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188章 复赛

第188章 复赛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第二天,过完了中秋,又恢复正常上班上学。朝堂之上,太后看着各位臣工疲惫的样子说道:“昨个大家晚上赏月,是不是弄得很晚,都很累吧。我看你们有的是不是还困着呢?那就抓些紧要的奏报,一会下了朝,你们都回府衙好稍事休息吧。”

大臣们一阵脸红,元渊抢班出来说:“启禀太后,前者那个投降我们大魏的萧赞,近日已经辅助安丰王元延明稳定了宿州一带的军情,现请求回京,特向太后禀明。”

旁边的大司马元徽出班说:“元渊,此事乃是新任大将军元鸷该奏明的事情,用得着你来多嘴?”元徽一直对元渊耿耿于怀,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元渊说:“元徽,太后虽罚我俸禄,但让我坐班,我这是恪尽职守,你少要管我的事情。”

太后说:“好了,不要争了。这个事情折成元渊去处理接待,你估计萧赞什么时候能过来?”

元渊说:“也就重阳节左右吧。”

太后说:“那你就费心吧,左仆射你还有什么话么?”

元徽说:“太后,臣最近除了主抓吏部政务外,还按您的吩咐顺便抓了太学工作。自本届太学入选开始学苗便都是优秀,最近还表现出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前日京城剑士预选赛。我参与了高校联赛赛区的组织,结果本届高校剑士联赛,太学院大放异彩,竟然晋级十七名,几乎垄断了全部二十个名额,创历史之最,特来向太后万岁报喜。”

元渊说:“元徽,你不过偶尔介入,没有尺寸之功。还不都是本届的学苗好,你赶上了么。再说学生们剑击再好,不也是最多止步在京城复赛么,你有什么可夸耀的。”

元徽说:“不然,我认为本届学生不比往届,只要在正常安排学校组织力量加紧指导练习之外,我们稍加倾斜,他们就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太后说:“哦,元徽,你说说,怎么个倾斜法?能取得什么成绩?”

元徽说:“往年赛区都在军营,场地混乱,设施不备,我觉得今年太学的击剑馆更新完毕,可以作为一个赛场,原城北教军场做另一个赛场,两个赛区同时进行必定会有好成绩。至于太学成绩,往年很少能进到决赛。不过我断定,今年不但能进决赛,还至少拿个铜剑。”

元渊说:“好这可是你说的,那我们拭目以待。”

太后说:“那好,既然这样,元徽你就协调兵部剑士比武的筹备吧。”元徽高兴的遵旨。

中旬末,进入京赛的复赛比试阶段,各方总计160人进入选拔赛,包含了八十名铜剑和八十名铁剑。复试的赛场也按元徽的意思分成两个,一个是太学击剑馆,另一个是中军所属城北的教军场,每个赛场各分八十名选手。对决名单经过尚书省五兵曹统一抽签拟定,报元渊和元徽审阅批准。时间依旧是八月十九、八月二十四、八月二十九三天。

太学的晋级复赛名单包括,铜剑李辰、贺拔纬、吴坚、孙云、田俪、李真、萧月、杨炯、王先、郦影。而王红、费荆、穆敬、李彰、李翔、杨琼、王钦,加上另外三人为铁剑。经过抽签,第一论李辰、吴坚、杨炯、李彰、郦影,穆敬、李彰、李翔等几人要去军营比剑,贺拔纬、孙云、萧月、田俪、李真、王先、王红、杨琼、王钦等留在太学。

到19日,太学赛区,各队的铜剑铁剑选手一共八十名齐聚到此。此外观看比赛的,后勤保障的,裁判组的,都汇聚到而来。一时间馆内外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为了让观看比赛的人都能看见比武,学馆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让留在外边的一些人也方便看到。

大司马城阳王元徽,侍中光禄大夫左将军李延寔、太常崔明、太学博士祭酒钱决、兵部侍郎魏健都早早的赶来,端然稳坐在室内的正排看座中,互相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

击剑的裁判,都是由历届的金剑国士和银剑国士担任。他们中大部分人,或者在朝为官,或者充任宿卫禁军中的郎官,或者是一些城东建阳里居住的士人阶层等。尤其这些士人剑士,出来做官都不情愿,尤其不愿意做浊官,但出席一些社会公益性的场合,却很热衷,并且在感情投入,时间投入,认真劲儿投入方面,要比其他在职的人员强许多。因此,他们对于当裁判,感觉就像选拔自己的学生似的,极为认真严格。

