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抗日之夺宝奇兵 > 第048章:迷茫困境(03)

第048章:迷茫困境(03)

书名:抗日之夺宝奇兵 作者:孤狼啸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5:02

第48章迷茫困境

不管这次被审讯是否给司轩逸在心里上造成了什么不良的影响,他都没有表现出来,他可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别人察言观色的人,不管怎么样日常工作还得继续,在抗战这个大前提下他不糊涂,知道孰轻孰重,这些小委屈他还不至于受不了,可他也清楚这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误会或者误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部权力纷争导致的结果,他只是还没到成为牺牲品的地步罢了。

没几天他们就得到了消息,日本人在山东找到了一个战国的古墓,好像是某个诸侯王的陵寝,据说里面有一套金玉镶嵌的棺椁,棺椁内部有一颗鸡蛋大小镇尸防腐的夜明珠,当地的护宝队与前去盗宝的日军激战了两天两夜,但最终还是任务失败了,日本人还是把东西用走,当地护宝队在这次任务中死伤超过七成,只夺回部分青铜器和一些玉器。

“我们是不是得去把东西抢回来?”李思明问司轩逸,按照惯例这正是他们该出马的时候。

司轩逸抽着烟过了良久才开口说:“不,我们不能哪里有困难就去帮哪里,虽然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之一,但如果这样下去就算忙死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情必须自己做,靠别人靠不了一辈子,这些事情必须要各地的机构自己去完成,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我们不是他们的救火队,也没那个经历;命令下去,既然东西是在他们手里丢的,那就叫他们不惜代价把东西夺回来,困难自己解决,办法自己想,如果失败,军法从事。”

这番话说完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惊讶于司轩逸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段时间他们确实一直在担任救火队的角色,东奔西走,忙的脚打后脑勺,可各地还是不停的纷纷告急,弄得他们恨不得能一个人劈成几块用,但是任务不但没有因为他们的忙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各地的队伍也就来越不提气,有事儿就找他们,开始他们总是觉得各地的队伍成立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工作能力跟不上,人手奇缺,作为总部伸手帮一把理所应当,可现在想像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依赖,甚至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习惯,他们在这么帮下去确实不是办法,如果各地的护宝队不能自立的去完成任务那要他们还有什么用?司轩逸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他很清楚下面存在什么样的困难,但是有些事情并不能通过同情与帮助解决的,最终还得靠他们自己,否则各地的分支很可能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

“这样做固然没错,但是你想过影响吗?下面基本上都是一团糟。”李思明有些担心。

“各方都有压力,其实相比于地方,我们的压力更大,如果他们无法自我成长那还要他们有什么用?毕竟我们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如果再这样下去会有更多的东西流失掉,我们得到消息肯定没有他们及时,以现在的战况来看,我们赶到各地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我们这项工作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限制,最缺乏的恰恰是时间,很多情况下时候等我们赶到什么都来不及了,如果地方的同仁们能快速成长,并且承担起责任,那么个方面的工作效率都会有效提高,前期肯定会麻烦不断,但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我们都一样,把我的话,先传达下去,然后我们再商量一下,逐步完善之后再形成正式文件下发,从下个月开始,我们不在派出任何人手帮助他们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我们会不定期的派遣受训完毕的人手给他们,除此之外一切问题由他们自己解决。”司轩逸按灭自己手里的烟头,“我们专心完成我们自己的工作,除非重大事件,否则我们将不再派出人手,在未来的任务中,我们会不定期地对各地的工作进行巡查,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压力。”

“你是老大,你说了算,如果你决定了就下发文件吧,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地方的成长在于我们的鞭策和他们自己的努力,如果他们连这点儿要求都完不成,也没资格留他这是退伍离。”

