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110章 军容军纪

第110章 军容军纪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种谔,北宋中后期着名边军将领,名将种世衡之子,与其兄种诂,其弟种诊合称‘三种’,名震关中。

同时也是着名演义小说《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老种经略相公’原型。

作为北宋‘种家将’传承中的一员,种谔最幸运的事就是生在种家,有着一位传奇父亲。

第二幸运就是有着尊敬的兄长,和努力的弟弟们。

而最后的幸运,种谔觉得呢,是认识了一帮能够托付身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然,这话放在嘉佑六年以前还是相当适用的。

而直到自己见到久违的兄长和至交好友后,他突然觉得,他的第二、第三幸运也许可以改成第二、第三厄运。

天大的悲催事‘哐当’一下砸在了他的头上,而且相当措手不及。

“你们这么搞容易把兄弟弄丢。”

五大三粗的壮汉端坐末座,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看着首位的韩明,以及兄长种诂。

而韩明看着多年不见的种谔老兄,感觉这家伙现在是越发的雄壮了。

“兄长...”

见韩明一副撇头不听的样子,种谔只好转首盯着自家兄长。

“怎么?父亲的教导难道你忘了?”

好家伙,韩明坐在首位直呼好家伙,种诂这是把已故种世衡搬出来压种谔了。

而种谔一见兄长提起父亲,立马垮着脸不敢吱声。

“父亲教你的忠君爱国,保境安民全都是废话吗?”

种诂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毕竟种世衡离世的早,长兄为父,种诂在种家这是当之无愧的权威。

“兄长教训的是,二郎知道了。”

种谔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在种诂面前还是唯唯诺诺。

而种诂也知道自己这有点过分,看了一眼韩明,示意该你了。

“种二哥,咱们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这么见外是吧?”

韩明这一搭茬,种谔立马换了张脸:“哼,你小子从小就喜欢玩阴谋诡计,做男人就不能当干脆利落些?”

而韩明被种谔如此说也是丝毫不在意,摆摆手道:“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在意手段呢。”

韩明的话让陪坐的王韶转头憋笑,自家大人这嚯嚯人的本事仍旧在进步。

种谔最后是带着一腔怨气跑到清涧城兵营的。

没有人知道那一天兵营里是什么氛围,唯一知道的是咱们的种大将军发飙了。

对,就是发飙,用整个军营差点掀翻气势吼出来那一句经典不衰的台词。

“从今天起,清涧城全面执行安抚转运司军事改革命令,哪个同意,哪个反对,站出来!”

这话搭乘着种谔的黑脸,一时间把整个军营都震慑住。

“既然此时此刻,你们说不出什么屁来,那以后再有屁,就都给老子憋着,谁他妈再有一句废话,老子活剥了他!”

如此气势汹汹的话语,让一众将领都默不作声。

半晌,一位参军副将小心翼翼的开口:“将军,您要是被威胁了,可以眨眨眼...”

“滚蛋!”

种谔气的把帅案上的军令牌砸向这个平日里蛮机灵的参军副将。

一时间营帐内可谓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第二日,清涧城就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军事改革。

而首要任务就是关于军容军纪。

实际上韩明一开始是不想在军容上做文章,毕竟这个时代,你说这种形象的活计,还真没太多人重视。

但是韩明不一样,他一个现代二十一世纪的经历者,他是知道地球上各国历来军队的军容情况的。

其中要是服装类,肯定必须是三德子的军装最优。

论起阵容,必须是东大的军阵让人热血澎湃。

所以当看到这些号称大宋边境最精锐的西军,一副披甲不全,站立东倒西歪的样子,韩明是头疼的离开军营。

而种谔还沾沾自喜,毕竟自家军队可以说是在西军里都算是第一档的存在。

可这对韩明来说,相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极度不满意。

毕竟见过细粮之后,谁还能吃下粗糠。

“未来西军的第一步必须是严整军容,有一个良好的形象状态,更能赋予军队最大士气。”

“而第一步,就要在清涧城实行。”

韩明端坐清涧城府衙大堂,面对堂下的文官武将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人,下官不太能理解您的意思,所谓军容严整是指?”

清涧城官府主官是一位中年男人,并不出名,但也是一位稳重之人。

毕竟能够坐镇边境城市的文官,多少还是有些胆量的人,而且能和种谔搭班子,可见对方的能力水平。

“第一服装统一,第二军阵统一。”

韩明简洁的话音落地,这位中年文官谢文度不由得眉宇一皱,躬身一礼。

“大人,您说的是建议还是命令?”

谢文度的话让韩明眼睛微眯,轻声问道:“有什么区别?”

谢文度应声答道:“大人,若是建议,下官以为当上报朝廷政事堂、三司和枢密院三方协调,共同议论章程下发文书方可执行。”

韩明双手交叉放在下颚,饶有趣味的盯着谢文度。

“若是命令,大人更应当协调各方,不论是朝廷或是地方财政,都应该预设相关款项,来支持大人这一命令。”

谢文度的话可谓有理有据,让堂下的文官们都暗自点头。

而武将们似乎也理所应当的觉得谢文度的话说的没毛病。

只有韩明看出来,这位谢文度,是清涧城文武方面推出的代言人。

“谢大人可知,按照你的说法,这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日,只单单只是解决了清涧城的军队军容问题。”

“而整个西北,不提河东路与秦凤路,单单永兴军路就有五个州府路共计十几万大军等待军改。”

“若真按谢大人的意思办,估计三四年内,这个军改都可以宣布暂停了。”

整个军改,第一步军容都不好走,那就更别提第二步最重要的军纪问题。

在大宋,或者整个封建历史长河中 ,杀良冒功是一直存在的现象。

韩明希望能够在这个时代缔造一个保家卫国的雄狮,至少不要存在各类军纪问题。

但是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就让人拿出朝廷规章程序给堵住了。

“大人此言不对,军事改革是朝廷在永兴军路推行的大政策,但也要符合朝廷相关制度规章。”

“不能因循守旧,却也不可数典忘宗啊!”

谢文度的话有些严厉,让不少人都神色微变。

尤其是作为清涧城的武官之首的种谔,还有韩明身旁的王韶都有些皱眉。

全场只有坐于上首的韩明一副淡定从容。

“谢大人以为本官是在掘大宋的根吗?”

韩明的反问照样让不少人大汗淋漓,但谢文度依旧梗着脖子不认输。

“不敢,韩大人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言语逼迫。”

韩明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谢文度,随意的摆摆手:“诸位皆以为军改是本官建言朝廷,但实际上各位门清路熟,这是枢密院的责令,本官不过是照办而已。”

“各位有如此想法,不妨上书朝廷枢密院,请停此次军改,本官绝无怨言。”

听见韩明抬出朝廷枢密院压下来,谢文度脸色不善。

“韩大人,请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下官是想询问,对于此次军改的各项开支,从哪里来?”

“若是从地方走,那就请拿朝廷相关文书;若走朝廷,该及时向朝廷禀眀。”

谢文度的这话就有些不客气了,而韩明的脸上笑意更深。

“原来是这样啊,谢大人早说不就好了,您不说,我还以为各位是反对军改呢?”

韩明这种笑面虎的功力,让不少人都无语至极。

反观谢文度,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既然今日谢大人提起,本官就告诉各位一个消息,相信能够打消某些人的焦虑吧。”

听到韩明的话,所有人都不禁耳朵抬起来,感兴趣的准备听信。

“那就是关于本次军改的相关财政支出,本官已经收到了来自朝廷的相关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