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287章 曲终

第287章 曲终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吴遵世和丁杰的第三场较量终于尘埃落定,吴遵世以微弱的优势取胜。在群臣的喝彩声中,已经失败的剑手退回到各自的座位中,获胜的稍事休息,一会儿继续争夺半决赛。

这些大臣们,终于缓过空来开始议论这几各剑手的优劣。太尉、兵部等官员们都说:“一号楼观道家选手的太极剑法,后发制人,而又后发先至,很得练武的精髓,此次一定是他第一。”那些文士名儒们则说:“二号净土和尚剑手,招法超凡脱俗,而又海纳百川,应该是他能获胜。”领军护军禁军将领们却说:“三号少林剑手迅猛不失刚柔,出手麻利,今年金剑第一一定是他。”一些年轻一点的风雅之士如着作佐郎邢邵等赞同小皇帝的意见,都说:“四号的恒山剑士,剑法奇险独特,内力悠长,还是他赢。”

还有更多的看法,大家议论纷纷。不过总体上,本届的比赛还是给大家带来看点,挺新颖,实力强。赛场上,内侍赶紧擦拭地板,重新布置好限位,等着新一轮较量。

孙云、惠嵩、王亭和丁杰他们未晋级的剑手都退回自己的座位。老田看见孙云回来,让他们坐到自己左右,安慰他说:“别气馁,今天你的任务就是和高手过过招,学习学习。你能闯进八强,其实已经很幸运了。坐下好好休息,一会儿看看他们四个更厉害的剑士的表演,换个旁观者的角度,从中能悟出更多东西。”孙云点头,其实他心中并不遗憾,只有惭愧。

比赛继续,由严达对垒慧海,昙洵对阵遵世。再次出战,是剩下的四强之间的战斗,也是顶尖天才少年的战斗。这四位剑士已经完成了六场的比赛,最终站到了半决赛前,他们要再打两场,决出本届的前三名。何巧的是他们二个是道家弟子,二个是佛家弟子,显得今年很奇怪,最后的胜者,竟然都是淡薄功名的出家人。不过他们也是将要跻身另一个世界的武林后起之秀,他们将在这个起跑线上,借助官家筹办的台阶,去圆各自的江湖梦。

严达与慧海战在一起,前几场各自的绝对优势荡然无存。同样的级别、同样的修为、同样的天赋,彼此之间,差距甚微。俩人攻防转换更像表演,剑影重重之中,无分胜负。严达的剑法,由师祖马俭整理而成,剑法依据易经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演变形成。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因此有无极生太极,天地始成,太极生两仪,万物始成。所以魏晋时期的无极、太极、混元、太初、太一以及阴阳等,都起源相同。因此太极剑法看似简单,蕴含丰富,拆解开来,共有64路变化。

慧海的机缘也非常不错,他在阴阳宫学习阴阳剑法,之后经过昙鸾点播后,又学习两仪剑法。这套剑法是由昙鸾别出心裁,专门研究太极生两仪,阴阳始生的道理而成。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包括天地、日月、雷电、风雨、雄雌、刚柔、动静等万事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滋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等七损八益。可以说阴阳的原理与两仪原理相同,因此慧海现在的功力扶摇直上,从普通的天才一下越级到顶尖天才之列。

看坐上,有不少都是久经沙场的武将,也有受过名师指教过的练家,他们看到二人的比试,都不住的点头称赞。这二位的比剑,与之前的各个阶段的比武完全不同,尤其表现在分数上,可以看出俩人的防守都是一流的。无论任何的攻防转换中,即便攻方暴风骤雨,守方依然密不透风,每打完一局,双方最多得二分,但场面却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不少官员们都跟着目不转睛,大气都不出,有的甚至端着酒杯停在半空,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

今天陈宝炽和昙鸾都来到金殿之上,不过二位都没有去陪弟子下场指导,他们一是有信心,弟子已经可以自己根据场上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打法和状态,二是已经到决赛阶段,对手都是顶尖剑手,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不可能靠临时的磨枪来扭转乾坤。因此他俩都是目光平和,仿佛比武的不是他们的弟子,或者是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这时萧月对大伙说:“还别说,场上的慧海真有点长得像大云,你们看呢?”李辰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儿说:“别说,如果有大云比着,还不注意,没有大云,真像又一个大云,就是身体要结实的多,大云一看不太像个练武的,那个慧海一看就是练家子的样。”

孙云摇摇头,觉得差距还是很大的,说:“其实我看,他和小俪长的挺像,比我还差。”李辰说:“大云,你说对了。我们确实怀疑慧海就是小俪失散多年的哥哥,不仅长得像,连名字都像。所以明天我们要去他的住处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真的。”孙云点头赞同。

