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 第107章 步步为营

第107章 步步为营

书名: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 作者:哀花浅自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8 21:38:26

嘉佑五年的下半年,堪称是最为和平的一段时间。

宋、辽、西夏三国进入短暂的休整期。

外部的平稳加之朝廷尝试在小范围推出的惠民政策,大宋内部的各地叛乱也有序被消除。

一时间大宋出现了看似天下太平的氛围。

但真正的有志之士都看的出来,这一切都是表象。

而远在南方平叛的顾家二郎顾廷烨,也进入短暂的休整期。

此刻坐镇中军大营的顾廷烨翻看着来自北方的各项书信。

其中最多最详细的是关于韩明的事情。

看着书信中韩明在陕西治理的风生水起,他就不由得摇头苦笑。

“这个人从以前就是这样,让人琢磨不透啊!”

“不过我也不差,现在已经军功在握,只等整个平叛事宜完毕,就能北归了。”

想到禹州的老友们,以及汴京城内某只小狐狸,顾廷烨的表情就变得精彩起来。

“快了,就快了...”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宋都城,盛家小六盛明兰哈欠连天,一副劳累的样子翻阅诗书。

突然一阵阴寒从背后降临,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哪里漏风了吗?怎么感觉怪怪的?”

盛明兰小脸纠结在一起,有些无语。

一旁塞成仓鼠脸的小桃呆傻的看着自家姑娘。

“傻小桃,你这样以后怎么嫁得出啊?”

盛明兰说完这话,不由得‘咯咯’直笑。

而小桃还是歪着头有些不明白自家姑娘在说啥。

把嘴里的点心用力咽下,嘟嘟囔囔的说道:“姑娘,您又笑话人...”

而迎来的是盛明兰前俯后合的笑容。

自从林噙霜伏法偿命后,盛明兰肉眼可见的开心起来。

对于这位曾经的弑母仇人,直到对方离去的消息传来,她才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有了释怀之意。

而如今整个盛家,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不论是谁都能感受到家里蒸蒸日上的氛围。

似乎林噙霜的离去成为了盛家转运的结点。

盛纮早在年底,因为兢兢业业的作为,和老实本分形象,让官家升了半级,成为正五品上,距离从四品只有一步之遥。

盛家长子盛长柏,得遇君恩,从翰林院调入太常礼院,正式开启了官途。

盛家华兰姑娘,得盛老太太、韩明、盛明兰三人帮衬,彻底摆脱了受苦受累的日子,和自家官人搬出伯爵府,另起炉灶,过起舒坦日子。

而墨兰更是一改往昔依附和娇柔形象,如同觉醒女性一般,在夫家翻云覆雨。

梁晗被收拾的可谓服服帖帖,洗尽铅华,学习理财之术,开启了蜕变之路。

每日在墨兰的监督下,努力读书,全力备战下一次科考。

至于盛长枫,也算是脱离苦海,现在正准备与柳家议亲,迎接新的人生。

最后关于如兰,只能说这丫头每天都在数着日子,幻想嫁入吕家,和她的好卿哥哥卿卿我我呢。

盛家的一团和气和向上昂扬,让盛纮这位主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当然要是不提起某位大娘子的话,就更好了。

王若弗终归还是恪守本分,并不敢太过于借题发挥,威压盛纮。

但夫妻二人的间隙也是很难愈合了。

对于盛家的情况,余嫣然算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不但有着盛小五和盛小六这两个小“叛徒”不断通风报信,还有着她自己的主动接触。

知道自家官人对于盛家盛长柏的重视,以及拉拢之意,余嫣然也尝试在官眷后宅上出一把力。

不但是海大娘子,还有王家、司马家等暂时名不见经传的官眷人户。

对于这些人,余嫣然明白,他们未来都会是自家官人的助力。

为此,她也不断尝试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韩明一把。

而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未来被人诟病的“韩党”渐渐在暗地里展现出雏形。

将视角拉回西北,此时距离嘉佑六年的新春只有不到半个月。

看了看陕西各处的文书官报,合上最后一本从京兆府递上的关于《厢军裁减》的汇报书,韩明总算是轻舒了一口气。

“这第二步总算是初步完成了,厢军完成了整顿,相信未来将会在地方驻守、后勤运输保障有不一样的表现。”

“二位大人这半年以来辛苦了,韩某在此致谢。”

听到韩明的最后肯定,薛向和王韶这一对‘苦命’的老哥俩相视一笑,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为朝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乃下官等人的职责,不敢当大人如此赞誉。”

薛向和王韶抱拳一礼,谦虚笑道。

“二位如此作为,可堪称朝廷股肱之臣,这小小的赞誉不值一提。”

“我已亲自上书禀眀官家,为二位讨要功劳,相信不久就会有旨意。”

韩明轻笑着看着二人。

而这话恰恰让薛向和王韶心里一喜,他们如此努力是为了什么?

