参战将士的赏赐也要拟个章程出来。”

“既然是大胜,那就要大宴!”

“朕决定今夜在升平楼大开盛宴,广邀群臣官眷,同时明日休朝一天,普天同乐。”

“当然,这份捷报的消息不能慢,立马发送地方各路,让老百姓都开心开心!”

仁宗皇帝的话让群臣不由得开怀起来,毕竟自从第二次宋夏战争开启后,已有一月有余,整个朝廷上下都弥漫在战争的压抑气氛中。

不止台鉴两院纷纷指责韩明,就连存在感很低的三司衙门,都陷入了久违的忙碌中。

毕竟战争一开,他们最高财政衙门的压力陡增,堪称无底洞的前线,让计省的大佬和工作人员都想哭。

幸好韩明这一次打了胜仗,压力小了一些,那么接下来对外征程只要别太狠,那么三司衙门还是能挺一挺的。

总之,这场捷报的传来,让整个宋朝从上至下大受震撼,举国震动。

多少年了,对外战争的屡屡失败,都让他们对朝廷秉持着失望态度。

这一次的大胜,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更是对这个二十出头的小韩相公刮目相看。

甚至就连江西路的蔡挺和曾奉先都接到了来自朝廷的捷报。

看到自家前任安抚使打了胜仗,这二人立马拉着家里人开了一个小型聚会,喝的酩酊大醉。

“哎呀,大人现在愈发厉害了,连西夏这种曾经的强敌都斩落马下,往后的宋夏关系将会彻底扭转!”

蔡挺和曾奉先两个中年老爷们,勾搭着肩膀,坐在提刑司衙门门口,望月喝酒。

“真不容易啊,从此以后,咱们大宋也算是立住了,旁的小国小族估计也不敢再和我们炸毛了。”

听到曾奉先的话,蔡挺不由得叹息连连。

自从大宋建立统一后,这日子就过得不如人意,几次对外大规模战争,基本都是大败而归。

比如太宗朝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孤儿寡母的辽国爆捶一顿。

换了个皇帝,真宗想着安安稳稳过日子,又被强势起来的孤儿寡母打了个‘澶渊之盟’。

再换一个皇帝,仁宗接着想过舒坦日子,结果又来个头生反骨的李元昊,建国称帝不说,又按着大宋一顿削。

这几次大战之后,虽然大宋坐拥着地大物博的汉地十八省,但是基本被埋汰完了,感觉谁都能在大宋身上搜刮点好处。

“这样的日子从今以后不再有了,我们能战胜西夏,那么未来就能战胜辽国,就能收复燕云!!!”

蔡挺身为武将,自然渴望建功立业。

“嗯,只要韩大人在朝一天,那么未来就是光明的!”

曾奉先也是不吝啬的夸赞道。

“等大人这次结束战争,我就上表朝廷,要求调到陕西路,和大人一起建功立业!”

蔡挺的话燃起了曾奉先的一颗文人报国之心。

“蔡兄!你我同去!”

“哈哈哈,好!!!”

二人相视一笑,面对皎洁月光,满饮一杯酒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