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636章 梁武

第636章 梁武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有话多言无话少叙,元延明率领使团以及铁甲仪仗各百余人,经宿豫到琅琊,路上非只一日最后到达建康,南朝则是派太常属太学博士监舍以及鸿胪署典客令等迎接到郊外。

建康也叫金陵,是因为金陵山而得名,战国时楚国灭吴,在此筑成,称金陵邑。魏晋时期,孙权定都在此称建业,后东晋也定都于此改称建康,并按魏晋洛阳模式改造,北魏迁都洛阳前,曾经在一次出使的时候,派建筑学家蒋少游为副使随李彪出使南齐,考察宫殿建筑风格和城市格局等,他回归后升任前将军兼大匠官职,负责新都洛阳的规划建设。

进入健康后,众人立刻被金陵的繁华所震撼,同时又觉得城市的格局似曾相识。只见宫城前面也是御街,御街一直跨过航浮桥直抵祭天南郊,与宫城正门、正殿构成京都的南北中轴线。宫门外中轴线的两侧都是各个主要的官署,一直延续到南端临秦淮河的太庙、太社,官署外围是居里,官员百姓居住。京城的城门是十二个,并沿用洛阳旧名,与洛阳模式基本相同。大家进城的时候,看见外城未建外郭,只以篱为外界,设有五十六个篱门。

最让大伙惊讶的是健康的人口实在稠密的惊人,规模也实在巨大,几朝人口南迁,加上本地士族,在城东沿青溪外侧有居住区,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镇军垒;为安置南迁士民,又建了一些侨寄郡县,如石头城、东府、西州、冶城、越城、白下、新林、丹阳郡、南琅琊郡等,这些居民区和商业区连成一片,繁华程度令大家几乎瞠目结舌。金陵是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到目前为止,西起石头城,东至倪塘,北过紫金山,南至雨花台,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人口约二百万,堪称中土之最,因此众人光是进城观光就花了好半天。

大伙一边走,一边发觉金陵还有个特点与洛阳相似,那就是佛院也非常多,这些佛寺至少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遍地可见,大约十余万众,而且更是资产丰沃,僧人有白徒,女尼畜养女,不入百姓的户籍,只是寺院耕种田地的依附农民。

走了半天终于到达目的地,使团被大鸿胪署安排在金庭驿馆,尚书省主客曹的官员负责使团的接待和陪同,因为元延明的官职比较高,由一个主客尚书和大鸿胪卿亲自陪同并接风洗尘。此外元略等北朝人、加上僧道等各界人士也出息,席间双方递交国书,并呈送交换礼品。双方的礼物非常丰富,北魏这边有明马、骆驼、貂裘、毛毡等,南梁这边孔雀、甘蔗、甘菊、蜀锦、名酒等等。此外与江革的交接交换工作也如期完成,剩下的就是一些两国礼仪性的活动,如参观、交易、接待宴请以及各级官员之间的私下互访等等。

次日上朝,梁武帝高坐金銮宝殿,文武百官文东武西,诸事议论完毕,鸿胪卿把北朝来使的情况向梁王汇报,梁武帝听罢立刻宣江革进到金殿之上。

江革这几天在儿子的服侍下,加上回归故土心情舒畅,人也立刻精神起来,虽然年过花甲,依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他布衣上殿,见到梁王,倒身大礼参拜:“罪臣江革,有负圣恩,徐州受辱,致使国家蒙羞,臣之过也。罪臣本想以死明志,但求再见主公一面亲领惩罚,幸陛下隆恩,以元略赎回罪臣,今臣有幸得见陛下,请陛下降旨,治臣之罪。”

梁武帝今年也六十多岁了,不过身材清瘦,面色慈祥,有点超凡脱俗。与其它皇帝相比,最善于养生,年过四十之后便不近女色,同时清心寡欲断酒绝肉,因此给人有天然的亲近感。他见江革领罪,动容道:“老爱卿免礼平身,朕已听闻爱卿虽然被俘,但气节未丢,宁肯就义也不肯替北魏执笔吹捧,朕深为感动,我大梁就需要老爱情这样的忠贞楷模,朕已想好,着江革循苏武气节,录尚书缺领校尉,待有用处,另行委派。”

江革跪倒谢恩:“老臣江革谢主隆恩,臣以戴罪之身,蒙万岁不弃,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答我主知遇之恩。”说完,有内侍捧过来品级朝服,江革简单套上归班站立。

这时,信武将军衡州刺史中山王元略出班跪倒奏道:“陛下,今江老将军已然归国,而臣之家难未平白骨未收,令臣寝食难安归心似箭,今乞回还本朝好落叶归根。”

梁武帝叹道:“中山王气度宽雅、文学优赡,为政清肃,甚有治声,今朕失卿,如去一臂,朕实痛惜,奈何中山王去意已决,朕不再强留,着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择吉日于江边饯行,百官随朕一同相送,以表朕心。”

元略跪倒感激涕冷:“臣危难之时,蒙陛下收留,咨臣王事,宠臣王仪,待臣知遇之恩。然臣中途而废,未尽全忠,实为所憾,望各位臣工同僚,竭尽全力辅佐明主,莫以臣为效,臣亦会千里之外,遥祝陛下安康,臣谢陛下,请陛下龙体保重。”

几句话感人肺腑,说的满朝文武感动,梁武帝流泪,武帝一摆手,元略归班站好。梁王道:“鸿胪卿,魏朝使团的礼仪活动,可安排妥当?”

