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641章 二孟

第641章 二孟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金陵北郊崇虚馆观主室内,观主大道正孟景翼正襟危坐,接待着来访的各位道友。他今年岁数不小,已经六七十岁,功力达到八重以上,世人也称呼他大孟。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他旁边的客人叫小孟,大孟小孟合称二孟,是南朝道教界的领袖。

小孟其实也不小,比他差不了几岁,主要他的官职为小道正,是大道正的副手。此人叫孟智周,为兴世馆的观主,武功与孟景翼在伯仲之间,也是剑客身份。崇虚馆从东晋以来一直是道教界的核心馆所,大小孟的师祖陆修静便在此整合的南派道教。而兴世馆也很着名,陆修静的弟子孙游岳在南齐期间作为道教领袖,从庐山而来便在此居住。

客人中另有一位道士叫臧衿字玄靖,人称玄靖法师,也非常着名,今年才四十岁上下,同样才负五车,境界六重,是顶级侠客的功力,因未参加北朝中原武林的论剑,因此剑侠图也未标号,他与大孟小孟三个人都写过老子道德经的注解,各有道法,妙解三一,与陶弘景一样开辟后世道学重玄理论的里程碑,使道教真正与儒教、佛教鼎足而立。

大孟身边还有个小弟子叫宋文明,今年才十五六岁,也是个武学和道学的天才,已经达到三重末期,正等待时机突破。

这时孟景翼说道:“文明,你的两位太学生好友,准备的怎么样了?”

宋文明回答道:“王远知和陶征他们太学院接到北朝学生击剑挑战的通知后,俩人今天白天便请假去茅山找陶弘景师伯,此刻应该还在山中。他俩向来兼修剑术,在太学中应该出类拔萃,对付北朝的区区几名学生,应该不在话下。”

宋文明提到的陶弘景正是当今武林的老剑客,最顶尖的高手之一,九重境界,南沧海大剑。陶征是陶松乔的幼子,陶松乔是陶弘景堂兄的儿子,因为陶弘景终生未娶没有后人,被堂兄一家把陶松乔过继给陶弘景,给他接续后代。

王远知和陶征是同学,俩人非常要好,而且王远知酷爱道学,因此经常和陶征一起去茅山在陶弘景的门下学习,陶弘景很喜欢两个少年,加上这俩个孩子天资聪颖,十足的少年天才,尤其王远知更是百年一遇,虽然并没有拜入师门,但陶弘景依然倾尽全力培养,好在陶弘景的弟子很多,而且功力都很深,俩人年纪刚刚十五六岁,和宋文明一样正要突破四重,只是等待机会。宋文明因为是大孟的弟子,经常陪师傅去茅山宗拜会陶弘景,因此与王远知和陶征便成为好朋友,俩人上课之余,经常来崇虚馆,和宋文明在一起切磋。

孟智周道:“我听说,通明道兄正在炼丹,此刻应该没有功夫去指导这几个孩子啊。”通明是陶弘景的字,陶弘景也自称是华阳隐居。

孟景翼说:“是啊,今年这炉丹,应该是第七炉了吧?前五次都失败,第六炉虽然色泽光彩达标,但是并没有白日飞升的功效,只作为养生延年的补药觐见给皇帝。如今这第七炉最尤为重要,而此刻正是成丹的关键期,通明道兄大概正在全神贯注,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其他,两个孩子去那儿,怕也是平添麻烦。”

臧衿平日最喜欢王远知,因此十分担心他的处境,便说道:“二位师叔,既然陶师伯无暇他顾,我看不如我们把陶征和王远知两位贤侄喊道我们这边来,由我来指导他们备战,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您看如何?”

孟景翼看看孟智周,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就让宋文明与两个师兄弟这就骑快马去趟茅山,连夜把俩人接过来。”臧衿赞同,茅山距离京城没多远,有官道接通,骑马或者赶马车也就一个多时辰便可到达,宋文明也很爽快就答应,带了两个人套上马车疾驰而去。

宋文明前脚走了没多远,这时小道士禀报:“回禀掌门,门外法云寺大僧正法云大师,庄严寺僧旻、栖霞寺僧佺以及弟子宝琼、警韶、法朗等人求见。”

孟景翼听罢,说道:“哦,稀客呀,快快有请。”说着领着孟智周和臧玄靖等人出门相迎。

众人见了面,法云稽手道:“二位先生,臧法师,贫僧等人来的鲁莽,请多海涵。”佛道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则,一般说对三重以下武士级别的道士称为道童和道士,和尚称为沙弥和比丘。四重到六重之间的侠客,道士称为法师和道长,和尚称为法师或大师,因此法师佛道通用。七重到九重的剑客,道士称为真人、仙长或先生,和尚称尊者智者、大士或菩萨等。

