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110章 术数

第110章 术数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大概是漂亮的女孩偶然站在一起,互相之间会有敌意,尤其针对那些比较张扬的。乙弗和萧月,自始自终并没有理会郑冰的到来,一直低头吃饭,反倒是郦影最先沉不住气。

李辰听了郦影的话,吓一跳忙说:“哦,好的,知道了。”李辰的小伙伴们不由的偷偷的笑了几下,郦影的话听着虽然好心,但多少有私心。不过也难怪,李辰的身边突然多了一位绝代佳人,田俪不生气才怪,这下李辰也得小心了。

这时田俪说:“我们快点吃,吃完我们还要去换课呢,柳博士既然答应我们可以上抚琴课,我要赶紧把兵法课换过来。这回我可不用陪哥哥上兵法课了,不但脑袋都大,还得挨哥哥说。”

众人都笑了一下,卢静和杨蓉说:“小俪,我们也换,一会儿一块去!”

乙弗对萧月说:“姐姐,你是甲班的,怎么没上抚琴课,反而学兵法呢?”

萧月瞟了一眼孙云说:“妹妹,我哪能和你比呢,你已经有心上人了,还是个小王爷,所以你只用学些修心养性的课程。可我怎么说也是前将军、西道台大都督的女儿,不懂兵法,会让别人笑话我们没有武将家风的。”

乙弗说:“你净说瞎话,你一个女孩子不早早成家,还学兵法和剑术,真有你的。还有这些日子你都去哪了,脸都晒红了,看姨娘和姨夫回来我不好好告你一状。”说得萧月一吐舌头。

下午,是春秋课,老师正是入学考试中,刚晋级的博士魏收。

这个魏收很了不起,是钜鹿下曲阳人,为官宦世家出身。他的远祖魏无知汉初被封为高良侯,其子叫魏均,魏均子魏恢,魏恢子魏彦,魏彦子就是魏收的高祖魏歆,官至太守。祖父魏悦官至济阴太守,因政绩突出受到称誉。父亲魏子建,现任卫尉卿、行台大都督。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今年刚到二十岁,少年天才,从小博览群书,到十五岁时,各种文章的写法都善长。这时父亲戍边,他便随父赴疆,喜好骑马射箭,想靠武艺建功立业。后经荥阳郑伯点悟,便又弃武从文,下苦功夫读书。据说夏天他坐在木板床上,随着树荫的转移而改换位置读书。过了几年,床板已经磨损,而他刻苦学习的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几年下来,他靠文章的华丽优美渐露头角,并进入太学任职助教。因为他有军营骑马射箭的经历,为人也有任侠的豪爽义气,人称“惊蛱蝶”。

他是太学最年轻的博士,年纪比座位中的新生大不了几岁,甚至有个别的老生要比他还大。铃声一响,魏收开始登台上课,学生们在下面一看,简直都惊呆了,都不敢相信会有如此年轻的博士。等到魏收与同学们互相介绍完毕正式讲课,同学们更是惊奇,但见魏收博士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古论今、旁征博引、思维敏捷、辩证严谨。

魏收博士的课程是《春秋》,包括经和传二个部分。

经的部分,即为《春秋》本书,又称《麟经》,是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编撰修订。记载了从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242年的历史事件,包括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文字简练,事件简略。而且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笔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春秋》原文仅多字,在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但因文字过于简质,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以及《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因此太学上课也是经和传同时讲授。

一个时辰的课程下来,同学们都听傻了,除了惊叹博士的学识以外,剩下的就一个字,“木”,同学们的脑袋已经僵化了,多数人再也听不进去其他课程。

好在大课上完之后,剩下的课程是小课,小课甲班是绘画,乙班是术数。李辰、郦影、王先他们都是甲班的,不用再动脑子学术数。而其他同学多是乙班,只能继续忍受煎熬。不过小班课仅仅是半个时辰,孙云看大家情绪低落,鼓励大伙说:“大伙别这么悲观,术数课也挺有意思的,就当换换脑筋。而且过几天我们还能去阊阖门观看浑天仪呢,不信问小月。”

田俪说:“哥呀,我信倒是信,不过这个课程有用吗?咱们学它干嘛呀?”

