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501章 女狐(第六卷淡出江湖)

第501章 女狐(第六卷淡出江湖)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转眼十月初一,早朝之上,文东武西,山呼万岁,值班太监喊喝朝官奏报。元子攸出班说道:“启奏太后,万岁,微臣有本。”

元诩高兴的说道:“子攸,你有何本章,快快奏来。”

元子攸立刻回奏:“谢陛下,太后。微臣奉旨追查河阴大案后续叛匪之事,今日凌晨正式破获,骗马大案主谋系稽胡刘蠡升,此人乃十年前法庆叛乱的余党,他们假借佛门,自称大乘,谗害佛门弟子,各地制造事端,近日潜伏在京城周围,先后想占据宝相寺等佛寺,后被崇真寺后继住持昙鸾大师粉碎。刘蠡升贼心不改,又策划骗马案件,妄图散布恐慌制造谣言,为他叛乱举事做准备,不过在我羽林军、御史台、河阴县的联合行动下,彻底将其老巢邙山别墅河阴山洞摧毁,追回丢失马匹无数。首犯刘蠡升已经潜逃正在画影图形捉拿,同犯赵河系河阴县商会会长,正是他从中欺骗才使众多商户上当,他还联名商会蛊惑大臣状告河阴县,让君臣不和,百姓不安。同犯楚县尉与河阴县班头秦勇屡次与案犯通风报信,已经被杀人灭口,商户冯老板已经随同逃跑。冯宜都、贺悦回成等都为从犯。为破获此案,除上述三个衙门外,另有丹阳王萧赞手下大将梁话、苗文宠,以及太原酋长尔朱荣帐下侄子、谋事十住禅师等都见立奇功,微臣奏章已详细汇报,不再赘述。”说完内侍把奏章呈递上去。

太后和皇帝都翻了翻,知道这次羽林军、御史台和河阴县破获的骗马大案,实际同时粉碎了叛党的暴乱事件,功德圆满。太后高兴的说道:“萧赞呢?你说说你怎么参与的?”

丹阳王立刻出班跪倒:“太后、陛下,臣在。微臣倒是没有亲自参与破案,只是部将梁话和苗文宠假扮伏法的案犯,引主谋现身,并将一名贼首打伤,一同追剿罪犯巢穴。”

太后道:“萧爱卿,初来我朝就立有新功,着实难得,这样吧,你的部将按律嘉奖,你呢,在丹阳王之外,再加个太尉吧。”“臣谢陛下。”萧赞马上叩首。

这时小皇帝元诩看着奏章也说道:“子攸,你的奏章中说太原尔朱荣部下对于此案也有功劳,这又是怎么回事呀?”

元子攸回道:“我们羽林军中,尔朱荣作为质子回部落接替首领之后,便由他的弟弟尔朱世隆接替他在洛阳担任禁军直斋校尉,因素有微功现为直寝校尉,他这次与我一同剿匪,同时他族人尔朱荣的子嗣来京师参加剑士比武,随行还有他们的师傅十住法师,法师乃是长安遵善寺高僧,碰巧也随我们行动。此次进攻叛匪老巢,遇到叛匪们设置的迷阵,多亏十住法师和御史高恭之联手破阵,我们才得意顺利进去,又是他们联手破解机关,把叛匪巢穴毁掉。因此我们这次的成功,尔朱部落也立有头功。”

小皇帝说:“原来如此,听说尔朱荣在平定六镇兵变立有大功,这次又辅助子攸剿灭叛乱,我看先让尔朱世隆升为直合将军,其他人按章嘉奖。”

这时领军将军元鸷出班奏道:“禀太后万岁,尔朱家族屡立功劳,作为族长,尔朱荣更需要表彰,尤其此人为我大魏股肱,有勇有谋,手下猛将如云,实为我北方屏障。且尔朱荣乃是南安王、镇北大将军元桢女婿,其夫人封北乡长公主。按我朝惯例,应该请上加亲,姻亲联盟。我知道尔朱荣有个女儿叫尔朱英娥,今年十四岁,比万岁小着2岁,此女国色天香、端庄贤惠,堪为君妃,微臣斗胆建议,应选尔朱英娥入宫为万岁嫔妃,保祖宗万事江山永固。”

元鸷的话说完,满朝文武一时没反应过来,都寂然无声,小皇帝看了看太后也没说话,太后顿了顿说:“元鸷,你对尔朱荣家事了解么?”

元鸷道:“臣在奉敕使诣六镇兵变之后,慰劳酋长而与尔朱荣熟悉,他的家眷也了解,尔朱荣有五子三女,此女即为长女。”

太后道:“既然是领军将军提议,此事固然不错,稍后几位王爷议一议,如无不妥准奏。”丞相高阳王元雍、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元徽等人赶忙应承。

太后继续看着奏报说道:“郦爱卿呢?”郦道元赶忙出班行礼“微臣在。”

太后说:“此次御史台也除了不少力,尤其我见破获本案,最主要的计谋是用计虚斩罪犯,这都是你们想到的?”