除了朝廷和官家的赞赏外,当然是升职加薪了。

这一点,古今通用。

而韩明自然乐得给这些人邀功请赏,毕竟在他眼里,这二位是他平衡西北最重要的人选。

“谢大人!”

“谢大人!”

薛向和王韶连连行礼致谢,他们现在心里真是很感慨。

原以为的背锅侠和工具人,现在一转眼,就要高升了,真是不容易啊!

“二位莫要客气,这是你们应得的。”

“不过本官这里接下来还有不少活,估计也要辛苦二位了。”

韩明这上一秒笑嘻嘻,下一秒神色一正,堪称变脸的速度,让还在堆笑的薛向和王韶直接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也不要那么担心,不是什么难活,等年后再说。”

“年前薛副使和王主簿就好好休息一番吧。”

这话说完,薛、王老哥俩尴尬一笑,坐回座位,有点小郁闷的不吱声。

韩明挑挑眉头,有些好笑的看着他俩。

“师正和子纯就不问问我要给你们派什么活计?”

听到韩明主动问起,薛向和王韶立马身子一紧,相互对视讪笑。

最后还是王韶头铁,苦着脸回答:“大人,这活还用想吗,不就是枢密院下发文书的第三项——边军革新的事嘛!”

说到这事,王韶和薛向头一次觉得在韩明手底下,功劳是一点少不了,说不得还有多。

但是这活,却是不少,而且全是难啃的麻烦活。

不说旁的,因为剿匪和减裁厢军的事情,他俩就把不少大宋内外的人得罪了。

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是扪心自问,这种事情绝对动了不少人的利益链。

这要不是韩明动点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估计事情都不能这么顺利。

韩明看着薛向和王韶的表情就知道这俩人的心中所想。

“你们还真说错了,年后派给你们的活,和军改无关。”

“哎?!”

“嗯?!”

薛向和王韶都不解的看着这位顶头上司,这又要整哪一出?

“朝廷下发的边军革新文书计划,坦白说并不好搞。”

“我也没指望你俩能把这事给办下来。”

打击,深深的打击感充斥在薛向和王韶的心里,但是他们偏偏没有反驳的理由。

毕竟现实如此,要知道从剿匪到裁减厢军,他俩就面对整个西军的无穷压力。

要不是韩明跟后边的朝廷顶着,现在估计陕西境内已经酿成兵变,引发祸患了。

哪里还有机会让他俩安稳坐在安抚转运司衙门品闲茶。

“那大人的意思是...”

薛向小心翼翼的询问一句。

“边军革新一事,我亲自来过问!”

韩明的话让薛向和王韶神色一震,互相对视一眼,二人同时读懂对方的心思。

“大人这是要亲自出手了!”

韩明看着二人震惊的表情,也不由得心底暗暗吐槽。

“看样子自己不干事的名声估计都快出名了。”

“那能赖我吗?谁让大宋朝遍地名臣武将,但就是没人用。”

“我韩某人取之于宋,用之于宋,这有什么!”

“这不是超级合理吗!”

韩明尽量给自己找摸鱼的理由,好安抚自己那有些不好意思和尴尬的心情。

三人就这么相互尬笑互相对视,一时间,厅堂内鸦雀无声,沉寂下来。

最后还是薛向比较能看场合,主动咳嗽一声问道:“那大人,我等二人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韩明微微点头,轻笑道:“师正本身是转运副使,我有意在陕西推进税改,不知可否?”

话音一落,薛向感觉脊背都发凉了,冷汗不住渗出。

“大人,我...”

薛向话还没出口,韩明就打断对方,笑呵呵道:“哎呀,这事好像太远了,暂时算了吧。”

而薛向顿时如同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税改这种事,根本就是要他的老命。

一旦出了问题,那整个朝廷没有人保得住自己。

“退一步来讲,你看看在不为难本地老百姓的情况下,能不能再提一些税?”

韩明图穷匕见,让薛向的一颗心更是沉到谷底。

“我这其实已经退步了,师正若觉得难办,那就别办了,我看还是以后再说吧。”

韩明似乎觉得这种事还是不太好,摆摆手很随意的讲道。

但这话的压力瞬间让薛向感到一阵窒息,然后立马抱拳行礼。

“大人,我以为本地氏族乡绅都应该为建设陕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朝廷虽不让士绅纳税,但也该有所表示。”

薛向的话让韩明微微点头,很是满意。

“切记要和这些大老爷好好说,不要引起不满情绪,要是真有意见,看看能不能找找人,去汴京告御状,参韩某一本。”

韩明的话根本不在乎这些所谓的土财主和士绅,这让薛向讪笑的擦着汗。

“子纯这些时日在军队有了几分威望,让他帮衬一把,调动各地厢军组织一场拉练。”

好家伙,韩明这是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

这是准备威逼利诱这些地主钱老爷“主动”捐钱纳税啊。

“还是一句话,如今太平之世,一定要稳定在稳定,别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韩明的轻描淡写,让薛向和王韶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这可真是步步为营啊,先下了地方军权,再出手整顿地方税务,这下谁要挑事,可就很好拿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