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秦末之我为帝王 > 第五十二章 军学院与人才

第五十二章 军学院与人才

书名:秦末之我为帝王 作者:落花生流水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54:52

*** 这妇人竟然认得自己!这一点已经让郝峰很吃惊了。不过想想也对她住在城外,自己几次入城都是有大堆人看的。

“快些免礼吧。”郝峰微微一笑,四下看去院落中都是摆放的各色丝绸制品:“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回大王的话,是婢女一人做的。做成之后大多卖到城中染坊,换些钱财补贴家用。”

“能否问冒昧上一句,你是怎么会这些的?可成家否?”看着那些个已经编织好的丝绸,郝峰淡淡问道。

“是婢女年幼时曾见人做过,也就自己学着做了出来。夫君两年前被征了青壮北上修筑城墙,后来婢女却是听闻夫君已经身死!”女子话语中渐渐透露出哀伤和幽怨。

就在此时,一个男孩从屋子里走出,看他走路摇摇晃晃又揉眼睛的样子,估摸着是刚刚睡醒才对。

“娘,我饿了。”男孩也不在意家中的客人,走到问秋的身旁,眨巴着一双大眼看着。

原来还是个有了孩子的妇人,这年头的单亲妈妈可大多数都是卖儿卖女,自己也多是在大户人家当侍女,生活很是悲惨。可这问秋竟然能够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问秋没有姓就叫问秋,这足以明她的家世并不好,如今的一切都是她跟他那死去的丈夫努力而来的。

“舟乖,快见过大王。”问秋拉着自己的儿子给郝峰行礼。

只是被郝峰上前给拦了下来,“独一人,却还带着一个孩子,此种精神着实让本王感怀。今日前来是想请做师,教更多的人养蚕编织丝绸。

实不相瞒,本王正打算在蓟城外建立新的作坊。你若是愿意,本王便让你当这丝绸作坊的管事,除去每日的吃喝用度,每月还可以领取十吊俸禄。不知你可愿意?”

郝峰一副谦卑虔诚的模样。丝绸可是汉朝经济的一大动力。这东西是造福万民的,郝峰自然是看重。

“婢女愿意。”问秋几户都没有怎么想,“大王爱民如子,婢女也正希望这丝绸的活能够有人传下去。”

当然,郝峰给的价格也不低,丝绸虽然值钱,可问秋一个人毕竟不能做出来多少,照顾很多东西的她每天精力分散,可谓是辛苦的很。

“原来大王在想这些呢!”铃秋听着二人的对话微微一笑,“这种衣服穿在身上轻便舒服,是应该做更多出来才对。”

“还多亏你认识了问秋,要不然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还不知道要拖上多久。”

“那,大王不打算给我点什么奖励吗?”铃秋歪着脑看着郝峰。

二人的举止言谈让问秋的不明所以,她的心中该是在想这铃秋跟郝峰的关系才对。

“奖励当然有。”郝峰神秘一笑,悻悻然道:“走吧,我们先回宫。回去之后就给你奖励。”

在跟问秋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郝峰就带上铃秋启程返回。

回去之后郝峰就听人提及代蓦在殿堂中等候觐见。

听到又是国中之事,铃秋便准备告辞离去,可是却被郝峰叫住了。

“人都带了吗?”进入代蓦候着的殿堂,郝峰朗声问道。

“大王。”躬身行了礼,代蓦急忙接着道:“都带来了,军中大将领,有职务的基本都来了。总共有五千多人!”

