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642章 朱阳

第642章 朱阳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法朗道:“师兄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我们可以用萧家的子弟对付金剑银剑,以王远知师弟和陶征师弟对待两个铜剑,再用两位武将世家子弟对付两个女孩,不仅战术正确,而且个人的武功特长也克制对手,六比二的比分,还是可以拿下来的。”众人听了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时臧玄靖摇摇头说道:“且慢,我觉得还有些不周,试想,如此安排只是我们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构想的,但北朝来使也不会没有聪明人,他们一旦不接受我们的对抗名单,那我们的计谋便会付之东流,我估计,他们很可能来个临场抽签,如果那样我们便会很被动,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后手,不能一棵树吊死。”

警韶说道:“说到底,我们太学生还是没有人,否则也用不着研究对策,可恨这些富家子弟,成天只知道享乐,没有人愿意吃苦练武。只可惜我们几个师兄弟都已经四重阶段,无法与他们四重以下的武士直接比拼,要不然我们便可迎战了。再说我们都已经剃度,轻易就能看出我们是比丘,而不是学生。北朝的人心术真够多,找几个学生比武,既让我们输,还让我们无可奈何,无话可说,难道他们武林就是靠这些炫耀么?”

僧佺道:“这就叫别出心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说明北朝武林比我们要活跃。刚才警韶说的对,我们缺兵少将,一旦比赛没有按我们预想的来,必然会让我们捉襟见肘,因此,我们应该再物色一些有武功弟子的选手才好。”可是能选的都选了,大家相互看看直摇头。

宝琼对孟景翼说:“对了,大师伯,我记得您这边宋文明师弟还没到四重,他小时候在五馆学过几天经文,因此也算是太学生,要是让他参赛,应该可以混得过去,不如算他一个。他的功力和王远知师弟很接近,有他参加立刻胜算增加,不知他人呢?”

孟景翼道:“我派他去茅山找王远知和陶征去了,陶弘景道兄正在炼丹,没有空指导两个孩子,因此我们决定把他俩找到此处,由玄靖来集中精力训练他们。”

臧玄靖道:“宝琼提醒的在理,文明虽然早已录入道籍,不过毕竟他早年念过太学,跟王远知一样,舍儒从道,只是时间而已,如果有他在,我们无论怎么抽签,至少会有一半的可能取胜了,等他回来我便一同安排他们练剑,至于名分的事情,几位道正和僧正都在,请你们与太常卿那边说说,我想会没事儿的。”

法云说:“我看此事没有问题,明日我与二位孟道兄找礼部,关系我朝荣誉,定可通融。”

僧旻说:“如此甚好,如果我们参赛的名单定下来,咱们就分头训练,几位道派的学生就交由玄靖费心,曹家和夏侯家的公子,以及亲王世子,因为已经另外拜师在佛门,就交给我们指导,我们这边安排宝琼、法朗和警韶三个孩子指导、训练兼陪练,然后我们抽时间组织这两队内部比塞,此外多的一个学生先保留备选,以防不测。”

大伙听了都赞同,大孟看看小孟,道:“师弟,你考虑问题周详,你再盘算盘算,这个方案是否可行,会不会有什么没想到,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孟智周想了想,说道:“我刚才琢磨了一下,针对我们选手的特点情况,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这个办法既能发挥我们的长处,又让北朝人挑不出毛病,甚至他们可能更愿意。”

众人听小孟还有主意,便都洗耳恭听。臧玄靖灵机一动道:“师叔,您是不是想说擂台赛?”

擂台赛?擂台赛的方式就是双方按一定的出场顺序,每次由一个人与对方的一个人挑战,失败的一方继续派人,胜方的人留下来继续接受挑战,直到战败下去,然后继续重复,直到一方副擂主,擂主都输掉为止,最后看胜利的一方剩余多少人没参战来确定输赢的比分。因此有人明白有人不懂,即使了解含义,也不清楚小孟的用意。

只听孟智周道:“不错,正是如此。我刚才想,我们提出的比赛对抗名单,北朝人肯定不愿意干,因为田忌赛马我们懂他们也知道,所以即便选用临时抽签,他们也不放心。但如果采取擂台赛的方式,这样双方的名单顺序便可以一直到比赛开始才公布,这对于他们最大程度的隐蔽有好处,所以我猜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这个方法。”

僧旻道:“师兄说的不错,而且这里边他们会有一个理由更能支持这个办法,这个理由其实也是他们的现状,那就是金剑孙云的剑术没有李辰的好,而大师兄是金剑,二师兄是银剑,这样他们表面上会按北朝剑士比武的逆向顺序排名出场次序,即孙云是擂主、李辰是副擂主,于是便隐藏了他们的缺陷,把金剑孙云保护起来,如果李辰直接挑战我们擂主成功,则他们会胜的光彩,形成擂主没出马就全胜的局面。当然一旦李辰失败,孙云还有机会趁着李辰把我们擂主的体力消耗差不多而险胜我们,毕竟他当过金剑,经验和气势还是有的。”