当然司轩逸也不是没脑子,是否可行还得上面先同意,所有他们在仔细商量之后叫两位先是打一份报告上去,将自己的计划与发展规划全都报给了上级,等到批复后才统一下发文件,文件下发之后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抱怨的、叫苦的、撂挑子不干的不在少数,司轩逸对于这些抱怨只会了一句话,如果想干自己想办法,如果不想干,马上滚蛋,今后上面对他们的帮助不是断了,而是有限度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大量投入,而是以指导工作和提供技术支持为主,各地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由各地自己解决。

与此同时司轩逸继续大量招募人手,扩大队伍规模,招募各方面的能人异士,培养专业队伍,然后派往各地,增加地方队伍的实力。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这边就不再参与任何的护宝行动,他保留了几只队伍,一直在全国各地跑,目的就是在不和地方机构发生任务重叠的前提下在最大的程度上阻止日本人的盗掘古墓与破坏工作,他也并没有成为甩手掌柜子,经常跟着队伍下去一起执行任务,虽然他依然很忙,但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混乱了,把各个内部机构建立起来之后他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半儿,工作压力在没有之前那么大,他只要看着几个部门的工作就可以了,一切运转正常的话他基本上不会太累,只负责处理一些内部无法处理或者要与外部进行打交道的工作,工作越来越顺畅,压力也开始逐渐变小,利用这段时间他也结交了一些关系,大多都是毛主任的亲信,这些有助于他今后工作,这次他倒是没惹什么麻烦,毛主任也没有多加过问,毕竟司轩逸是在向他靠拢,他也觉得司轩逸比之前更加的聪明了,懂得该如何在这个圈子里面人出事,可是他的举动似乎又被防谍科的人盯上了,不过也没对他怎么样,只是例行传唤闻讯,至于其他的到是没有,虽然问心无愧,也没发生什么,可也着实让他心里堵得慌。

跑开这些其他的也算是一切顺利,看就在他觉得工作终于有了个头绪的时候有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意外,樵夫和农夫再出去巡查地方工作的时候意外陷入了一种看似普通的日军盗宝活动之后下落不明,随着后续情报的汇聚与分析,他们才发现这次日军的行动似乎是有大发现,出动了大批的人手,日本人的异动引起的司轩逸他们的注意,这个似乎不是普通事件,当时司轩逸和李思明正在河南巡察当地的护宝情况,而樵夫和农夫是在关外失踪的,为了把两个老家伙救出来他立即组织人手出发,他还特意把林峰、叶枫和赵成功都调了过来,当然,他们三个都在不同的地方巡查,这次情况紧急,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司轩逸要求他们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比最快的速度赶往关外在奉天回合。

奉天是司轩逸的老家,他和李思明先一步到达,这座老成和他走的时候变化似乎不是太大,只是鬼子多了不少,满街的黄军装,看起来甚是扎眼,到家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完全反应不过来,管家看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直到他先打招呼这个看着他长大的老管家才老泪纵横的一把抱住他号啕大哭,老爷子和老太太见到他之后也是反应不过来,还是老太太先哭着把他拉过去上上下下地看个不停,一句一个我儿长大了,又哭又笑。

老爷子倒是没什么激动的表现,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些喜悦之色,然后立即吩咐管家准备饭菜,给儿子接风洗尘。

这两年他一直没消息,家里对他也是无比的惦念,但苦于时局太乱,根本就不知道他在什么仿佛,最近的一封信还是他在远征军里的时候捎回来的,所有除了干着急之外又没有其他办法,想找也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找他,这一回来都跟做梦似的,吃完饭之后把李思明安顿好司轩逸和老爷子促膝长谈,这才知道这两年家里的生意并不太好,老爷子倔强,不愿意和日本人来往,生意路窄了很多,一些之前的生意伙伴逃亡的逃亡,闭门谢客的闭门谢客,投日的投日,还一些已经逃亡海外的,现在家里的买卖缩减了大半儿,基本上只维持着生计,勉强养活着一大家子和百十个伙计,日子越来越难了,不过老爷子还算乐观,这乱世之中能有口饭,就没什么值得愁的,现在家底还厚,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小鬼子早晚得走,以后有生意再做,不就是钱嘛,只要有本事还愁赚不着?家里的生意基本上都是大哥管,大哥去了北平可能要过些日子才回来,这两年大哥的性格变了不少,成了一个很地道的生意人,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鲁莽好斗。

