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114章 私通

第114章 私通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再说城阳王,气哼哼的从舜帝庙出来,往山下走。走了一半,他突然想起,王妃于氏还在薄太后庙道姑院落里,他这一算,有好些天没回家了。既然他与老道闹翻了,不便再让夫人留在庙中,想到这儿,他赶忙在下山中途找到西去的小路,折向太后庙。

薄太后庙也叫薄姬庙,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侧妃,文帝刘恒的生母。刘恒封为代王后,尊她为代太后;恒继皇帝位后,尊之为皇太后。薄姬一生与事无争,凡事包容,为人忠厚,母仪俱足。文帝时,洛阳一带蝗虫成灾,薄姬体恤百姓,请愿前往灭蝗,她住在蝗灾最严重的一道岭上,亲自指挥官兵日夜驱除蝗虫。光武帝和汉安帝两次立祠修缮,歌颂其功德。

薄姬庙庙分东西两院,西为正庙,一石窟三孔,厢房数间,供奉薄姬和几十尊神只。东为住院,建有大殿,倒座和东西厢房,院子十分宽敞。现在里边住着许多道姑和洛阳来祈祷留宿的妇女,其中就包括城阳王的王妃于氏,不过她的身份高贵,自己单独住在一个院落。

元徽的夫人于氏也是名门望族,于氏的娘家是鲜卑八大贵姓之一的于氏家族,根深叶茂,力量强大,元家虽然贵为王爷,身居高位,对老于家还是很仰仗,因此两家世代有交往。元徽很早就认识于氏,但对于氏并没有什么喜欢的意思,只是因为老城阳王的做主,才两家联姻。成婚之后,元徽对于氏并没有什么感情,同样于氏也不喜欢元徽过于酸文假醋。

其实,于氏自小喜欢的是元徽的堂叔元渊,元渊比元徽大不了几岁,但却比元徽体魄健壮,挺拔俊朗,身手矫健,同时多才多艺,骑马善射,最关键是是为人直爽,俩人非常谈得来。不过于氏和元渊之间的岁数差距稍微大点,而且元渊成家的早,夫人也是高门贵族,于家不可能愿意把女儿嫁出去做侧室,但元渊在于氏心目中大哥哥大英雄的形象始终挥之不去。

结果婚后元徽和夫人于氏感情非常不好。元徽有侧室,不喜欢王妃可以找妾侍,这样便把于氏孤独起来。于氏青灯孤影,心如死灰,常常去寺庙许愿降香,倾述苦闷。

一天于氏正在寺庙拜佛,不曾想遇到了元渊没事儿闲溜达也去庙宇祭拜。这座寺院,俩人小时候一起也来过,那时候于氏年幼,只把元渊当作兄长,没想到多年之后,各自成家,但各自的婚姻感情都不如意,结果俩人见了面,这一互诉衷肠,竟然难舍难分。

这下坏了,这个元渊,也不知脑袋里那根弦错了位,竟然敢冒**人伦的大不违,与自己堂侄媳妇勾搭起来。这个于氏也胆大妄为,竟然不顾家风门风,一往无前的与元渊这个幼时心目中的偶像相好起来,而且这一好竟然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俩人还是顾及身份和颜面,多数见面还是在寺院里或郊外,没事交流交流感情,聊一聊知心话。这个于氏不愧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诗,上马能射,对元渊十分体谅。大概距离产生美,俩人偶尔见面,谈的看的都是彼此最好的一面,因此俩人竟然如胶似漆,难以割舍。最近于氏借故到邙山修心吃斋,离开元徽偷偷约了元渊没事上山赏花弹琴。而元徽正好看不见于王妃,心里还清净,可以与侍妾随意取乐。

此刻在太后庙东院里一个小院落的禅房里,元渊和于氏正相拥坐在桌案旁,桌上除了摆着一些珍馐美味、琼浆玉液,他们面前还放着一把卧箜篌。卧箜篌和琴、瑟相似,可奏旋律,也能和弦,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只见于氏一边弹奏一边高歌,正唱着当时比较流行的《明妃出塞》。《明妃出塞》唱的是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王昭君在晋朝以后,因为与师马昭避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只听于氏唱道“若知深宫丹青误,但嫁寻常百姓家。”歌曲哀怨凄凉,荡气回肠。

于氏弹得好、嗓音悦耳,大概也感慨自己嫁错人,就如昭君出塞一样一去不能返回,因此触景生情,谈的唱的都十分动人。元渊一边拿着一双筷子配合这节拍,一边做和声伴唱,俩人配合的十分和谐。唱完一曲,俩人竟然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拥抱在一起。

且说元徽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来到太后庙的东院门口,累的呼呼带喘。此时,天光正午,是吃饭时间。东西两院的道姑以及香客男女都在东西院交汇的饭堂吃斋,因此西院空空荡荡,元徽看看左右无人,便径直来到于氏包住的最后面的小院。元渊的手下,因为午饭都去饭堂,未曾想元徽会单人独骑突然而来。