孟景翼说道:“哪里哪里,几位都是稀客,又都身居高位,平日要务缠身,今日闲暇,能屈尊来到贫道的馆舍,荣幸之至,里边请里边请。”大伙平日里,在大庭广众之下,各为立场经常辩论争锋,不过互相还是很客气,私下里也互相敬佩。

进了屋,分宾主落座,僧旻道:“二位道正,各位法师,大概你们也听说过了,北朝因为交换江革老将军和义阳王元略而出使来到我天朝,其中之一的礼仪活动,竟然是向我太学生挑战击剑。这件事表面上只是两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可是太学生不较量经史,却比斗剑术,所以就不是看到的如此简单,我想这里一定更深层的帝国之间的政治游戏。我们方外之人,对这些倒没有必要在意,不过这幕后,却还涉及了南北武林之间的荣誉。我们已经查过,挑战的几个学生几乎都有武林门派的背景,所以我们江南武林界就不能置之不理。不过事发突然,我们佛教界不敢擅作主张,所以我提议大僧正,过来找二位道教领袖一同商量。”

小孟说道:“道教领袖不敢,蒙各派道友推举,我们权且代理,只是从中联络而已。各位所说的话,我们也注意到了,正在商议对策。其中针对这次比剑,我们已经安排把我们门下的两位太学生陶征和王远知召集在崇虚馆,其他人选我们正想与各位僧正、大士商议。”

僧佺稽手道:“无量寿佛,如此甚好,我们想到一块儿了。以往我们佛道两家只顾在家门口争锋夺势,不曾想家门之外,天下大变,如今压力迎门,逼迫得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大孟道:“各位道友,言之有理,长此以来,我们一直无视北朝武林的存在,认为他们割据一方,自说自话,贻笑大方,未曾想到,北朝豪杰锐意进取,丝毫不固步自封,因此江湖剑侠图被他们弄得如火如荼,大有一统华夏之感,而且我们江南武林门派中已经有不少参与其中,这就显得我们南朝武林界守旧迂腐,一叶障目,不思进取。”

法云道:“大道正所言甚是,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身居要职的僧官道官,还不如隐居朝外的陶老剑客,他还派遣弟子参加北派的武林大会,参与华夏武学的交流。如果我们再不能领导武林界改革时弊旧貌换新,依然无所作为,那我们江南武林迟早被江湖抛弃。所以此次挑战,正好给我们提了醒,让我们重新审时度势,寻找好的对策。”

这时玄靖臧衿说道:“各位师长忧虑之情,贫道佩服,不过眼下我们需要拿个办法才行。依贫道想法,眼下应该分两步应对,其一,推举出应战的学生名单,然后我们两家分工备战,并组织对练检验。其二,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商定一下,下一步武林盟会的事情,是我们南朝另行举办江湖剑侠图,还是直接参与北朝的,然后逐渐夺回领导权。时间紧迫,我们应该先做好第一步,然后才能在第二步上获得话语权。”

僧旻道:“玄靖法师条理非常清晰,我们先研究第一项。此次北朝过来挑战,一共六名学生,我们分析过,境界都未超过四重,其中金剑孙云三重巅峰,银剑李辰三重末期,铜剑贺拔纬走的是军营武士的路子,相当于三重后期,铜剑吴坚三重后期,铜剑田俪三重中期,铁剑萧月三重中期,论剑法与实力李辰最高,贺拔纬第二,孙云和吴坚第三,剩下的是田俪和萧月,不过整体实力并不很强。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并不是武林门派子弟,而是太学生,这就非常棘手。如果选拔我们佛寺的弟子,今天我们带来的宝琼、警韶和法朗都比他们强,甚至高过今年北朝剑士比武的任何八名金剑选手,包括他们所谓的楼观天才和少林天才。可是,我们天朝的太学生,却拿不出许多如北朝学生的实力。据我们核查,学生当中,除了你们道家的王远知出类拔萃,他一定胜过金剑孙云外,陶征与银剑李辰相比,应该在伯仲之间。剩下的太学生中能有一战之力的是曹仲宗家的曹伉,夏侯啻亶家的夏侯迭,不过他俩人的实力并不如北朝的贺拔纬和吴坚强,剩下是两个女生名额,我们学生当中并没有女生可以出战,甚至即便找男生替代,也没什么像样的选手,经过我们甄选,觉得国子学的两名皇族中的子弟可以一试,这样算来,六局比赛,我们总的胜算并不大,最好的估量是三比三平,如果发挥不好,也许我们就会输的很惨,甚至可能颜面丢尽。”

事关南北武林荣誉,众人听罢都默默无言,这时宝琼道:“几位师伯、师叔,关系到我们华夏正统武林的声誉,我想我们不可能做些冒名顶替的小人之举,但略施小计也不是不可。”

众人听了眼前一亮,都盯着宝琼,警韶问道:“宝琼师兄,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说说!”

宝琼说:“我们可以用田忌赛马之策!”众人听了恍然大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