“五千多人?”郝峰吃惊的张大了嘴,“怎么会这么多。”

“按照大王的意思,这军中的千夫长及以上的都来了。”

去问秋家之前郝峰便让代蓦集结一下军中的将领,只不过代蓦领悟错了意思。

“千夫长就不用了,把骁将、参将留下就行了,这么多人留下来学习写字,李先锋那里还怎么训练大军啊!”李青无奈的再次吩咐道。

“那末将这就去将多余的人遣散回去。”

“嗯,将那些骁将参将带到这里见本王。”

“诺。”做了错事,代蓦这战场杀敌不眨眼的人竟然也冒出了一层冷汗。

“要让军中的将军学习写字?”铃秋的两道眉目微蹙,怪模怪样的看着郝峰。

“军中的将领需要加强用兵之道的学习,想要学习兵法,重要的自然是识字。让他们学习写字有什么问题吗?”郝峰缓缓道。

虽然军队是用来上阵杀敌的,可一个懂兵法会用兵的将军可以让手下兵卒发挥更大的作用,普通兵卒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可军中的将领们,郝峰还是觉得需要加强一下学习。

“怎么决定是大王的事,我只是想知道,你答应我的奖励什么时候给我?”

“这不就是吗。自古以来,真正的大智慧者都隐居深山教导弟子,比如鬼谷子,苏秦张仪孙膑,这些人出将入相,世人对这鬼谷子却是评价颇高。

我手下的这些将军日后可是开创大燕帝国的大功臣,每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让你做他们的师傅,这奖励还不够吗?”

“做他们的师傅?!”郝峰的一番长篇大论,竟然让铃秋有些无言以对。

半晌铃秋才撅着嘴道:“我不要奖励了行吗?”

“王的赏赐你也敢不要?”

“可是,我教一些将军们写字,你不觉得怪怪的吗?”

想想的确有些怪!让一个萝莉教一帮子舞枪弄棍大老爷们写字,那场面的确是有些不对。

“这也是没办法,也只有你能教了!蒯彻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这种事情只能是你来做。你也不用担心,每天就一个时辰而已。”

不多时,代蓦已经带着七个将领前来。

“参见大王。”一众将领行礼。

“都起来吧。”郝峰看着一个个威武雄壮的身影不免一笑,可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从今天开始,这里将被改成军学院,你们每日巳时初来此地学习一个时辰的写字,每月本王都会对你们进行考核,若是学的好,有俸禄嘉奖,日后成为主将光宗耀祖的机会也会更大。当然,每次考核成绩最差的一人会扣除相应的军中俸禄。”

“大王,我等上阵杀敌还行,这读书写字实在是!”

“不求你们写的多好,总归要认识才对,若不然哪天让你们单独去做点事,密信上写的什么都不认识,岂不是要出大问题。”

郝峰知道这些人有心理压力,可还是上前一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既然让你们学自然有一定道理。铃秋以后就负责教你们识字写字。”

“诺——”看到是铃秋这么个丫头教学,一众将军也是脸色怪异,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军学院试学一月。这些个将领从一个字不认识到认识部分简单的字,学的也算不错。虽然大多数写的不好看,可郝峰也不要求他们能够写的多好,只要认得就行。

郝峰这么做主要还是记载。他想将军中的练兵之法以及日后可能经历的战事,其中用到的计谋都记载下来放在这军学院里,时候可以用来教导新进将领的兵法常识。

所教的文字自然是简体字无疑。这相对简单很多的文字让七个将领也较为宽心。一个月下来基本也都习惯了。

这第一个月该赏的赏,不过郝峰没有罚,而是给予成绩差的人一定鼓励,给他们学下去的信心。也许终究不如别人,但也不能因为这些事让他们自暴自弃不是。

就这样,第一所简单的军学院在燕国蓟城正式成立。

而这天中午,郝峰又找来了蒯彻跟禽华。

“微臣参见大王。”两个人在郝峰的背后行礼。

原本背对着他们看地图的郝峰听到声音转过身子。

微微一笑,郝峰收起了刚才的思绪道:“免礼吧,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两件大事需要你们去办。”

着话,郝峰顺手拿起了几案上叠放整齐的一件丝质衣服,“此衣袍乃是丝绸所制,一月前本王得知城外有一妇人懂的养蚕编织丝绸的方法,打算开办一处新的作坊,让此妇人当管事教做丝绸。今天想听听你们二人的意见。”