打斗到第三局,毕竟慧海在昙鸾的教诲下时日太短,不像严达已经在楼观台从小就接受最绝顶武功的磨练,最顶级的大师的指导,无论内功的精纯,和招法的奥妙,都与普通门派无可比拟,因此后劲上,严达显得更有底蕴。结果到第三局,严达以一分小胜。二人摘下头盔,互相行礼,严达说:“多谢慧海师兄承让。”“岂敢,严达师弟自幼名师指点,道法深奥,贫僧敬佩。”同时,他们的师傅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彼此相互稽手行礼,以示敬佩。

因为有了瓜葛,孙云大家都希望,慧海能赢,不过可惜失败,大家都很惋惜。

有人收拾好场地之后,昙洵和吴遵世开始上场。昙洵继承的是当世禅法大师僧稠的功法,遵世传承的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北侠的恒山绝学。两个人的战斗同样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御座上小皇帝,看到遵世出场立刻紧张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遵世的身影,随着他的动作,不由自主的拿着银箸跟着比量。太后看看他,嘴角扬起一丝高傲的微笑。座上的百官们,欣赏着精彩的打斗,听着木剑相击清脆的啪啪声,品着玉酒,有的人也不自觉的跟着使劲。

昙洵和吴遵世也打满了三局,最终昙洵的精湛胜过了遵世的庞杂。小皇帝懊恼的一墩玉珏,说道:“这个吴遵世,上一场决斗遇到了最强的对手,精力消耗的太多了,要不然这局也不会这么吃力。相反昙洵上场的太学生对手太弱了,真是让他捡个大便宜。”

太后说:“皇上,君无戏言,认赌服输,你输了就要罚酒三杯,不要讲理由。再说,你也要承认你还是历练少,看不出谁的武功高低,你要是不服,母后还可以和你打赌,我说这个吴遵世与刚才那个慧海争夺三四名,还得失败。”

小皇帝听了,立刻又提起了精神,说道:“好,母后,我甘愿喝了这三杯,就依母后的,我们再赌,我还赌他能赢。”他觉得这次一定能赢,因此眼睛雪亮的盯住吴遵世。

休息片刻,慧海的吴遵世继续登场,争夺三四名,几百双眼睛又一次投到他俩身上。刚才几炷香时间的打斗,而且刚刚的比分不大,差距不明显,没有影响慧海太多的体力。另外从心里压力上,也没有对慧海有太多的体能消耗,反倒让他憋了一肚子火不得发泄。吴遵世的招法也是以奇险为特征,并且旁征博引,兼蓄百家,层出不穷。如果打持久战,估计他更有优势,短短的擂台一炷香的功夫,他的大多数招法没有机会施展出来。因此俩人再次出场,便一改先试探的前奏,直接进入到白热化进攻中。因为都是以攻为主,疏于防守,比分多少要涨的快些。不过他们的节奏快,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俩个人发挥的都淋漓尽致,把剑士比武推上一个小**。看坐上的王公贵族看见二人的以攻治攻、以快打快的打法,大呼过瘾,十分畅快。吴遵世一度比分领先,率先拿下第一局,乐的小皇帝手舞足蹈,神采飞扬,他一高兴,频频向太后敬酒。太后依然谈笑自若,显得信心十足,胜卷在握。果然转过第二局,情形急转,慧海攻势更猛,小比分扳回一局。小皇帝按耐不住,连拍桌子带摔碗。旁边的元子攸,抽空悄悄的过来,轻轻的踩了他的脚一下,元诩一愣反应过来,立刻安稳。接着第三局,慧海和遵世打的更不可开交,俩人都在进攻的同时加强了防守,结果从头打到尾,二人不曾停歇,最后一刻还是慧海抓住机会得分获胜。小皇帝见状不好发泄,只得气恼的连喝三杯,旁边的太后则意气风发,频频与大臣敬酒。

最后一场,是争夺今年的第一国剑,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严达和昙洵都施展出了各自的平生所学,两种风格各不相让。楼观台讲究清修,主张清静无为,阴阳平衡。少林寺讲究禅定,主张指心问佛,四大皆空,两派武功也代表了当今武林的最高境界。场下无论是士族、将军,还是坐下的三十二名剑手以及他们的师长门人,都众目睽睽的看着俩人的决赛。俩人第一局过后0比0平分,第二局过后同样是0比0,到第三局依然是0比0。眼看比赛时间结束,俩人一着急,丹田气息同时按捺不住涌动。于是同时施展临界剑法最难的荡剑式。只见两把宝剑旋转而出,竟然撞到一处,之后同时向后弹了一弹,又重新撞到一起,结果昙洵的宝剑被撞开,严达的宝剑侧自行退回。二人同时旋转回身,严达接剑在手,而昙洵的宝剑则落在地上。严达顺势点了一下昙洵肩膀,赢得比赛。

看来尽管二人武功相当,但在比内力的环节上,严达小胜。昙洵非常大气,用脚把剑勾起,抱剑拱手道:“道兄内力精湛,小僧佩服。”严达也谦虚的说:“不敢,多谢道兄承让。”

比武结束,第一国剑产生,场上掌声雷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