看着老爷子这乐观的心态司轩逸着实放心了不少,也把这两年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当然他也只是说了个大概,那些危险的只字没提,最终说到现在的工作,他也只是说了效忠国家在军统谋了个差事,具体他没太多谈,他是怕老爷子知道他整天东奔西走枪林弹雨的担心,说的大多都是薪俸很好,活的条件不错,出乎意料的是老爷子并没有他预想的那么高兴,过了半天老爷子才告诉他,他那个失踪多年的二哥前一阵子回来了,而且已经姓共了,现在是八路军里的一个营长,老也是挺高兴,毕竟孩子有出息了,可今天听说司轩逸在军统心里多少有点儿不安,这两个儿子似乎已经走到了对头上。

二哥有消息了司轩逸自然高兴,虽然听出了老爷子的担忧,可他却觉得没觉得什么,现在国难时期管他姓什么,都是在抗战大局之下,共同抵御外敌,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反正现在想来也没个鸟用。

虽然老爷子心里系了个疙瘩,但终归还因为两个儿子总算是都有出息而高兴,畅快之情大于担心,不知不觉爷俩唠了一宿,最后老爷子告诉司轩逸,国难之际不要涂一时安逸,中华儿女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事无大小只要为抗战大局出力才不枉为一条七尺男儿,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军统乃是非之地,切勿沉沦其中,如果是杀日本人那也就罢了,要是对付中国那他就不认司轩逸这个儿子。

司轩逸没想到觉得父亲竟然明事理重大局,最后老爷子抓着他的手说他知道司轩逸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孩子,不管经历了什么,别忘记了自己是谁,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个家还等着他回来。

在那一瞬间司轩逸终于听懂了父亲的意思,老爷子并完全相信不信他说那一套话,而是从他手上的茧就看出了他常摸枪,担心他走上歪路,所以才说了这些大道理,希望他能为国效力,走正路,杀敌报国。

司轩逸流泪了,这一番长谈下来知道现在他才懂父亲的用意,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番安慰然后让父亲对自己放心,可是他却让父亲更担心了,他立即跪在地上郑重地向父亲发誓,自己绝对没有干任何对不起中国人的事,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保证这辈子行得正坐的直,父亲这才松了口气,老泪纵横的把他拉起来,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因为担心樵夫和农夫所以这两天他一直有i点心神不宁,可其他三个人还没到着急也不解决问题,他和李思明只能耐着性子等,只不过这两天司轩逸一直在陪父母,偶尔抽出时间带李思明出去转转奉天城,虽然是老城,但到处都是鬼子他们也没什么好转的,和回来的第二天父亲还叫人套车去把大姐接了回来,姐弟俩又谈了很久,掐指算来他们已经至少有五年没见了,大姐家的孩子都已经满地跑,司轩逸也不由的感叹日子过得真快。

李思明和老爷子很对脾气,两人聊得甚是开心,最后这老头子居然要收他做干儿子,李思明非常明白事理即跪下磕头,老爷子非常高兴,拿了自己的绿扳指做见面礼,这让李思明很尴尬,他一点准备都没有,不知道拿什么来孝敬的老爷,虽然身上有钱,但老爷子家大业大根本就不差钱,最后他跑到皇城后边儿买了个小玩意送给老爷子,是前清王府里的一把紫砂壶,虽然不是很值钱,但非常的精致,老爷子很高兴的收下了,其实老爷子收下的是一份儿心意,至于是个什么东西根本就不重要。

笔下读,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

手机站: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