孙云说:“当然有用了,我问你,你知道我家的地是多少吗?”

“知道啊,你家15亩。”“那你知道,你家河套边的那片地是多少亩吗?”

“不是7亩半吗?”“不准确,那片地不是直田,算圭田还带弓形,你能算准吗?”

田俪一低头,不好意思的说:“不能。”

孙云说:“还有,你知道我们用什么历法吗?各个节气是什么吗?都是哪天?”

田俪听了,有点泄气,不过马上又精神过来,反问道:“难道术数课里就有?”

孙云说:“当然啦,中午你没听那个叫郑冰的女孩说么,教术数的老师叫李业兴,是咱们袁老师的师傅徐尊明的弟子,他来讲九章算术,他还写过一本历法,我们就跟他学习。”

孙云说的不错,术数博士就是李业兴。他是上党长子人,祖父李虬,父玄纪,都因儒学渊博被推举为孝廉。李兴业少年时代就很忠直,潜心学习,不怕辛苦。精研经书章句,爱看奇闻异说,后来拜当代徐遵明为师。当时还有个轶闻,说有名儒灵馥正聚徒讲学,而徐遵明声誉没有他高,李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不过他听了一段时间,尤其等到灵馥讲说《左传》,业兴拣几条传中大义问灵馥,灵馥竟然无法回答。于是李业兴振衣而起,扬长而归,重回遵明门下。从此以后,灵馥的学生纷纷改换门庭,来到徐遵明这里。后来,李业兴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周易、占卜、算数、天文各种学问无不详知明晓,尤其擅长算术历法。

李业兴虽然贫寒,却很自负傲气,如别人礼待不周,即使权贵之人,他也不低头。后来当王遵业的门客,被推举为孝廉,任校书郎、着作郎等,除太学博士。因当时流行赵匪欠的历法,这部历法因年久岁远、差误较大、节气差远等弊病节气比时间变化晚了一些节拍,在宣武延昌年间即10年前,李业兴编出一部《戊子元历》献给朝廷。当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自献上一部新的历法,世宗下诏,让把它们合为一部。张洪等人于是共同推荐李兴业为主,编成《戊子历》。正光三年(522)推行新历。同时又修订了其他天文、术数等着作,并参与太学的术数教学。

李博士今年四十出头,他登台授课,孙云顿时觉得此人知识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尤其听说此人品格高尚,性格豪爽侠义,心中升起无比崇敬之意,认认真真的听李博士讲述。

术数课程主要教授《九章》、《七曜》、《四序堪舆》等。

《九章算术》为前魏朝刘徽最终汇总编着并作注,同时增加定义概念,推导和证明等,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求最大公约数和约分的方法,各种比例解应用问题,以及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七曜》,也称《七政》,是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体的合称。

《四序堪舆》为前算生博士殷绍依据天文历法算数等整理而成,作为太学的数学课本。

今天从九章算术开始上课,讲述第一章方田,主要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面积计算方法等。这些图形包括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以及其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直角、等腰、等边等等,孙云还是头一次系统的听说过这些名字,感觉算数的知识真是如同沧海,无穷无尽,浩瀚无垠,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课上李博士一边讲,一边发动大家动脑筋,由浅入深,谆谆教导。同学们大多对本门课程比较陌生,因此都显得生疏和反应缓慢。

孙云在动脑子的方面,经常要比别人强点,不过面对新知识,还是有些木讷,仅仅是能比一般的的同学能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但要想举一反三,迅速反应还做不到。

不过他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术数课上,孙云大家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天才,王尊业和王涌的儿子,王钦和王林简直高出其他人一大截,尤其王钦,脑袋转的太快了,连李博士都不停的夸奖他,后来干脆不让他答题,只是最难的才让他表现一下。这可能一方面博士李业兴曾经是王尊业的门徒,所以他俩近水楼台先接触过。另一方面他也是家学渊源,人家从小兴趣广泛、接触的也多。

所以尽管孙云在术数方面是有点小聪明,但也只是相对而已,和天资聪颖的人比差距明显。这使得孙云原来有点的自信,在天才面前荡然无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