郦道元说:“这是御史台几位御史以及他们的几个弟子合谋,当时情况紧急才出此下策。”

太后说:“郦爱卿不必谦虚,奏报上说,你们御史台御史的弟子还在太学念书是吗?”

郦道元说:“太后圣明,对了,这几个学生在重阳佳节期间,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剑士比武,其中有个学生还经在八宝金殿献艺。”

太后说:“你们御史台还真会选拔后备人才啊,近水楼台,直接选到太学院,真有眼光。这事儿你们该怎么嘉奖就,至于爱卿嘛,我看侍中如故,再加个散骑常侍吧。”

郦道元谢恩归班,元子攸也要随之站班,小皇帝说:“子攸慢走。”

元子攸说:“请问陛下有何示下?”

小皇帝说:“元子攸,你此次平叛有功,也应该给你个封赏,算了现在你的事情也不少,给事黄门侍郎不变,也迁个散骑常侍吧,母后您看呢?”

太后笑笑,不动声色,说道:“子攸安国有功,已经是开国公,这次平叛立功,理该嘉奖,先按陛下的意思,等再有功劳,也该进爵个王位。”元子攸赶紧谢恩。

这时临淮王元彧和兵部尚书李宪出班说道:“太后,陛下,臣等奉旨回京报道,同时带回一个消息,南梁皇帝已经同意用江革换回元略,请求我大魏遣使随江革回国交换。”

太后高兴道:“这也是个大好事,元略因为元乂的事情,不得已归顺梁国,现在终于能回来实在是太好了,我还记得他,外表清秀,气度宽雅,文学优赡,是国子祭酒的最佳人选,他回来之后,我要把四所学校统一交给他来管理,这样我们大魏的接班人就能都精通礼仪了。”

元彧接着说:“太后圣明,如此请早早定下使臣与出行人员。”

太后点头说:“尚书令,你和吏部礼部拟个名单吧,我的意见就让元彧做正使,剩下的你们研究研究,拟个名单。”王涌连忙和元顺、元徽等人施礼应承。

元徽说:“太后,如果让元略回来做国子祭酒,那是不是派一些学生也随行呢,一方面彰显我天朝后备人才学风,此外今年剑士比武的金剑荣誉中也有太学院的学生,学贯文武,这样更能显示天朝国威新貌,不知是否可行。”

元彧听了突然似有所悟,他看了看郦道元,郦道元一点头,他一下子想起长白山的事情,于是说道:“太后,陛下,臣附议,可以让太学院的金剑选生等参加。”

太后点头,说:“准奏,这个事情你们去办吧。”众人退下,今日早朝奏报的多是高兴的事情,加上太后和小皇帝各得所需,各自的势力都很稳定,因此他们显得今天都很高兴。

这时礼部尚书兼尚书仆射元顺奏道:“臣启奏太后,陛下,昨日西城大市,忽然出现美衣狐女,随行男子而后截掉其头发,请太后、陛下早做定夺。”

啪!太后一拍龙书案,冷眉立目道:“岂有此理,我大魏清平已久,怎么又有这肮脏的勾当出来了。丞相,你牵头,元顺和洛阳府尹配合,好好查一查,对扰乱国运的谣言一定严办。”

“是。”几个人点头领旨,大殿原本宽松的气氛随之凝固。小皇帝在旁边,嘴角却咧了咧,脸上露出难以察觉的笑意,看了看元子攸。下边元子攸见了,立刻眨眨眼示意皇帝不可轻率。

原来,狐女的事情,前些年就发生过,这话最早要追溯到高祖孝文帝太和元(477)年,当年5月,京都平城出现女狐穿着耀眼的衣服接近男子而后剪断男子头发的事情,不过事情并未发展太大,就被平息。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此事是冯太后杀死自己的儿子,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的引起的天怒征兆。好在文明太后处理国事妥当,国运蒸蒸日上,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随后孝文帝掌权,迁都洛阳,这件事情渐渐被人遗忘。

不过肃宗即为以后,时隔四十年,熙平二(517)年四月,大市的市北慈孝、奉终二里中,有个唱挽歌的孙岩,他的新婚夫人三年来睡觉重来不脱内衣。孙岩奇怪,有一天给妻子灌醉,然后解开衣服,发现腹背都有狐狸毛,尾巴竟然长达三尺。孙岩害怕,给了妻子一纸修书。妻子临走,气愤以及把孙岩的头发剪断。孙岩一喊,邻居都过来,追打妻子,妻子变成一个狐狸离开。不久追赶她的人都被剪断头发。同时京城中出现一些衣服靓丽的女人 ,只要有人接近都被剪发,前后京邑被截发的有一百三十馀人。后来太后把这些人找到一处,请和尚给做法,到了秋天逐渐平息,但人们多数认为是胡太后临朝的天怒,因此太后十分忌讳。

现在过了**年,事情又出来,大臣们一下子联想到这是太后复朝的天怒征兆,不过这话没人敢提,此刻国事衰微,人心慌慌,满朝文武,急急开完早朝,不欢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