与此同时。教军场赛区这边,拥挤的情形要好些,比赛的擂台设置在了室外。教军场也称阅武场,在中京北侧金墉城边大夏门外御道的西边,地势平坦宽阔,里边有检阅台、比武台、和各兵种练兵场地。场子的北侧有个禅虚寺。每到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于此。到世宗和肃宗时代,阅武场已经改设他处,此地仅仅作为每年武士比武的演武场。场子的南侧隔着金谷护城河水,与中京小城也就是金墉城以及大夏门的城楼对应,皇帝内宫的人员,以及城楼上的军队,都可以站在内城上可以观望比武。

来演武场这里观看比武的也是人山人海,不过场地宽阔,加上有军兵站岗维持,秩序很井然。暂时消爵广阳王降级为骠骑大将军的元渊,礼部尚书兼护军统领元顺、章武王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元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穆绍、右将军李遐、武卫将军费穆等都在台下主席台就坐。参加比试的选手除了军营的低级军官,还有这些高官将军的子弟如李彰、李真、李翔、费荆等,所以他们这些朝中军营高官才来观看。

现在朝中总体分为三大势力,一是以太后和丞相、各大王爷为首、郑俨、李神轨、徐纥等中书省、门下省为辅的元家近臣派。二是以司徒王遵业兄弟、中书令袁翻、吏部尚书琅玡王诵、李谨、卢观等为首的高门士族派。三是以光禄大夫左将军李延寔、卫将军左光禄大夫穆绍、右将军李遐、武卫将军费穆等中京禁军派。此外还有小皇帝、皇帝侍读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元子攸、外戚尔朱荣、以及其他外蕃封疆大吏等,但他们尚未构成左右格局的势力,仅仅与皇亲派、士族派和禁军派相互勾结亲善。

胡太后返政后,贪婪无厌,朝政疏缓,威恩不立;更兼郑俨污乱宫掖,势倾海内,李神轨、徐纥并见亲侍,位总禁要,手握王爵,轻重在心,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厌秽。他们对门第的轻视更激起了朝野普遍不满,清流大族的愤怒,以至上下离心,文武解体。

此外太和改制,沿用魏晋制度,上有三公、九卿,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掌政务,地方则以刺史、太守、县令等主事,官员均被分列为九品。又规定鲜卑元姓门望最高,汉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及陇西李氏与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地位相同。从此文武分途,官分清浊,重文轻武。结果在边境,征镇驱使,一生推迁,不过军主,下层武人仕途渺茫,最终引发了六镇起兵。而在京城,中京武人在六年前,也发生过羽林虎贲几将千人哗变的情形。

至此朝中几股暗流涌动,士族不满当今权贵,禁军和外蕃不满士族和王族,士族看不起武人。而皇族打压和拉拢士人和军队,来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但更使矛盾积累。

今年剑击比武,各个阶层都很重视,士人阶层除附庸风雅,也希望通过博得美誉晋级清流或者清官,武士阶层希望通过比武,代替武功晋级的缓慢,弥补举荐孝廉秀才专门对文人恩惠的偏袒。除了这两大阶层外,还有一些与江湖多少沾边的平民子弟剑士,希望先在武士阶层立足,以后好在江湖剑侠榜上标号。

太学剑击馆。比武台后面,坐满了形形色色的选手,大家分别来自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各个营寨,以及学生、士人、僧道、官宦各个阶层。选手们除了学生队年龄最小外,大多二十岁也都以内,没有太大的。估计因为一方面,竞技比武,和实战相比,更需要技巧性、专注度、以及状态,岁数小肌肉紧绷,爆发力强,反应速度快。所以岁数小拿不出成绩,等到年纪大了更不容易拿,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是这个理儿。再者岁数大点的,都有了一定的名誉地位或者声望,再来参加比武,输了总不好看。

剑馆前面后面的大墙上都挂上了对决的名单,一共四十组。这四十人都是预赛晋级的选手,实力远远不是初赛阶段的水准。各个选手都盯着自己对手的名字,心里都不知道念道着什么。孙云和大家心里一阵紧张,只能按照吐纳的方法暗自调息,缓解着压力。不过同学们表面看上去还算镇静自若,大家换好衣服,快出场的选手已经选好佩剑,轻轻擦拭准备比武。

军营赛场这边,同样紧张万分。为了制造气愤,军营中还有锣鼓敲打,用来提醒和庆贺。这里的比赛台也设置了四座,摆在阅台的对面,阅台为两层,高大宽敞,上面有棚,背靠城郭面向北。顶层为官员将军座位,下层为选手更衣休息用。其他军民都围在比武台的东北西三面,不设座位,用木桩拦着,距离台子十丈左右。

根据赛制,进到复赛,比赛规则做些调整,由原来的一局定输赢增加到了三局两胜,每局依然为一炷香为限,率先刺中对手五剑、不足五剑以多者为胜,相平以进攻多者为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