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10章 嘱托

第10章 嘱托

书名:剑破诸天 作者:大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9-06 19:44:01

孙云离家最近,他和小俪把大家送到村口,然后看小俪进屋了,自己也回家。父母还在正堂等候未歇,见他回来,连忙让他在大桌边坐下。父母织布务农为生,平时很勤劳,日子倒还过得去,所以有余富培养大云学文习武。课余时间孙云也打柴下地,给家里帮个下手。

坐下后,孙维说道:“大云,你县试第一,我们一直为你高兴,因为你谢师忙碌,也没有和你好好说说话。过几天你们就要启程进京,今后出门在外,我们不在身边,在也帮不上你什么了,你要处处小心,多和师弟们互相照顾。”孙云妈妈说:“我们给你准备好了出门的用品,都放在你屋子了,明天白天记得看看,如果还缺什么,早点告诉我们”孙云点头记下。

孙维顿了顿,又说道:“我们家祖先是三百年前的江南孙策,他开创了江东基业,没想到孙权后人无能,吴国被晋国灭掉。”孙云一听爸爸今天一定喝点酒,又想起家族往事了。要说自己的远祖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小霸王,固然有点兴奋,但几百年的事,早就和自己没有什么相关。不过大晚上的父亲等了自己好半天,孙云还是宁心静气,等着父亲继续说。“我们祖先随王室被俘迁居到中京,后来因其他支参与反叛被族,只剩下少部分血脉隐居关中和洛阳一带。到如今全都没落、以务农耕织成为生,而且都失去联络。据说在江南石城故都一带还有余脉,部分经商或买地有点资产,但没有入仕或名门望族的。我和你母亲,不想你也继续农耕,所以省吃俭用让你文武兼修,就盼有朝一日即便不能恢复祖业雄霸一方,也望你出将入相,做个治世贤臣。这回你乡试选学考得第一,就盼你能再接再厉,争取进入太学深造。更望你在中京刻苦攻读,学成策试高中进入清流,以后才会仕途平坦。我们家族兴旺全指望与你了。”哦,孙云知道父母含辛茹苦,盼着自己能出人头地,很感动,道:“儿谨记。”

到了出发那天,大清早乡公所前,各家子弟都汇聚而来,随着学子而来的还有各大家族的族长和家长、三老,其他乡官、亭长、里正,以及各位选生的老师、同学等等。各家富裕不同,有轿车、有骑马、有骑驴,把公所大院和门前道路挤得满满登登,十分热闹。

本乡王姓是第一大族,王先的爷爷王珉也赶来给学子们送行,他是乡里的三老之一,岁数不小了,很有威望,因此其他三老等有德望的都来给孩子送行,场面十分隆重热烈。十几个孩子都装束整齐,亲人之间有的依依惜别,有的晒泪嘱托,有的豪情壮志,场景十分感人。

乡秩王德特地安排两个亭长一同护送,嘱咐他们随着县里大队一直陪到京城,过程有什么情况及时回来送信。同时乡里雇了几辆大车,准备载着儒生出发。不过有的考生家,仍不放心,安排亲人或家人随行,他们都用自己的车辆。杨家、王家也想派人跟随,不过孩子们不同意,他们说师兄弟在一起互相照顾就够了,带着亲人反倒麻烦,等到京城考完试再说。几位家长一听就得有道理,分别给他们在京里的亲戚写了信让他们带上。

小师兄弟平时没怎么坐轿车,有事外出都是骑马。老田恒家里的战马是良种,早教会了他们几个骑术,并且大家的骑术都不错,于是王家特地安排了六匹骏马给他们几个。

袁亮先生在新中乡已经开馆授徒好多年,往年偶尔能在县举中为乡里选送一些子弟,主要是各大家族的,但考入太学的极少,一直也没有显示出他应有的才华。今年因为他出个注意,使自己的学馆同时有十几个门生进入大考的候选考生当中,瞬间让自己名声大起,自是十分高兴,也充满期望。他挨个学生都走一遍,对每位门生根据个人特点都叮嘱了一番,

最后袁亮来到孙云几个小师兄弟跟前说:“你们举试夺魁,我很是欣慰,到了中京你们还要面对更艰苦的大考,届时京城所辖各郡各县,选生会聚,天外有天。尤其京城内天子脚下,更是人才济济,你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我这里修书一封,孙云你带者,等到了太学,给我在徐先生门下的同窗学兄常漺先生,他正任太学博士,请他指点你们应试要点,你们按他的指点再好好复习,才能更加几分把握。其实我对你们几个同学,是近年来最看好的学生,且不说你们五经之学扎实灵活,单就大家文武兼修更难能可贵。孙云呢?你刻苦勤学,很是难得,这次又文武双冠,足见基础不错,你最关键的是发挥稳定就行。”