大鸿胪出班奏道:“回陛下,已经安排完毕,因为此番北使目的在于双方交换国之重臣,故规格要比以往不同,除了安排正常的参观、交易、接待宴请以及各级官员之间的私下互访,并没有双方大臣的会面,以及参拜君王的仪式。”

梁王道:“虽然如此,也不可轻慢来使,我听说安丰王元延明,博览群书,为官清廉,喜好历法术数,本来我很想见见他,既然国礼不允就作罢,我这里有亲手抄写的周兴嗣老爱卿编撰的千字文,你交给元延明,烦请他转交给北魏胡太后和皇帝,作为我的一番心意,共他们皇家子嗣蒙学之用。其它程序必须以礼相待,尤其佛寺观瞻,我听说北魏胡太后也喜好佛法,这些方面你们可以请我的师尊慧约智者、还有法云法师、僧旻法师等传法,以便不至使北土民风不改彪悍不近亲善。”

鸿胪卿立刻领旨谢恩。慧约是梁武帝佛门师傅,天监十八 (519) 年,梁武帝在华光殿设无遮大会,拜他修八关斋受菩萨戒。据说礼拜当天僧俗云集共有十万多人,香花伎乐,佛事盛况空前。惠约法师书写“愿皇成佛”赠与武帝,受戒完毕,梁武帝向惠约法师执弟子礼,然后并排坐,从此臣下尊称法师为智者。朝野士庶举国臣民都开始祟信佛教。法云法师是今年刚升任的大僧正,与智藏、僧旻号称梁朝三**师。

梁武帝想了想又说:“此外,也让他们参观参观我们太学,感受正统国运文化传承。”

这时鸿胪卿奏道:“启禀陛下,魏朝聘使也带了数名太学生前来,不过这些学生并非北魏太学的佼佼者,却是他们剑士比武的金剑、银剑、铜剑剑士,他们此来还想与我们太学生进行剑术交流,不知陛下是否准许?”

什么?剑士比武?太学生剑士比武?满朝文武听了顿时议论纷纷。梁武帝听罢笑道:“我记得北魏历来崇尚武力,几十年来我们历朝出使北魏他们都会安排马术、射箭的比试或表演,没想到此次他们前来,竟然提出太学生剑术比试,众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听了,一阵沉默。因为自从天监四(505)年,梁武帝下诏广开馆宇置太学五馆以来,以明山宾、沈峻、严植之、稽贺瑒等人各主一馆,馆中置五经博士各一人,馆有数百生,官供膳宿,射策通经者即除为吏,并且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至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又下诏兴国子学,天监九年两次亲临国学策试胄子赏赐学官。十数年间,怀经负笈者云会京师。不过太学里从来没有设置击剑的科目,所以少有的几次剑士比武,也从来没有太学生获得过武士称号,今天北魏突然提出太学生比剑,南朝士大夫们顿时束手无策。

太常卿陆倕出班奏道:“前者,北魏曾经派少年棋手秘书丞李彪带棋童范宁儿儿来我天朝朝贡,期间约我们棋手比赛,因为他们提出用十九道的赛制,致使我们第一品国手王抗准备不足,结果范宁儿最终以一子险胜。他们虽然胜之不武,却也丢了天朝的颜面,这次他们又别出心裁,无非是五经比不上我们,便投机取巧,想方设法赢我们还要博得个我们太学生不及北魏的名誉,以臣愚见,我们还是不答应的为好。”陆倕今年55岁,是竞陵八友之一。

这时中护军领军将军夏侯啻亶出班道:“输了就是输了,有什么理由可找。我听闻前些年,北魏聘使来天朝觐见,并没有哪次因为诗文输过,更没听见他们何时心服口服过,可是比武的却没见咱们赢,下棋还没一个孩童厉害,如今人家几个学生来挑战,你们国子学和太学连应战都不敢,这还怎么让国人看我们,依我看既然别人挑战就得应战,哪怕输了以后也知道差距,绝对不能被吓破胆子。”夏侯亶是徐州一带的大元帅,因为这段时间双方停战,所以他抽空回朝,留陈庆之代理,他的话一出口,这些文官们立刻哑口无言。

这时领军将军曹仲宗说道:“夏侯将军言之有理,我堂堂天朝岂有不战而降的道理,我们太学院必须派学生应战,哪怕输了也不丢人。”曹仲宗是已故中卫将军曹景宗的弟弟,弟弟曹义宗也是个都督,一家兄弟都是开国名将,因此他的话更有分量。一个前将军,一个大将军,都是军阶最高的将领,俩人出口,顶得太常卿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