来到院外不远,却听见院内琴声悠扬,元徽知道于氏善弹箜篌,而且就愿意弹一些哀怨凄苦的曲调,元徽听着就来气,不过碍于于氏家族的势力,他平时只能躲得远远的。没想到这个王妃上山修行,还带着个琴弄些情调。等他走到门外,忽然听见,于氏的歌声中竟然还有男子的和声,元徽当时脸色一变,这时一曲唱罢,元徽气的推门而入。

元徽进了里屋,当时傻了眼,只见元渊正和于氏在桌案后面相拥,桌上杯盘尽是珍馐美味、饮酒嬉戏的物件,还有箜篌摆在一边。尤其另元徽生气的是二个人竟然连自己进了屋,还不知道,依然相互抱在一起泪流满面、酝酿感情。

元徽越看越怒,大喝一声:“元渊,你干的好事!”

元渊正忘情的感叹呢,忽听有人喊喝,抬头一看,竟是元徽,当时大吃一惊,心说元徽怎么来了?难道自己和于氏的事情被他知道,特地来抓奸的?还有自己的从人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元徽领人抓自己都没发现呢?不过事出突然,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元徽气的说不出话来,用手点指元渊:“你!你你你,竟然如此无理!”

元渊满脸通红,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没有用,尤其害怕元徽是有备而来,一旦他的手下人一拥而上,把自己抓起来,自己恐怕要吃亏。现在不如趁元徽的士卒不在,还是一走了之吧。他看了看于氏,于氏倒是很冷静示意他快走,别另生事端。

元渊点头,连忙丢下于氏,穿了外衣,夺路而逃。元渊武将出身,比元徽大不了几岁,却是身材挺俊,同时武艺在身,身手矫健。元徽虽然气愤,事先没有准备,因此不敢对他如何,只能眼睁睁的放他走远,把怒火都泼在于氏身上。

看见元渊夺门而出,元徽气的对于氏说:“好贱人!你背着我与元渊私通,你还有何话说?”

于氏虽然冷静,但毕竟知道自己这下闯了大祸,虽然自己家族显赫,元徽不能对自己打骂受刑,但估计至少会休了她。而她的行为,怕是回到娘家未来是日子也不会好过。但事已至此,后悔没有什么用,想想自己的行为早早晚晚会被知道,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于是她说:“算了,我也不想说什么,事已至此,悉听尊便吧,你我早晚都要分开,莫不如趁早,这样你我都是解脱。”

元徽说:“贱人,你竟敢欺负我不敢对你如何,好好好,我这就到太后那,告你们家和元渊一状,还我个公道!”说罢他转身就走,不过他还比较聪明,知道此事必须拉拢高阳王元雍,于是他来到相府,拉着高阳王一起闹到太后的后殿,太后听罢也大怒,招来广阳王元渊,大骂一通。最后剥了他一年的王爵俸禄归城阳王,让其闭门思过,以作对其惩罚好对元徽补偿。但元徽还大哭不止,非要杀了元渊,气的太后又把他痛责了一番。没数日,朝野上下都传开了这个事情,一时间成为京城笑柄,这时后话。

眼下元徽从金殿下来回家,余怒未消,找来他的护院教师,问道:“丁义士,你想必知道了,我今天一日数辱,听说你结交江湖能人异士,能否帮我平恨。”丁教头五大三粗,貌黑体壮,一拱手道:“王爷,但说无妨,在下任凭驱使,别的不敢说,报仇之事包在我身上。”

“本王一恨郦道元,害的我同窗妻离子亡外逃;二恨元渊坐淫于氏,侮辱我名;三恨舜帝庙姜斌,包庇奸夫淫妇犯下不赦之罪。元渊,太后已经罚他的王禄归我。郦道元和舜帝庙老道,我不能饶恕,你帮我找个杀手,除了他俩。价格好说,反正都是广阳王的俸禄。事成之后,你也有重赏,但必须事情做的隐蔽,不能让外人知道与我有关。”

“放心,小事一桩,我这就联系,我有个师兄是流沙堡的火堂堂主,人称紫砂神掌霍栋霍万生,我找他准没问题。”“不可大意,郦道元到没什么。那个假老道姜斌来头不小,会法术,武功高强,据他说还是阴阳宫的分殿殿主,具体我记不清,你要多找高手。”

“王爷放心,流沙堡可不是一般的门派,他们的五个堂主的武功现在都在四等侠之上,而且在上次终南论剑,都排在了剑侠榜上。他们门主据称是江湖鼎鼎大名的东邪甘木帝,比少林的僧稠武功还高。他们的几个长老也武功盖世,听说其中一个叫东怪纵横鹏程贾万里。就算是江湖有名的阴阳教、阴阳门,都不在话下,何况一个不知名的阴阳宫,料也无妨。不过也真是奇怪,怎么都叫阴阳什么的呢?这个阴阳宫,以前也没听说过呀。”

元徽一摆手说:“可能是我听错了,不必管他,你赶紧联系你师兄,越快越好。”教师一拍胸脯说道:“放心,我用信鸽联络,快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