臧衿说:“正是如此,他们自然的出场次序就是他们以不变应万变的计谋,也是他们的秘密武器,所以他们会赞同这个比赛方式的,而我们也要制订一个合适的策略才行。”

屋里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北朝学生的状况,因此都无法推测,便都看着僧旻,僧旻笑笑说:“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李辰心里素质好,越紧张发挥的越出色,相反他师兄孙云,紧张的时候发挥反倒并不好,只是运气好些,对手并不很强,让他侥幸进入前八。所以我们要做好李辰一个人可能要折断我们好几个选手的准备。”

法云弟子宝琼道:“我根据师叔的想法也想到一个问题,还要设法不让李辰挑战的我们这边的擂主,最起码不能让他过副擂主的关,这样保证擂主有充足的体力与他们擂主对话,甚至运气好点,我们的副擂主战胜李辰后,再接再厉把孙云也拿下,使我们没用擂主就获胜,这样我们赢得也很光彩。”

警韶道:“如果北朝学生的出战顺序真如刚才几位师叔分析的那样,我觉得是不是按这样的顺序为好,先锋官让宋文明师弟当,依他的剑法与功力,我推测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打败萧月、田俪、吴坚以及贺拔纬,直接到达对方的副擂主李辰,这个时候即便他因为体力原因惜败,剩下的让国子院皇家子弟、夏侯子弟、以及曹家子弟上,即便他们不能取胜,也能消耗掉李辰的体力,等到陶征上场基本可以确定稳胜,剩下擂主孙云更不在话下,而我们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擂主未动,留着万一有变的时候上阵。”

众人听罢,都觉得注意不错,臧衿道:“我看还是稍作一点调整为好,把第一个出场的换成萧家子弟,他的实力弱些,可以给北朝一个错觉,让他们麻痹大意,对下一步实施更有利。”

法云点头道:“玄靖法师考虑的周到,我看如此可行。”他一点头,大伙便都欣然同意。

再说宋文明,坐着马车顺着官道,一两个时辰,天刚黑便来到茅山。茅山并不算高,却树木浓密遮天蔽日。他先到郁冈斋,此处在当横山南面,从天监十五(514)年以后陶弘景基本上在此居住。结果到了这里既没有陶弘景的身影,也没看见王远知和陶征等人,询问住在此处的道士们,才知道陶弘景真人正在朱阳馆炼丹,宋文明立刻转西,奔着朱阳馆方向而去。

朱阳馆在雷平山以北,东晋上清派第三代宗师上清真人许谧的旧居旁边,这里原来是刘宋时代长沙王建造的长沙官,梁武帝为了让陶弘景专心炼丹,便将这里买下来,改建成朱阳馆,专供陶弘景居住。宋文明来到此处一看,朱阳馆坐北朝南,果然气势恢弘,馆前是宽阔的广场,东侧设立青坛,西侧耸立素塔,庄严肃穆,朱阳馆四周高挂风灯,十分明亮。馆后不远便是丹房,丹房高墙厚壁,背靠山体,前有古井,里边灯火、炉火通明,照如白昼。

他径直走进朱阳馆,因为常来,加上他是大正道的弟子,茅山的小道士也认得他,便没人阻拦。进了屋一看,陶弘景真人的主要弟子,除了早年去世的首席弟子陆逸冲和潘渊文、以及天监15(516)年20岁便英年早逝的青年天才周子良外,剩下的几乎都在,比较出名的如王法明、陶翊、许灵真、杨超远等等,还有十年前参加北朝终南论剑的南侠桓闿桓法闿。

王远知和陶征也都在,俩人看见宋文明都过来打招呼。王远知道:“文明,这么晚你怎么来了?”宋文明是孟景翼的弟子,孟景翼与陶弘景论师兄弟,因此王远知和陶征按辈分算是宋文明的晚辈,不过因为几个人一直关系非常,因此都直呼姓名。

宋文明先给几位师兄见了礼,然后才说:“是这样的,我师傅听说陶师伯正在炼丹,肯定没有精力分神管北朝学生挑战的事情,因此派我来接你俩回我们崇虚馆,请玄靖师兄指导我们备战,我这才连夜过来,与几位道兄商议告知。”

现在王法明资格比较老,一些琐事都是他做主,他见宋文明来高兴的说道:“还是孟师叔想的周到,现在师尊正在炼丹的关键期,不但是他,连我们都十分紧张,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考虑南北朝学生之间的挑战,远知和陶征你俩这就随文明回京吧。”

王远知道:“陶爷爷正在炼丹的关键时刻,我们离开,总觉未尽孝心,陶征,不如我们过去丹房门口,与爷爷道声别吧。”陶征遥望后院炉火通红的丹房,重重的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