孙云把书信放进背包里,说:“谢谢先生,先生过奖了,我们要谢谢先生才是。尤其我家贫寒,亏李辰、王先和杨炯几家周济,才能进得学堂听先生教诲。这些年,先生不但悉心教授经典,并时常赠书送简,才有孙云之今日。”孙云说的倒是实情,这年头穷文富武,学武是很烧钱的,他家为了让孙云学武,把房子转给老田家,并没有要钱。这其实还不够,老田虽说并不对孙云收别的钱,但是一些器械装备都要银子,战马饲料也得要钱,钱从哪来?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吃的,吃不好,营养不行,习武的体力无从谈起。不过因为孙云学习认真,能起表率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几个孩子跟着刻苦学习,因此另外几家都喜欢他,不但都替他垫上各种费用,而且以早晚加餐为名义,轮班每天给他家送食物,让孙云妈妈做了给大家吃,保证营养跟得上。同时其他不少周济也不少,比如安排做个里正,或者其他差事都能挣点钱。这样才使得他学武同时,还念得起相对昂贵的私塾,要不然他家一个普通的农民根本供不起文武兼学的孩子。到了学校,袁亮也很看中他,经常借给他、甚至赠给他一些自己的书籍。他和老田一样,有时候懒了就把知识先传给他,他揣摩会了,再教给其他人,每次从来不走样。所以孙云还有助教、班长、大师兄的角色,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好孩子。

袁先生笑笑点头继续说:“还有,王先考得第二也很可贵,其实你和孙云难分伯仲,只是你比云儿多玄变,少些朴素。想我北方学风重经典轻思辨,我猜因此才圈你排二。但以我看来,王先可说近年王氏家族后起神童,假以时日有望成为一代大师。”王德赔笑说:“多谢袁先生厚爱,犬子进步全赖先生之力,他日犬子进入名流依然还要先生师承提携。”

客气一下,袁先生接着说:“李辰也是不错,轻灵飘逸,多才多艺,见解独到,如果专心一事必然有所大成。尤其武学若再有名师相传必成宗师。当然这也是田先生根基树立的好”

田恒接过来说:“李辰剑术虽有待苦练,但却初露大家风骨,超凡脱俗,自成特色,极有天赋。我前几日已经向我的师弟中岳大侠赵静通寄书,他隐居在登州一带,是剑术名家,请他有空指点大伙。我的师弟不轻易收徒,眼光极高,能得到他的指点会对你们提升技力大益。还有大云,为师懒散,原来只想隐居此地务农了却残生。只是见你们几个孩子有习武的资质,人品正直才闲暇教习,并不指望你们光耀师门。现在你们已经小有成绩。如果你们外出求学,明证了师门,以后江湖走动,不能辱没。所以你们必须逆水行舟,更加勤奋,你是大师兄,必要督促师弟们谨慎苦练,别招惹是非,别轻易暴露师门。”“弟子谨记。”

袁亮接着说:“吴坚、杨炯各有特点,前途都不可限量。我最看好的是田俪,大家都没注意,其实你们师兄弟当中,田俪的天赋更高,几岁的年龄差距对田俪根本不是门槛儿,反而迈得很轻松,尤其练武上,要比李辰的天资还要好。就差是个女孩儿,否则必成一代宗师。”几句话又给田俪说的嘴角上了天,气的老田只瞪她。田奶奶赶紧最后的在给孙女整理整理衣服,孙女从来没出远门,这次可真是远行了。

这时乡里的官员开始喊选生,让大家拢到一起,然后乡秩王德对他们说道:“我乡自从选试起,每隔个一二年都会选送学子入京赶考,最终入太学者寥寥无几,郡县大人多有责备。今年县里王中正、咱们的袁先生出个注意,加上乡里三老以及各族家长鼎力支持,才改为考试选拔,没想到我们乡一下脱颖而出十几位少年才俊。此机会难得,你们距离迈进太学大门,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入得太学,历来圣上常游其中,好多才俊直接提拔为官,省去了秀才孝廉测试。因此希望尔等定要不负家乡父老厚望,继续刻苦备考不得松懈。在此,我代表乡亲们祝愿你们都能进学,让我乡扬眉吐气,再者希望你们今后都在朝为官,为家乡多造福祉,我与乡亲一定在佛前保佑。好了时辰不早,一会你们还要赶到县里与其他像汇合启程,大家这就出发吧!”诸生和揖谢过,然后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开始顺着官道向县里行进。

车马一动,后边哭声喊声一片,远远还能看见亲人的招手,听见父母的嘱托。乡里离县里很近,不一会儿一行人就来到县衙,时间还不到辰时正刻。

县衙前已经有不少其他乡的学子先到了,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乡的。各乡的亭长陆续的找到这次护送学子进京的领队、兵曹的宋曹掾,向他做了汇报,宋曹掾看人来齐了,便走到王中正的跟前说道:“王大人,各乡选生都到齐,我们何时出发?”

王循看着这些学子们心中高兴,不管怎么说,孩子们是按自己的安排,通过考试选上来的,与往年相比学苗更优秀,因此今年太学大考的入学机会大大增强,尤其里边还有自己家族的亲侄子,他给予了厚望。于是说道:“很好,宋大人辛苦了,待我进去与县令大人回禀一声,然后你们就进京!”说完迈大步进了衙门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