丝绸在即便是在汉朝之后也是富贵的象征,是奢侈品,丝绸之路之后更是被西方和中东各地列为富豪的象征,可见这东西受众的程度。

郝峰这么做眼下还没有想到挣钱的方向去,只是发现了这种技术的存在,所以想将技术发扬光大,从现在开始就能够流传下去。

蒯彻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郝峰拿起的那件衣服,脸色一阵欣喜:“大王,这丝绸可谓是上等的衣物,若是能开办作坊大量编织,一可供国内百姓所用,而来可贩卖至他国赚取银两。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微臣不但赞成,还请大王将此时交由微臣去办如何?”

这话一下子就到了郝峰的心坎里,叫蒯彻来的目的就是想将这丝绸工坊的事情交给他。现在蒯彻兴趣满满,郝峰的心中自然也兴奋不已。

一旁的禽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拱手道:“微臣也赞成丞相所言。”

只表明的一句,禽华便不再多言。

“好,既然两位爱卿跟本王的想法一致,此事就交给丞相去办。”

事情的顺利程度和简单程度这算是郝峰首次经历吧!不过这种事情本就利国利民,没有人反对才是。

敲定了丝绸的事情之后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既然丞相包揽了丝绸作坊的事情,接下来的这件事情就只能禽华你去做了。”

“不知大王所言何事?”

“前去故韩之地找一个名为张良的人。此人早年是公子韩非的坐上宾客,在韩国也曾有不少建树。如今义军四起,这张良应该也是其中一支,那一带应该有关于他的传闻才对。”

张良一心想要光复韩国,在武臣复赵、魏豹复魏之后,张良也就找到了韩国遗留公子韩成!

如果郝峰没有记错,这会韩成在跟张良一起带兵攻打韩国故地,只不过韩国故地距离秦关中近,其内秦军大多死守,攻占的路并不顺。

在韩成称王复国之后,章邯的大军像是秋风扫落叶一样直接将韩成扫了,张良因为无力辅助韩成投奔了当时为沛公的刘邦。

而韩成这家伙,本事没有脾气不,项羽入关的时候各路豪杰都纷纷迎接跟随入关,可是这韩成完没有当回事,以为自己称了王,有了韩国的地界就可以为所欲为。

最后却只被项羽封了一个候,去了他的王号不,韩国的地界也一分为三直到最后被韩信灭国。

禽华闻言却是不由的睁大了眼睛,“张良此人微臣曾有缘见过一面,他同样对秦二世的暴政不满,卖了所有家财来打造兵器养私兵。此人也算是一方豪杰,有几分本事。想不到君上也知此人。”

郝峰的出身禽华算是知道最多的人。一个燕地乡村出来的普通百姓,竟然也知道张良的名字,这如何不让禽华意外。

可对与郝峰而言,禽华跟张良有过一面之缘更是震惊。

“如此来,让爱卿你去寻找此人是本王用对人了。”开心的笑了两声,郝峰便接着道:“若是找到了此人,爱卿一定要想办法将他带回燕地,可本王赏识他的才能,特邀其赴蓟城一叙。”

“张良也一心想要结识天下爱民的豪杰,如今燕国变法改制,想必让张良来此不难。此事微臣愿意效劳。”禽华也是许久没有四处走动了,之前一直各地奔波的他,此时也算是干回了老本行。

这事郝峰也是无奈,谁叫自己手下没人呢!

拉张良来,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人才,秦末的人才多的是,而自己没有底蕴,只能大力拉拢大才来为自己效力。

张良可是汉初三杰之一,曾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虽然失败可也足以证明他不是池中物。

刘邦对他的评价都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曾劝谏刘邦不得学项羽立六国后人,为刘邦出了不少计策。在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

这么一个知进退识大局的人,怎能不用?***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